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1课 百家争鸣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1课 百家争鸣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1课 百家争鸣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1课 百家争鸣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1课 百家争鸣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 孔子的贡献 1 地位 孔子是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学 2 思想 提倡 和 的学说 3 教育 首创中国古代之风和提出先进教育思想 4 整理文献 诗 礼 乐 易 春秋 预习导学梳理 知识 点拨 一 孔子和早期儒学 春秋 创始人 仁 礼 私人讲学 书 2 孟子思想 1 继承发挥孔子的 德治 思想 提倡 学说 2 提出 思想 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 荀子思想 1 儒学 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 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 2 哲学 提出 天行有常 和 思想 仁政 君轻民贵 礼 制天命而用之 易混易错 仁 与 仁政 1 仁 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 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 爱人 即 仁者 爱人 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 2 仁政 孟子在 仁 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 不忍之心 建立 性善论 来对其进行论述 并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 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 就是 仁政 二 老庄之学1 学派思想 以 虚无 的 为世界的根本 以因循自然的 逍遥 为处世的方法 2 老子思想 1 哲学思想 世界观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永恒不变 辩证法 指出事物具有向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道 无为 道 相反 2 政治主张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 提出 的政治主张 幻想 小国寡民 社会 3 庄子思想 1 把 道 作为最高的原则 宣传与自然无为 2 道 无所不在 没有界限与差别 故他主张 无为 而治 天道 齐物 深层点拨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 强调社会责任 道家主张 逍遥 的人生态度 主张避世 强调 超脱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庄子主张 顺自然 荀子主张 制天命 人定胜天 三 法家思想1 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1 思想主张 推行 2 代表人物 以法家思想指导变法的有李悝 商鞅 吴起 申不害等人 3 韩非子思想 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主张加强 厉行赏罚 奖励耕战 提出了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事异则备变 的主张 奖励耕战 严刑峻法 君主 集权 2 法家思想的影响 1 法家的理论对中国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 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2 汉代以来 独立的逐渐消失 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中 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法家学派 儒学体系 归纳概括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可概括为 三观 1 集权观 加强君主集权 2 法制观 厉行赏罚 奖励耕战 3 改革观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四 墨家的主张1 创始人 战国初期的 著有 墨子 2 主张或贡献 1 主旨和核心思想是 交相利 2 提出非攻 尚同 非乐 非命 节葬 节用等主张 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墨翟 兼相爱 尚贤 3 认识论方面 主张认识以为来源 4 逻辑学方面建立了 类 故 等最早的 5 建立起由个别到一般的的方法论基础 3 演变 以后 墨家学派失传 客观实践 逻辑学 术语 归纳推理 汉代 深层点拨墨家思想体现小生产者利益兼爱 非攻 尚贤 主张节约 反映了小生产者追求平等 和平和渴望参与国家管理 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 体现了当时平民百姓的愿望与要求 课堂讲义理解 深化 探究 主题一百家争鸣的背景 1 百家争鸣兴起的社会条件有哪些 1 礼崩乐坏 的春秋战国时代 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分封制崩溃 奴隶制走向解体 经济上 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崩溃 封建经济的兴起 2 礼贤下士 形成的阶级基础 社会的大变革使处于贵族底层的 士 受到重用 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主要来源 3 学在民间 的兴起 私学兴起 教育由 学在官府 发展到 学在民间 学术下移 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2 从唯物史观理解百家争鸣兴起的原因 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奴隶制瓦解 分封制崩溃 封建制确立的时代大变革是 百家争鸣 形成的大背景 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2 从阶级史观看 孔子 老子主张社会有序 主张统治者 无为 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 墨子代表下层劳动者群体的利益 其他如孟子 庄子 韩非子等则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探问题材料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 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的崛起 意味着一个以 劳心 为务 从事精神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1 社会大裂变是指什么 答案社会大裂变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形成 2 士的崛起与社会大裂变有何关系 与百家争鸣的出现有何关系 答案 一是使士阶层冲破宗法制束缚取得社会身份的独立 二是诸侯争霸对人才的需要 提高了士的身价 士阶层成为 从事精神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 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主要来源 它们的 活跃 成为学术文化繁荣的直接原因 教方法图示法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主题二儒 道 法 墨等学派的思想主张及认识1 儒 道 法 墨等学派的思想主张及评价 2 儒 道 法 墨四大学派的特点 因各学派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所以其思想也会不同 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1 儒家 重仁政 礼治和教化 2 道家 追求自然 无为 3 法家 重法治权谋和变法革新 4 墨家 主旨是 兼相爱 交相利 3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1 儒家的 仁政 契合当今的 以德治国 2 法家的法治思想 契合当今的 依法治国 3 孔子的教育思想 契合当今的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等 4 墨家的 兼爱 非攻 契合当今的平等博爱 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探问题1 孔子的思想材料一子曰 仁者 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材料二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以为仁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子曰 不学礼 无以立 如何看待孔子的 仁 礼 强调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1 主观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客观上 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稳定 2 礼 实质是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 主张贵贱有序 是孔子思想的保守部分 2 老子的思想材料太上 统治的最高境界 不知有之 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 其次 亲而誉之 其次侮之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自然 老子材料中体现了怎样的治国主张 对此你如何评价 答案 无为而治 的治国主张 老子主张顺应天意 自然 顺应人性自然而然的治理国家 以无为而达到有为的目的 在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的局面下是消极的思想 在封建王朝刚建立初期 以此为指导思想的休养生息政策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方法表格法理解孔子 孟子 荀子思想的异同 主题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意义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 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 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探问题材料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齐国的稷下学宫就是当时诸子荟萃 百家争鸣 的主要园地和学术交流 文化传播的中心 前后历时150年左右 孟子 荀子 李斯 韩非 屈原等都曾来稷下游说或进行学术访问 囊括了 百家争鸣 的主要学派 1 如果你当时有幸能到稷下学宫听讲学或参与论辩 你会选择支持哪一家学说的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可任选一家学说 能够正确介绍其思想观点 并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作出正确的评价即可 2 你所支持的学说观点 在今天是否仍有借鉴的价值 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可就某一学说中的某一观点 结合现实展开即可 如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 诚信 和而不同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以德治国 等 法家思想中的 以法治国 改革观 道家思想中的 无为而治 顺应自然 墨家思想中的 尚贤 非攻 等等 教方法诗歌巧记诸子百家思想兼爱非攻贤被尚 爱人不分民与王 民贵君轻仁主张 政在得民桀纣亡 人定胜天荀思想 唯心哲学我老庄 窃钩窃国不一样 改革集权法主张 韩非思想放光芒 诸子文章各有长 当堂检测巩固 应用 反馈 1 春秋战国时期 认为 行仁政而王 莫之能御也 的思想家属于 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墨家解析 行仁政而王 莫之能御也 出自 孟子 公孙丑上 意思是统治者若真能行仁政 将无敌于天下 故b项正确 1 2 3 4 5 6 b 2 右图是有人根据先秦某思想家的政治言论画的一幅漫画 下列对这位思想家思想的认识错误的是 a 是基于新兴地主阶级立场的 仁政 主张b 是对统治阶级 虐民 扰民 的否定c 反映了在治国问题上要顺应民心民意的主张d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促进经济发展 1 2 3 4 5 6 解析从漫画中引文内容不难看出该思想属于老子的 无为 思想 故a项说法错误 答案a 1 2 3 4 5 6 3 守株待兔 的故事深刻揭露了 墨守成规 贪图安逸 思想僵化 的愚蠢可笑 这个故事的作者痛恨批判了 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 的荒诞不经 他是 a 孟子b 墨子c 韩非子d 庄子解析韩非子反对 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 主张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事异则备变 1 2 3 4 5 6 c 4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 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 舌尖上的浪费 的 光盘行动 中 早在战国时期 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 兼爱 非攻 的同时 就倡导 节俭 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 老子b 墨子c 荀子d 韩非子解析战国时期的墨子宣扬 兼爱 非攻 提倡节俭 反对奢侈浪费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1 2 3 4 5 6 b 5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 墨子主张 兼爱 非攻 孟子主张 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 百家争鸣 趋于合流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 封建经济逐步兴起解析 和谐 兼爱 非攻 政在得民 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 说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1 2 3 4 5 6 a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 列德而尚贤 1 2 3 4 5 6 材料三不尚贤 使民不争 大道废 有仁义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 而民自化 我好静 而民自正 我无事 而民自富 我无欲 而民自朴 材料四夫严刑者 民之所畏也 重罚者 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 设其所恶以防其奸 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也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 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1 2 3 4 5 6 请回答 1 以上言论都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 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张 解析阅读分析材料 可知它们都是围绕 如何治国 这一主题展开的 但 治国 方案侧重点不同 答案中心问题 如何治理国家 材料一主张 德 和 礼 材料二主张 尚贤 材料三主张 无为 材料四主张严刑峻法 1 2 3 4 5 6 2 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 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解析实际考查各派别的阶级属性 答案各个派别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 1 2 3 4 5 6 3 上述各项主张中 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更能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 简要分析原因 解析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派主张 看哪一主张更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 答案材料四的主张 因为它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和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 1 2 3 4 5 6 4 上述各项主张中 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 原因是什么 解析考查儒家思想的地位及影响 答案材料一的主张 因为儒家学说经过后世的发挥和完善 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 2 3 4 5 6 教材问题解答答疑 释惑 应用 学习思考1 p6 法家是如何论述改革的意义的 我们应当怎样认识这种思想的价值 提示法家主张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而不必遵循古代传统 这种改革思想适应了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确立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 推动社会进步 体现了进步的历史观 2 p8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 为什么在这一阶段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提示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微 诸侯国迅速发展 出现了争霸的局面 战国时期 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转变成大规模的兼并战争 为了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的需要 各国诸侯争用客卿 采取礼贤下士的态度 政治上的宽松 打破了西周以来 学在官府 的局面 使学移民间 大批知识分子脱颖而出 站在各自的立场发表言论 传播著述 以求他们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 于是中国思想史上出现了一个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 自我测评 p8 六经 包括哪些典籍 提示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材料阅读与思考 p8 阅读 商君书 更法 中的这段话 思考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