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 填空题。1. 听听声音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 声音 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利用 物体 来制造出 不同 的声音。声音有 高低 、 强弱 的不同。1. 音叉是一种 发声仪器 ,用来 调试乐器 和 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 音调 ,数字代表的是音叉 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我们不时地在听 各种声音 ,自己也能 发出 许多不同的声音。2.在水槽里盛有清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发现水面产生 波动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振动 。4.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而产生的。物体通过 振动 发出声音,物体 不振动 就不会发声。5.我们身体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到振动的器官,它是 声带 ,它在 喉咙 。6.声音产生的条件: 发声物体 、 受力 、 物体振动 。3. 声音的变化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 振动快慢 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 快 ,发出的声音越 高 ;物体振动的越 慢 ,发出的声音越 低 。 2.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物体振动幅度越 大 ,声音越 强 ;振动幅度越 小 ,声音越 弱 。3. 音高 和 音量 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改变物体 振动的方式 ,就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4.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松紧等会影响物体振动发声的 音高 ,物体所受的力度会影响物体振动发声的 音量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1.用同一力度击打大小不同的铁钉和音叉,发现,大铁钉、大音叉声音 低 ,小铁钉、小音叉声音 高 。2.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发现,轻轻拨动钢尺,声音 弱 ,用力拨动钢尺,声音 强 。3.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发现,杯子里的水越多,声音越 低 ,杯子里的水越少,声音越 高 。4.用相同的力拉橡皮筋,发现,橡皮筋拉得松,声音 低 ,橡皮筋拉得紧,声音 高 。5. 用相同的力敲击长短、粗细不同的物体,发现,物体越粗越长,声音越 低 ,物体越细越短,声音越 高 。6. 用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 高 ,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声音越 低 。7.男性的身带比女性的身带 长 ,所以男性的声音比女性的声音 低 。5.声音的传播1.声音是以 波 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 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 传播 到另外一个地方的。2.声音能在 固体 、 液体 、 气体 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 物质 。 3. 空气 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调,里面成了 真空 ,我们就只看见 闹钟的铃在动 ,却 听不见声音 。 4.在月球上,由于没有 空气 ,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 物质 ,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 无线电设备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人的耳朵是由 外耳 、 中耳 和 内耳 构成的。其中外耳包括 耳道 ,中耳包括 听小骨 、 鼓膜 ,内耳包括 耳蜗 、 听觉神经 。2.我们的耳里有一个 鼓膜 ,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振动 。3. 耳道 是声音进入耳朵的通道,外耳的耳廓有 收集 声音的作用。7.保护我们的听力1.耳是我们的 听觉 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 心旷神怡 ,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 心烦意乱 。2. 过高过强 的声音有可能会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办法 控制 物体发出的声音。3.一旦人的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佩戴 助听器 ,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变大。4.在 电影院 、 医院 、 图书馆 、课堂等地方,我们应该 控制 自己的声音,尽量要保持安静。二、 图表题。三、 简答题。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本58页)2. 人们是怎样减少噪声的?(课本60页)3.为什么声音最终能停下来?(试卷第三单元)3.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课本62页)5.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