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学习目标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二 学习重点 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主张 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学习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高 中 考要求 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主张 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儒学的兴起 被漠视 沉重打击 春秋战国 秦 汉 成为正统 焚书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 公元前213年 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 郡县制 要求根据古制 分封子弟 丞相李斯加以驳斥 并主张禁止 儒生 读书人 以古非今 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 下令焚烧 秦记 以外的列国史书 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 诗 书 等也限期交出烧毁 有敢谈论 诗 书 的处死 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 禁止私学 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 第二年 许多方士 修炼功法炼丹者 儒生攻击秦始皇 秦始皇派人调查 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 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 焚书坑儒 评价 1 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2 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 3 但其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 摧残了人才 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和一场文化浩劫 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发展 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 背景 1 西汉社会存在诸多问题 王国 靖边 兼并问题等 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2 汉武帝初年起用 贤良文学 的儒士治理国家 3 社会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开拓和巩固 大一统 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前140年的 贤良对策 中 董仲舒提出倡导儒学 实践德政等措施 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 符合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董仲舒 董仲舒 前179 前104年 广川 今河北景县 人 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 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 进 天人三策 建议 诸不在六艺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为武帝所采纳 形成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春秋繁露 有人认为 就其实质而言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与秦朝的 焚书坑儒 是相同的请回答 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 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探究学习 打击 秦刚刚统一 需要巩固君主专制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尊崇 国力强盛 建设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董仲舒发展儒学 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目的 实质 作用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文化专制 有利国家统一 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原因 黄老之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内容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大一统思想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特点 外儒内法 兼采各家思想 儒学独尊 思想专制 宣扬 天人感应 带有神学倾向 目的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实质 借助神权来强化皇权 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 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影响 积极方面 儒学地位上升 同时也加强了对思想 文化和教育的重视 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消极方面 结束了各学派平等竞争的局面 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1 概括董仲舒思想 2 指出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作用 3 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 知识点拔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 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大乱 故为人主之道 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材料三 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以促使统治者施仁政 符合维护封建统治的时代需要 材料二 据 后汉书 汉明帝曾亲自去太学 就儒学经典的内容和诸博士相互讨论 前来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儒学地位的提高 统治者对儒学教育的重视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太学规模十分有限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50名博士弟子 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有30000多人 请思考太学的建立影响 2 太学影响 a 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加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b 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并促进了文化传播 c 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势力有所收敛 d 一般地主子弟入仕的门径得以拓宽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官僚和大地主子嗣垄断官位的状况 预学部分答案 一 汉武帝的 贤良对策 1 概念 举贤良 令中央有关部门和各郡县推荐贤能的知识分子 策问 皇帝亲自拟定有关时政问题进行考问 2 原因 政治方面 边境不安 诸侯王国割据势力威胁着中央政权 经济方面 土地兼并剧烈 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目的 汉武帝选拔人才 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统治 3 影响 发掘了治国人才 推动了国家政治 经济 军事的发展 为董仲舒的崛起和儒家思想的发展提供机遇 二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一 主要内容和意图 1 为加强中央集权 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 为加强君权 提出 君权神授 还提出 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3 针对西汉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困顿的现实 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 提出相应的措施 4 为了规范社会行为提出 三纲五常 的伦理道德 二 特点 糅合道家 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 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三 结果 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三 汉武帝推广儒学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一 汉武帝大力推广儒学 1 政治上 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2 教育上 在中央兴办太学 打破了以往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在地方各郡设立学校 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儒学开始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规定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二 影响 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 汉代 汉武帝时期 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 1 顺应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 即 新儒学形成的背景 2 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 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等学说 适应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 深受汉武帝的赏识 3 汉武帝尊儒 推广儒学 的措施 略 2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哪些重要内容 哪些是积极可取的 哪些是今天应该扬弃的 一 内容 1 为加强中央集权 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 为加强君权 提出 君权神授 还提出 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3 针对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的现实 发挥仁政思想 提出相应措施 4 为规范社会行为提出 三纲五常 二 可取和扬弃 1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宣传国家统一应该充分肯定 但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具有文化专制色彩是不可取的 2 君权神授 还提出 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是唯心主义思想 是不可取的 对限制君主的行为有一定作用3 发挥仁政思想 减轻农民负担 推动经济发展 是积极可取的4 三纲五常中的封建糟粕是不可取的 但其中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思想如 信 等是该肯定的 3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 儒家思想内容和地位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1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和民本思想 战国时期 孟子把孔子 仁 的思想发展为 仁政 思想 提出 民贵君轻 的观点 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提出了 君舟民水 的观点 经孟子 荀子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但在当时并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2 秦朝 焚书坑儒 儒家遭受到沉重打击 3 西汉 董仲舒提出 春秋大一统 思想和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等主要思想 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 高 中 考对接 1 趋势 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原因 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 2 努力 战国时期 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 秦朝的焚书坑儒 西汉武帝的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实行 大一统 3 评价 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 实现政治上的统一 但造成的影响不同 秦朝钳制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 西汉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 但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且扩大了儒学和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三 固学提高 1 10 bdbdacddba 知识补充 阴阳五行学说 认为万物皆由木 火 土 金 水五种原素组成 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 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知识补充 君权神授 认为神 天 是万物的主宰 皇帝的权力是神 天 给的 具有天然的合理性 皇帝代表神 天 在人间行使权力 管理人民 所以人民要服从皇帝的统治 天人合一 天 就是万物的主宰或大自然 人 就是人类 合 就是灵感相通 互相理解 结成友谊 天人感应 天和人同类相通 相互感应 天能干预人事 人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秋七年级生物上册 4.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说课稿2 北京课改版
- 品酒师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见面时的礼节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旅游服务礼仪-旅游类-旅游大类
- 甲基硅氧烷生产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解决社会问题的营销方案
- 7.3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教学(人教版河北专版)
- 金属材丝拉拔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池制液工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安全咨询公司盈利方案
- 第三节 摩擦力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粤教版2019
- 软件系统维护合同范本
- 桥架购销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政策影响诊断人工智能在体育产业应用政策导向与市场趋势分析方案
- 涉旅安全培训讲话课件
- 2025年大麻酚油(CBD油)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白皮书政策解读-2025年国防科技与国家安全政策趋势分析方案
- GB/T 20716.2-2025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连接器(7芯)第2部分:12 V标称电压车辆的制动系统和行走系的连接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无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