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四川省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四川省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二原子的构成 历史 1 公元前5世纪 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 即原子 19世纪初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897年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1897年 电子是种带负电 有一定质量的微粒 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之中 汤姆生原子模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 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 中和了电荷 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 j thomson 1856 1940 4 卢瑟福原子模型 粒子散射实验 1909年 原子有核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 粒子散射实验 根据实验 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 又称行星原子模型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e rutherford 1871 1937 问题 1 原子的特点是什么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2 原子能不能再分 3 质子 中子 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中子不带电 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因此原子核带正电荷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叫做核电荷数 它在数值上等于原子核所含的质子数目 从表中可以得出 1 原子中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 核内质子数就是核电荷数 3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 4 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 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 它必不可少 即是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问题 铁 铜等金属都是原子直接构成的 原子中存在带电荷的粒子 质子和电子 原子是否显电性 实验1 用手接触铁 铜等金属是否会触电 2 用电工的电笔测铁 铜是否带电 在原子中 由于质子 原子核 与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 但电性相反 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4 以碳原子为例描述原子的构成 构成碳原子的粒子有6个质子 6个中子和6个电子 其中6个质子和6个中子构成了原子核作为原子的中心 而6个电子在核外一定空间内绕核做高速运动 填空题 在原子的构成中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绕着做高速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