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命题研析对测 考点分层突破 返回目录 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进步 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 发达的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地位和成就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目标引擎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与土地制度的演变主干梳理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 农业的起源 起源 中国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 地域差别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 种植格局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并相互交融 农业结构 以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返回目录 考点分层突破 2 生产工具的演进 耕作工具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曲辕犁 2 灌溉工具 重要的灌溉工具有翻车 东汉发明 曹魏马钧改进 筒车 唐朝发明 以水力为动力 3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著名水利工程 春秋战国时期的 都江堰 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 白渠等 治理黄河 地方特色水利灌溉工程 西域地区的坎儿井 4 经营方式的进步 千耦其耘 商周时期 农具原始 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芍陂 个体农耕 自耕农经济 个体小农经济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私有土地 男耕女织 误区警示 古代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发展演变 1 耕作方式上 经历了由刀耕火种 耜耕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2 经营方式上 经历了由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自然经济方式下的个体农耕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 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 实行土地公有的土地制度 商周时期 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 井田制出现 井田制中有 公田 和 私田 之分 公田 实际上为贵族占有 私田 是村社成员的份田 只有使用权 没有所有权 井田是一种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春秋时期 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 大量 公田 被抛荒 部分 私田 逐渐成为 的私有土地 战国时期 形成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主要有君主私有土地 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使用者 2 土地兼并及其影响 土地兼并的发展 战国时期 土地兼并已经出现 一些人通过土地买卖获得土地而成为地主 进入汉代 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宋初 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 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 明清时期 商品货币经济繁荣 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 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土地兼并带来的问题 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历代解决土地兼并的方式 统治者采取 均田 限田 的措施 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 保护自耕农经济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土地买卖 隐性深挖 必修 教材p8 清 陶煦 租核 推原 信息 1 以土地为根本 认为相对于珠宝 房产等财富 田地是最安全增值的蓄财方式 故皆热衷于买田置地 2 当时社会上的大批资金流向土地买卖 一方面造成土地兼并不断加剧 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3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概念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 收取地租作为收益 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产生原因 无地或少地农民的出现 是土地兼并现象的必然结果 发展过程 战国时期已经产生 汉代已经比较普遍 宋代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明清时期 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积极作用 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 使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租佃农民通过抗租 减租斗争 争取长期甚至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利 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这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核心探究 问题精要 1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 有利因素 生产力因素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生产关系因素 在小农经济下 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 能支配部分劳动产品 具有较高生产积极性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自身发展因素 小农经济规模小 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 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促进农业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 政府政策因素 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 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2 不利因素 小农经济规模小 条件简陋 缺乏必要的资金积累和储备能力 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 加之沉重的封建剥削 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 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 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严重的自然灾害 总之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古代政权的安危 但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2 中国古代出现土地兼并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带来什么影响 1 原因 根本原因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 政府原因 封建政府的政策 如宋初 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 的政策 重要原因 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介入 如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加剧土地兼并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2 影响 消极影响 农民丧失土地 阶级矛盾尖锐 加剧了社会动荡 导致农民起义 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政府赋税减少 激化了国家和地主之间的矛盾 地主豪强势力壮大 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积极影响 促使租佃关系的产生 促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以维护其统治 促使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经营专业化 区域化的发展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3 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 沿革 氏族土地公有制 原始社会 贵族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 奴隶社会 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2 规律 土地所有制是经济基础的核心 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形式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根源 土地制度的调整和变革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史料论证 主题一农业耕作方式与经营方式史料 盐铁论 载 荆 扬南有桂林之饶 内有江 湖之利 左陵阳之金 右蜀 汉之材 伐木而树谷 燔莱而播粟 火耕而水耨 地广而饶财 尉缭子 治本 夫在芸耨 妻在机杼 民无二事 则有储蓄 春夏夫出于南亩 秋冬女练于布帛 则民不困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是两文献所描述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 前者为一种耕作方式 后者为一种经营方式 具体而言 盐铁论 所述反映了原始农业 的耕作方式 在这种经济形态下 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生活十分艰苦 这种耕作方式也严重破坏了环境 尉缭子 治本 所述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 即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男耕女织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刀耕火种 自给自足 主题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史料春节时 在农家的偏房门上常贴有 五谷丰登日 六畜兴旺年 的春联 而在十二生肖中 有六种动物为古代农民饲养的 六畜 吕氏春秋 凡农之道 厚 候 之为宝 农书 粪田之宜 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 士容论 时至而作 渴时而止 齐民要术 麦黄种麻 麻黄种麦 解读 理解史料关键应分别从史料中获取信息 史料表明古代农业以 为主 畜牧业为辅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 使 的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发展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种植业 精耕细作 主题三认识自然经济下小农的生活处境史料 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 剜却心头肉 唐朝诗人聂夷中的 咏田家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是了解本诗控诉了形形色色的高利贷给唐末农民所带来的深重苦难 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同情 诗中的 医得眼前疮 剜却心头肉 反映了农民 卖新丝 粜新谷 反映了 进入流通领域 新丝 是手工业品 新谷 是农作物 反映 紧密结合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生活艰辛 农副产品 农业和手工业 主题四古代土地制度史料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 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新全球史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是抓住对土地的阐述 史料中的关键信息是 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 这说明 新全球史 中提到的制度是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均田制 拓展归纳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 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 以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 使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 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3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 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这种 男耕女织 式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 4 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主干梳理1 主要部门和发展概况 1 主要成就 返回目录 考点分层突破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缂丝 景德镇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误区警示 1 古代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最大区别 前者属于手工劳动 后者属于机器大生产 2 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 领先世界 但却没有像近代西方那样出现技术革命 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 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 返回目录 考点分层突破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2 主要经营形态 1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很少进入市场 特点 家庭与手工业相结合 影响 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了一定作用 但技术落后 生产分散 妨碍了市场发育 返回目录 考点分层突破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2 官营手工业 产生 西周时期 从西周时期到 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特点 官府统一经营管理 集中的大作坊 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 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生产不计成本 工匠职业世袭 生产范围广 规模大 分工细 明代以前占据主导地位 优势 资金雄厚 规模经营 有利于细密分工和协作 工匠集中 管理严格 有利于技艺水平提高 不足 官府提供原料 不计成本 不进入市场 缺乏竞争 采取强制工匠服役的手段 引起工匠的不满 返回目录 考点分层突破 明代前期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3 私营手工业 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 春秋之后 在曲折中发展 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部分 明代中叶以后 在制瓷 矿冶 纺织等诸多行业中 超过 占据了主导地位 特点 民间私人经营 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经营方式的变化 唐代以前 以农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组织生产 唐宋以来 商品经济繁荣 私营手工业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明朝中后期 雇佣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 并从中孕育出了 关系 返回目录 考点分层突破 官营手工业 雇佣劳动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巧思妙记 古代手工业可归纳为三个 三 1 三大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2 三大特点 历史悠久 多种经营模式并存 长期领先世界 3 三大生产部门 冶炼业 纺织业 制瓷业 返回目录 考点分层突破 核心探究 问题精要 1 民营手工业经营为什么发展艰难 1 市场因素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 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小 2 官营压制 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加之规模大 技术精 冲击了私营手工业 3 政策限制 手工业者地位低下 封建政府课以重税 4 社会环境 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 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很大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2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呈现出哪些突出特征 1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 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持续不断地发展 2 手工业技术先进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 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 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 3 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 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 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共存 主要有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三种形式 5 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6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 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7 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相应变化 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 不少工业生产部门 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 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 这一点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8 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但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 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史料论证 主题一古代家庭手工业史料 沈氏农书 中记载 家有织户 织与不织 总要吃饭 不算工本 自然有赢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是明确史料的大意是在小农经济条件下 耕织结合 平时不论织与不织 都得吃饭 这样一来 家庭手工业是不用核算成本的 所以 史料强调的是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自给自足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生产成本较低 主题二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经营状况史料凡执技以事上者 祝史 射御 医卜及百官 凡执技以事上者 不贰事 不移官 礼记 王制 论百工 审时事 辨功苦 尚完利 便备用 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 工师之事也 荀子 王制 攻木之工七 攻金之工六 攻皮之工五 设色之工五 刮摩之工五 抟埴之工二 周礼 冬官考工记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解读 理解史料关键是明确史料所阐述的核心是官营手工业 史料表明西周的手工业劳动者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他们既不可兼作他事 也不能 官府对手工业的制造 管理有严格的制度规定 周礼 冬官考工记 反映了当时有 攻木 攻金 攻皮 设色 刮摩 抟埴 等主要手工业部门 如 攻木之工 详细地记载了车的制作方法 攻金之工 介绍了青铜合金配比的知识等 这表明当时官营手工业 生产日益专业化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改变行业 分工细致 主题三古代私营手工业史料 东汉 班固 汉书 卷五九 张安世传 载 张 安世尊为公侯 食邑万户 然身衣弋绨 黑色 夫人自纺绩 家童七百人 皆有手技作事 内治产业 累织纤微 是以能殖其货 富于大将军 霍 光 西台漫记 载 明朝中后期 大户 机户 张机为生 小户 机工 趁织为活 听大户呼织 日取分金为饕餮 生计 计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 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 空虚 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解读 理解史料关键是明确史料反映的是私营手工业状况 张安世传 表明张安世虽为公侯 食邑万户 但仍创办了规模很大的纺织作坊 积累起庞大的财富 富裕程度超过当时的大将军霍光 反映出西汉 颇具规模 西台漫记 反映了 大户 与 小户 之间关系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这种生产关系的特征是为购买劳动力而进行的商品生产 以 为特征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私人纺织作坊 自由雇佣劳动 拓展归纳 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分层突破 命题一社会遗存作为命题素材典题例证1 2013 江苏卷 现代考古在秦 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 1号墓出土铁器65件 其中农具占58件 包括 锄 铲 镰 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返回目录 命题研析对测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b 解析 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a项的表述与题干中的信息 在秦 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不符 c项中 必备品 的说法过于绝对 应排除 d项的表述在题干中无法看出 应排除 由题干中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墓葬中出土大量铁农具的信息可知 春秋战国时期 铁制农具出现并在农业生产中推广 这有利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故b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命题研析对策 立意 策略 1 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 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 应明确遗存反映的时代 其次 要结合所学知识 逐项推断选项所述是否正确 3 备考中要关注新的考古发现 如古建筑遗址 古代瓷器 船只等的出土等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命题研析对策 仿真对测11926年 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 发现了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茧壳 有学者通过鉴定认为它是家蚕茧 经过现场的认真清理 却并未发现第二颗 这一蚕茧 a 证明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b 说明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丝c 说明当时可能有人工育蚕d 是一个孤证 并无史料价值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命题研析对策 c 解析 家蚕茧的被发现可以说明当时可能有人工育蚕 c项正确 单个的材料不能证明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也不能说明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丝 排除a b两项 材料虽是孤证 但作为文物 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排除d项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命题研析对策 命题二针对某个历史时期特征的考查典题例证2 2013 四川卷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b 纺织家黄道婆创造的新式纺车c 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 说文解字 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返回目录 命题研析对测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c 解析 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说明在商朝时期已经出现养蚕缫丝的纺织业 故本题选择c项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和 说文解字 中的记载不能确定商朝时期出现纺织业 故排除a d两项 黄道婆是元朝时期的人 故b项不合题意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命题研析对策 立意 策略 1 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2 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 应把握题目考查哪个时期的哪方面的历史现象 其次 准确再现基础知识 3 备考中要关注西周的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发展 汉代的重农抑商 唐代曲辕犁 宋代的制瓷业发展 明朝中叶官私营手工业的变化等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命题研析对策 仿真对测2按照明朝的法律 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 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 杖七十 徒一年半 私宰自己马牛的 杖一百 耕牛伤病死亡的 不报官府 私自开剥 笞四十 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 a 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b 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c 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d 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命题研析对策 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材料阅读与分析能力 材料反映的是对屠宰耕牛的严厉惩罚 主要因为牛是农业生产动力 牛耕在春秋时期出现 到明朝仍对牛重视 故d项正确 返回目录 第14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字经济平台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
- 2025年度连锁餐饮集团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合作协议
- 2025年生物质能利用项目特许经营权及技术研发合作协议
- 2025年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基地运营与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员工劳动合同及著作权转让与授权合同
- 2025年绿色能源研发中心场地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智能物流企业接驳车关键部件定制采购合同范本
- 白糖产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 重难点解析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2025年智能化原矿粗选生产线技术改造及设备采购合同
- 《生理性止血》课件
- 《尿液红细胞及形态》课件
-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单词表带音标
- 一例臀部巨大脓肿切开引流患者的个案护理汇报课件
- 液化石油气机械修理工施工质量管控详细措施培训
- 中建挂篮悬臂浇筑箱梁施工方案
- JCT2199-2013 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
- 创业的励志格言80句
- 加油站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 国寿新绿洲团体意外伤害保险(A款)条款
- 人工流产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