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考点预测突破+易错纠偏)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考点预测突破+易错纠偏)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考点预测突破+易错纠偏)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考点预测突破+易错纠偏)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考点预测突破+易错纠偏)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 提纲挈领 一 考点扫描 二 考情分析 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特别提醒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与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不一样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物质决定意识 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不能认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 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 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 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特别提醒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回答的是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 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2 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比较 3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的比较 特别提醒 不能认为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 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从本质上说 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科学的 但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 对其科学性要作具体的分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对物质的解释不够科学 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切唯心主义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回答都是错误的 但作为一个哲学基本派别 对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此 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一律提倡 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都全盘否定 4 哲学史上存在两个 对子 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思想观点上来看 哲学史上确实存在着 两个对子 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但从哲学派别上看 则只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两大阵营 而不是 四军对垒 因为在哲学史上 从来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 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a 凡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 凡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 因此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是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文明 或者是强调精神文明 b 追求物质文明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 如果不从实际出发 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文明 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强调精神文明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 如果是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 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 不但不是唯心主义 反而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不能认为二元论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第三个基本派别 二元论是把物质和精神看作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 从表面上看 二元论有时坚持唯物主义 有时坚持唯心主义 但它是无法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的 而且必然会滑向唯心主义 由此可见 在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问题的回答上 或者是唯物主义的 或者是唯心主义的 二者必居其一 不存在第三个基本派别 矫正训练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 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 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 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 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 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 核聚变让星辰闪耀 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 这一改动反映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 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 解析 本题以灵活的方式设置背景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取 题中英语儿歌突出 上帝 创造客观事物 体现了宗教精神 从哲学上看 属客观唯心主义 题中科普作家对儿歌的改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体现了科学精神 从哲学上看属于唯物主义 答案为a 不为材料所反映 答案 a 1 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 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 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 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这体现了 a 物质与意识密不可分b 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c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解析 c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 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c正确 a与题意不符 b说法错误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错误 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 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反映 2 哲学家休谟认为 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 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 包括上帝 的存在 康德承认物自体的存在 但是又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 由此可见 a 休谟与康德都属于唯心主义者b 休谟与康德都属于不可知论者c 休谟是不可知论者 康德是可知论者d 休谟是可知论者 康德是不可知论者 解析 b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可知论的理解 由题干可以看出 休谟与康德都认为人不能认识客观事物 因此都属于不可知论者 b正确 3 2014 福建安溪八中质量检测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 所以立天地者 水也 成天地者 气也 水土之气 升而为天 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a 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b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 物也 c 气之所聚 理即在焉 然理终为主 d 物是观念的集合 解析 b 所以立天地者 水也 成天地者 气也 水土之气 升而为天 的观点把水和气当成了世界的本原 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符合题意 a把人的心灵当成世界的本原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观点把理念当成世界的本原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把人的观念看成世界的本原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4 阅读漫画 期望 从哲学派别上看 期望蒿草长成栋梁 属于 a 朴素唯物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 客观唯心主义解析 b希望蒿草长成栋梁是从个人主观愿望出发的观点 把个人的主观意志当做世界的本原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正确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做世界的本原 a与题意不符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当做世界的本原 c与题意不符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做世界的本原 d与题意不符 5 2014 哈师大附中质检 黑格尔认为 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 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 它才会运动 杜林则认为 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 这种分歧体现了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c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解析 d黑格尔认为矛盾是事物运动的根源 认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是运动的 坚持全面的 运动的 联系的观点 这是辩证法的观点 杜林认为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 否认了对立统一 是坚持片面的 静止的 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该题选d a b c与题意不符 命题点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典例1 道 犹行也 气化流行 生生不息 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 自然从来不飞跃b 物理不外于吾心c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 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解析 该题考查学生对哲学观点的辨别 材料表明的是运动观点 a是静止观点 b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是运动观点 d主要反映的是形而上学观点 故选c 答案 c 典例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 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 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 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唯心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解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正确 唯心主义包括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a b不符合题意 d属于不可知论 答案 c 命题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 典例3 2013 天津高考 近年来 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012年3月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 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2013年3月 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被誉为 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 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解析 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知识 材料中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即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故a项符合题意 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 排除 c项表述正确 但未体现材料主旨 d项错误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答案 a 命题点3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典例4 2013 福建高考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是机器 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哲学基本派别的理解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属于唯心主义 排除 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为c 答案 c 1 2013 重庆高考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军民奋起抗战 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 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 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 承认侵略并道歉 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 侵略 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 在国与国的关系中 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 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 体现了其 a 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b 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c 关于真理的具体性 条件性思想d 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解析 a日本侵略中国是不争的事实 安倍晋三对 侵略 定义的言论 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 体现了其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a正确 b c选项材料未体现 d说法错误 英雄创造历史否认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2 2011 上海高考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 天地成于元气 万物乘于天地 的说法 认为 元气 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 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a 朴素唯物主义b 主观主义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解析 a 元气 属于物质范畴 认为 元气 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b c d与题意无关 故选a 3 2010 四川高考 从哲学的角度看 与下列材料寓意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