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受古代汉语的文化意蕴初步感悟 一课时 汉字与传统文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并行流淌着 与传统文化相比 汉字具有历史的恒久性 历史上有不少文化现象或文化产品 社会习俗以及文化观念 价值取向 早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或消失 或消退 但它们的 身影 却依然保存在汉字中 活动性学习专题 汉字是传统文化的一块 活化石 汉字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 汉字的取向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这片广袤的土壤之中 汉字里贮藏着诸多古代的文化信息 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因此 透视汉字的构建可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奥秘 利用其多维文化价值取向 了解先祖 认识自己 服务当代 以利后人 一 制作古代汉语语言卡片参阅 活动资源 中的 漫谈古汉语的语音 语法和词汇 从学过的文言文中 查找汉字 语音 语汇 语法等方面常见的古代汉语语言现象 如文字通假 古音异读 词义演变等 并制成古代汉语语言卡片 在班内交流 二 编撰 古代汉语学习手册 根据制作的古代汉语语言卡片 参考下面的编写示例 编撰 古代汉语学习手册 梳理中学学过的古代汉语知识 合作探究古代汉语的基本规律 1 成立 古代汉语学习手册 编委会 将全班划分为几个编写组 查阅并参考汉语工具书设计编写体例 2 查阅课本 工具书 分组编撰自己分担的内容 形成初稿 然后交换审阅 修改 3 编委会审订各小组稿件 编写检索总目录和序 跋 汇编成 古代汉语学习手册 三 撰写古代汉语文化小论文在已编制的语言卡片和学习手册的基础上 参阅 活动资源 中的 女为人之初 古代汉语与中国文化 完成以下活动 1 选择古代汉语语音 文字 词汇或语法的某个方面 如某个部首与汉字字义 某个词语 成语或典故的故事 古代汉语体现的尊卑观念等 考查其中的文化内涵 并作好笔记 2 整理考察笔记 撰写一篇古代汉语文化小论文 在班内展评 漫谈古汉语的语音 语法和词汇1 作者王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 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杰出的语言学家 教育家 翻译家 散文家和诗人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2 赏析本文是王力先生在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的一篇讲演稿 因为是一篇讲演稿 所以呈现出两大特点 一是内容通俗易懂 二是口语化 这篇讲演稿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古代汉语语音 语法和词汇等方面常见的语言现象 首先是结合两首古诗的押韵与不押韵 形象地说明 语音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 所以 学习古代汉语总要有一些古音的基本知识 其次 在语法方面 讲演稿重点结合实例分析了古代汉语中的 之 字句 其 字句的特点及其异同 从而说明 有些语法现象好像古今是一样的 其实不一样 因而 研究古代语法 不能用翻译的方法 最后 在词汇方面 讲演稿以 再 稍 等词语为例 说明 学习古代汉语 就是要准确地掌握古代汉语的词义 一个词 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古代汉语的词义 古代汉语与中国文化1 作者鲁宝元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本文选自鲁教授所著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一书 2 赏析第一部分 道是无晴 情 却有晴 情 谐音与文学艺术 由众所周知的刘禹锡的 竹枝词 引出汉语文化中耐人寻味的谐音艺术 然后例析中国古代诗歌 通俗文学和近代的相声等领域利用谐音手段创作而取得的特殊艺术效果 从而说明 汉语谐音字多这一特点真是给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这一普遍的语言文化现象 第二部分 须眉 与 裙钗 汉语别称词的文化义 则从 红楼梦 创作者感叹 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入手 自然引出古代汉语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汉语中的大量别称词都有其特定的文化义 紧接着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表示年龄的 而立 不惑 知天命 耳顺 和 及笄 弱冠 花甲 古稀 等别称词 还有古代汉语中对文人的别称如 儒冠 骚人 墨客 等别称词 以及对小偷的别称 梁上君子 等 并且结合以上别称词的来历 对它们的文化内涵进行了简洁明了的探源性分析 第三部分 汉语诗文中的对句艺术 汉语表达的对称美 由 世上万物大都是由对称的两个方面构成的 这一普遍规律 引出古人对对称美的认识和重视 进而引出古代汉语中的对句艺术 对于古代汉语中的对句艺术的阐释 作者先是引用 论语 老子 陋室铭 中的对句 形象地说明 古人说话写文章常用对句 的现象 然后又引用 诗经 和唐诗中的名句并进行详细分析 从而揭示了 古代诗歌也很早就使用对句 的现象 结尾一段更明确地指出 中国古代诗文多用对句 与中国人喜欢对称美这种审美意识有关 同时汉语汉字本身的特有的性质为对句的使用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因此形成了汉语诗文的这种独有的艺术特点 收集资料 二课时 提示 1 网上收集 2 到图书室 阅览室查阅关于古代汉语的一些书籍参考书目 1 王力 古代汉语 2 汉字识趣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汉语与中国文化 华语教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吕叔湘 语文常谈 5 叶蜚声 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落实活动 三课时 一 制作卡片参阅 活动资源 中的 漫谈古汉语的语音 语法和词汇 从学过的文言文中 查找汉字 语音 词汇 语法等方面常见的古代汉语语言现象 如文字通假 古音异读 词义演变等 并制成古代汉语语言卡片 在班内交流 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一年的高中学习 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代汉语素养 本活动的设计 就是使每个同学在自己已有古代汉语知识文化积累的基础上 通过阅读活动资源 全面感受古代汉语语言现象 进行分类整理 制作语言卡片 从而使同学们对古代汉语的语言面貌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整体认识 激发同学们对古代汉语的探究兴趣 促进学生古代汉语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文字通假举例 词义演变举例 二 编制 手册 实词举例 虚词举例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三 撰写论文论文要求 抓住一个角度 材料要丰富 观点要新颖 字数不限 例文1 古汉语中的礼貌称呼在现代汉语里 人称代词 您 n n 是一种礼貌的称呼 在古代汉语里 由于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关系 礼貌的称呼规定得很严 而且比现代汉语里的礼貌称呼多得多 第一人称用谦称 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用敬称 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1 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就是说话人自称 在古代汉语里 第一人称代词 吾 我 余 予 等 但是 说话人对于尊辈或平辈常常用谦称 对君自称为 臣 如 今在骨髓 臣是以无请也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 在上古时代 对尊辈或平辈 也可以自称为 臣 如 君弟重射 臣能令君胜 史记 孙膑 汉代以后 也自称为 鄙人 如 鄙人不慧 将有志于世 马中锡 中山狼传 对尊辈或平辈自称其名 如 夫以秦王之威 而相如廷叱之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时候 写作 某 其实也是自称其名 如 某启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正式写信 实际上还是写本名的 只是在起草的时候 为了省事 可以用 某 代本名 因此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中的 某启 实际上就是 安石启 下文还有四个 某 都是 安石 的意思 君对臣 自称 寡人 这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称呼 如 寡人无疾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 又自称 孤 这是战国以后的称呼 如 孤不度德量力 三国志 隆中对 2 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就是说话人称呼对话人 在古代汉语里 第二人称代词有 汝 尔 但是 在表示尊敬或客气的时候 第二人称常常改用敬称 臣对君 称 君 春秋时代 称 王 或 大王 战国时代及后代 如 君有疾在腠理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 又如 五步之内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称皇帝为 陛下 如 史记 淮阴侯列传 陛下不能将兵 而善将将 您不会统率士兵 但是您很会统率将军 对一般人表示客气 称 子 如 诗经 郑风 褰裳 子不我思 岂无他人 也称 君 如 三国志 隆中对 君谓计将安出 又称 足下 如 史记 陈涉世家 足下事皆成 又称 公 如 陈涉世家 公等遇雨 对有爵位的人称他的爵位 如 宁南南下 对长者 称 先生 马中锡 中山狼传 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 对朋友 称其字 古人有名有字 如司马光名光 字君实 王安石名安石 字介甫 尊辈对卑辈 可以直呼其名 如果对平辈 就该称其字 才算有礼貌 如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于反覆不宜卤莽 故今具道所以 冀君实或见恕也 3 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是说话人同对话人说起的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 在古代汉语里 第三人称代词是 其 之 等 第三人称也有敬称 这种敬称一般就是那人的身份 如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例文2 汉字与神崇拜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生命力强 它是远古文化的载体 关于古代礼俗 我国古文献已有大量记载和研究 从现在所看到的甲骨文和金文中 已发现一些和礼俗有关的记述 中国是礼仪之邦 我们的先祖特别讲究 礼 礼当作一种抽象的哲学观念 唐人孔颖达在 礼记正义序略 中说 夫礼者 经天地 理人伦也 本其所起在天地未分之前 所以 礼者理也 把礼解释作为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前的 同时又高于天地万物的 理 这种 礼 是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 礼被描绘成对人类社会有制约作用的非凡力量 儒家之礼概括的内容大抵有吉 凶 军 宾 嘉五礼 我们从汉字的造字及其涵义可以追寻先祖崇尚的足迹 汉字与神崇拜 如 祝 据考证 甲骨文和金文的 祝 字左边是 示 表示神灵 右边是一个面朝左边跪着的人形表示祈求 求神保佑 求神赐福 祝 字 辞海 中解释 祭祀中司告鬼神的人 又如 祭 祀神 供祖或追悼死者的通称 如祭天 祭神 公祭等等 宗庙是古代天子 诸侯 大夫 士等祭祀祖先 奉拜祖先神位的地方 祭 据考证甲骨文的字体 左边是 肉 字 是块鲜肉 右边是 是右手 表示手拿一块肉 下边是 示 祈神之义 从近年来诸多学者对 示 的考察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远古先民的神崇拜 最早是对自然神的崇拜 例文3 敬祖畏鬼说祭祀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国家大事 就是祭祀和打仗 这句出自 左传 一书的格言 反映了上古社会 政治 二字的实际内容 祀 可使氏族内部同心同德 团结一致 因而排列在 戎 之前 由出土的甲骨卜辞中 人们发现 殷商民族不仅对帝 女性始祖 祖 男性始祖 有着超乎寻常的祭祀 而且在他们的想象中 天地河岳 风雷雨电 都由死去的先王 先公管辖支配 正是这种祖先神高于自然神 神祖一体化的天命观 使殷商民族的 迷信 格外执著 全身心地投入 然而 他们频繁祭祀所诉求的直接动机又是什么呢 除精神慰藉外 祭祀所索求的 物质 目的又有哪些呢 祭 j 这是一个象形表意字 甲骨文的 祭 字 右边是一只手 左边是一块肉 中间的小点 则表示肉块上沾连的血滴 整体字形 意在表示上古先民用刚刚宰杀的鲜肉献祭于祖宗神灵 金文的 祭 字 省却了表示血滴的小点 但却增加了一个代表供桌或祖宗牌位的 示 字 强调了献祭的主体和方式 小篆的 祭 字秉承金文 形体美观 构形更为匀称 楷书缘此写作 祭 在殷商先民的观念中 先王 先公死后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即 亚 世界 他们在两个世界中来去自如 即 复 的构义 并能主宰现实世界一切 降福或作祟 作为脑海中不断将祖先威灵夸张的结果 先民认为 祖先神有权利优先享受现实世界的物质文明 因此 将人间所用的各类物品 包括牛 羊 猪 鸡 犬等动物 米 谷 糈 米余等农作物 玉米 贝类以及女妾 男奴等等 通过焚烧 掩埋 沉河 供荐等方式 奉献给祖先神灵 乃是当仁不让之事 以此向祖先神灵乞福禳祸 这便是 祭 西汉王充在 论衡 祭意 中说 凡祭祀之义有二 一曰报功 二曰修先 所谓 报功 是指天地河岳提供了人类生存的条件 祖先神灵繁衍佑护人群有功 所以要用 祭 来报答 所谓 修先 是说 先妣先考 是自己的亲人 生时有养育之恩 死后不可背弃 所以要 视死如生 让其死有所 享 显然 这种解释已失去了上古社会 贿赂 的本义 祭 本义指以肉块供献祖先神灵 大概因为这类献祭方式 事后仍由奉献者吃掉 或者因为他们从自身体验出发 认为神灵祖先最短缺的便是吃肉 因而 祭 成为一种最为频繁的活动 祭 更用来泛指一般意义上的祭祀活动 如针对不同对象的 祭天 祭地 祭祖 祭神 祭灵 运用不同方式 仪式的 燎祭 告祭 祭祀 祭扫 祭奠 等 均可以由 祭 字组成偏正词组 祀 s 这是一个会意字 甲骨文的 祀 字 左边是一个表示供奉牌位的 示 字 右边是一个表示母腹中胎儿 的象形白描 在胎儿的两侧有两个小点 则为胎儿流产或出降时的血液 金文的 祀 字与甲骨文相似 不过把胎儿身旁表示血污的两个小点省略 在 下增添了两个小点 小篆秉承金文 楷书在隶变过程中写作 祀 在上古先民的直观经验中 怀孕产子 添丁进口关乎氏族的生死存亡 然而 难产和流产却不断发生 即使顺利产子 但子夭母亡的惨剧常常突如其来 是谁在主宰这一切呢 简单直接的因果联系 先民们深信这是胎儿作祟 幕后指挥者则是那些已死去的先祖先王 他们能够生养佑护我们 当然也可以决定我们的生养与否 所以 有必要将人间享用的物品奉献 以乞求祖先允许我们育儿产子 祀 由此便产生了 祀 的本义为产育之祭 即祈求先祖不要让 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检查工考试卷及答案
- 甲醇制烯烃操作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发行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火工品检测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院装备科考试题及答案
- 有色挤压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隧道工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土保持员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广东广州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复习题库及答案
-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四川省达州市2025年)
- 评论碎片化阅读(编辑综合)
-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
- GB/T 24983-2010船用环保阻燃地毯
- GB/T 18029.14-2012轮椅车第14部分:电动轮椅车和电动代步车动力和控制系统要求和测试方法
- GB/T 14339-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疵点试验方法
- 橡胶沥青路面在江苏公路上的应用研究
- GA/T 1439-2017法庭科学复印文件检验技术规程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北师大版
- 药膳师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惠普云教室用户操作手册
- 《护理实习手册》【范本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