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岭南现代风景园林奠基人夏昌世The Founder of Lingnan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sia Changshi林广思 / LIN Guang-si和行业的贡献有待深入研究。记述了夏昌世早年游历与传统风景园林调查、传统园林研究、风论了其对于岭南风景园林发展的贡献。认为夏昌世是逐渐认识并最终深深热爱上我国传统园林的,岭 统园林研究和现代岭南风景园林创作的团队,夏昌世是岭南现代风景园林研究和实践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具有突出贡献的现代风景园林大师。 风景园林;岭南庭园;夏昌世;林西;莫伯治;郑祖良4 文献标志码:A 修回日期:2014-02-090824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2014ZM0020)共同资助Abstract: There is few study about the contribution of Hsia Changshi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Hsia Changshis fieldtrip in scenic spots, survey in Suzhou gardens, stud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s, and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re was a process for Hsia Changshi from know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to studying it including the Lingnan garden. 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Hsia Changshi, a team was organized for the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garden and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Lingnan. So, Hsia Changshi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under of Lingnan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one of the masters of Chinese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ingnan garden; Hsia Changshi; Lin Xi; Mo Bozhi; Zheng Zuliang夏昌世(19051996)是我国最为杰出的现代建筑师之一,同时被有关研究者称为岭南传 统园林研究的开创者1、岭南早期现代园林的 奠基人之一2、中国知名的园林学家3或岭南园 林学的创始人4等。他的建筑创作、建筑科研 和建筑教育的方向,始终围绕着现代建筑与岭 南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以园林为代表的地方传 统文化相结合这一核心5。目前,关于夏昌世 在建筑学上的贡献已经得到了相当多的研究, 但是他在风景园林学方面的贡献依然需要深入 探索6。笔者在整理夏昌世年谱7以及回顾关于研究 夏昌世的进展8的基础上,专文记述夏昌世早年 游历与传统风景园林调查、传统园林研究、风 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实践等,讨论其对于岭南风景园林发展的贡献。笔者曾介绍了夏昌世研究岭南庭园的方法和核心的造园意匠概念2,本文 将不再论述。式教堂(Die spaetgotischen Hallenkirchendes noerdlichen Frankreich)。1933年,德国柏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营 造学社“评议”类社员11、中国建筑史学家恩 斯特鲍斯曼(Ernst Boerschmann, 18731 949)来到中国做第二次漫长的调研旅行。 1934年2 月,恩斯特鲍斯曼到达南京,夏 昌世奉铁道部部长顾孟余之命陪伴恩斯特鲍 斯曼调研。同月,他们乘飞机到北京拜访了梁 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同年,夏昌世成为了中 国营造学社“校理”类社员 11。1934年37月,恩斯特鲍斯曼和夏昌世的行踪遍及江 苏、安徽、河南、陕西、湖北、江西、浙江、 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天津、山东等省 域,考察中国传统建筑,游览了这些区域著名1 早年游历与传统风景园林调查从履历来看,夏昌世早年并没有接触过 中国传统园林的熏陶,也没有对中西方古典 园林的研究9-10。他于1928年毕业于德国卡 尔斯鲁厄工学院(Technische Hochschule Karlsruh,即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r Institut fr technologie前身)建筑学系,获 工程师文凭(Diplom-Ingenieur,简写为Dipl. Ing.),毕业论文为设计一个公园里的咖啡与 茶馆。1932年,夏昌世在蒂宾根大学哲学 系完成了博士论文法国北部晚哥特时期大厅108摘要:关于夏昌世在风景园林学科 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实践等,讨 南地区因夏昌世形成了一个传关 键 词:文章编号:1000-6664(2014)08-0108-0中图分类号:TU 986 收稿日期:2013-1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1Masterpieces of Celebrities的风景区和名胜古迹9。1935年8月911日,刘敦桢参观苏州 城,意外发现苏州遗存多处古建筑。同年9月714日,刘敦桢、梁思成、夏昌世、卢树森 等中国营造学社社员参与了苏州古建筑的调 查。其中,夏昌世的工作时间是810日。8 日,刘敦桢、梁思成、夏昌世、卢树森调查了 怡园、拙政园、狮子林、汪园(即环秀山庄)4 处。除了汪园,他们对这3个园林的布局或造景 艺术评价都不高。9日,他们游览了严家花园, 好评颇多;同日,他们还去了灵岩山参观灵岩 寺。10日,刘敦桢等测绘了玄妙观三清殿须弥 座及外檐斗拱,并至双塔摄影。14日,刘敦桢 和卢树森游览留园,认为“庸俗无足观” 12。 可见,此时的刘敦桢和夏昌世等都没有正确和 恰当地评价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德清晖园和东莞可园进行了初步勘查。由于 1954年夏昌世已经对粤中庭园进行了普查, 莫伯治又提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又与 夏昌世教授一起,进一步开展岭南庭园的调查 研究” 2 6 ,即莫伯治对粤中园林的初步调查 或许得益于夏昌世的指点或帮助,他们最晚在1945年已经相识27。1961年秋,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和广州市 城市建设规划委员会合作,夏昌世和莫伯治开 始对粤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东韩江三角洲的 庭园进行了系统的普查和整理。同年秋,何镜 堂成为夏昌世的硕士研究生。在4年的学习中, 何镜堂陪同夏昌世考察了粤中四大名园和潮汕 庭园,又一起调研了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园 林,包括河北承德外八庙、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等28-30。这个时期的岭南传统庭园调研工作开 展,可能是由于当时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 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对于岭南传统建筑艺 术的重视31-32。1 9 62年6月上旬,广东省建筑学会年会 召开。夏昌世提交了题为“南方庭园特点和布 局手法”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是其正在撰写 的南方庭园(后定名为岭南庭园)一书 中的部分内容18,33。10月26日,教育部直属 高等学校“建筑学和建筑历史”学术报告会 在南京举行。夏昌世参会,报告了岭南庭 园18,34。11月,为庆祝华南工学院建校十 周年,建筑工程系举办科学报告会。夏昌世提 交了岭南庭园论文。该文在调查广东地区 三四十个庭园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广东庭园 的特点、平面类型、建筑布局、庭园植物品种 与成长特征等问题18,35。11月17日,夏昌世 在广东园林学会成立大会的学术报告会上,做 了岭南庭园的地方特点的报告。该报告由 夏昌世和莫伯治共同署名发表在同日出版的 广东园林学术资料(一)中36。 从上述可见,在1962年,夏昌世逐渐使用“岭南庭园”代替“南方庭园”。他在建 筑 学 报 1963年 第 3期 刊 发 的 漫 谈 岭 南 庭 园一文中提到了“岭南庭园”和“岭南建 筑”,认为“岭南庭园在地区上的划分主要是广东、闽南和广西南部;这些地区不但地理环境相近,人民生活习惯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从目前看到的史料,夏昌世最早提出了“岭南 庭园”的概念,此后“岭南园林”的称谓才逐 渐形成。笔者认为,鉴于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建筑学和建筑历史”学术报告会在南京工学 院召开,夏昌世以“岭南庭园”代替“南方庭 园”,可能是为了与童寯早年提出的“江南园 林”相区别。同时,漫谈岭南庭园一文还 首次出现了“岭南建筑”的术语,这是岭南现 代建筑学派的先声。1963年上半年,夏昌世和莫伯治完成了岭南庭园书稿,近10万字,并附几百幅插 图,记载了约40个庭园的情况。该书稿当时已 经按计划交给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由于反 “封资修”运动风起,出版社只得将书稿及插 图退回给作者。20世纪80年代初期,莫伯治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委托,编著“岭南庭园” 一书,几易其稿37。莫伯治于2003年逝世之 后,曾昭奋在莫伯治的书房和办公室陆续发现 了岭南庭园的插图(即照片和实测图),但 约为当年作者所备插图的5/6;该书稿2008年 才正式出版17。19611963年,夏昌世和莫伯治合作撰 写了数篇学术论文(表1)。从表1发表的论文的 内容来看,他们的研究并不限于岭南庭园,还 研究了全国的传统造景的历史、理论和技法, 如中国古代造园及组景和中国园林布局 与空间组织。他们所引用的中国园林典籍和 枚举的造园实例众多,还讨论了庭园园林 风景区的关系。在完成了岭南庭园书稿之后,夏昌世继 续对整个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江南园林和北方园 林进行勘查和思考,并开始撰写园林述要一 书。从遗稿来看,1963年夏昌世当时至少已经 准备了照片178帧,部分照片来源于建筑工程部 建筑科学研究院理论历史研究室园林组。不幸的是,夏昌世于1966年受到了政治上 的批斗。他于1967年1968年1月在农村接 受“改造”,1968年11月1972年7月被监 禁于广州黄华路监狱。当夏昌世从监狱中出来2 传统园林研究有研究者记载,1952年夏昌世带领罗宝 钿和学生开展对顺德清晖园的实测13。如果史 实确凿,笔者推测或许这与1951年夏昌世拜 访童寯的事件有关14,夏昌世应该了解童寯对 江南园林的调查和写作,如1937年5月之前写 成的江南园林志书稿;他们在1937年之 前已经非常熟悉15。另一方面,1948年,刘 敦桢组织并率领建筑系师生到苏州参观古建园 林民居16;夏昌世或许也了解刘敦桢的园林研 究概况。1954年上半年,夏昌世主持对粤中庭园 进行了一次普查工作17。其背景是,随着3年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的结束和 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的开始,以及第一轮全 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结束,在全面学习前苏 联的指导思想下,全国开始了系统的建筑科学 的研究,各地政府或专家开始研究传统民居和 园林18-22。夏昌世对于岭南传统庭园的研究还影响了 莫伯治。从莫伯治和同事冯树勋合写的粤中 庭园散记23(1957年)、粤中几个名园 (后更名为粤中四名园(1958年)24-25来 看,他们对番禺余荫山房、佛山十二石斋、顺 粤中几个名园发表于1958年2月8日的羊城晚报,收录于莫伯治文集(2012)时更名为粤中四名园,原因不详。 南京工学院潘谷西作了苏州园林的布局问题、 同济大学陈从周作了扬州园林、天津大学彭一刚作了庭园建筑艺术的分析的学术报告。详见参考文献34。109名家名作 表1夏昌世和莫伯治合作发表论文一览表注:粤中庭园水石景及其构筑艺术一文在莫伯治文集(2003、2012年)中题目是粤中庭园水石景及其构图艺术,其“构图”应是“构筑”之误。笔者还没有找到广东园林学术资料(四),尚不清楚是否存在潮州庭园散记(下)一文。时,家里的书稿荡然无存。1973年8月,夏昌世先后移居瑞士和德国。1982年以后,夏昌世“对祖国园林的瑰 丽,心仍向往,默念之余,试为漫谈中国古 典造园总结传统造园,使固有文化、园林的 艺术不尽受时代之淘汰”14,他在1987年写 给蔡景彤的信中如是说。至1986年,夏昌世完 成了该书的初稿,从目录来看,全书分为上下 篇,共14章14。1987年,该书脱稿,他开始 准备插图14。他还让儿子夏德华收集和描绘插 图31张,委托儿媳薛希伦于1993年专程来到中 国,去各地拍摄照片,拟采用的共386张38。 同时,夏昌世继续修改文稿14。1994年,夏昌世嘱咐蔡建中带书稿回国内 出版17。在诸位校友的安排下,1995年曾昭奋 为该书作最后的编辑,包括文字订正、插图挑 选和增补等38。同年10月,园林述要正式 出版,莫伯治作序。月下旬,广州市建设局金泽光副总工程师等3人到了韶山,9月初在长沙完成了韶山总体规划 初步方案说明书(草案),大致确定了陈列馆 “7个陈列室”加附设用房的格局41。1964年1月7日,陶铸派遣广东省基本建设局廖伟带领 广州市建设局余清江总工程师和金泽光副总工 程师、广东省城市建筑设计院黄远强副总建筑 师以及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陈伯齐教授、夏 昌世教授、杜汝俭讲师等为韶山做设计40,42; 金泽光还带来了一卷详细的图纸40。陈伯齐时 任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这次设计工作 组被认为是园林建筑设计专家小组43,这些专 家之中对园林研究最深的无疑是夏昌世。专家 组进一步帮助湖南省委选定馆址,定在毛氏宗 祠旁的引凤山下,原“韶山陈列室”小房子拆 掉,原地改建扩建40,并基本按照金泽光的初 步方案,绘制了陈列馆基建的正式图纸。设计 单位是广州市建设局、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和广东省建筑设计院44,但最后出图单位最后 是广东省建筑设计院41-42。总的来说,他们根 据陶铸的指示,把岭南庭园和当地传统民居风 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45。1964年,桂林被列为第二批对外开放城 市 4 6 ,广西桂林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桂林 建设成为“中国式的风景游览城市”47。中南 工程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建工局和桂林市 城建局等部门技术人员组成规划设计工作组, 下设技术领导小组和总体规划、建筑规划、风 景绿化规划、阳朔规划5个小组,于36月重新编制桂林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桂林市 近期规划设计(19651970)说明书及投资估 算,同时编制完成了城市规划基础资料桂林市风景绿化规划桂林市政工程规 划,编绘了桂林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图全市河湖系统规划图桂林市公共建筑分 布图桂林市风景点绿化规划图阳朔 规划图等图纸167张,说明书8份46。夏昌 世参与了桂林市总体规划、漓江(桂林阳朔) 风景详细规划、兴安秦堤景区规划等。其中, 漓江(桂林阳朔)风景详细规划合作者是李 恩山、刘管平、陆天佑等10;李恩山、罗宝 钿、何镜堂参与了桂林市总体规划29。4 岭南风景园林发展之贡献通过与夏昌世合作或师徒传承等,岭南地 区形成了一个传统园林研究和现代岭南风景园 林创作的团队。首先,夏昌世最重要的园林研究合作者是莫 伯治。在林西的领导下,他和多位设计师一起创 作了一大批建筑与庭园紧密结合的精品,是最优 秀的岭南现代建筑师之一。多年来,莫伯治一直 致力于园林设计理论和历史的整理工作,如广州 行商园林等。莫伯治又影响了林兆璋的建筑和园 林设计,后者是莫伯治工作伙伴之一。其次,夏昌世的建筑设计思想间接影响了 先后在广州建筑局设计科(19521978年)和广 州市园林局(19781985年)工作的郑祖良。他 们于1941年在重庆相识,后来同为广东园林学3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实践1962年11月17日,广东园林学会成立, 夏昌世任副理事长,其在岭南园林研究方面的 工作已经得到了广东省内建设主管领导以及同 行的认可。1963年12月,夏昌世还被聘任为 第二届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63年12月1975年7月)委员39。1963年8月7日,湖南省委书记徐启文召 集会议,传达了省委关于韶山建设的决定,要 拟定一个十年规划,建设一个陈列馆等40。8 漫谈岭南庭园的内容比岭南庭园的地方特点更接近于1963年完成的书稿岭南庭园的相关内容,故漫谈岭南庭园的写作时间应该晚于岭南庭园的地方特点。 参考文献10记载“桂林漓江风景区规划与设计”时间是1963年。参考文献3记载夏昌世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作品有“桂林市规划、漓江风景区设计和兴安灵渠风景区规划”。但是,参考文献46(第12、115、132 页)记载,1959年11月,桂林市建委规划科完成桂林阳朔漓江风景区初步规划,以及1964年完成了“漓江(桂林阳朔)风景”等15项详细规划,还作了“兴安秦堤景区规划”。笔者认为,地方志的记载更加准确。110名称写作和发表情况中国古代造园及组景1961年完成,1964年发表,原载不详10;后收录于莫伯治集(1994年)、莫伯治文集(2003年,2012年)岭南庭园的地方特点1962年完成,1962年11月17日发表于广东园林学术资料(一)漫谈岭南庭园1962年完成,发表于建筑学报1963年第3期,后收录于莫伯治集(1994年)、莫伯治文集(2003年,2012年)中国园林布局与空间组织1962年完成,后收录于莫伯治文集(2012年)潮州庭园散记(上)1962年完成,1963年11月28日发表于广东园林学术资料(三),后以潮州庭园散记为题收录于莫伯治文集(2012年)粤中庭园水石景及其构筑艺术1963年完成,发表于园艺学报1964年第2期,后收录于莫伯治集(1994年)、莫伯治文集(2003年,2012年)Masterpieces of Celebrities会理事会成员;郑祖良自认为受夏昌世的“影响很深”48,他和金泽光、何光濂、余植民编 撰的广州园林建设(19501962年)的附图 也得过夏昌世和莫伯治的帮助。此外,郑祖良 曾经参与设计广州流花湖公园的流花西苑(盆景 园,1964年)、文化公园的“园中院”(1980 年)等现代主义庭园。最后,夏昌世在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现华 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培养了一个风景园林研 究和创作的团队,跟随夏昌世从事风景园林研 究与实践的有杜汝俭、李恩山、刘管平、何镜 堂等。杜汝俭、李恩山、刘管平于1986年主 编了园林建筑设计,刘管平分别于1980 年、1987年和1993年主编了3册建筑小品 实录,发行量大,影响广泛。何镜堂作为夏 昌世唯一的研究生,已经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 士,是我国现代建筑创作中岭南学派的代表性 人物,在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方面做出了突出 的贡献。2014年1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风景园林系正式成立,夏昌世等前辈开创的岭 南园林研究与实践,正得到更全面的传承。可以说,从20世纪5080年代,在林西的 领导下,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地区,通过夏昌世 的创作活动以及思想传承,岭南现代建筑和园林 创作人员形成了一个积极合作、相互促进的团 体。如莫伯治和郑祖良经常合作48;莫伯治和佘 畯南于1984年开始担任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兼 职教授,1985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何镜 堂协助其培养研究生32;其中一名研究生倪阳, 已经成长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参考文献:1 彭长歆.地域主义与现实主义:夏昌世的现代建筑 构想J.南方建筑,2010(2):36-41.2 林广思.岭南早期现代园林理论与实践初探J.新 建筑,2012(4):94-98.3 何镜堂,刘业.纪念一代建筑宗师夏昌世J.新建 筑,2002(5):50-51.4 何镜堂,刘业.勇于实践,不断追求:忆一代宗师 夏昌世C/杨永生.建筑百家回忆录续编.北京:知识 产权出版社,2003:186-188.5 刘宇波.回归本源:回顾早期岭南建筑学派的理论 与实践J.建筑学报,2009(10):29-32.6 冯江.回顾夏昌世回顾展J.南方建筑,2010(2):5-7. 7 林广思.夏昌世早期活动脉络解读(19321945年) J.南方建筑,2014(1):105-110.8 林广思.关于研究夏昌世的进展与讨论J.南方建 筑,2013(6):4-8.9 Eduard Kgel.在革新与现代主义之间:夏昌世与 德国J.南方建筑,2010(2):16-29.10 李睿,整理.冯江,校订.夏昌世年表及夏昌世文 献目录J.南方建筑,2010(2):46-47.11 林洙.中国营造学社史略M.天津:百花文艺出 版社,2008:195;46.12 刘敦桢.苏州古建筑调查记M/刘敦桢.刘敦桢 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42.13 刘业.现代岭南建筑发展研究D.南京:东南大 学,2001:29.14 谈健,谈晓玲.建筑家夏昌世M.广州:华南理 工大学出版社,2012:130-139;187-189.15 朱振通.童寯建筑实践历程探究(19311949)D. 南京:东南大学,2006:12.16 刘敦桢先生生平事迹年表(18971968)J.古建园 林技术,1997(3):27-29.17 夏昌世,莫伯治.岭南庭园M.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8:序;后记.18 彭长歆,庄少庞.华南建筑80年: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科大事记(19322012)M.广州:华南理工大 学出版社,2012: 94-95;138;139.19 贾珺.北京私家园林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9:7.20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21 陈从周.苏州园林M.上海:同济大学教材科,1956. 22 陈从周.苏州旧住宅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23 莫伯治,冯树勋.粤中庭园散记M/莫伯治.莫 伯治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5.24 莫伯治,冯树勋.粤中四名园M/莫伯治.莫伯 治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6. 2 5 董力早.莫伯治广州市茶楼酒家调研实测资 料的整理与解读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4.26 莫伯治.建筑创作的实践与思维J.建筑学报, 2000(5):44-51.27 汤国华.“要有丰富的学问,又要有创新的思 维”:怀念莫伯治大师M/曾昭奋.岭南建筑艺术 之光:解读莫伯治.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94-196.28 何镜堂.我的建筑人生M/何镜堂.何镜堂文 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1-24.29 何镜堂.一代建筑大师夏昌世教授J.南方建筑,2010(2):8-13.30 何镜堂,李绮霞.岭南建筑之光M/莫伯治.莫伯 治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291-294. 31 曾昭奋. 莫伯治与酒家园林( 下) J . 华中建筑, 2009(6):17-20.32 庄少庞.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D.广 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41; 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三明市清流县第二高级中学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大棚蔬菜养护知识培训课件
- 企业宣传册设计委托协议
- 展示柜门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宣城市人民医院招聘真题
- 汽车制造职业病应急预案(3篇)
- 大撇折硬笔书法课件
- 防控物资保障组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金融科技创新产品应用场景合作担保协议
- 2025年餐饮行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服务协议
- 2025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特高压电网建设规划与设备需求分析报告
- 2026版赢在微点顶层设计大一轮物理-专题提升二十 测量电阻的其他几种方法
- 民族文化宫2025年公开招聘17人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光传输业务配置课件
- 2025年幼儿园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书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3套
- 旅游区奖惩制度管理办法
-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课件
- 科技项目申报专员系列培训(技术攻关项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