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裂缝的种类及处理方法1.doc_第1页
墙体裂缝的种类及处理方法1.doc_第2页
墙体裂缝的种类及处理方法1.doc_第3页
墙体裂缝的种类及处理方法1.doc_第4页
墙体裂缝的种类及处理方法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砌体裂缝性质的鉴别及处理方法 砌体裂缝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常遇到的一个质量通病,引起这的通病裂缝原因是多方面,既有设计上的原因,又有施工方面的因素。但一旦出现的砌体裂缝往往施工单位无从着手,设计单位拿到后感到措施贫乏,该维修的裂缝不修,不该修的裂缝作处理,修了裂、裂了修,反反复复,施工单位与设计方面常常引发争议。住户在准备做装璜时,认为房屋有质量问题,能理解的住户只要作维修,遇到不太理解的住户提出种种理由。至于什么样的裂缝需要处理呢?我们在这里借此一页与同行们探讨,关键在于裂缝的性质及其危害程度要有专业性鉴别。例如,砌体因抗压强度不足而产生竖向裂缝,是构件达不到临界状态的重要特性之一,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固或卸荷;而常见的温度裂缝,一般不会危及结构安全,通常都不必加固补强,只在其砌体表面维修即可。因此,鉴别裂缝的不同性质是十分重要的。 一、裂缝性质鉴别 砌体最常见的裂缝原因是温度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这二类裂缝统称为变形裂缝。荷载过大或截面过小导致受力裂缝虽然不多见,但其危害性往很严重。由于设计构造不当,材料或施工质量低劣造成的裂缝比较容易鉴别,但这种情况较少见。因此,本文重点阐述鉴别裂缝的方法和根据,下面主要经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从裂缝位置、形态特征、开裂时间、发展变化、建筑特征、使用条件和建筑变形方面,以下介绍三类裂缝的鉴别方法,供参考: 二、砌体裂缝是否需要处理的界限 (一)标准规范的规定 1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对砌体裂缝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但有一节“防止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以往设计中虽在构造措施上作了规定,砌体裂缝依然屡见不鲜。 2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中,对砌体裂缝是否需要处理的界限作了规定: (1)受力裂缝:当砌体结构或构件已出现明显的受压、受弯、受剪等受力裂缝时,应采取措施处理。 (2)变形裂缝:当砌体结构或构件因温度、收缩、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裂缝时,应处理和必须处理。 3建设部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有关砌体危险构件的规定: (1)砌体裂缝长超过层高的1/2、缝宽大于20mm的竖向裂缝,或产生缝长超过1/3的多条竖向裂缝。 (2)梁支座下的墙体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柱体产生多条水平面裂缝。 (3)门窗洞口或窗间墙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竖向裂缝或水平面裂缝。 (4)砌体柱身出现水平裂缝,或产生竖向贯通裂缝,其缝长超过柱高的1/2。 (二)砌体裂缝处理界限的建议 1根据裂缝鉴别的依据,正确区别受力或变形两类不同性质的裂缝。 2当确认为受力裂缝后,由原设计部门根据砌体的实际强度和尺寸进行验算,作出“应进行处理”或“必须处理”的结论。 对于明显的受力裂缝均认真分析,尤其是受压砌体的竖向裂缝,梁或梁垫下的斜向裂缝或竖向裂缝,柱身的水平裂缝。只有在取得足够的依据时,可不作处理。 3当确认为变形裂缝时,应根据结构特征、环境条件、使用要求和可能造成的危害作适当的处理。对已经稳定的变形裂缝,一般不作结构性修补,而仅作恢复建筑功能的局部修补。对造成柱断裂或产生水平错位的裂缝,必须及时加固处理。 4墙体出现明显的交叉裂缝时,必须认真分析处理。 三、裂缝处理原则 (一)基本原则 1查清原因:从消除裂缝因素着手,防止再次开裂。如控制荷载,改善屋盖隔热性能等。如有人字形屋架或屋盖,采取加固措施,减少下弦伸长值,降低屋盖对墙或柱施加水平推力等。 2鉴别裂缝性质:重点区别受力或变形两类性质不同的裂缝,尤应注意受力裂缝的严重性与迫切性,杜绝裂缝急剧扩展而导致倒塌事故的发生。 3观测裂缝变化规律:对变形裂缝应作观测,寻找裂缝变化规律,或确定裂缝是否稳定,作为选择处理方案的依据。 4明确处理目的:如对裂缝封闭、地基加固、结构补强、减少荷载等。 5选定适当的处理时间:受力裂缝应及时处理,地基变形最好在裂缝稳定后处理;温度变形裂缝宜在裂缝最宽时处理。 (二)具体原则 如我们经常遇到的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和荷载裂缝等,可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 1温度裂缝:一般不影响结构安全。经过一段时间观测,找到裂缝最宽的时间后,通常采用封闭保护或局部修复方法处理,有的还需要改变建筑热工构造。 2沉降裂缝:绝大多数裂缝不会严重恶化而危急结构安全。难过沉降观测和裂缝变化状态,对那些沉降逐步减小的裂缝,待地基基本稳定后,作逐步修复或封闭堵塞处理;如地基变形长期不稳定,可能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时,应先加固地基,再处理裂缝。 3荷载裂缝:因承载能力或稳定性不足或危及结构物安全的裂缝,应及时采取卸荷或加固补强等方法处理,并应立即采取应急防护措施。填充墙体截面缝的预防与修补 填充墙体的界面裂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新老建筑中都存在,尤其是用某些收缩较大的新型墙体材料,且未根据新型墙体材料的特性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建筑中,界面裂缝较为多见。 l 界面裂缝及产生原因 常见于填充墙墙体与混凝土梁、柱等结构构件之间的结合处。当墙体材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材料养护期、设计和施工未根据其特性,而处置不当时,在施工后一定时间内会产生一些裂缝。 裂缝的产生和材料的抗拉强度与材料内部的拉应力有关,当墙体的抗拉强度大于拉应力时,不会出现裂缝;当墙体抗拉强度小于拉应力时,产生裂缝,且裂缝必在拉应力大于抗拉强度处产生。 凝土砌块和混凝土砌块,都是含水的硅酸盐制品,都经过带水的养护,制品从较高的含水量至平衡含水率,是一个水份减少的过程,随着水份的减少,制品产生收缩;水化硅酸盐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质物,会与大气中的CO2进行碳化反应,碳化反应的结果释放出水化产物中的水,也会引起制品的收缩,新型墙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收缩,当墙体的两端受约束,随着墙体的收缩。在墙体内部产生拉应力,在墙体中两边的应力小,中间的应力大。当墙体与柱子的连接强度大且墙体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小时,在墙体的中间的位置呈拉应力抗拉强度,变形在该处体现出现裂缝;当墙体与柱子的连接强度较小且墙体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大时,变形出现在界面处,产生界面缝。 2 界面缝一般是安全的 填充墙是自承重墙,与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无关。墙体与柱、梁等结构构件有拉接筋相连等构造措施,能经受一定量的侧向力、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界面缝的出现,一般不会对结构安全产生威胁,仅仅是影响美观。 3 界面缝的测试及观察结果 为了解决新型墙体材料作为填充墙时的界面缝问题,按目前常用的材料和常用的方法进行试验,其中部分试验为选具有代表性的墙体材料,砌成填充墙,测试界面处的变形情况和观察裂缝的生成情况。试验选用的墙体为: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按现行规范,砌筑成高2.83m的填充墙,柱子的间距为3.33.4m,砌筑砂浆为M5.0砂浆,砂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专用粘结剂砌筑。砌筑完成28天后,做外饰面,共计有4种方法:(a)抹1:4:0.01(水泥:砂:AD4002稠化粉)砂浆;(b)抹l:3(砂泥:石膏)砂浆;(c)覆石膏板;(d)覆防火板。 为比较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解决裂缝的效果,选择下列四种方法对填充墙体与混凝土柱的界面的对应部位作了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a)在对应界面位置的水泥砂浆中加钢丝网。(b)在对应界面位置的石膏砂浆中加玻纤网格布或钢丝网。(c)在对应界面位置的水泥砂浆表面采用AD4005弹性腻子作柔性连接。(d)在对应界面位置的覆纸面石膏板和DF防火板,界面缝与板的拼缝采取对缝和错缝二种方式。板缝采用弹性腻子、柔性腻子。变形的测试: 在每条界面缝位置的两侧埋测试头子,间距57cm,长度方向共同4对,早期每隔一周测一次,中后期每隔二周测一次变形。 经一年半的测试和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现象,分析结果如下: (1)界面缝的产生与材料本身的收缩值有关,并与施工时的状态和环境有关。砂加气墙体裂缝较小,多孔砖墙体裂缝较大:砂加气采用专用粘结剂砌筑,水份较小;多孔砖墙体采用砂浆砌筑,砌筑后第二天,墙面者昕艮潮湿,水分较多。砂加气在温度湿度变化较小的一楼裂缝较小,在温度湿度变化较大的二楼裂缝较大。 (2)界面缝产生后,缝的大小随着温湿度的变化而变,阴雨天裂缝较小,晴好天裂缝较大,主要为热膨冷缩和湿胀干缩引起。 (3)当变形0.2mm时,采用刚性材料处理的位置都出现了裂缝。即在本试验中所用的几种刚性材料,抗变形的能力都小于0.2mm。不采用增强材料的刚性材料处理部位,产生一条连贯的裂缝;采用钢丝网或玻纤网格布增强的刚性处理部位,产生多条不连贯的小裂缝;主要原因为增强材料分散了变形引起的应力所致。 (4)采用柔性处理时,变形l mm时仍未见裂缝。柔性材料的相对变形较大,在该部位柔性材料的绝对变形能力大于缝的变形量。4界面缝的预防根据界面缝的特点,产生原因及试验得到的结论,对解决界面缝提出下列一些预防方法与措施: (1)减少卜墙时墙体材料本身的收缩值。对加气混凝土砌块注意出釜适当的时间、存放时注意防止淋雨,使砌块在含水率较低时上墙;对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多孔砖,注意材料的配比(有些厂家的制品不用石子做骨料,收缩值偏大)和一定的养护期。 (2)减少墙体的收缩,尤其是粉刷后的收缩尽可能少。砌筑前砌块浇水会增大收缩,故不应浇水;加气混凝土可采取=F作业法,用专用粘结剂砌筑;砌筑后间隔较长时间再做饰面;加气混凝土砌块可用批嵌方法做饰面,减少饰面后的收缩。 (3)减少墙体的绝对收缩值,释放墙体的应力。减少构造柱间距,控制墙的长度一般为2.53m;对收缩较大、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构造柱不设马牙槎。设马牙槎使构造柱对墙体的约束力加强,绝对收缩值增加不利于拉应力的释放,实际使用中采用马牙槎的墙体有在离构造柱一米左右处出现纵向收缩裂缝的现象。 (4)墙体材料与梁柱采用发泡聚氨酯连接。 (5)在对应界面接缝处的表面采用柔性连接。根据界面缝是安全裂缝,仅影响美观,可在表面进行处理。表面处理的方法和所用的材料,按界面处的变形情况而定,如果变形小于0.2mm,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石膏砂浆,并在砂浆中加入钢丝网片或玻纤网格布。钢丝网片或玻纤网格布的加固,虽对抑制墙体的变形没多大的作用,但可使墙体变形时在该部位产生的应力。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分散,提高砂浆层的抗变形能力。当变形大于0.2mm时,应采用柔性连接,采用性能较好的弹性腻子和合适的施工方法可解决较大变形的界面缝。柔性连接的方法为: (a)在对应混凝土与砌块接缝处的粉刷砂浆表面,留一个宽4050ram,深35mm的斜槽; (b)在中间部位涂隔离剂,宽20mm左右; (c)分二次将斜槽填平,前一次填忱粥厚度, 干固后填第二次; (d)弹性腻子干固后,批AD4008柔性腻子使表面光洁; 5界面缝的修补 已建成的房屋如产生界面缝可进行一些修补:裂缝的修补,关键不在于裂缝的大小而在于裂缝的变形,应根据变形情况选择修补材料和方法,曾见修补不当裂缝由一条变成两条和修补材料因裂缝变小而鼓出。如果裂缝稳定不变形,在裂缝上批嵌建筑腻子即可;如果裂缝变形小于0.2mm,可去掉原饰面层,在裂缝处抹水泥砂浆或石膏砂浆,并用钢丝网片或玻纤网络布加强。水泥砂浆中不宜用玻纤网格布。石膏砂浆中不宜用普通钢丝网片,以免砂浆对加强材料的腐蚀;加强材料应靠近砂浆的表面层,这样有较好的抗裂效果;如果裂缝变形较大,可在裂缝处的表面采用柔性处理,并估计裂缝变形的大小,根据弹性腻子的性能,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弹性层在一定的相对变形范围内,保证有较好的美观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墙体裂缝修补: (1)清理裂缝两边,使产生宽3050mm,深23mm的斜槽; (2)裂缝变化较大时,斜槽深35mm,中间涂隔离剂,宽20mm左右; (3)其他与柔性连接相同。 柔性处理方法,已在多个工程中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6 结语 (1)一般主要由墙体收缩引起界面裂缝是安全的。 (2)新型墙体材料因本身收缩较大,抗拉强度较小,作填充墙时,较易产生界面缝。 (3)可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产生界面缝,已产生的界面缝可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修补。 (4)裂缝的处理,关键是变形,变形小于0.2mm时,可采用刚性材料处理,变形大于0.2mm时须用柔性处理框简结构的,裂缝是砖块与钢筋混凝土之间出现的,因为砖与混凝土吸水率和伸缩率不同造成的,应该是开槽2CM,先用弹性腻子填上,再用石膏批上,干贴一层牛皮纸,有是批一层石膏,湿贴一牛皮纸,再做含901胶的腻子,必要时要加钢丝网。对于墙体上的施工洞的填充墙与墙体接口处的裂缝处理,应将裂缝两边的基层铲除约150毫米,用膨胀螺栓固定钢丝网,分层抹灰到原墙面基层厚度,干燥后再进行饰面层施工。 浅析轻质砌块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轻质砌块作为一种新型墙材产品,以其容重轻、保温隔音好、施工方便等优点,被普遍采用,用作框架结构房屋的分隔和填充材料。轻质砌块主要包括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砼砌块、粉煤灰砌块等。目前,在山西太原市建筑工程当中应用较多的是加气砼砌块,使用量占新型墙材使用量的85%以上。然而,轻质砌块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墙体抹灰后出现了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裂缝。作为一名墙改工作者,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对生产、设计和施工等多方面做过调查,想就轻质砌块填充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一番探讨。砌体裂缝的原因分析1.砌块本身材性产生的问题。一是由于砌块本身的性能即它的收缩性引起的裂缝。轻质砌块收缩率比黏土砖大,在自然收缩过程中,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缝;二是由于砌块单体体积大,灰缝面积小,砌体的抗拉、抗剪度低,仅为黏土砖的1/2,容易沿灰缝方向产生裂缝;三是填充墙自身收缩而产生裂缝,这主要是由于砂浆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而引起的收缩。再者,是由于砌筑砂浆凝结硬化时会产生收缩;四是砌块强度达不到要求产生的裂缝。由于非承重填充墙主要承受自重受压荷载作用,因此这种裂缝多为垂直裂缝;五是因不同材料差异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如框架柱、梁与填充墙之间、填充墙与剪力墙之间的裂缝。这种裂缝实际上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由于填充墙和钢筋砼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得温度变化时两种材料的收缩量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在两种材料结合处的裂缝。2.设计构造产生的问题。设计单位对轻质砌块材质、性能认识不足,缺少经验,考虑不周,在设计中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造成一些设计缺陷。主要问题有:一是当墙体尺寸与砌块规格不配时,难以用砌块完全填满,造成砌体与砼框架结构的梁、柱、板部位空隙过大,容易开裂;二是在设计中对单片墙体水平长度超过5m的砌体未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三是房地产商为了室内的美观,采用将大量的管线凿墙暗埋的方式;四是在门窗洞及预留洞边等应力集中区,未采取有效的拉结加强措施时,会由于撞击振动引起开裂;五是砌筑砂浆设计强度过低,会使墙体刚度不足,也容易引起裂缝。3.施工引起的问题。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中未能严格按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程操作,对轻质砌块本身的性能及特点认识不足,措施不力,从而造成一些裂缝问题。主要有:一是施工前不做砌块的排列图设计,砌块无错缝对孔搭砌,日砌高度过大,均容易引起墙体开裂;二是使用了龄期不足或雨期淋过雨的砌块;三是砌筑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灰缝不饱满,削弱了墙体的抗拉、抗剪强度,而引起墙体开裂;四是砌块与砼柱或剪力墙连接处及施工洞口填砌处理不当;五是在不同材料的接口部、新旧砌体连接处及开槽位置,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可因起抹灰层的开裂;六是开洞槽埋管线后,填塞及抹灰层面处理不当往往引起局部开裂。防止裂缝产生的措施引起轻质砌块填充墙体裂缝的原因较为复杂,因此,防止裂缝的产生应该从材料的生产、设计、施工3个方面入手。具体措施有:1.严格控制砌筑材料的质量。对龄期不到28天或淋过雨的湿砌块不得马上使用。另外,砌块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和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并且要有出厂合格证。要强化生产厂家的管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工程上使用的砌块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测和备案。2.严把设计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