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_第1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_第2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_第3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_第4页
孟加拉国某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信息系统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加拉国希拉甘杰150MW调峰燃气电厂PIS、CMMS及综合布线系统技术方案南京促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03月文档类型:技术方案作者: 黄志勇南京促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市东大影壁55号2号楼2层 邮编:210018 电话:+86 25 84681142 传真:+86 25 84681143 日期:2012年03月版本:1.0客户:发布人员:黄志勇文档审核:金勇日文档批准:陈永清修正记录版本日期作者修改描述1.02012-03-19黄志勇初稿目 录1 项目背景61.1 工程概况61.2 气候条件61.3 运输条件61.4 建设要求62项目建设内容82.1 PIS及CMMS应用软件要求82.1.1电厂信息系统(PIS)82.1.2计算机维护管理系统(CMMS)92.1.3系统软件要求 软件的版权 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软件 关系数据库系统软件 网络防病毒系统软件 企业电子邮件系统软件 开发工具132.2 PIS及CMMS系统硬件要求132.2.1 PIS及CMMS设备数据库服务器核心交换机二级交换机客户机打印机电源设备机柜142.3 PIS及CMMS系统网络要求142.3.1 设计原则152.3.2 综合布线及网络系统技术要求162.3.3 工程实施与管理要求203系统技术方案233.1管理目标243.2信息安全目标243.3软件性能目标243.4 PIS&CMMS系统技术方案253.4.1管理信息门户253.4.2 CMMS系统功能2设备资产管理2.1 设备静态台帐2.2 设备动态台帐2.3 设备评级管理30维修管理30.1缺陷管理30.2工单管理3.3预防性维护管理3.4知识管理(标准工作)3运行管理3.1调度管理3.2运行日志40.3运行统计分析4安全环境管理4.1安全生产管理4.2安全措施管理4.3环境监测管理4物资管理4.1基础信息管理4.2物资需求管理4.3仓库管理4 燃料管理4.1燃料计划管理4.2燃料计量管理4.3燃料统计管理4计划统计管理483.4.3 PIS系统功能4 PIS系统定位4 DCS数据采集50.1接口设计原则50.2控制系统接口50 生产过程监视5 事件记录5 趋势分析5 指标计算与分析5 自动报表543.5 系统软件方案553.5.1 系统开发工具5工作流工具5报表工具5权限573.5.2 网络操作系统软件583.5.3 网络防病毒软件593.5.4 电子邮件服务器软件603.5.5 数据库管理软件613.6 系统硬件与综合布线方案613.6.1 网络规划与配置613.6.2 硬件设备选型623.6.3 综合布线63工作区子系统64水平干线子系统64管理子系统64垂直干线子系统64水平子系统管线方案65垂直子系统管线方案654项目实施674.1实施内容674.2交付资料674.3培训674.4服务68附件:供货范围691,应用软件部分692,系统软件部分703,硬件设备部分704,综合布线部分711 项目背景1.1 工程概况孟加拉国希拉甘杰150MW调峰燃气电厂工程装机容量为1150MW等级的高效单轴燃气轮机简单循环发电机组,预留燃油系统设施及扩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场地条件。机岛设备采用德国西门子生产的E级双燃料燃机发电机机组(SGT5-PAC2000E)。电厂厂址位于孟加拉国中部拉杰沙希区(Rajshahi Division)内的锡拉甘杰(Sirajganj)区的Saydabad Union,贾木纳多功能大桥(Jamuna Multipurpose Bridge)西端南侧附近,厂址东侧紧邻河道,处于河流漫滩上,厂址已经回填至一定防洪高程(但仍需要填高至一定高度)。厂址距离达卡约120公里,车程2小时余。1.2 气候条件1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2 平均气压 1007 hPa3 室外温度 5454 室外相对湿度36100%5 室外风速50年一遇最大英里风速为160km/h,相 当于50年一遇10m高十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36m/s 6 地震烈度 相当于国内7度,地面水平加速度0.15g1.3 运输条件本工程厂址位于孟加拉内陆,电厂的一般设备(不含大件设备)及建设期间的材料可采用公路或水路运输。重大件运输初步考虑采用海运(至吉大港)+水路(Jamuna大河)的方式进行联合运输抵达电厂。1.4 建设要求1) 卖方负责厂级信息系统PIS及CMMS的整体规划、业务数据、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所有应用软件整合,使买方的PIS及CMMS系统成为一个无缝的、完整的集成系统。2) 卖方按照PIS及CMMS整体统一的思想制定方案,系统整合过程中,如果需要第三方开发商配合,买方负责与第三方开发商的联系协调工作。3) PIS及CMMS系统的总则部分要求详细说明整个电厂PIS及CMMS的整体结构设计,包括网络、数据库、应用软件和硬件,以及PIS及CMMS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接口。4) PIS及CMMS系统应用界面采用纯B/S结构,尽量不使用插件技术,增加程序的安全性。5) 卖方应提供完善而直观的工作流配置与驱动支撑。6) PIS及CMMS系统与DCS、SAS等子系统通讯时,不应对DCS、SAS子系统自身实时处理能力产生影响。7) PIS及CMMS系统应易于组态、易于使用、易于扩展。系统所有应用软件的程序界面及系统所有发布信息均采用英文。8) 卖方应提供PIS及CMMS系统软件的病毒清除及预防措施。通过建立防火墙有效防止病毒从E-mail或其他途径进入到PIS及CMMS网络。应在技术协议文档中明确提出病毒预防措施。9) 系统内任一部件发生故障均不应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10) 应遵循PIS及CMMS结构设计的基本标准,基本功能和性能满足要求。硬件应达到C2安全标准并有相关的证书。11) 当电源中断时,PIS及CMMS系统应能自动保存当前数据并关闭。12) 卖方应对网络和PIS及CMMS系统部件在室内、室外及其他恶劣条件下的布置、安装负责。管道连接、布线、维护应遵循最新国家标准。网络布置图应事先交给买方审查以证实其网络布线方案是否经济可行。13) 对PIS及CMMS系统的任何操作(包括对功能模块的访问)都应做记录,并可恢复、查询和打印。14) 应保证PIS及CMMS系统各功能模块数据的整体性和一致性。15) 系统应有安全权限管理。不同范围的人员对不同功能模块应有不同的使用权。16) PIS及CMMS子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应安装物理隔离装置,物理隔离装置应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安全测试,隔离装置至少能达到100M1000M的传输速率且支持冗余电源。17) 所有基础硬软件按照技术协议内容要求有分项价格。2项目建设内容2.1 PIS及CMMS应用软件要求2.1.1电厂信息系统(PIS)以报告和画面方式,提供电厂管理级人员必要的厂级信息,实现对全厂的监视和管理功能。至少包括以下信息:1 电厂运行/效率信息2 电厂维护相关信息3 环境信息电厂信息系统应基于客户机服务器及关系型数据库环境。系统运行在通用的硬件平台及网络操作系统(推荐基于Windows NT);系统应基于画面的友好交互界面。系统应适用于宽范围的编码系统,特别是KKS系统;系统采用密码保护。对系统的用户分组,每组拥有不同的安全身份,每组里面的个人成员提供另外的安全设置; PIS系统通过电厂网络经接口服务器从DCS/SAS/CMMS等系统获取数据; PIS应提供所有的应用软件实现下列的功能:1 电厂运行历史2 设备维护历史3 电厂性能显示4 在线工作信息支持5 支出跟踪及预告6 环境及危险管理 PIS至少应提供以下信息:8 最大及最小发电数据9 电量输入/输出数据10 收入生成(如需要)11 电厂性能保证显示目前有3个用户可以明确,用户PC都布置在各自的建筑物内,以下用户地点暂定,并在下一阶段具体实施时确定:1 行政办公楼内的电厂运行经理2 行政办公楼内的电气/仪表主管工程师3 行政办公楼内的机械主管工程师2.1.2计算机维护管理系统(CMMS) CMMS应基于客户服务器及关系型数据库环境,系统运行在通用的硬件平台及网络操作系统(推荐基于Windows NT); CMMS通过电厂网络经PIS接口服务器从DCS/SAS等系统获取数据;系统应基于画面的友好交互界面。系统应适用于宽范围的编码系统,特别是KKS系统;系统应基于画面的友好交互界面。系统应适用于宽范围的编码系统,特别是KKS系统;系统采用密码保护。对系统的用户分组,每组拥有不同的安全身份,每组里面的个人成员提供另外的安全设置; CMMS应通过以下模块完成相应功能:1) 资产和仓库管理及注册 该模块实现资产注册管理。资产注册应对每项资产详细描述。典型保存的数据包括资产编号,部门,资产名称,型号,序列号,图纸号,采购价格,地点,供货方,计划及未计划维护历史等。该模块应完成以下功能:1 通过资产注册系统管理需维护资产的公司目录2 资产统计管理,采购价格,折旧率等3 维护仓库管理(仓库管理,请购,采购)2) 定期维护计划 该模块是维护计划器。当计划器运行时,它来回扫描每个资产,并检查维护周期。可查看上次维护的时间,如果到期,则对该资产生成一个定期维护工作指南。典型的做法是,计划器每周往前滚,生成工作指南及把它们添加到待执行的工作。该模块应完成以下功能:1 计划定期预防检修过程2 管理定期预防检修程序及文档3 帮助维护项目管理3)定期工作顺序生成及发布该系统可在发布前按不同交易、资产组别及地点生成计划次序。4)未定期工作报告 该系统应支持未定期工作报告,典型的是包括设备资产号,报告名称及故障简单描述。 运行人员可能希望维护人员在发电人员提醒后提出缺陷报告。不管哪一种情况,系统应列出所有待执行的工作清单,实现定位及采取行动。该模块应完成以下功能:1 组织维护个人数据库,包括交接班工作计划2 管理发布及未定期维护工作的文档5)浏览未完成的工作该系统应支持按交易、工作类型及部门等快速地选择显示工作顺序清单。2.1.3系统软件要求 软件的版权PIS及CMMS系统中所有应用软件的使用权应属买方。PIS及CMMS数据库应选用ORACLE或其他类型关系型数据库,PIS及CMMS系统用户数支持至少为15个用户。 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软件1) 支持多种网络协议,远程访问服务;2) 具备目录及安全服务的支持能力;3) 具备强大的网络管理能力;4) 具备网络服务器系统的备份与恢复能力;5) 支持集群技术;6) 安全性最少达到C2级;7) 支持至少2路对称多处理器(SMP)系统;8) 支持网络负载平衡;9) 支持集中式存储;10) 支持磁盘阵列(RAID)。11) 具备网络服务器系统的备份与恢复能力;12) 符合美国CZ级安全标准,具有以用户为单位的自主型存取控制安全机制,能进行审计、定期检验并维持系统的完整性; 关系数据库系统软件1) 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支持主流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和网络平台;2) 具有良好的伸缩能力,支持超大型数据库;3) 支持大用户量的并发操作;4) 可靠性好,安全性好;5) 具有完善的数据一致性机制和在线数据备份/恢复机制;6) 具有完善的数据完整性机制和安全访问控制体系,安全级别至少为C2级;7) 支持多种数据类型的存贮处理;8) 支持数据仓库技术;先进的体系结构;9) 支持Internet/Intranet技术;10) 具有高效的数据复制能力;11) 提供异种数据源访问技术;12) 网络能力强,透明支持通用的各种网络协议,如TCP/IP、SPX/IPX等;13) 提供分布式存储、处理机制;14) 提供并行处理技术;15) 提供直观、有效的系统管理工具;16) 支持面向对象技术,能够处理多媒体数据;17) 支持多种故障的自动恢复; 网络防病毒系统软件1) 速度更快、占用资源更少;2) 病毒实时监控功能对系统速度影响很小;3) 经国际计算机安全协会认证,可100%查杀已知病毒;4) 实时扫描模式对包括压缩文件在内的所有进出服务器的文件都要进行实时扫描,阻止病毒在网络中传播;5) 确保用户完全不受以软盘,光盘及网络驱动器为传播途径的病毒的困扰;6) 因特网应用因特网是病毒感染的最新来源。在下载文件中的病毒感染机器之前,病毒就会被自动检测出来,而且该功能同样支持压缩文件;7) 可以扫描各种压缩文件和因特网下载文件中的病毒;8) 智能陷阱检测阻止未知病毒对系统造成影响;9) 宏病毒分析全面、快速、安全的宏病毒分析器先进的病毒扫描技术;10) 基于规则的多态分析检测观察程序的运行方式以检测可疑的程序行为。11) 中断监视观察所有试图进行的程序系统调用,以停止可能存在病毒的调用序列。12) 病毒特征代码扫描该方法针对病毒附加在受感染文件中的病毒特征值进行检测。通过搜索带有这些代码的程序文件,可以检测到已知的病毒。13) 灾难恢复急救盘可以快速恢复被病毒破坏的系统数据。14) 病毒处理选项对检测出的病毒提供多种处理方法,包括:修复、复制/修复、重命名、移动、报告、删除或彻底删除。 企业电子邮件系统软件1) 由于企业内部需要方便的接收外部邮件,需要建设一套既能够满足办公自动化业务要求,又可以方便的和企业的网上业务直接沟通的邮件系统。2) 系统应采用支持基于Web和本地的邮件服务器,能方便地添加用户及完成网上的收发Mail 服务;3) 协议兼容性要求:开发的邮件系统符合INTERNET标准的邮件协议,支持SMTP、ESMTP、POP3、IMAP4等标准,能够兼容INTERNET上流行的几大厂家(NETSCAPE、MICROSOFT)的邮件系统;4) 邮件的发送和转发可靠,用户响应速度快;5) 提供完全的安全性措施,具有良好的灾难恢复能力;保证系统在大负荷情况下正常稳定运行,而不至于发生意外宕机。6) 邮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定制性;7) 完善的用户验证体系;8) 系统负载:在重负载情况下,单个页面平均等待时间不超过1秒;每节点每日可处理的邮件数量不低于100万封;邮件发送能力为每秒可处理常规邮件(100K)20封;邮件接收能力为每秒可处理常规邮件(100K)60封。9) 提供基于浏览器的邮件处理功能,使得用户只需一个浏览器即可完成所有的邮件处理功能;10) 提供基于浏览器的MAIL服务器管理功能,方便系统管理员对MAIL服务器的管理工作。11) 支持文件夹管理;12) 支持广播通告功能和群组管理;13) 用户邮箱空间限制功能;14) 支持密码遗忘找回功能;15) 提供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的过滤;16) 多语种支持;17) 需要的情况下,能对保存在系统中的邮件进行高强度的加密存储和传输,以保证高安全性邮件系统的应用需求;18) 用户有新邮件时,能够及时提醒用户,也可根据需要发手机短消息提示用户;19) 支持邮件检索(包括标题和正文)。 开发工具卖方应提供服务器操作系统和PIS/CMMS的开发工具,提供支持32位及以上的版本,支持操作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支持Browser/Server的应用,支持面向对象的技术,能够连接数据库管理系统,应是实用和主流产品。2.2 PIS及CMMS系统硬件要求卖方应该提供一套完整的用于实现系统功能的全部硬件设备,包括网络内部设备和各功能站(含原装机架、机柜等)、通讯接口以及和下层控制网络连接的通讯光纤、接口机等。2.2.1 PIS及CMMS设备卖方应提供PIS及CMMS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数据库的设计方案、网络的设计方案。最终设计方案应由买方确认。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数量为1台,配置要求为IBM系列。应用服务器数量为2台,配置要求为IBM系列。名称型号详细描述数量PIS及CMMS系统数据库服务器IBM2核3GHz CPU/16G内存/ 1*300G + 1*146G硬盘/双网卡1台PIS及CMMS系统应用服务器IBM2核3GHz CPU/16G内存/ 1*300G + 1*146G硬盘/双网卡2台核心交换机 核心交换机1台。核心交换机采用千兆互连,与各接入二级交换机采用千兆链路连接。二级交换机二级接入层交换机:接入交换机要求与核心交换机为同一品牌。所有光纤接口模块要用单模。客户机 目前有3个用户可以明确,用户PC都布置在各自的建筑物内,以下用户地点暂定,并在下一阶段具体实施时确定:4 行政办公楼内的电厂运行经理5 行政办公楼内的电气/仪表主管工程师6 行政办公楼内的机械主管工程师打印机l彩色激光打印机:2套,用于应用服务器打印速度:最大60秒/页分辨率:最小800DPI屏幕锁出时间:最大5秒l彩色喷墨打印机:5套,用于用户工作站打印速度:最大2PPM分辨率:最小800DPI屏幕锁出时间:最大5秒电源PIS及CMMS的电源分配柜由卖方提供,卖方负责PIS及CMMS设备的电源分配。卖方应提供进口UPS电源装置。UPS电源装置将接收买方提供的两路240VAC的电源。UPS选用选用美国山特,容量按照40%的冗余作配置,电池至少2个小时。设备机柜 PIS及CMMS所有硬件设备安装在设备机柜内,所有机柜布置于集控楼的系统室内,采用标准机柜(600深800宽2200高)。配置托盘、理线器、温度报警等。卖方应根据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情况,对系统机房的设备布置进行设计,提供相应的设备机柜及工作台椅、电缆等。2.3 PIS及CMMS系统网络要求 布线系统应使用单模光纤和非屏蔽6类双绞线(数据线);建筑物内室水平布线采用双绞线;建筑物内室内垂直布线采用光缆;各建筑物之间布线采用铠装光缆。室内分支单模光纤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六芯光纤,对单独使用的光纤点(只使用一对时)其余应全部熔接为备用。光纤配线架线也应留一定的冗余。主要建筑物主干网采用单模铠装9/125um-OS1光纤采用12芯光纤,需满足架空直埋要求。设计电缆路径应避免强EMI干扰(电磁干扰),符合关于计算机场地安全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主干网光纤缆应符合千兆以太网光纤传输标准IEEE802.3。卖方应根据厂区总平面布置预估各类线缆长度,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满足现场实际安装需要,没有价格因素。 PIS及CMMS系统计算机网络采用星型结构。网络中心采用核心交换机,网络主干采用千兆光纤,各建筑物内子网采用6类布线系统。网络布线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布线系统分为建筑物间布线及建筑物内布线两部分。网络中心位于集控楼系统室内,网络通过位于系统室内的中心交换机与其他建筑物内的二级交换机进行千兆连接;在主干网络上和数据网络中心采用千兆快速以太网技术,形成高速的网络骨干;在各建筑物内子网中利用交换技术为每台工作站提供独享的100M带宽。PIS及CMMS系统网络信息点分布如附表所示,表中的建筑物及点数仅是初步估算数量,实际的点数由卖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工程实施中提供建筑物平面布置图)。详细设计过程中当信息点有10%增补时应不产生价格因素。PIS及CMMS时钟同步。PIS及CMMS系统中心服务器的时钟来自电厂GPS(数量一个),其余服务器的时钟保持和中心服务器的时钟同步。卖方负责提供PIS及CMMS系统时钟同步的软件、硬件、电缆和接口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卖方负责提供GPS信号和PIS到CMMS系统的电缆。 依据本工程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本工程厂区内综合布线系统中与PIS及CMMS相关的建筑物综合布线的设计、全部设备和安装材料的供货及全部施工、调试、培训、施工图、竣工图设计均属于卖方的职责范围。2.3.1 设计原则 总体要求 应注重系统的科学性、设备的先进性、功能的实用性、使用的可靠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提供安全、舒适、快捷、高效、环保、节能的工作环境。 设计应符合未来运营、管理、发展要求,保持系统可扩展性。技术要求 设计深度要求:依据现行的国内、国际标准规范对相应结构化布线系统进行深化设计,直至达到能够指导施工安装,符合雇主要求;施工图设计深度应满足买方规定图纸格式要求、各建筑物卷册设计深度要求、制图标准、时间进度等要求。 买方应配合联合设计方进行深化设计图纸确认和报审工作。 局部管线深化设计要求:所有招标图纸中未设计到位或因二次装修设计需要调整的管线均由分包商完成深化设计,直至能够完全满足施工要求; 机房的内部设计:包括机房整体布局,设备机柜/箱摆放、照明和供配电,通风和空调,防雷和接地,线管线槽走向,线缆敷设要求,内部装修要求等的细化设计。设计图纸要求 设计图纸应包括系统设计说明、系统图或系统原理图、平面布置图、系统配线图表、设备安装图等; 设计图纸要达到系统管线路由清晰、系统功能及监控信息点清晰、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清晰要求; 说明系统电缆类型和敷设要求; 系统图深度要求:描述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控制、传递、和反馈的关系; 平面图深度要求:设备平面位置及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缆线的型号和走向; 各系统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2.3.2 综合布线及网络系统技术要求 标准依据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标准:GB/T 50311-2000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2-2000 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ISO/IEC 11801:2002 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通用布缆ISO/IEC 14763-1:1999 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布缆的实施和运行ISO/IEC 14709-1:1997 信息技术用于应用的用户建筑群布缆配置GB/T 15972.1-1998 光纤总规范ISO/IEC 1801 客户建筑通用布线系统信息技术国家标准TIA/EIA 568B 商用楼通用信息建筑布线标准EIA/TIATSB 67 商用建筑群综合布线测试标准EIA/TIA 569 民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系统设计内容 工作区子系统:包括配线模块技术指标、信息插座(模块和面板)的型式、信息插座类型、用途、位置、安装方式等; 水平配线子系统:包括电缆规格、光缆规格、水平电缆长度核算,敷设方式等; 管理子系统:包括配线架、跳线架、机柜的设计,连接插头模块,配线架容量核算及安装方式,编号方案等; 垂直干线子系统:包括语音主干线规格及与语音信息点数的对应关系、数据主干线规格及与数据信息点数量的对应关系等; 设备室子系统:包括总配线架的容量,配线架类型、规格及安装方式,机柜、机架设计等; 建筑群子系统:包括主楼与各工艺楼群之间连接、厂区其他辅助建筑的连接等; 提供结构化布线系统测试验收方案。设计功能要求 设计要求 主干光纤采用千兆光纤技术方案实施,水平布线采用百兆以太网方案;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深化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信息网络和专业工艺网络在物理上互相独立; 要求布线系统的线缆满足主干网络线缆防火等级要求CMR(垂直防火)级或相应级别,水平网络线缆防火等级要求CM(水平防火)级或相应级别。 布线系统产品技术要求 线缆 布线系统要求电缆及接插件符合TIA/EIA 568B或ISO/IEC11801标准。卖方采用的布线产品应为各类产品高性能的组合,并要求选用传输性能参数可以达到250MHz带宽或以上的Cat.6电缆和接插件。 选用产品应选用标准件。 非屏蔽6类双绞线 水平电缆应为4对形式,采用六类物理隔离中间有十字骨架23号线规的非屏蔽双绞线; 电缆性能应符合下列标准:ISO/IEC 11801-2002 2nd Edition,ANSI/TIA/EIA-568, IEC61156-5:2002,UL CMX,UL CMR和CSAFT 4。 光纤 光纤应备有下列型式:室内为多模OM3 6芯,室外为铠装单模12芯光缆(室外小于500米距离主要建筑物主干网采用多模铠装50/125um-OM2光纤采用12芯光纤;室外大于500米距离主要建筑物主干网采用单模铠装9/125um-OS1光纤采用12芯光纤); 施工图图纸深度要求 提供详细的设计说明:包括系统功能说明、性能指标、信息点表、系统安装、施工的土建条件和环境要求; 提供结构化布线平面图:包括系统深化管理路由图、管线槽敷设施工图(含敷设方式及线缆规格)、信息点平面布置图、网络通信中心、分中心、电信间机柜/机架平面布置图; 提供结构化布线系统图; 提供结构化布线系统布线设备安装点位图; 提供结构化布线系统按楼层及布线设备划分的监控点表; 提供结构化布线系统布线设备配置性能与参数一览表; 提供结构化布线系统布线设备、器材及线缆的配置和数量清单; 设备安装图:包括网络通信中心、分中心、弱电间/井/室、电信间/井/室等设备间交接间的机柜/机架、管线和设备的安装图。工程范围本综合布线工程主要包括三部分: 厂区主干光缆敷设。 以厂区总平面布置图中建筑物为(至少包括:行政办公楼、检修楼及材料库、集控楼、锅炉补充水处理间及化验楼等)楼内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依据。 系统室内综合布线。上述内容还应包含楼内布线相应的槽管敷设项目。综合布线走线槽采用200100或100100的镀锌线槽等。穿线钢管为25、20的镀锌卡接式钢管等。为防止干扰槽管均应可靠接地。 厂区主干光、电缆布放主干光、电缆在厂区综合管架、电缆沟中敷设,必要时需埋管敷设。因电厂占地面积大,厂区内设施完善,地下管道密集,所以在设计主干光、电缆管道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规范,进行深入施工图设计。在施工中,大对数电缆和光缆不得有中间接头。两端应端接在19”标准机柜内的配线架上。 楼内综合布线本工程主要以厂区总平面布置图中建筑物(至少包括:行政办公楼、检修楼及材料库、集控楼、锅炉补充水处理间及化验楼等)楼内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各建筑物在厂区的布置可参见附录-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各建筑物的信息点数量初步规划如下表:厂内建筑物的信息点数量初步统计序号建筑物信息点数量(个)备注数据1行政办公综合楼552检修楼303集控楼154锅炉补充水处理间及化验楼105备用10小计130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各建筑物的具体信息点数应能根据买方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卖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应允许信息点数量在10%范围内调整,并保持原合同总价不变。基本要求如下: 综合布线系统为光缆(S.M. M.M.)大对数主干电缆加全6类布线系统。光纤接口方式为SC型,6类线为RJ45型。配线架上的所有安装件全部为19”机架型。 布线标准为ISO/IEC 11801-2002TIA/EIA-568-B 布线系统应有一定的发展余量。各建筑物均配装全套防雷器设施,其配置和数量满足本技术协议各建筑物要求。 工程所配的光纤跳线,Cat.6跳线,光终端盘、藕合器、尾纤、配线架、理线器、信息插座面板及Cat.6模块均应提供原厂证明,以保证工程质量。 除特殊说明者外,CD、BD、FD全部采用19”42U标准机柜。尺寸为6008002000,每个独立建筑物应至少设置一个综合配线柜。 除注明者外、全部布线线槽为热镀锌冷轧板200100线槽(带盖)。用量由卖方计划。 全部穿线管均为暗敷镀锌管、规格为20、25,厚度应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数量由卖方计划。 双绞线跳线,可按信息点总数的1/4配Cat.6 RJ45 2m、3m进行配量,按信息点总数的1/3配量Cat.5e RJ45 3m、5m跳线。跳线颜色按红黄黑三色分配。 施工中各种线缆均不允许存在中间接头。布线两端应按规定预留长度。 光缆终端采用熔接方式。 Cat.6信息点全部为双口型,左V右D,且可DV通用,面板为86型。接线方式为T568A。 墙上暗装信息点,底距地高300mm,并应由其它专业相应配齐单相3极10A电源插座。两面板间距离应150mm。对于开放式办公室,信息点安装在办公隔断上,并由其它专业相应配量电源插座。一般开放式办公桌本身应预留有安装孔。 布放线槽应可跳接地,以达到抗干扰目的。 机房防雷接地要求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作好防雷措施,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机房采用A级的防雷风险评估,卖方投标人必须在方案中写明如何达到防范此防雷风险的措施。电源防雷使用三级防雷,信号使用一级防雷。因所有防雷系统都需要通过接地系统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从而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投标人应充分考虑接地处理和雷电强电磁场对机房内部线路和设备的冲击。防雷器应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原装产品。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机房采用联合接地系统进行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采用单点接地并进行等电位处理。对机房内部所有金属部分进行接地处理,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2.3.3 工程实施与管理要求 实施者承担的责任及义务卖方是该项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项目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全面施工指导、验收、交付使用、培训、维护等。卖方应采用符合ISO9001系列要求的质量管理系统。卖方应履行合同的全过程(从开始供货到最终验收),对所有供货和服务的质量保证负责。即要保证所有这些供货和服务的质量符合合同中有关技术、交付、验收和价格所规定的要求。并应承担下述主要职责和义务:1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标方应及时与整体装修单位沟通,对因中标方未及时沟通,而造成的一切返工损失,由卖方承担。2 组织强有力的技术班子、对该项目予以全面设计3 工程过程必须服从买方所派技术员监理4 比较该项目设计中所需的设备和技术,并予以评估和选择5 提供系统集成、调试和验收等本项目执行的计划和控制进度表6 提出该项目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风险后果及风险的预防措施,作为该工程中的注意事项7 实施全面的合同管理,包括定货合同、运输合同、信贷合同、培训合同、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合同、生产和技术承诺合同、工程实施合同等8 常规安装、维护手册的编写审定9 制定各项工作质量要求、工序质量要求、工程质量的技术标准10 负责与其他各方施工人员的协调施工 工程实施准备34 在项目单位的配合下,提交施工场地调查报告35 提交监控系统结构图及附属详细安装说明和解释36 提交监控点位分布设计图、准备条件说明书37 负责项目单位场地准备工作验收38 准备实际施工所需各种工具及其它准备 实施阶段主要责任44 设备的安装、配置及测试45 软件的安装及测试46 单点初验47 单点联调48 联网初调49 终验 验收和测试现场验收:设备运抵安装现场后,买卖双方及设备原生产厂商代表共同开箱验收。验收过程中如发现缺破损,买方有权要求卖方补发和免费更换。系统测试:设备安装结束后经双方确认后进入系统调测。系统调测由卖方负责,买方派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卖方必须详细为买方介绍及讲解。在系统调测期间,卖方应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技术指标测试的诊断,在调测期间如发生故障和障碍,应作详细记录,查明原因并写出相应的分析报告。系统调试结束后,卖方应将测试诊断记录整理后交给买方,买方认可后工程进入验收测试阶段。维护文档:卖方必须提供详细完整的系统维护文档,以便于买方日后的维护工作。 技术服务卖方应提供设备安装调试时所需的工程设计资料,卖方有责任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提供技术服务,包括技术咨询等。在系统调测期间,买方有权派出技术人员参加,卖方有义务对其进行指导。在系统设备扩容及软件升级时,卖方应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卖方应对其售后服务、技术支持方面的情况作出说明。 技术培训卖方将负责对买方人员进行全面培训,通过讲授各种设备的性能、结构原理、维护管理技术及实际操作等培训,掌握系统结构、拓扑修改、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的方法与技术,使买方人员能完全独立进行管理、故障处理及日常测试维护,确保整个系统能正常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所有培训,卖方必须派出具有相应专业和实际工作经验的项目工程师和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培训教员应至少具有二年的监控项目实施经验。培训所使用的语言和教材必须是简体中文,否则卖方必须提供相应的翻译。所要求的培训内容必须随技术规范书一起提交。卖方在建议书中应提出培训内容和计划,具体培训人数待商务谈判时双方商定。3系统技术方案本管理信息系统针对燃气电厂的实际管理需求,以面向电力生产、运营管理实务为宗旨,构建统一的管控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促进业务与资源整合,实现生产过程实时数据监控、资产维修保养、运行调度、安全和环境监控、备件材料储备和耗用等业务的全过程一体化管理。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平台的建立和应用,消除企业的信息孤岛,保障信息有效、高效传递、优化业务模式和内部资源配置,使之在完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实施成本控制、增强决策科学性等方面取得成效。1) 日常管理方面:利用信息手段,提高生产运行、设备维护、日常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2) 运行管理方面: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实时数据,及时掌握一线生产数据,计算分析机组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成本。3) 设备管理方面:建立设备静态、动态档案,形成设备管理知识库(故障、检修、备品备件),实现设备资产故障维修和预防性维护保养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4) 原材料消耗方面:通过对原材料(燃料、备件、材料)储备和消耗进行动态跟踪,实现成本信息共享,使管理者随时了解成本发生的过程;结合企业当前及将来改善的成本考核体系,及时有效地降低消耗。5) 库存管理方面:物资调配快捷方便,库存占用降低,资金周转加快,减少资金占用。6) 安全管理方面: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危险源状况实时跟踪,提高安全管理和监督的及时性。7) 计划统计管理方面:为电厂的计划编制、申报、汇总、审批、执行等全过程提供快捷的管理平台,形成统一的目标体系,使公司各类计划的执行,快捷而有效地落到实处。8) 在办公效率方面:通过实现统一的管理信息协同工作平台,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与准确度。3.1管理目标PIS&CMMS系统建设的管理目标概括讲是建管理体系、串管理流程、构建知识库,以低成本运营为导向帮助电厂找到降低综合发电成本,提高机组的经济安全性能,提升整体的科学管理水平的路子。 建管理体系:主要是指把电厂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要遵循的管理制度固化到信息系统中,用计算机技术来规范和强化这些日常行为。 串管理流程:主要是指把电厂日常的管理流程(尤其是跨越多个部门或者专业的协同工作流程)通过工作流系统管理起来,从而实现对电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控制、分析、优化和统一管理,提高部门间协同工作的效率。 构建知识库:主要是将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各种有用的过程信息以数据资源的形式保存起来,形成对电厂来说宝贵的知识库,有了这些知识库,电厂可以利用其中的数据资源提高包括日常运行、设备检修、商业化运营策略等方面的工作效率,这些知识库主要由运行操作知识库、维修保养知识库、安全环保知识库、效率指标知识库、图档知识库、备件与材料知识库、人力知识库等构成。3.2信息安全目标系统将严格区分各类信息的安全级别,采用用户权限分配、防火墙与网络隔离技术、安全协议、用户身份识别、IP地址控制、系统日志跟踪等安全措施,做到各种涉密信息的绝对安全化管理、查询和传输;采用管理、硬件、软件等各种手段相结合严防非法入侵,保证系统安全可靠。3.3软件性能目标系统界面力求简洁、精美,操作灵活、简便,运行、响应速度快,各子系统密切相关,并提供与第三方应用软件的接口,便于与电厂现有信息系统以及外围其他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系统数据库结构开放,数据规划合理、规范,资料备份方便、可靠,保证数据的独立性、一致性、完整性、冗余最小化,提供完整的、可维护性好的数据库结构、表结构、表关联、字段属性及描述的说明文档。系统权限设置合理、严密,维护管理方便。系统数据安全采用多级控制,可以控制到数据库级、系统级、菜单级、程序级和字段级;系统对用户数据库进行必要的加密,数据库不能通过其它软件导出;系统允许用户在数据库层通过SQL结构式查询语言对数据库进行访问。系统数据资料共享程度高,数据库全部存在服务器中,用户必须使用数据库中的资料才能进行业务处理,从而确保所有资料的唯一性和准确性。系统提供多媒体文件链接功能,可链接到相关的文本、图纸、声像、趋势图等电子文档资源。提供保证系统成功应用所需的各项服务,包括软件知识培训、业务流程分析、客户化需求分析、客户化程序设计、客户化程序开发、实施过程业务指导、系统安装、售后服务等。详细内容将在系统实施阶段对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和资料信息作进一步细化、调整和优化。3.4 PIS&CMMS系统技术方案该管理信息系统基于燃气电厂生产、运营实际业务管理需求,通过建立全厂管控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业务和决策信息的整合,形成公司的业务管理中心、分析支持中心,保障组织内部的通信和信息交流快捷通畅、工作流程自动化,使企业管控一体化、业务全面闭环管理,提高管理和决策效率。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如上图所示,其内容包括基于数据统一的管控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信息系统门户网站、厂级数据监控系统PIS(数据采集、过程监控、趋势分析、指标计算、指标分析统计报表等)、运行维护管理系统CMMS(设备资产管理、运行操作管理、维护保养管理、安全管理、物资备件管理、燃料管理、计划统计管理等)。3.4.1管理信息门户通过信息门户,构建全厂统一的管控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使之成为全厂的信息交流平台、工作平台、知识平台。信息交流平台:通过管理信息平台可以实时了解全厂生产、运行动态。工作平台:通过工作流自动驱动日常工作业务,是个高效率的工作平台。知识平台:工作过程中收集、积累发电管理及相关专业管理的经验,经过系统分析整理形成知识库,为日常工作提供方便、快捷的知识检索及工作依据。3.4.2 CMMS系统功能设备资产管理设备资产管理以设备资产编码为主线,将设备的各种基础信息串联起来。通过设备编码、物资编码内在的联系串联起设备静态基础信息和动态履历信息,将缺陷状况、维护计划、维修历史、维修费用、可靠性状况等信息与设备台帐有机的结合,使设备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设备在不同使用阶段的全息状态和知识库信息。设备管理的核心是设备编码,注重设备的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1 设备静态台帐设备的台账包括设备编码、型号规格、技术参数、生产厂家、出厂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