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ppt课件 (3).ppt_第1页
国际贸易ppt课件 (3).ppt_第2页
国际贸易ppt课件 (3).ppt_第3页
国际贸易ppt课件 (3).ppt_第4页
国际贸易ppt课件 (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系分析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系分析 的原因 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存在很多局限性 与现实经济存在很大的差距 1 重视生产成本对贸易的影响 2 忽视需求方面的分析 3 把生产需要的劳动看作是贸易的唯一基础 忽视了其它生产要素在贸易中的作用 4 假定生产成本是固定 资本 土地 技术 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核心是完全竞争的均衡分析 从而使国家贸易框架更为严密 国家贸易模型更加接近现实的 一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二 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李嘉图模型 供给角度 三 社会无差异曲线 需求角度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生产可能性曲线能更好解释机会成本的含义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选择的代价就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越小 比较优势越大 2 一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 机会成本分析的优势 机会成本分析使比较优势论不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 而用机会成本论解释 使得比较优势论更加完善和切合实际 也称为 比较成本原理 机会成本 热狗公司的事例 指生产一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量 它表示放弃一种生产机会而采取的另一种生产机会的代价 边际机会成本不变 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 两种生产成本也是固定 劳动不是唯一生产要素 成本也不固定 比较优势论的前提 1 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且按固定使用 2 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 实际是 劳动既不是唯一生产要素也不按固定比例投入生产 3 萨缪尔森在其 经济学 中曾用热狗公司的事例来说明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Cost 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所谓机会成本 不是通常意义上的 成本 它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 而是失去的收益 这种收益不是实际发生的 而是潜在的 你为了上学而放弃工作 每周的工资就是机会成本 一人 以自己的劳动 投入热狗工作P所得收益是22000元 以相同的劳动 投入某种工作Q所得的收益是45000元 如果这人投入热狗工作P 则他的机会成本就是 45000元 22000 45000 23000元 亏损 成本大 收益小 如果这人投入工作Q 则他的机会成本就是 22000元 45000 22000 23000元 盈利 实际没有机会成本 决策者会选择机会成本小的方案 投入工作Q 4 净赚 多少 一位刚刚获得MBA的A先生 自己投资200万 当期市场利率是10 开设一家企业 如果受雇 其年薪为100万 自己开公司 预计年销售额800万 会计成本为690万 问 A先生自己开公司 净赚 多少 答 A先生自己开公司 净赚 10万 因为A先生自己开公司 可以赚110万 但机会成本是120万选择自己开公司 就放弃自己受雇的工资和200万的银行利息收入 这就是所放弃的机会成本 开公司机会成本 120万 赚110万 受雇的机会成本 110万 赚120万故A先生应选择机会成本小的受雇 5 下海 明智 吗 在 下海 的浪潮中 某服装公司处长小王与夫人用自己的20万元资金办了一个服装厂 一年结束时 会计拿来了收支报表 当小王正看报表时 他的一个经济学家朋友小李来了 小李看完报表后说 我的算法跟你的会计不同 小李也列出一份收支报表 这两份报表如下 思考 根据这两个报表判断 服装公司处长小王与夫人的下海是否明智 经济利润区别于会计利润就在于它考虑了机会成本 6 所谓的机会成本就是说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能再做别的事情 造成利益的盈亏 比如说现在上完大学你可以选择去读研或是毕业参加工作 参加工作时候面对大学毕业生庞大的数量 自己的竞争对手比较多 这个时候选择读研提高文凭 相对的可以减少竞争人数 但是在人生最黄金的年华却会减少了发展的机会 成败利弊就需要权衡 比尔 盖茨还没完成学业就出去创业 这也是在 学业 和 创业 两者之间都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考虑机会成本而作出的决策 因为 继续完成学业 的机会成本是 立即创业带来的收益 而 创业 的机会成本是 完成学业所带来的高文凭竞争力 7 小李的数学比较好 为了维持小李的比较优势 仍然把很多时间花在数学上 小李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了把这些时间用在别的科目上的最好的选择 记住是最好选择 比如英语学习时间必须减少 而英语学习时间的减少 使得自己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下降了 小李准备毕业时出国进修 英语成绩不过关将影响出国的成绩 这样就影响到出国的选择 8 机会成本理论认为 机会成本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一国在机会成本低的商品生产上具有优势 应该专门从事生产该产品来换取本国机会成本高的产品 通过这样分工 能为各国带来利益 美国1吨小麦的机会成本是英国1吨小麦的机会成本是美国1吨玉米的机会成本是英国1吨玉米的机会成本是 2 3吨玉米 2吨玉米 3 2吨小麦 1 2吨小麦 美国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低 具有小麦的生产优势 英国生产玉米的机会成本低 具有玉米的生产优势 商品机会成本 相对价格 一种商品价格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 机会成本越小 比较优势越大 乔丹例子 9 迈克尔 乔丹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 案情 迈克尔 乔丹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 是NBA中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之一 他能跳得比其他大多数人高 投篮也比其他大多数人准 同时 乔丹修剪自己的草坪也大概比其他任何人都快 我们假设乔丹能用2个小时修剪完草坪 在这同样的2小时中 他能拍一部运动鞋的电视商业广告 并赚到l万美元 与他相比 住在乔丹隔壁的小姑娘杰尼弗能用4个小时修剪完乔丹家的草坪 在这同样的4个小时中 她可以在麦当劳店工作赚20美元 问 仅仅由于乔丹能迅速地修剪草坪 就意味着他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 请问这是属于哪种贸易理论 并用该理论进行分析说明 答 这个问题 属于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 需要我们用该概念来回答 在这个例子中 乔丹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是1万美元 而杰尼弗的机会成本是2O美元 乔丹在修剪草坪上有绝对优势 因为他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干完这件活 但杰尼弗在修剪草坪上有比较优势 因为她的机会成本低 因此 在这个例子中 乔丹不应该修剪草坪 而应去拍广告 他应该雇佣杰尼弗去修剪草坪 只要他支付给杰尼弗的钱大于20美元而低于1万美元 双方的状况都会更好 10 边际机会成本不变 是指增加任一单位某产品的生产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数量均相同 不论产出为多少 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是指随着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所必须牺牲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丑女先嫁 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 1 生产要素是不同质且比例不同 2 不同行业的生产要素的转移受限制3 要素的替代能力有限 机会成本不变的前期 1 生产要素单一 劳动 且同质 2 两种生产要素完全能相互替代 可转移 且转移后生产效率相同 11 只能生产两种产品 坦克和拖拉机 生产坦克有优势 将生产拖拉机的劳动也调来生产坦克 坦克在越来越多 拖拉机在越来越少 坦克因多而效用在减少 拖拉机因少而效用在增加 再生产一个坦克所牺牲的效用 所牺牲的拖拉机 是增加了 1 生产要素是不同质且比例不同 比如 服装和汽车行业 做服装的人过来生产汽车 就会出现大量人员站在生产线前 没事干 浪费 效率也是很低 生产不同的产品用的生产要素不同 有的适合生产这个 有的适合生产那个 有的人适合生产轿车 有的人适合生产卡车 当生产轿车的人调过来生产卡车的时候 就会无从下手 效率很低 这些都会导致机会成本递增 生产要素转移不受限制 要素的替代能力有限 转移后生产效率不同 12 二 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的李嘉图模型 生产可能性曲线 表示一国所有生产要素都被充分有效利用情况下所能生产的两种可供选择的产品的不同产量组合 曲线上各点表示该国充分而有效利用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 表示增加1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而必须牺牲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边界内各点表示生产资源未充分利用 边界外各点表示现有资源和技术所达不到的产量 反映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生产可能性曲线 用途 A B C 13 生产可能性曲线 用途 一 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二 生产可能性曲线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与过度的问题 稀缺性迫使人们作出选择 择取决于个人的偏好 实现消费最大化的选择 三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效率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各点就是效率的实现 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各点则没有实现效率 四 用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更好地解释机会成本的含义 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下方倾斜说明选择的代价就是机会成本 即在资源与技术既定时 多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就要少生产某些单位另一种产品 为多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所放弃的某些单位另一种产品就是多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当作出多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的选择时必然要付出这种机会成本 14 生产可能性曲线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与过度的问题 一 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 如A点 说明生产还是潜力 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存在资源闲置 A 二 生产可能性之外的任何一点 如B点 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 B 三 只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的点 如C点 才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点 因为它说明了一个社会的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不存在闲置资源和失业 社会经济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状态 C 随着资源数量增加和技术进步 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向外平行移动 在现有资源数量和技术条件不变条件下 一个社会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产品产量组合是既定的 15 社会无差异曲线 生产选择 生产可能性曲线选择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点 这是在现实资源和技术条件下能够实现的组合 需求选择 社会无差异曲线取决于个人的偏好 以实现消费满足程度最大化 而一国的需求偏好情况 就是由社会无差异曲线决定的 所谓无差异曲线就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因为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每一个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所提供的总效用是相等的 所以无差异曲线也叫做等效用线 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 反映着他们不同的偏好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是一种不可改变的规律 在人们收人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 如何使用有限收人获得最大效用成为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由于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在既定资源数量和技术条件下 如何使生产资源合理配置而不闲置 16 第一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 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三 在同一平面图上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第四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