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专业目录学教学大纲一、前 言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通过对图书的查寻、鉴定、著录、评价及目录的编制,完成向读者揭示与报导文献的任务。因此,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向导,是科学研究的指南。学习目录学这门课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承担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目录学的内容包括:目录学概说、目录学释名、目录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目录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目录学的分类方法、综合性书目、中医专科目录、类书、丛书等。目录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目录学概说、目录学释名、目录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目录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目录学的分类方法等内容是目录学的基本理论,是利用目录的前提。综合性书目、中医专科目录、类书、丛书等内容是介绍各种检索的工具书及其利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理论的阐发,又要注重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更要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本课程计划安排85学时。其中课堂讲授75学时,见习10学时。课堂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见习主要是带领学生查阅各种综合性目录、中医专科目录、类书和丛书。并且撰写一份中医古籍的叙录体提要。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内容。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第一章 目录学概说 【教学内容】第一节 目录学释名(1) 一、目录 二、目录工作 三、目录学 四、普通目录学与专科目录学 五、目录、目录工作、目录学三者的关系 第二节 目录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 一、目录学的研究对象 二、目录学的内容 第三节目录学的作用 (1.5) 一、图书馆工作的指导 二、读书治学的入门向导 三、科学研究的指南 四、目录学在文献研究中的作用 第四节 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0.5) 一、目录学与版本学、校雠学的关系 二、目录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 三、目录学与学术史的关系四、目录学与情报学的关系【教学要求】1、掌握关于目录学各个名词术语的概念。2、掌握目录学的作用。3、熟悉目录学的研究内容。 4、了解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课时分配】 4 学时第二章 中国目录学史 【教学内容】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目录学萌芽 (0.5) 一、从甲骨文储存看目录工作的意识 二、周代已有史官专门掌管文献三、孔子校定六经肇书序之始,创一书目录 四、诸子百家变大序为自序 第二节 秦至汉初是目录雏型形成之际(0.5) 一、自序的形式更趋完善 二、一书之目录出现 第三节 群书目录的出现与系统目录的建成(0.5) 一、群书目录的出现二、系统目录的建成第四节 史书目录的创立(0.5) 第五节 私人目录的兴起 第六节 宗教目录的创立 一、佛经目录 二、道经目录 第七节 专科目录的发展 第八节 西学书目的兴起 【教学要求】 1、掌握别录、七略产生的历史背景。2、了解目录学的起源与发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2学时第三章 目录的基本结构和类型【教学内容】 第一节 目录的基本结构(4) 一、前言 二、目次 三、正文 四、辅助资料 第二节 目录的类型(2) 一、古代目录的类型 二、现代目录学家对目录类型的划分【教学要求】 1、掌握目录的基本结构。2、掌握著录、提要、小序的作用及提要的编撰体例和特点。3、熟悉目录的类型,了解各种类型目录的特点。【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 6学时第四章 目录学的分类方法及沿革【教学内容】 第一节七略分类法及其沿革 (1) 一、七略将图书分为六大类 二、七志的分类方法 三、七录的分类方法 第二节 四部分类法及其沿革 (1) 一、晋中经簿创四部分类法之先河 二、晋元帝四部书目调整四部内容之次序 三、隋书经籍志定四部类目之名称 四、旧唐书经籍志定四部分类之永制 五、四库全书总目集四部分类法大成 第三节 四部类目简介(8) 一、经部 二、史部 三、子部 四、集部 第四节 古代其他的图书分类法(0.5) 一、通志艺文略的十二分法 二、郑氏书目的“七录” 三、文渊阁书目的二十分法 四、孙氏祠堂书目的十二分法 第五节 中国近代的图书分类法(0.5) 一、西学书目表的三分法 二、古越藏书楼书目的两分法 三、杜威“十进分类法”衍生出的仿杜威系列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制的图书分类法(0.5) 第七节 中国现行的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0.5) 【教学要求】 、掌握七略分类方法、四部分类方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了解其他的分类方法。、熟悉四部类目的内容。、掌握十三经、二十四史、十通。【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 12学时第五章 综合性书目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家目录(4) 一、别录与七略 二、晋中经簿 三、群书四部录 四、崇文总目 五、文渊阁书目 六、天禄琳琅书目 七、四库全书总目 八、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附:与四库全书总目有关的几部目录 一、四库未收书目提要 二、四库采进书目 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补正 四、四库提要辨证 五、郑堂读书记六、清代禁毁书目四种 七、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八、贩书偶记与贩书偶记续编 第二节 史书目录(6) 一、正史目录 二、国史目录 三、专史目录 第三节 私人藏书目录(2)一、郡斋读书志二、直斋书录解题三、遂初堂书目 四、百川书志 五、澹生堂书目 六、绛云楼书目 七、读书敏求记 八、天一阁书目 九、孙氏祠堂书目 十、文瑞楼书目 十一、开有益斋读书志 第四节 地方文献目录 (1) 一、方志目录(地方志中的艺文志) 二、普通地方文献目录 第五节 类书中的目录 (1) 一、玉海艺文 二、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 第六节 丛书目录 (2) 一、中国丛书综录 二、中国丛书综录补正 三、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教学要求】 、熟悉官修目录,掌握别录七略、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熟悉史书目录,掌握各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文献通考经籍考。、了解私人藏书目录、地方文献目录、类书中的目录、丛书目录。掌握中国丛书综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 16 学时第六章 特种目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推荐书目 (0.5) 一、经籍举要 二、书目答问 第二节 版本目录 (1.5) 一、晁氏宝文堂书目 二、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 三、士礼居藏书题跋记 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五、楹书隅录 六、 宋楼藏书志 七、善本书室藏书志 八、中国善本书提要 第三节 地方志目录(1.5 ) 一、中国古方志考 二、中国地方志综录 三、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第四节 引用书目录(0.5) 一、原著者编撰的引用书目录 二、后人为前人著作编制的引用书目录【教学要求】 、熟悉推荐目录、版本目录。掌握书目答问、中国善本书提要。、熟悉地方志目录,掌握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了解引用书目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 4 学时第七章 中医专科目录学常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医专科目录的起源与发展(0.5) 一、起源 二、发展 第二节 历代书目对中医文献的分类及沿革(0.5) 一、七略将医书分为 4类 二、旧唐书经籍志将医书分7类 三、通志艺文略将医书分26类 四、国史经籍志将医书分17类 五、医藏目录将医书分20函13类 六、医籍考将医书分9类 七、跻寿馆医籍备考将医书分17类 八、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旧)将医书分18类 九、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新)将医书分12类 第三节 中医专科书目类目分析(1) 一、医经类 二、脏象类 三、病源类 四、诊法类 五、明堂经脉类 六、本草类 七、方书类 八、伤寒金匮类 九、综合性医书与医学通论 十、临症各科 十一、医学丛书类 十二、全书类 十三、养生类 十四、祝由类 十五、外治类 十六、医史类 十七、医案类 十八、医话医论类 十九、工具书类 二十、法医与兽医类 第四节 中医专科书目介绍(8) 一、医藏目录 二、中国医籍考 三、医学读书志 四、四部总录医药编 五、宋以前医籍考 六、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旧) 七、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新) 八、中国分省医籍考 九、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 十、中国医籍通考 十一、三百种医籍录 十二、中国医史医籍述要 十三、中医学重要著作选介 十四、中国医籍提要 十五、中国古籍珍本提要 附:中医专题书目 【教学要求】 、了解中医专科目录学的发展源流。、熟悉中医类目的内容。、掌握四部总录医药编、宋以前医籍考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新)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中国医籍通考。、熟悉中国医籍考、中国分省医籍考、三百种医籍录、中国古籍珍本提要。 、了解医藏目录、医学读书志、中国医史医籍述要、中医学重要著作选介、中国医籍提要。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 10 学时 第八章 类 书 【教学内容】第一节 类书概述 (0.5) 一、类书的名称 二、类书的特点 三、类书的编撰目的及作用 四、类书与百科全书的区别 五、类书在古代目录中的分类地位 第二节 类书的源流 (0.5) 第三节 类书的体例 (0.5) 一、以事类编排 二、以韵目编排 三、以字(词组)编排 第四节 类书的范畴 (0.5) 一、狭义的类书 二、广义的类书 第五节 类书的类型 (0.5) 一、按内容的取材范围分 二、按编撰体裁分 三、按编撰体例分 四、按编撰用途分 五、按撰者身份分 第六节 类书的类目简介(1.5) 一、类目的设置 二、类目包含内容简介 第七节 综合性类书简介(4) 一、北堂书钞 二、艺文类聚 三、太平御览 四、玉海 五、永乐大典 六、古今图书集成 第八节 专门性类书(1) 一、太平广记 二、文苑英华 三、册府元龟 四、格致镜原 五、骈字类编 六、全芳备祖 第九节 中医类书 (4) 一、外台秘要 二、医心方 三、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四、幼幼新书 五、医学纲目 六、普济方 七、医方类聚 八、名医类案 附:续名医类案 九、本草纲目 十、东医宝鉴 十一、女科经纶 十二、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第十节 类书的利用 (1) 一、类书的参考价值 二、类书的检索方法 三、使用类书时应注意的问题 附:现存重要类书简表 【教学要求】 、了解类书的起源、意义、范畴、编撰目的。、掌握类书的特点、体例、类型、类目内容、作用、检索方法。、了解综合性类书。掌握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熟悉北堂书钞、永乐大典。 、了解专科性类书。掌握册府元龟、骈字类编。熟悉文苑英华全芳备祖。、了解中医类书。掌握外台秘要、医心方、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医方类聚、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熟悉幼幼新书、医学纲目、普济方、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本草纲目、东医宝鉴、女科经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 14 学时第九章 丛 书 【教学内容】第一节 丛书概说(0.5)一、 丛书的概念、起源、名称及特点二、 丛书的种类三、 丛书的价值和作用第二节 综合性丛书(1.5) 一、宋元时期的综合性丛书二、明代的综合性丛书三、清代的综合性丛书四、民国时期的综合性丛书 第三节 中医专门性丛书 (3) 一、中医丛书概述 二、历代主要中医丛书简介 第四节 丛书的利用(1) 一、利用专门的丛书目录 二、利用大型丛书本身的目录 三、利用普通目录【教学要求】 、了解丛书的概念、起源、名称及特点。、熟悉丛书的种类、丛书的价值和作用。、了解著名丛书。掌握丛书的利用方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 6 学时总结: 2学时见习10学时 共次,分四大组轮流交替。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专业级本科生目录学教学大纲一、前 言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通过对图书的查寻、鉴定、著录、评价及目录的编制,完成向读者揭示与报导文献的任务。因此,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向导,是科学研究的指南。学习目录学这门课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承担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目录学的内容包括:目录学概说、目录学释名、目录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目录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目录学的分类方法、综合性书目、中医专科目录、类书、丛书等。目录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目录学概说、目录学释名、目录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目录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目录学的分类方法等内容是目录学的基本理论,是利用目录的前提。综合性书目、中医专科目录、类书、丛书等内容是介绍各种检索的工具书及其利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理论的阐发,又要注重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更要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本课程计划安排5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学时,见习学时。课堂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见习主要是带领学生查阅各种综合性目录、中医专科目录、类书和丛书。并且撰写一份中医古籍的叙录体提要。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内容。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第一章 目录学概说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目录学释名 一、目录 二、目录工作 三、目录学 四、普通目录学与专科目录学 五、目录、目录工作、目录学三者的关系 第二节 目录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目录学的研究对象 二、目录学的内容 第三节目录学的作用 一、图书馆工作的指导 二、读书治学的入门向导 三、科学研究的指南 四、目录学在文献研究中的作用 第四节 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要求】1、掌握关于目录学各个名词术语的概念。2、掌握目录学的作用。3、熟悉目录学的研究内容。4、了解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课时分配】 5 学时第二章 中国目录学史 【教学内容】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目录学萌芽 第二节 秦至汉初是目录雏型形成之际 第三节 群书目录的出现与系统目录的建成 一、群书目录的出现二、系统目录的建成第四节 史书目录的创立 第五节 私人目录的兴起 第六节 宗教目录的创立 一、佛经目录 二、道经目录 第七节 专科目录的发展 第八节 西学书目的兴起 【教学要求】 1、掌握别录、七略产生的历史背景。2、了解目录学的起源与发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1学时第三章 目录的基本结构和类型【教学内容】 第一节 目录的基本结构 一、前言 二、目次 三、正文 四、辅助资料 第二节 目录的类型 一、古代目录的类型 二、现代目录学家对目录类型的划分【教学要求】 1、掌握目录的基本结构。2、掌握著录、提要、小序的作用及提要的编撰体例和特点。3、熟悉目录的类型,了解各种类型目录的特点。【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 3学时 第四章 目录学的分类方法及沿革【教学内容】 第一节七略分类法及其沿革 一、七略将图书分为六大类 二、七志的分类方法 三、七录的分类方法 第二节 四部分类法及其沿革 一、晋中经簿创四部分类法之先河 二、晋元帝四部书目调整四部内容之次序 三、隋书经籍志定四部类目之名称 四、旧唐书经籍志定四部分类之永制 五、四库全书总目集四部分类法大成 第三节 四部类目简介 一、经部 二、史部 三、子部 四、集部 第四节 古代其他的图书分类法 一、通志艺文略的十二分法 二、郑氏书目的“七录” 三、文渊阁书目的二十分法 四、孙氏祠堂书目的十二分法 第五节 中国近代的图书分类法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制的图书分类法 第七节 中国现行的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教学要求】 、掌握七略分类方法、四部分类方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了解其他的分类方法。、熟悉四部类目的内容。、掌握十三经、二十四史、十通。【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 9学时 第五章 综合性书目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家目录 一、别录与七略 二、晋中经簿 三、群书四部录 四、崇文总目 五、文渊阁书目 六、天禄琳琅书目 七、四库全书总目 八、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附:与四库全书总目有关的几部目录 第二节 史书目录 一、正史目录 二、国史目录 三、专史目录 第三节 私人藏书目录一、郡斋读书志二、直斋书录解题三、遂初堂书目 第四节 地方文献目录 一、方志目录(地方志中的艺文志) 二、普通地方文献目录 第五节 类书中的目录 一、玉海艺文 二、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 第六节 丛书目录 一、中国丛书综录 二、中国丛书综录补正 三、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教学要求】 、熟悉官修目录,掌握别录七略、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熟悉史书目录,掌握各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文献通考经籍考。、了解私人藏书目录、地方文献目录、类书中的目录、丛书目录。掌握中国丛书综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 14 学时第六章 特种目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推荐书目 一、经籍举要 二、书目答问 第二节 版本目录 中国善本书提要 第三节 地方志目录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第四节 引用书目录 一、原著者编撰的引用书目录 二、后人为前人著作编制的引用书目录【教学要求】 、熟悉推荐目录、版本目录。掌握书目答问、中国善本书提要。、熟悉地方志目录,掌握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了解引用书目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 1学时第七章 中医专科目录学常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医专科目录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历代书目对中医文献的分类及沿革 一、七略将医书分为 4类 二、旧唐书经籍志将医书分7类 三、通志艺文略将医书分26类 四、国史经籍志将医书分17类 五、医藏目录将医书分20函13类 六、医籍考将医书分9类 七、跻寿馆医籍备考将医书分17类 八、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旧)将医书分18类 九、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新)将医书分12类 第三节 中医专科书目类目分析 一、医经类 二、脏象类 三、病源类 四、诊法类 五、明堂经脉类 六、本草类 七、方书类 八、伤寒金匮类 九、综合性医书与医学通论 十、临症各科 十一、医学丛书类 十二、全书类 十三、养生类 十四、祝由类 十五、外治类 十六、医史类 十七、医案类 十八、医话医论类 十九、工具书类 二十、法医与兽医类 第四节 中医专科书目介绍 一、医藏目录 二、中国医籍考 三、医学读书志 四、四部总录医药编 五、宋以前医籍考 六、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旧) 七、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新) 八、中国分省医籍考 九、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 十、中国医籍通考 十一、三百种医籍录 十二、中国医史医籍述要 十三、中医学重要著作选介 十四、中国医籍提要 十五、中国古籍珍本提要 附:中医专题书目 【教学要求】 、了解中医专科目录学的发展源流。、熟悉中医类目的内容。、掌握四部总录医药编、宋以前医籍考、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新)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中国医籍通考。、熟悉中国医籍考、中国分省医籍考、三百种医籍录、中国古籍珍本提要。 、了解医藏目录、医学读书志、中国医史医籍述要、中医学重要著作选介、中国医籍提要。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时分配】 12学时 第八章 类 书 【教学内容】第一节 类书概述 一、类书的名称 二、类书的特点 三、类书的编撰目的及作用 四、类书与百科全书的区别 五、类书在古代目录中的分类地位 第二节 类书的源流 第三节 类书的体例 一、以事类编排 二、以韵目编排 三、以字(词组)编排 第四节 类书的范畴 一、狭义的类书 二、广义的类书 第五节 类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管理面试题及答案范例(高级)
- 保洁员人员面试题及答案
- 年职业病防治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天津市南开区五马路小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 安全感题库及答案解析
- 氟化工安全操作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繁昌安全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制球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江苏安全员b证是不是有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外科麻醉护理学题库及答案解析
- 智能化设计资源管理-洞察及研究
- AI时代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5年)-安恒信息
- 供电服务技巧培训
- 2025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膳食部劳务派遣后勤工人招聘(莫干山院区)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黄广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0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2026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三篇)
- 绿色化学全套课件
-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讲义
- GB/T 31722-2025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导
- 电气自动化专业求职面试题目及答案
- 肝功能实验室指标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