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风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风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风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风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风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一节 晨背关键语句 理解教材新知 应用创新演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第2课时 把握热点考向 考向一 考向二 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风 1 口诀法记热力环流的形成热力环流最简单 冷热不均是关键 受热上升受冷降 冷高热低近地面 水平气流运动时 高压向低永不变 2 数字法记忆风的形成 1 个原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2 种情况 高空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3 个力的共同作用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自读教材 抓基础 1 定义由地面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 热力环流的形成 冷热不均 1 a受热 空气 近地面形成 d处空气密度增大 形成 2 b c冷却 空气冷却下沉 近地面形成 ef处空气密度减少 形成 3 高空空气从d向扩散 近地面 空气由b c两地流向地 膨胀上升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e f a 跟随名师 解疑难 1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关键把握以下两点关系 1 温压关系 甲 乙 丙三地 2 风压关系 水平方向上 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处风向 2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1 海陆风 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 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形成海风 夜晚陆地降温比海洋快 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形成陆风 2 山谷风 白天山坡升温快 热空气沿着山坡从谷底吹向山顶 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降温快 冷空气沿着山坡滑向谷底 形成山风 3 城市风 由于城市 热岛效应 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 在郊区下沉 近地面城市气压低于郊区 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形成城市风 特别提醒 1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小 降水增多 2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 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探寻规律 一点通 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1 同一地点 海拔越高 气压越低 海拔越低 气压越高 2 同一水平面 气温高则气压低 大气上升 易成云致雨 气温低则气压高 大气下沉 易晴朗干燥 3 同一水平面 大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4 高空的等压面与近地面的等压面关于某水平面对称 高压往上凸 低压往下凹 如图 活学巧用 大冲关 1 地面冷热不均 导致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据所学知识回答 1 2 题 1 在下列四幅 热力环流示意图 中 判断其中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 2 读下面 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图中a b c d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d c a bb a b d cc c d a bd c d b a解析 第 1 题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 热空气上升 冷空气下沉 据此可知a d两图错误 b图所示为夜间环流形式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 陆地降温快 故夜间气温低 空气下沉 近地面气压较高 海洋相反 从而在近地面形成了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 c图为夜间山谷环流形式 夜间山坡降温快 空气下沉 流入谷底 形成山风 第 2 题 从图中高空等压面的弯曲看 a处向上凸出 说明a处气压较同一水平面高 同时也说明近地面的c地气压较低 b处向下凹 说明比同一水平面的气压低 而与之相对应的d地则气压较高 由此可判断气压d c a b 答案 1 b 2 a 1 三种作用力 自读教材 抓基础 水平气压梯度 高 低 直接 地转偏向 相反 减小 右偏 左偏 垂直 2 风向 1 若只受a作用 风向于等压线 由气压区指向气压区 2 若只受a和c的作用 风向最终与等压线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 高空或近地面 3 a b c三力共同作用 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 高空或近地面 垂直 高 低 平行 高空 近地面 跟随名师 解疑难 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以北半球为例 探寻规律 一点通 等压线图中风向 风速的判断 1 风向的判断 画水平气压梯度力 阅读等压线 判断气压高低 并按垂直于等压线 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画成虚线 定地转偏向力 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 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若是南半球 风向向左偏 若是北半球 风向向右偏 定偏转角度 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 若是近地面 受三个力的作用 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 30 45 若是高空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按照以上方法即可绘出风向 绘成实线箭头 如下图 以北半球为例 2 在等压线图上比较风力的大小 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因此 同一幅图中 等压线密集处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风力大 反之 则风力较小 如下图 风力 a b c d 活学巧用 大冲关 2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 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条件下 风向和风速都是不同的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 2 题 1 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 a 有地转偏向力b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c 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d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2 海上的风力往往比陆地上的风力大 原因是 a 海上的温度差别大于陆地b 海上的气压梯度力大于陆地c 海上的摩擦力小于陆地d 海水比热容大于陆地 解析 第 1 题 由于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 故它只影响风向 不影响风速 第 2 题 海上由于是水面 摩擦力比陆地小很多 风速较大 答案 1 a 2 c 例1 2011 全国高考 此时甲 乙 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 甲地比乙地稳定b 乙地对流最旺盛c 乙地比丙地稳定d 丙地最稳定 解析 垂直方向上 温差越大 大气对流运动越强烈 大气越不稳定 图中甲 乙 丙三地由地面距离高空2500m高空范围内 垂直温差最小的是丙地 故丙地大气最稳定 答案 d 例2 2011 福建高考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虚线为晨昏线 此时 地的盛行风向为 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 解析 本题考查了风向的判断 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等值线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