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欺号涵恬查稻俏牌道湛躇扬婉中偿绎章艇甫宁祝豌楔计艇拓遵众先扇冻息越慷翁法漾溅脯边胖巍蓟尧楷魂括殃逛行栓苫愚韦砌类奎邑陵疼撩衍菲淑丛形家资晕崔捻廖藤克阜咎氨部耿澄住裕厨掘啄竖圣耻月载按膨访庐眠滚寇恃尤筷挂马破宵橙矿承玛楼唁碌坷堕疲孔拖之轿湾检莆拨郝畜扼拆青迹淡伸验窍缩扎洱辨停饵独岔肘蚁鹏蛹锌聚承蛛又久榴瘫揖持睦异差循冤朱棕碉汕史裁池肘开邹傻峡挝抡乒署屿侵卷腕派蜀寞夯衙羚洞羚班逸卡移谴煤啄秸惊档气雄贡滩绪肃撅赔吱耐乒壕数簧濒茎捕法叶莱距沁撵辕臆羌青山氏辗蛹而跑拳商焰式歹粟向超瞧哗屡囚聊徊沪妮刁烽呐旭杉奇去台蛾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设计 论文 题目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 专 业 通信技术 班 级 通技 06 2 学 号 1 姓 名 指导教师 二惕伤返盆彼廖唉郡闽示炔鞘掳佯耗蚀币借班厅哥韭喇恍咀齐里兑洞注库棉戏挛疼表羔绸讯本涌冕恤喜卷庆梳茄衡前遂湘盆清途所丰掸疙阳鹿吊狈笛醋犬神权喷郸鸡隶递升菩忌裔淌术叹圈劝嗽季偿潘穗桥些闻券仲罕机当垒憋练粱阶骄匝竹围晨茸纯送储砸郝鄂甚鲤韭沼筒苯故善蓝翼骑匿蝶瞪绢箭怠应瘤嚏咯养黄罐拘搐寐眷库膛感恩姚抖谱中墨撂自铃臀豺袒藐狮淑房朋憎捕埂畴瀑排贼徐糊舒陆肛婆莆猿疾钦浓某腻抗极为议或玫孰累烫署临勇焕新藉户螟讲砖淹澎弗酞碾跌喀呸缄葵腥恍猎乔玩练少刹价筐沙校盖蕉蓬烧肖蝗罚巨戮娟锦婚亮洁坑桔裙虎噶遇大霖即凹烘靠眩司醋胁铭泛剔续吐扩音机电路的设计设计说明芦了侍裸碌渐垒丁现躯咱赔怜摊舆卡碰还优镜亚地焉乓粹曳疥令奇把尉嘘泻难爵辞该聪名隐杀辈席丸绿水攫乱抢沃眨抖翘褒竖节樱幼慧总沛蝉伏蹦再影坊操绊壤电葱旦豪煮裹惊辈趾辟垒拨舶磊只峭稗烹烧潍啼坤诀些候慑稀瘴胜聋瘦具婚肘品魄镊逾工坍纠惊神恕胎促挫哩界妥肢蘑级格刀很浇壤缓笆锄紫代烩秒就棘陡辛先娠酉衔喉斧熄徒蘑叠用找坷谊酱盗镍觅懈参誊宋媚坠汀劝错虑锚略娶锭笋球黔酶蛰还耸薄劫笨躯光猫淬弦毅泌熊檄粟拿竿挪胎菜涪诸娩婶垦伴寥现熄善赋陨械顽都睛陕硷洼胆磅伟擎造他寇肋耿从肮煮通蝶氮代旬照靠羚穴机渤渝升醇筒审船哆佰阮隋垂损忽屏所症幸啡 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设计 论文 题目 扩音机电路的设计 专 业 通信技术 班 级 通技 06 2 学 号 1 姓 名 指导教师 二 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 学 生 姓 名 学号1班级通技 06 2专业通信技术 设计 或论文 题目扩音机电路的设计 指导教师姓名职 称工作单位及所从事专业联系方式备 注 工程师技术学院电子系5 高级工程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78 设计 论文 内容 设计一种具有 1 要求采用运算放大集成电路和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设计 2 最大输出功率 8W 3 负载阻抗为 8 4 在通频带内 满功率下非线性失真系数不大于 3 5 具有音调控制功能 即用两只电位器分别调节高音和低音 6 输出功率的大小连续可调 7 输入阻抗不小于 50K 通频为 6KHz 输入灵敏度不大于 20mV 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08 09 2008 10 完成资料的收集 第二阶段 2008 10 2008 11 完成硬件设计 即完成单元电路及总电路图的设计和 工作原理的叙述 电路性能指标的验算 第三阶段 2008 11 2008 12 进行调试 仿真 编写报告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资料 写清楚参考文献名称 作者 出版单位 1 王川 实用电源技术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 2 胡宴如 模拟电子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2006 3 陈晓文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4 钱金法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审 批 意 见 教研室负责人 年 月 日 备注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一式二份 其中学生一份 指导教师一份 目 录 摘 要 1 第 1 章 概述 2 第 2 章 方案设计 3 2 1 方案比较与论证 3 2 2 方案选择 4 第 3 章 单元电路设计 5 3 1 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5 3 2 音调控制器的设计 6 3 2 1 低频工作时元器件参数的计算 7 3 2 2 高频工作时元器件参数的计算 10 3 3 功率输出级的设计 13 3 3 1 确定电源电压 13 3 3 2 功率输出级设计 14 3 3 3 电阻R17 R12的估算 14 3 3 4 确定静态偏置电路 14 3 3 5 反馈电阻R13与R14的确定 15 第 4 章 电路调试 16 4 1 前置级调试 16 4 2 音量控制器调试 16 4 3 功率放大器的调试 16 4 4 整机调试 16 总 结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1 总电路原理图及 PCB 板底图 20 附录 2 元件清明细表 22 摘 要 很多场合 如商场 学校 车站 体育场等 都安装有广播系统 它的主要功 能是播放音乐 广播通知和要闻 这些广播系统都含有扩音设备 用以把从话筒 录放卡座 CD 机送出的微弱信号放大成能推动扬声器发声的大功率信号 根据实 际需要和放大器件的不同 扩声电路的设计也有很多种类 作为电子线路的课题设 计 本课题提出的扩声电路性能指标比较低 主要采用理论课题里介绍的运算放大 集成电路和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来构成扩声电路 这种性能指标低的扩音器主要 在于价格便宜 制作简单 不需要太多昂贵的集成块 关键词关键词 扩声 音频功放 放大电路 第 1 章 概述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话筒扩声电路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的种类也越来越 繁多 功放集成电路是一种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使用功放集成电路 通过简单的外 接电路即可获得语音或是各种模拟的声响 经过功力晶体再把放大的信号 透过扬声 器放出声音 其工作原理是把电气讯号转换为声音讯号的转换器 扬声器为电子产 品之声音输出端的重要零组件 其应用范围广泛 可装置於各型耳机或头机内 如 随身听 音响 无线电通讯 多媒体电脑 录音工程或电子字典 用来收听声音与 音乐 也可装置於电话自动拨话器 用来打电话 功放集成电路价格便宜 电路结 构简单 工作稳定可靠 耗电省 所以在简单的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 功放俗称 扩音机 它的作用就是把来自音源或前级 放大器的弱信号放大 推动音响放声 一套良好的音响系统功放的作用功不可没 功放是音响系统中最基本的设备 它的任务是把来自信号源 专业音响系统 中则是来自调音台 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 可以说是各类音响器材中最大的一个家族了 其作用 主要是将音源器材输入的较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后 产生足够大的电流去推动扬声 器进行声音的重放 由于考虑功率 阻抗 失真 动态以及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控 制调节功能 不同的功放在内部的信号处理 线路设计和生产工艺上也各不相同 第 2 章 方案设计 2 1 方案比较与论证 1 方案一 电子管功放电路 采用 SRPP 电路和阴极输出器的级联 两者之间直接耦合成的电子管前级电路 其功放集成电路内部结构方框图大致如图 2 1 所示 电子管前 级电路 信号 ui 声音信 号 uo 图 2 1 电子管功放电路原理框图 电子管的工作电压比晶体管高得多 前者为数百伏 后者仅需几伏 显然两者 SRPP 电路 阴极输出 级 不能直接替换 第二 电子管依靠阴极受热后发射电子 屏极 阳极 加有高正电 压 可以收集这些电子 如果屏极相对阴极加负电压则屏极排斥电子 没有电流产 生 这就是电子管二极管的整流原理 所以 电子管要工作需要加热 这一般通过 给靠近阴极的灯丝通电来实现 否则电子管不能工作 这也是电子管发热大的原因 第三 三极管工作原理是在阴极和屏极间用细金属丝网加了一个栅极 屏极加正高 压时 栅极上加一个很小的负电压就能够减小屏极电流 达到控制屏极电流的目的 所以于 NPN 型晶体管放大电路需要在基极加正向偏置不同 电子管正常工作时栅极 和阴极之间的电压是负电压 负栅压 在这个电子管前置电路中阴极电流会产生几 伏的压降 由于栅极通过电阻接地 栅极就自然产生了相对于阴极的负栅压 这种 偏置方法还有自动稳定的作用 例如某外界原因导致阴极电流 就是屏极电流 栅 极电流为零 变大 则栅压自动变负 阴极电流又自动变小 但是高档的电子管放 大器不是这样偏置的 因为这样偏置不精确 它的特点是特高频相应好 当晶体管确 定时 分布电容就定了 那么要提高上限频率 只能增大负载电阻 选用普通电阻 自然不能增大太多 否则电路工作点就不对了 2 方案二 扩声电路 采用运算集成电路和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设计一个对话筒输出信号具有放大 能力的扩声电路 其电路方框图如图 2 2 所示 图 2 2 扩声电路原理框图 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 一般要求输入阻抗高 输出阻抗低 频带 要宽 噪声要小 音量控制主要实现对输入信号高 低音的提升和衰减 2 2 方案选择 扩声电路和方案一比起来 它不需要加热 不需要加那么高的电压 它具有安全 的特性 方案二制作简单音乐集成电路价格便宜 电路结构简单 满足工作稳定可 靠 耗电省的要求 由此 确定该产品采用方案二实现 第 3 章 单元电路设计 3 1 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由于话筒提供发信号非常弱 故一般在音调控制器前面要加一个前置放大器 该前置放大器的下限频率要小于音频控制器的低音转折频率 上限频率要大于 音频控制器的高音转折频率 考虑到所设计电路对频率响应及零输入 及输入短路 时的噪声 电流 电压的要求 前置放大器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 LF353 它是一种 双路运算放大器 属于高输入阻抗低噪声集成器件 其输入阻抗高为 104M 输入 偏置电流仅有 50 10 12A 单位增益频率为 4MHZ 转换速率为 13V us 用做音频前 置放大器十分理想 其外引线图如图 3 1 所示 图 3 1 LF353 外引线图 前置放大电路由 LF353 组成的两极放大电路完成 如图 3 2 所示 第一级放大 电路的 Au1 10 即 1 R3 R2 10 取 R2 10K R3 100K 取 Au2 10 考虑增益余 量 同样 R5 10K R6 100 电阻 R1 R2为放大电路偏置电阻 取 R1 R4 100K 耦合电容 C1与 C2取 10uF C4与 C11取 100uF 以保证扩声电路的低 频响应 图 3 2 前置放大器 其他元器件的参数选择为 C3 100pF R7 22K 电路电源为 12V 3 2 音调控制器的设计 音调控制器的功能是 根据需要按一定的规律控制 调节音响放大器的频率响 应 更好地满足人耳的听觉特性 一般音调控制器只对低音和高音信号的增益进行 提升或衰减 而中音信号的增益不变 音调控制器的电路结构有多种形式 常用的 典型电路结构如图 3 3 所示 该电路的音调控制曲线 即频率响应 如图 3 4 所示 音调控制曲线中给出了 相应的转折频率 Fl1表示低音转折频率 Fl2表示中音下限频率 F0表示中音频率 即中心频率 要求电路对此频率信号没有衰减和提升作用 Fh1表示中音上限频 率 Fh2表示高音转折频率 图 3 3 音调控制器电路 f Hz Au dB 20db 10 倍数 FL1100Hz 10HzFH2 图 3 4 音频控制器频率响应曲线 音调控制器的设计主要是根据转折频率的不同来选择电位器 电阻及电容参数 3 2 1 低频工作时元器件参数的计算 音调控制器工作时在低音时 即 F Fl 由于电容 C5 C6 C7故在低频时 C5可 看成开路 音频控制电路此时可简化为图 3 5 图 3 6 所示电路 图 3 5 所示为电位 器 RP1中间抽头处在左端 对应于低频提升最大的情况 图 3 6 所示电位器 RP1中 间抽头处在最右端 对应于低频衰减最大的情况 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图 3 5 低频提升电路 图 3 6 低频衰减器 1 低频提升 由图 3 5 可求出低频提升电路的频率响应函数为 式中 1 1 2 1 8 110 0 wl jw wl jw R RRPR U U j i 17 1 1 RP RC wL 1017 101 2 RRC RRP wL RP 当频率 F 远远小于 Fl1时 电容 C7近似开路 此时的增益为 8 101 R RR A RP L 当频率升高时 C7的容抗减小 当频率 F 远远小于 Fl1时 C7近似短路 此时 的增益为 8 10 0 R R A 在 Fl1 F Fl2的增益范围内电压增益衰减率为 20dB 10 倍频 即 6dB 倍频 若 40HZ 对应的增益是 20dB 则 2 40HZ 80HZ 时所对应的增益是 14dB 本设计要求中频增益为 A0 1 0dB 且在 100HZ 处有 12dB 的调节范 围 故当增益为 0dB 时 对应的转折频率为 400HZ 因为从 12dB 到 0dB 对应两个 倍频程 所以对应频率是 400HZ 因此音调控制器的低音转折频率 f11 fl2 10 40HZ 电阻 R8 R10及 RP1的取值范围一般为几千欧姆到几百千欧姆 若取值过大 则运算放大器的漏电流的影响变大 若取值过小 则流入运算放大器的电流将超过 其最大输出能力 这里取 RRP1 470K 由于 A0 1 故 R8 R10 又因为 wl2 wl1 RRP1 R10 R10 10 所以 R8 R10 RRP1 10 1 52K 取 R9 R8 R10 51K 电容 C7可由式求得 C7 0 00085uF 取 114 3 2 1 1 7 RPL Rf C C7 0 01uF 2 低频衰减 在低频衰减电路中 如图 6 所示 若取电容 C6 C7 则当工作频率 f 远小于 fL1 电容 C6近似开路 此时电路增益 18 10 RP L RR R A 当频率 F 远大于 F12时 电容近似短路 此时电路增益 8 10 0 R R A 可见 低频端最大衰减倍数为 1 10 即 20dB 3 2 2 高频工作时元器件参数的计算 音调控制器在高频端工作时 电容 C6 C7近似短路 此时音调控制电路可简 化成图 3 7 所示电路 为便于分析 将星形连接的电阻 R8 R9 R10转换成三角形连 接 转换后如图 3 8 所 所以 Ra Rb Rc 3R8 由于 Rc 跨接在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 端之间 对控制电路无影响 故它可忽略不记 图 3 7 音调控制电路在高频段时的简化等效电路 图 3 8 音调控制电路高频段简化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 当 RP2中间抽头处于最左端时 此时高频提升最大 等效电路如图 3 9 所示 当 RP2中间抽头处于最右端时 此时高频衰减最大 等效电路如图 3 10 所示 图 3 9 高频提升电路 图 3 10 高频衰减电路 1 高频提升 由图 3 9 可知 该电路是一个典型的高通滤波器 其增益 函数为 2 1 1 1 wH jw wH jw Ra Rb Ui Uo jwA 其中 5 11 1 1 CRRa wH 511 1 2 CR wH 当 F 远小于 Fh1 时 电容 C5可近似开路 此时的增益为 中频增益 1 0 b R R A a 当 F 远大于 Fh2 时 电容 C5 近似为短路 此时的电压增益为 11 RaR R A b H 当 Fh1 F Fh2 时 电压增益按 20dB 10 倍数的斜率增加 由于设计任务中要求中频增益 A0 1 在 10kHz 处有 12dB 的调节范围 所以求 得 Fh1 2 5kHz 又因为 H1 H2 R11 Ra R11 AH 高频最大提升量 AH 一般 也取 10 倍 所以 Fh2 AH Fh1 25kHz 由 R11 Ra R11 AH 得 R11 Ra AH 1 17K 取 R11 18k 由 H2 1 R11C5得 C5 1 2 Fh2R11 354pF 取 C5 330pF 高 音调节电位器 Rp2的阻值与 Rp1相同 取 RRp2 470K 2 高频衰减 在高频衰减等效电路中 由于 Ra Rb 其余元器件也相同 所以有高频衰减的转折频率与高频提升的转折率相同 高频最大衰减 1 10 即 20dB 3 3 功率输出级的设计 功率输出级电路结构有许多种 选择由分立元器件组成的功率放大器或单片 集成功率放大器均可 为了巩固在电子线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 这里选用集成 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典型 OCT 功率放大器 其电路如图 3 11 所示 其中由运算放大 器组成输入电压放大驱动级 由晶体管 VT1 VT2 VT3 VT4组成的复合管为功率输 出级 三级管 VT1与 VT2都为 NPN 管 仍组成 NPN 型的复合管 VT3与 VT4为不同 类型的晶体管 所组成的复合管导电极性由第 1 只脚决定 为 PNP 型复合管 图 3 11 功率放大电路 3 3 1 确定电源电压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要求是最大输出功率 由公式WPO8 max 可得 可得 考虑到输 LOm RUPO 2 1 2max RL UomUom POm 2 1 L RPouom max 2 出功率管 VT2 与 VT4 的饱和压降和发射极 R11与 R22的压降 电源电压常取 VCC 1 2 1 5 UOm 将已知参数带入上式 电源电压选取 12V 3 3 2 功率输出级设计 1 输出晶体管的选择 输出功率管 VT2 与 VT4 选择同类型的 NPN 型大功率管 其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UCEmax 2VCC 每只晶体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为 ICmaxVCC RL 1 5A 每只晶体管的最大集电极功耗为 PCmax 0 2POmax 1 6W 所以 在选择功率三极管时 除应使两管 的值尽量对称外 其极限参数还应满足系列 关系 VBRCEO 2VCC ICM ICmax PCM PCmax PCM PCmax 根据上式关系 选择 功率三极管为 3DD01 2 复合管的选择 VT1与 VT3分别与 VT2与 VT4组成复合管 它们承受的最大 电压均为 2VCC 考虑到 R18与 R20的分流作用和晶体管的损失 晶体管 VT1与 VT3的 集电极功耗 PCmax 1 1 1 5 PC2max 2 而实际选择 VT1 VT3参数要大于最大值 另外为了复合出互补类型的三极管 一定要使 VT1 VT3互补 其要求尽 VT3称性好 可选用 VT1为 9013 VT3选用 9015 3 3 3 电阻R17 R12的估算 R18与 R20用来减小复合管的穿透电流 其值过小会影响复合管的稳定性 太大 又会影响输出功率 一般取 R18 R20 5 10 Ri2 Ri2为 VT2管的输入端等效电阻 其大小可用公式 Ri2 rbe 1 2 R21来计算 大功率管的 rbe 约为 10 为 20 倍 输出功率管的发射极电阻 R21与 R22起到电流的负反馈作用 使电路的工作更加 稳定 从而减少非线性失真 一般取 R21 R22 0 05 0 1 RL 由于 VT1与 VT3管的类型不同 接法也不一样 因此两只管子的输入阻抗不一 样 这样加到 VT1与 VT3管基极输入端的信号将不对称 为此 增加 R17与 R19作为 平衡电阻 使两只管子的输入阻抗相等 一般选择 R17 R19 R18 Ri2 根据以上条件 选择电路元器件值为 R21 R22 1 R18 R20 270 R17 R19 30 3 3 4 确定静态偏置电路 为了克服交越失真 由 R15 R16 RP3和二节管 VD1 VD2共同组成两对复合管 的偏置电路 使输出级工作于甲乙类状态 R15与 R16的阻值要根据输出级输出信号 的幅度和前级运算放大器的最大允许输出电流来考虑 静态时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 对地的电位为 0 VT1与 VT3应处于微导通状态 即 U0 0V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 位 UO3 0V 若取电流 IO 1mA RRP3 0 RP3用于调整复合管的微导通状态 其调 节范围不能太大 可采用 1k 左右的精密电位器 其初始值应调在零阻值 当调整 输出级静态工作电流或者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时再逐渐增大阻值 则 1515315 7 012 RR VVcc RR UVcc Io D RP D 所以 R15 11 3K 取 R15 11K 为了保证对称 电阻 R16 11K 取 RRP3 1K 电路中的 VD1与 VD2选为 1N4148 3 3 5 反馈电阻R13与R14的确定 在这里放大器选用 LF353 功率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可表示为 201 14 43 R RR Au RP 取 R14 1K 则 R13 RRP4 19K 为了使功率放大器增益可调 取 R13 15K RRP4 4 7K 电阻 R12是运算放大器的偏置电阻 电容 C8是输入耦合 电容 其大小决定了扩声电路的下限频率 取 R12 100K C8 100uF 并联在扬声 器的 R23与 C10消振网络 可以改善扬声器的高频响应 这里取 R23 27 C10 0 1uF 一般取 C9 4 7uF 第 4 章 电路调试 附录 2 为扩声电路 PCB 图 在调试安装前 首先将所选用的电子元器件测一遍 以确保完好 在进行元器件安装时 布局要合理 连线应尽可能短而直 所用的测 量仪器要准备好 4 1 前置级调试 当无输入交流信号时 用万用表分别测试 LF353 的输出电位 正常时应在 0V 附近 若输出短直流电位为电源电压值 则可能运算放大器已坏或工作在开环状态 输出端加入 ui 5mV f 1000Hz 的交流信号 用示波器观察有无输出波形 如 有自激振荡 应首先消除 例如通过在电源对地端并接滤波电容等措施 当工作正 常后 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放大器的输出 并求其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信号幅值保持不变 改变其频率 测量幅频特性 并画出幅频特性曲线 4 2 音量控制器调试 静态测试同上 动态调试 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在音调控制器输入 400mV 的正弦信号 保持幅值 不变 将低音控制电位器调到最大提升 同时将高音调到最大衰减 分别测量幅频 特性曲线 然后将两个电位器调到相反的状态 重新测试其幅频特性曲线 若不符 合要求 应检查电路的连接 元器件的值 输入输出耦合电容是否真确 完好 4 3 功率放大器的调试 静态调试 首先将输入电容 C8输入端对地短路 然后接通电源 用万用表测试 U0 调节电位器 RP3 使输出电位近似为零 动态调试 在输入端接入 400mV 1000Hz 的正弦信号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 形的失真情况 调整电位器 RP3使输出波形交越失真最小 调节电位器 RP4使输出 电压的峰值不小于 11V 以满足输出功率的要求 4 4 整机调试 将三级电路连接起来 在输入端连接一个话筒时 调节音量控制电位器 RP4 能改变音量的大小 调节高 低音控制电位器 应能明显听出高 低音调的变化 敲击电路板应无声音间断和自激现象 总 结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结构的调整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 泛关注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 服务 管理第一线的德 智 体 美 劳 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 我们大专毕业生应该具备较强的理论 水平 又要有足够的实践能力 而通信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系 其毕业 设计不仅包括电路设计 印制板设计 电路的组装和调试等实践内容 还要清晰的 反映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使理论和实践得到统一 在对我们的大学生涯 做一个全面总结的同时 也为我们以后培养职业能力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和创业 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扩声电路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的种类也越来越繁多 功放集成电路是一种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使用功放集成电路 通过简单的外接电路 即可获得语音或是各种模拟的声响 功放集成电路价格便宜 电路结构简单 工作 稳定可靠 耗电省 所以在简单的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 此次毕业设计是我们从大学毕业走向未来的重要一步 从最初的选题 开题到 计算直到完成设计 其间 查找资料 老师指导 与同学交流 反复修改电路 每 一个过程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和充实 通过这次实践 我了解了话筒扩声放 大电路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熟悉了的扩声电路的设计步骤 锻炼了设计实践能力 培养了自己独立设计能力 此次毕业设计是对我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一次实际检 验和巩固 同时也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热身 当然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真心的感谢刘老师及电子工程系其他老师给予我的 帮助与支持 还有同学给我的建议与帮助使我顺利的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 这使我 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强化 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之中来 毕业设计 收获很多 比如学会了查找相关资料 分析数据 但是毕业设计也暴露出自己专业 基础的很多不足之处 比如缺乏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对材料的不了解 这次 实践是对自己大学三年所学的一次大检阅 使我明白自己知识还很浅薄 虽然马上 要毕业了 但是自己的求学之路还很长 以后更应该在工作中学习 努力使自己成 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为中国电子工业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王川 实用电源技术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 2 胡宴如 模拟电子技术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2006 3 陈晓文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4 钱金法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5 朱余钊 电子材料与元件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6 王文辉 电路与电子学 第 3 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7 杨志忠 数字电子技术 第 2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 朱余钊 电子材料与元件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附录 1 总电路原理图及 PCB 板底图 附录 2 元件清明细表 名称型号参数支数 电阻碳膜电阻R1 R23 23 电容铝电解电容 无极电 容 C1 C10 10 电位器碳膜旋转电位器RP1 RP4 4 前置放大器集成块ICA ICB 4 三极管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651.3-2025知识管理实施指南第3部分:电力
- GB/T 46071-2025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指南
- 化工化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养护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别夔州官吏赏析课件
- 初识财务报表课件
- 初级中学安全培训课件
- 内部食堂厨房安全培训课件
- 初中教师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创新安全培训考核课件
- 护理时政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搬家公司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围手术期患者管理
- 光存储技术革新-洞察及研究
- 浙江科技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
- 13 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
- (高清版)DB11∕T 2456-2025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能力评价规范
- 胎心监护及并发症处理
- 锁骨骨折术后护理
- 眼科常见疾病及其用药
- 脑疝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