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doc_第1页
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doc_第2页
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doc_第3页
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doc_第4页
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空调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 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 海口市某宾馆空调系统设计 专业 制冷与冷藏技术 班级 11级制冷(二)班 姓名第四组 指导教师 韩进 摘要 本设计对象为海口市某宾馆空调设计。针对该宾馆的功能要求和特点以及该地区气象条件和空调要求,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盖楼的空调系统进行系统规划,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先用Exel计算各房间的冷负荷,再根据房间的类型选择合理的空调系统。对接待大厅采用一次回风系统,二楼客房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根据接待大厅冷负荷选择350*350散流器,根据客房新风负荷选择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最后进行水力计算,选用冷源设备,布置制冷机房。根据各种计算结果通过性价比分析进行设备选型,确保容量,压强,噪音方面满足要求。本空调设计力求达到经济,舒适,方便,实用并尽可能满足节能要求。 大楼主要有:大厅 、 客房 。大楼共两层 ,一层高4.2m;二层高2.9m,总高度为7.1m。一层为大厅采用一次回风系统。二层为客房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采用自然排风;机房位于建筑东北面;卫生间通风统一由排风扇接出,在末端安装止回阀。关键词:冷负荷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制冷机组 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31.1建筑概述3第二章 空调系统室内外设计参数32.1空调室外计算参数32.2空调室内设计参数4第三章 空调系统冷湿负荷的计算53.1冷湿负荷的概念53.2冷湿负荷的计算5第四章 空调房间总送风量的设计计算94.1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94.2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点的确定9第五章 空调方式的选择和系统分区105.1空调系统的分类105.2空调系统的选择115.3空调系统的划分11第六章 空调风系统的设计计算146.1 风道设计的基本任务146.2新风系统风道的水力计算14第七章 风机盘管水系统的设计计算157.1水系统的设计选择157.2空调水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67.3水管管径与水管阻力的计算167.4冷冻水系统的设计187.5冷却水泵的选择197.6冷凝水管的计算19第八章 末端设备及空调冷源设备的选择208.1 末端设备的选择208.2空调冷源的设计及设备选择21第九章 空调系统的保温消声隔振设计229.1空调系统的保温229.2空调装置的消声239.3空调系统的隔振23第十章 空调系统的防火排烟2410.1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2410.2空调系统的排烟24设计小节26参考文献28附表28 第一章 工程概述1.1 建筑概述 本次空调设计的任务是给海口市的一座宾馆建筑设计空调系统。该宾馆用房有以下几种:大厅、普通客房。所在地: 海口 名称: 海口市某宾馆用途: 一层:接待大厅 二层:客房规模:地上两层,一层层高为4.2m,二层层高为2.9m;构造: 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特点:一层为大面积大厅,二层为小面积客房;面积 建筑总面积:1472.76m2 空调面积:1037.81m2第二章空调系统室内外设计参数2.1海口市室外计算参数表2-1 海口市室外计算参数北纬东经海拔m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大气压力hPa20021101014.1夏季空气调节夏季冬季夏季34.527.9101.6100.242.2 室内设计参数 本设计为舒适性空调系统表2-2 夏季室内设计参数表房间编号房间名称温度湿度%101大厅2860201客厅2660202客厅2660203客厅2660204客厅2660205客厅2660206客厅2660207客厅2660208客厅2660209客厅2660210客厅2660211客厅2660212客厅2660213客厅2660214客厅2660215客厅2660216客厅2660217客厅2660218客厅2660表2-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表名称位置传热系数类型墙外 0.32III窗外1.00双层玻窗门外门1.00玻璃门屋顶上1.00III第三章空调系统冷湿负荷的计算3.1冷、湿负荷的概念 为了连续保持空调房间恒温、恒湿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为了围持室内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去除的湿量成为湿负荷。房间冷、湿负荷也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及各种设备容量的主要依据。主要冷负荷由以下几种:外墙、屋面及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根据本建筑特点,本设计不计算该冷负荷);在冷负荷的计算方法上,本设计采用冷负荷系数法。2主要湿负荷有以下几种: 1.人体散湿引起的湿负荷; 2.从房间内液体表面散出的湿负荷; 3.设备散湿引起的湿负荷。根据本建筑的特点,只计算人体散湿引起的湿负荷。3.2空调冷湿负荷的计算冷负荷计算方法 : 冷负荷系数法冷负荷主要计算公式:外墙及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按公式公式(3-1)式中: ? 外墙或屋面的面积,m2; ? 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 外墙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附录E-3和E-4; ? 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附录E-5; ?外墙或屋面放热系数的修正值,1;?外墙或屋面吸收系数的修正值,?; ? 室内设计温度,; (2)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3-2)式中: ?窗户的面积,m2; ?窗的传热系数,W/m2,3.61 W/m2; ? 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表3-7; ? 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查通风愉快空气调节工程附录E-8; ? 不同类型窗框的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2; ? 室内设计温度,。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 公式(3-3) 式中:?窗户的有效面积,m2, ? 玻璃窗的有效面积系数;取1? 玻璃窗遮挡系数为0.74,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为1;? 玻璃窗冷负荷系数,以北纬2730为界划分南北两区,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附录E-9; DJ, ? 不同纬度带各朝向7月份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KW/ m2,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表3-9由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表3-9查得夏季各纬度带的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是七月为代表的夏季)。查得的数据如下表2-3:表3-1海口市各个朝向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表纬度带朝向2002SSW WNWNNEESE水平130311541465130465541311876室内人员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 公式(3-5)式中:qs ?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的显热散热量,W。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得qs 61 W; ? 室内全部人数; ? 群集系数,取0.93; CCL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取1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公式(3-6)式中 :qL ?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的潜热散热量,W查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得qL73; ? 室内全部人数; ? 群集系数。室内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如下: 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不同,其冷负荷计算式分别如下: 白炽灯 LQ = W 公式(3-7)式中:N?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CCL ? 照明冷负荷系数。3.湿负荷的计算 室内湿源包括人体散湿、从房间内液体表面散湿以及设备散湿。室内湿源的散湿量即形成空调房间的湿负荷。根据本建筑的特点,只计算人体散湿引起的湿负荷。 人体散湿量的计算方法与人体散热量计算的处理方法相同,同样只取成年男子的人体散湿量作为计算的标准,然后再利用人员的群集系数进行修正。 人体散湿量由下式计算: 公式(3-8)式中:w ?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的散湿量,g/h; ? 室内全部人数; ? 群集系数,0.93; 湿负荷汇总表,见下表3-2。 特别说明: 以101大厅为例详细说明各个负荷的计算,见附表1。 其余房间的负荷汇总表,见附表2。 各房间最大负荷值统计如下表: 表3-2 冷负荷统计表房间编号房间名称最大冷负荷(W)最大湿负荷(g/s)热湿比(KJ/kg)101大厅60050.2910.3065826.731201客厅1569.680.08418686.667202客厅1441.930.08417165.833203客厅1441.930.08417165.833204客厅1477.330.08417594.405205客厅1477.330.08417594.405206客厅1441.930.08417165.833207客厅1441.930.08417165.833208客厅1477.330.08417594.405209客厅1477.330.08417594.405210客厅1441.930.08417165.833211客厅1441.930.08417165.833212客厅1598.570.08419030.595213客厅2017.390.08424016.548214客厅1928.060.08422593.095215客厅1928.060.08422593.095216客厅1928.060.08422593.095217客厅1928.060.08422593.095218客厅1995.990.08423761.786 第四章 空调房间总送风量的设计计算 为使空调房间的空气状态保持在工作、生活、生产所要求的范围内,必须有空调系统或装置向空调房间输送一定量和一定状态的空气。4.1 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 由空调房间的热湿平衡得出送风量的计算是为: 或 4.2 空调房间送状态点确定 因本设计对空调送风温差没有要求,所以选用最大温差送风。表4-1 各房间风量统计表房间编号房间名称最大冷负荷(KW)hN(KJ/Kg)ho(KJ/Kg)qm(Kg/s)101大厅60050.2963463.532201客房1569.685848.50.184202客房1441.935849.20.164203客房1441.935849.20.164204客房1477.335849.30.17205客房1477.335849.30.17206客房1441.935849.30.164207客房1441.935849.3 0.164208客房1477.335849.30.17209客房1477.335849.30.17210客房1441.935849.20.164211客房1441.935849.20.164212客房1598.575849.70.192213客房2017.3958500.252214客房1928.065849.90.212215客房1928.065849.90.212216客房1928.065849.90.212217客房1928.065849.90.212218客房1995.995850.10.252 第五章 空调方式的选择与系统分区5.1 空调系统的分类及其优缺点1、根据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 集中式空调系统?集中控制管理,作用面积大,不能分别调节,精度低; 分散式空调系统?可分别调节,但维修管理工作量大;2、据负担室内热湿符合所用的介质不同分类: 全空气系统?要求有较大的风道,占用建筑面积较多; 全水系统?输送管道占用的空间较少,但室内空气品质较差; 空气-水系统?既可减少风道占用建筑面积又可向室内送新风; 冷剂系统?蒸发器直接吸收空调房间余热余湿,常用于分散安装的局部空调机组3、根据空调系统使用的空气来源分类:新、回风式系统?节约能源且室内品质好;封闭式系统?有利于节约能源但室内品质差;直流式系统?耗能高适用于空气洁净要求较高的空调房间;5.2空调系统的选择 空气调节系统一般均由被调对象、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设备和空气分配设备所组成。空调系统的种类很多,在工程上应根据空调对象的性质和用途、热湿负荷特点、室内设计参数要求、可能为空调机房及风道提供的建筑面积和空间、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和比较,选择合理的空调系统。 本建筑物属于宾馆建筑 1、宾馆的一层101房间为的大厅房间面积较大、人员出入较多,对新风要求较高,故采用一次回风系统。 2、宾馆的二层均为客房,房间体积较小,采用的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气-水系统)。5.3 空调系统的划分5.3.1 系统化分的原因 根据此建筑的布局特点,一层为面积较大的接待大厅,二层均为客房面积较小的房间。5.3.2 系统化分的原则系统划分的原则1.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室内设计参数及热湿比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致,负荷变化规律基本相同2.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3.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4.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5.一般民用建筑中的全空气系统不宜过大,否则风管难于布置;系统最好不要跨楼层设置,需要跨楼层设置时,层数也不应过多这样有利于防火。6房间朝向、层次和位置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7工作班次和运行时间相同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8气体洁净度和噪声级别要求一致的或产生有害物种类一致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本建筑物空调系统分区基于以上原则,对本建筑进行系统划分:一层的大厅,对空气参数要求相同适宜划分为一个系统采用全空气的空调方式选用的是一次回风系统;相关分析计算见表5-1。表5-1 一次回风系统的分析计算表房间编号房间名称qm(Kg/s)qw(Kg/s)hC(KJ/Kg)hL(KJ/Kg)Q0(KW)101大厅3.5320.5369.0750.2375564.6 b.二层客房使用功能大致相同,适宜划分为一个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相关分析计算见表5-2。 表5-2 新风加风机盘管分析计算表房间qmKg/sqwKg/sqFKg/shNKJ/KghWKJ/KghMKJ/KghLKJ/KgQFKWQWKW2010.1840.0280.15658.83905558.830.4690.8692020.1640.0250.13958.83904958.831.370.7672030.1640.0250.13958.83904958.831.370.7672040.170.0250.14658.839058.8358.831.1020.9872050.170.0250.14658.839058.8358.831.1020.9872060.1640.0250.13958.83904958.831.370.7672070.1640.0250.13958.83904958.831.370.7672080.170.0250.14658.839058.8358.831.1020.9872090.170.0250.14658.839058.8358.831.1020.9872100.1640.0250.13958.83904958.831.370.7672110.1640.0250.13958.83904958.831.370.7672120.1920.02880.16358.83905258.830.980.9072130.2520.0380.2458.839048.258.832.271.412140.2120.03170.1858.83905158.831.770.9952150.2120.03170.1858.83905158.831.770.9952160.2120.03170.1858.83905158.831.770.9952170.2120.03170.1858.83905158.831.770.9952180.2520.03780.2158.83905158.832.11.178 第六章 空调风系统的设计计算 经过处理的送、回风都必须通过风道才能进入和离开空调房间,而且空调房间的送、回风量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则完全取决于风道系统的压力分布以及风机在该系统中的平衡工作区。所以风道设计将直接影响空调房间气流组织和空调效果。同时,空气在风道内流动所损失的能量,是靠风机消耗电能予以补偿的。所以风道设计也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因此,风道系统的设计是要在满足设计风量要求等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能量。6.1 风道设计的基本任务确定风道位置及选择风道尺寸。风道的形状根据建筑空间的要求可选择圆形或矩形。风道的尺寸可按我国制定的“通风管道定型化”规定确定。计算风道的压损,以供选择风机。风道的压损为沿程压损和局部压损之和。送、吸风口的选择计算。6.2 新风系统风道的水力计算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阻力。 一般情况下,风管长、部件多的环路阻力大。本系统选择管段1-2-3-4-5-6为最不利环路。 如管段1-2:(风量L80m3/h,管长l2030m)摩擦阻力部分:查11初选流速v2m/s,则断面积为F80 m3/h2 m/s*3600 0.01?,通过9取断面尺寸120120?,所以实际流速v0.0074 m/s。 再由v1.15 m/s,查表得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0.23pa/m。 则该段的摩擦阻力计算式为: PmRml0.23 pa/m3.2 m 0.74 pa 公式(6-1) 局部阻力部分:查局部阻力表,将其局部阻力系数列于局部阻力计算表中见附表5-4。局部阻力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公式 (6-2)式中:Z ? 局部阻力;Pa; ? 局部阻力系数; v2/2 ? 动压;Pa; 管段总阻力:空调新风系统的管段水力计算表见附表4和附表4.1。空调水系统的管段水力计算表见附表5。 第七章 风机盘管水系统的设计计算7.1水系统的设计选择一、空调工程中水管系统的功能是为各种空气处理设备和空调终端设备输送冷?热水。对水管系统的要求是:具有足够的输送能力,能满足空调系统对冷?热负荷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水力工况稳定性。调节灵活,能适应多种负荷工况的调节要求。投资省?运行经济,便于围修管理。二、水系统的分类水系统形式多样,具体的分类如下: 按照水系统是否与大气接触,可分为闭路循环和开式循环系统。闭式循环系统不与大气接触,在系统最高点设膨胀水箱并有排气和泄水装置。它的优点是: (1)管道与设备不易腐蚀; (2)不需为提升高度的静水压力,循环水泵压力低,从而水泵功率小; (3)由于没有储水箱?不需重力回水?回水不需另设水泵等,因而投资省?系统简单。 但闭式系统蓄冷能力小,低负荷时,冷冻机也需要经常开动。且膨胀水箱的补水有时需另加加压水泵。 开式循环系统是管路之间有储水气通大气,自流回水时,管路通大气的系统。开式系统的优点是冷水箱有一定的蓄冷能力,可以减少开启冷冻机的时间,增加能量的调节能力,且冷水温度波动可以小一些。其缺点是: (1)冷水与大气接触,易腐蚀管路。(2)喷水室如较低,不能直接自流回到冷冻站时,则需增加回水池和回水泵。(3)用户与冷冻站高差较大时,水泵则需克服高差造成的静水压力,耗量大。 (4)采用自流回水时,回水管径大,因而投资高一些。7.2空调水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放气排污。在水系统的顶点要设排气阀或排气管,防止形成气塞;在主立管的最下端根部要有排除污物的支管并带阀门;在所有的低点应设泄水管。 2、热胀、冷缩。对于和度超过40m的直管段,必须装伸缩器。在重要设备与重要的控制阀前应装水过滤器。 3、对于并联工作的冷却塔,一定要安装平衡管。 4、注意管网的布局,尽量使系统先天平衡。实在从计算上、设计上都平衡不了的,适当采用平衡阀。 5、要注意计算管道推力。选好固定点,做好固定支架。特别是大管道水温高时更得注意。 6、所有的控制阀门均应装在风机盘管冷冻水的回水管上。 7、注意坡度、坡向、保温防冻。7.3 水管管径与水管阻力的计算(假定流速法) 供回水温度为7/12,温差为5。管径确定采用假定流速法计算。选定系统的最不利环路后,再根据各管段的水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最不利环路上各管段的公称直径。在以下的水管管径选择时,依照6水管摩擦阻力计算表,由水管流量与推荐流速选择管径,并查出动压,每米长水管的摩擦阻力。 沿程阻力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公式(7-1)式中:?沿程阻力;Pa; R ?比摩阻; Pa/m; ?管长 ;m; 局部阻力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公式(7-2)式中:Z ? 局部阻力;Pa; ?局部阻力系数; v2/2 ? 动压;Pa; 管段总阻力:表7-1 水管推荐流速管道种类推荐流速m/s管道种类推荐流速m/s水泵吸水管1.2-2.1集管1.2-4.5水泵出水管2.4-3.6排水管1.2-2.0一般供水干管1.5-3.0接自城市供水管0.9-2.0室内供水立管0.9-3.0网的水管表7-2 局部阻力系数(在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中查出)局部构件名称分流三通分流三通干管合流三通合流三通干管碟阀电动碟阀旁通直通旁通直通局部阻力系数1.50.131.50.51.50.30.3局部构件名称90弯头过滤器渐缩渐扩止回阀电动两通阀电子除垢仪平衡阀局部阻力系数0.35.20.10.37.50.35.247.4 冷冻水系统的设计7.4.1 冷冻水系统的分类 冷冻水系统分为闭式循环和开式循环两种。闭式循环系统: 管路系统不与大气接触,在系统最高点设膨胀水箱并有排水和泄水装置的系统。当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诱导器和水冷式表冷器做冷却用时,冷水系统宜采用闭式系统;高层建筑宜采用闭式系统。优点:1、管道与设备不宜腐蚀。 2、不需为提升高度降水压力,循环水泵压力低。 3、没有贮水箱,不需重力回水,回水不需另设水泵,投资省,系统简单。 但闭式循环蓄冷能力低,低负荷时,冷冻机也需经常开动。开式循环系统: 管路之间有贮水箱(或水池)通大气,自流回水时,管路直接通大气的系统。空调系统采用喷水室冷却空气时,宜采用开式系统。 开式系统的优点是冷水箱有一定的蓄冷能力,可以减少开启冷冻机的时间,增加能量调节能力,且冷水温度波动可以小一些。但采用开式系统时,冷水与大气接触,易腐蚀管路;采用自流回水时,回水管径大,因此投资高。本设计由于采用风机盘管冷却空气的方法,所以选用闭式循环系统比较合适。 为了能使系统漏水量得到补充需设补水系统。冷冻水补水来自制冷机房的软化水箱,冷冻水泵接在冷冻水的吸入口。 本设计采用闭式系统。7.4.2 冷冻水管管径的计算 对于冷冻水的流量,由风机盘管的水量来选择。 以第一层为例,采用的是同程式的环路,回水的管路布置与供水相同 选择最不利环路的走向进行水利计算 水管计算时选择1-2-3-4-5-6-7-8-9-10-11-12为最不利环路 水管的管道水力计算表及局部阻力计算表见附表5。 整栋楼的最不利环路就是从冷水机房的螺杆式冷水机组出来,直到第二层中距主干管最远的那一个风机盘管的阻力。 上面的计算条件中,局部阻力系数是与前面一致的。经过阻力平衡水系统阻力的误差在15%以内,满足阻力平衡的要求,且在运行中通过调节阀门来调节压力的平衡。7.5冷却水泵的选择 冷冻水管最不利环路的总阻力为74.095kPa。按照前面的说法,在选择水泵的扬程时,需要乘以安全系数1.1,则扬程为81.499kPa。 流量要考虑到1.1的安全系数,即流量G1.1G1.115.316.83m3/h按照这个扬程和流量,取水泵流量为20m3/h,选择IS65-40-140型单级单吸清水离心泵两台(一台备用)。这是考虑冷冻水泵只要开启,就需要全负荷运转,需要选择两用一备。表5-3 水泵性能参数表流量(m3/h)扬程(MPa)效率(%)转速(r/min)电机功率(kW)200.0756629005.57.6冷凝水管的计算(根据冷量来选择冷凝水管管径) 冷凝水管的管径可根据下列条件选择。Q7 kw时,DN20mmQ7.1-17.6 kw时,DN25mmQ17.7-100kw时,DN32mmQ101-176kw时, DN40mmQ177-598kw时, DN50mmQ599-1055kw时,DN80mm 在设计中,就是按照这个数值来进行冷凝水管的选择的。 在同时, 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予以排走。排放冷凝水管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 1、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2、当冷凝水盘位于机组负压区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必须设置水封,水封的高度应比凝水盘处的负压(相当于水柱温度)大50%左右。水封的出口,应与大气相通。 3、为了防止冷凝水管道表面产生结露,必须进行防结露验算。(1)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必进行防结露的保温和隔汽处理。 (2)采用镀锌钢管时,一般应进行结露验算,通常应设置保温层。 4、冷凝水立管的顶部,应设计通向大气的透气管。 5、设计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时,必须认真考虑定期冲洗的可能性,并应设计安排必要的设施。 6、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DN(mm),应根据通过冷凝水的流量计算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4kg左右冷凝水;在潜热负荷较高的场合,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8kg冷凝水。第八章 末端设备及空调冷源设备的选择8.1末端设备的选择 末端设备的选择主要包括风机盘管的选择和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对于本建筑,大空间使用全水系统,一般的小空间客房使用空气?水系统。由于使用空气-水系统,要求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点的焓值,这样,新风将不承担室内冷负荷。因为新风机组很难按照设计的工作状况将新风处理,还是会有部分新风负荷由风机盘管承担。所以选择风机盘管时的最大冷负荷可能会高于房间中需要除去的冷负荷。又计算负荷是房间所处的最不利环境,所以计算负荷往往偏大。这样前后两者相互抵消,我们的计算结果的误差便相应的减小了。风机盘管系统的焓湿图在盘管的选型以前是没办法确定的,所以下面首先按照负荷来进行盘管的选择。8.1.1 风机盘管的选择 如前所述,风机盘管是按照房间的最大冷负荷来进行选择的。选择风机盘管时还要考虑房间的面积和形状。因为一个风机盘管的控制面积有限,如果房间的面积过大,就要使用多个风机盘管。在设计中,按照校核的送风口的个数来确定盘管的数量。盘管的具体选择见附表18。 选择了风机盘管后,室内空气处理过程就会按照下面的焓湿图进行。 图8-1 新风加风机盘管焓湿图8.1.2 风机盘管的选择 新风机组按照新风负荷来进行选择。对于空气-水系统,选择新风机组时按照最大新风冷负荷来选择。 总之,对于空调系统,选择设备的依据是根据该设备在系统中的功能来确定的。如在空气-水系统中,风机盘管的功能是承担室内冷量,新风机组的功能是提供新风量;而在全水系统中空调箱的主要功能是承担冷负荷,风量次之,则应以冷量为标准来选择空调箱。 是根据中国德州亚太集团空调设备厂产品 FP系列(卧式安暗装)风机盘管。风机盘管的选择见附表5。8.2空调冷源的设计及设备选择8.2.1 确定制冷系统负荷选择机组选择冷水机组本设计采用集中冷源,则制冷系统的负荷根据整栋建筑的冷负荷峰值100kw计算,选出螺杆式冷水机组。表8-1 空调机组的选择 机组型号 尺寸最大冷量(kw)功率(kw)蒸发器阻力冷凝器阻力250407012752000100 210 kw 63Kpa 100Kpa第九章 保温消声隔振设计9.1保温设计9.1.1 选择保温瓶材料和保温结构应综合考虑下列要求 保温材料宜采用成型制品,其性能应具务导热系数小,吸湿性少,密度小,强度较高,允许使用温度高于设备或管道内热介质的最高运行温度,阻燃,无毒性、挥发性等性能,且价格全理,施工方便的材料。 保温层厚度,应根据使用条件按年最小费用法确定,通常可参照动力设施国家标准图集R104热力设备保温层厚度表和R410?2热力管道保温厚度表确定。 对于需要围护、操作的设备和管道附件,应采用便于拆装的成型保温结构,对于立式设备和管道(包括水平夹角大于45o的管道),当其高度大于3米时,应按管径大小和保温重量设置保温材料支撑圈或其他支撑结构。 保温外壳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应能保证保温材料不受与水或潮湿空气侵蚀,能保护保温材料延长有效使用期。常用的保护层的三种做法,即涂抹式保护层、金属保护层和包扎保护层。9.1.2 风管、制冷剂管道、空调设备及制冷设备需保温 其目的如下:尽可能减少从风管或设备向外散热(送热风时)和减少从外部向风管(送冷风时)、制冷管道或制冷设备内部传热(送冷风时),也就是尽量减少热损失,以节约能源。 防止管道或设备外表面结露。由于风管(送冷风时)、制冷管道等表面温度低于或等于周围空气的露点温度,所以表面产生结露,加速了传热。保温后,保温层的外表面的温度高于周围空气的露点温度,达到防止外表面结露的目的。 一般选用的隔热材料应是能适用冷、热状态。对于空调工程来说应是-5到50,导热系数越小越好,具有一定的强度,耐腐蚀、耐风化,是非燃烧材料,适应现场施工,价格便宜,容易购到。在这里,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我没有选择设备的保温材料。9.2空调系统的消声 空调系统消声设计应考虑噪声的频谱特性、室内允许的噪声标准、通风机噪声、风管中产生的气流噪声和从风管管壁传入风管内的噪声、风管系统噪声的自然衰减、消声器的声衰减量以及隔声室的隔声量等。 为减少空调系统消声和隔振处理及降低被空气调节房间噪声的困难,应尽可能的减少噪声源的噪声。为此,在进行空气调节系统设计及选择通风设备时应注意:应将风量大的系统分成若干小系统。选用高效率、低噪声的通风机。风量一定时,尽量降低风管系统的压力损失及选用转速低的风机。必要时可用双风机。阀门,分支管三通等部件需采用较厚的钢板。弯头及分支管三通等气流急剧转弯处,宜装设导流叶片。对于消声要求严格的房间,连接风口的支管上最好不设调节阀。9.3空调装置的隔振 空调装置产生的振动,除了以噪声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空调房间,还可能通过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和基础进行传播。在振源和它的基础之间安装弹性构件,可以减轻振动力通过基础传出,也可以在仪器和它的基础之间安装弹性构件来减轻外界振动对仪器的影响。在设计和选用隔振器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当设备转速n 1500r/min时,宜选用橡胶,软木等弹性材料块或橡胶隔振器;设备转速1500r/min时,宜用弹簧隔振器。2. 隔振器承受的荷载不应该超过允许工作荷载。3.选择橡胶隔振器时,应考虑环境温度对隔振器压缩变形量的影响,计算压缩变形量宜按制造厂提供的极限压缩量的1/31/2采用。橡胶隔振器应尽量避免太阳直接照射或者油类接触。4.为了减少设备的振动通过管道的传递量,通风机和水泵的进出口通过隔振软管与管道连接。 第十章 空调系统的防火排烟10.1 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1.通风空调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五层。 2.管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保温、消声材料及其粘接剂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3.风管一般不宜穿过防火墙、沉降缝、伸缩缝等。 4.附设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通风空调机房、制冷机房等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隔墙和2小时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5.排风管宜设有防止回流措施。10.2 空调系统的排烟 利用热烟气产生的浮力、热压或其他自然作用力使烟气排出室外,主要利用外窗、阳台、凹廊或专用排烟口、竖井等将烟气排走或稀释烟气浓度,即为自然排烟。优点:设施简单,投资少,日常围护工作少,操作容易;缺点:排烟效果受室外很多因素影响与干扰,不稳定。符合条件时应优先采用。 机械排烟是利用风机做动力的排烟。优点:不受外界条件(内外温差、风力、风向、建筑特点、着火区位置等)的影响,保证有稳定的排烟量;缺点:设施费用高,需要经常保养围修。本次设计不设机械排烟系统,烟气可通过窗及排烟井自然排出。 设计小结 本次课程设计非常考验了前期所学的知识,还有我们自我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能力。课程设计的过程非常复杂,在此过程中不仅使我们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还锻炼了我们的耐力和解决事情的能力,使我们更加懂得了团队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要互相理解和帮助,会使我们办事的速率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的任务是海口市的某宾馆的课程设计,在设计前期我们首先查找了海口市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全方面掌握海口市的资料同时还参考其它空调设计,进一步参考学习。 我们课程设计只有一周时间非常紧张,但我们认真对待。前期我们计算了设计空调所需要计算的建筑面积和空调面积,及其各种冷负荷,计算的过程是非常繁琐的需要我们足够的耐心和掌握的学习知识功底,有时在计算时会遇到苦难,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后会感到高兴同时也会感到难过知道自己的知识没有掌握牢,也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今后要好好学习。 这次课程设计是对我们这两年学习的总结,在课程设计中我们需要查阅许多的资料,在此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之前对没有掌握的知识又重新学习了一遍,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分工明确,我是主要负责输入电子版的说明书,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的打字速度明显提高处理文字和表格掌握了更多的方法。同时也为今后找工作奠定了基础。 我们需要根据计算的冷负荷选择设备,我们在计算过程中为了减小误差要检查计算结果,我们一楼接待大厅用的是一次回风系统,首先我们根据计算的冷负荷选择350350的散流器,在根据是风量选择风管,风管的选择是复杂的需要我们细心对待,我们要清楚在管道的渐扩和渐缩的位置和尺寸,还要清楚管道中需要多少个四通和三通,它们的阻力是多少,我们必须仔细计算核对,在确定。还有根据新风来选择回风设备。一楼相对二楼来说是计算量少。 二楼我们采用的是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我们所选的风机盘管是根据我们计算的风机盘管的处理量来选择,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查焓湿图来计算,我们还学会了运用电子版的焓湿图来查找我们需要的数据,更为清晰明了,加快了我们计算的速度也提高了我们计算的准确性。我们选择的风机盘管也非平空想象的是根据亚太集团的风机盘管的样本来确定的我们根据房间需要的风量选择了FP-68和FP-51两种型号。二楼我们根据风量了美观性,和经济性综合考虑共选择了三台吊顶式空调处理机型号为KD-74W。当然也是需要风管的,风管的计算我们从最不利管道计算逐级确定管道的直径,我们共选择了DN20,DN32,DN40,DN50,DN60,DN70几种管道它们的实际长度使我们根据用CAD绘制的建筑平面图布置的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