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之礼仪制度ppt课件.ppt_第1页
古代文化常识之礼仪制度ppt课件.ppt_第2页
古代文化常识之礼仪制度ppt课件.ppt_第3页
古代文化常识之礼仪制度ppt课件.ppt_第4页
古代文化常识之礼仪制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古代的礼制 2 一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古今 礼仪 概念的区别 古 囊括了国家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 行为准则规范 今 一般只有礼节和仪式的意思 3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 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 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 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因此 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 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 仪礼 礼记 周礼 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 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 即礼仪与礼教相杂 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行礼为劝德服务 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4 一 礼仪的起源 春秋时期的孔子 公元前551一前479年 他把 礼 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 克己复礼 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食 总之 为了 礼 的需要 可以舍弃一切 到了汉武帝时期 废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治国方略确立后 礼仪作为社会道德 行为标准 精神支拄 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5 仪礼 仪礼 文字艰涩 内容枯燥 治史者对它望而生畏 但本书是 三礼 中成书较早的一部 据考古材料及古文献所知 商 周统治者有名目繁多的典礼 其仪节日益繁缛复杂 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 不能经办这些典礼 6 礼记 礼记 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仪礼 的文章选集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 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 礼意 解释仪礼 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 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实际上 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 门类杂多 涉及到政治 法律 道德 哲学 历史 祭祀 文艺 日常生活 历法 地理等诸多方面 几乎包罗万象 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 哲学和伦理思想 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7 中国古代礼仪 周礼 周礼 展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典制 国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 富于哲理 三读之后 令人顿生 治天下如指之掌中 的感觉 8 二 五礼 的内容 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9 1 吉礼 对天神 地祇 人鬼的祭祀典礼 礼有五经 莫重于祭 礼记 祭统 古代的祭天仪式 以周代 圜丘祀天 为例 斋戒 省视 鼓乐奏知 宰杀牺牲 燔燎 迎尸 献鲜血 进五齐 饮酢 同舞 饮福 赐胙 10 11 古代的政治礼仪 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 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 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 也叫社神 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 汉代以后 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 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 祭土神 谷神 社稷等 12 祭天 13 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祭祀时行九拜礼 稽首 顿首 空首 振动 吉拜 凶拜 奇拜 褒拜 肃拜 14 祭地与祭宗庙 15 2 凶礼 丧礼对天灾人祸表达哀吊的礼仪 古代丧葬制度 埋葬制度 居丧制度 丧礼制度 丧服制度 等级分明 形式繁缛 16 关于埋葬制度 墓 茔 兆域 坟 冢 17 关于丧服制度 表示某种禁忌 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居丧者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 春秋时期成型 五服 斩衰 cu 齐 z 衰 大功 小功 缌 s 麻 18 关于丧礼制度 是与殡殓死者 举办丧事 居丧祭奠有关的种种仪式礼节 天子死曰崩 诸侯曰薨 大夫曰卒 士曰不禄 庶人曰死 仪礼 19 讳称 古人对 死 有许多讳称 主要的有 1 天子 太后 公卿王侯之死称 薨 崩 百岁 千秋 晏驾 山陵崩等 2 父母之死称 见背 孤露 弃养等 3 佛道徒之死称 涅檠 圆寂 坐化 羽化 仙游 仙逝等 仙逝 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 一般人的死称 亡故 长眠 长逝 过世 谢世 寿终 殒命 捐生 就木 溘逝 老 故 逝 终等 20 3 军礼 师旅操演 征伐之礼举行田猎建造城邑 21 4 宾礼 天子与诸侯国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往来交际之礼 皇帝遣使藩邦 外来使者朝贡 觐见 22 5 嘉礼 是和人际关系 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 诞生礼成年礼飨燕饮食之礼 23 诞生礼包括 三朝 满月 百日 周岁 等 三朝 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 满月 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 百日 时行认舅礼 命名礼 周岁 时行抓周礼 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 事业吉凶 24 成年礼 也叫冠礼 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 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 魏晋时 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 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 清代废止 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 如拔牙 染牙 穿裙 穿裤 盘发髻等仪式 25 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 烹太牢以饮宾客 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 燕即宴 燕礼在寝宫举行 主宾可以开怀畅饮 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26 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 正月十五吃元宵 清明节吃冷饭寒食 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 中秋月饼 腊八粥 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 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 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 27 宴席上的座次 上菜的顺序 劝酒 敬酒的礼节 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 尊卑 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28 一 古代的爱情 婚姻与家庭 礼记 昏义 昏礼 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亲迎 所以敬慎重 正昏礼也 六礼备 谓之聘 六礼不备 谓之奔 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29 一 古代的爱情 婚姻与家庭 纳采 男方托媒说亲 问名 问女方的生辰八字 与男方合 以定婚姻的吉凶 纳吉 如占卜为吉 就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诉女方 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30 一 古代的爱情 婚姻与家庭 纳征 男方将聘礼送到女家 请期 选择成婚日期 亲迎 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新娘回男家 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31 一 古代的爱情 婚姻与家庭 亲迎 是关键环节 由 成妻之礼 与 成妇之礼 构成 成妻之礼 表明男女正式成为夫妻 成妇之礼 新娘成为男方宗族成员 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32 一 古代的爱情 婚姻与家庭 成妻之礼包括送嫁妆 迎娶新娘 拜天地等诸多环节 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33 一 古代的爱情 婚姻与家庭 六礼的演变 建立婚姻关系的礼仪 宋朝时 问名 并入 纳采 请期 并入 纳征 六礼 合并为四礼 后 朱子家礼 中又把 纳吉 删去 六礼 最终变为 纳采 纳征 亲迎 三礼 34 秦晋之好 春秋时 秦 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 后称两姓联姻为 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 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 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 古代文人交往 交友的礼俗 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 才学 故多以诗文相赠答 扬才露己 以表心态 唱酬是通行的方式 即以诗词相酬答 在宴饮等聚会时 更是不可有酒无诗 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35 一 古代的爱情 婚姻与家庭 古代称解除婚姻关系为 出妻 绝婚 来归 休妻 离婚与改嫁 36 一 古代的爱情 婚姻与家庭 解除婚姻关系的条件七出 不顺父母去 无子去 淫去 妒去 离婚与改嫁 有恶疾者去 多言去 盗窃去 37 一 古代的爱情 婚姻与家庭 不得解除婚姻关系的约束三不去 有所娶无所归 不去 与更三年丧 不去 前贫贱后富贵 不去 离婚与改嫁 38 一 古代的爱情 婚姻与家庭 改嫁 宋朝之前都比较开放 妇女再嫁被认可 从北宋开始 出妻 称为 休妻 出妻文书称为 休书 逐渐认为离婚是丑行 离婚与改嫁 39 一 古代的爱情 婚姻与家庭 重婚姻不重爱情男女婚姻从属于家庭家族利益 婚姻文化的特点 40 陆游 钗头凤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 错 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 莫 莫 41 一 古代的爱情 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