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联通在全业务环境下的市场机遇.doc_第1页
新联通在全业务环境下的市场机遇.doc_第2页
新联通在全业务环境下的市场机遇.doc_第3页
新联通在全业务环境下的市场机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新联通在全业务环境下的市场机遇关旭楠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 E-mail:摘要:随着电信重组完成,五合三的方案最终敲定,两家移动运营商,三家固网运营商整合成三家全业务运营商,加快了固网与移动融合的脚步。同时,工信部又连连推出不对称的 管制措施,试图改变目前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随后 3G 牌照的发放开启了移动数据业务发 展的新纪元,彻底宣告了中国电信运营 3G 时代的到来。本文站在中国联通的角度分析了整 个电信运营市场,通过 PEST, SWOT 分析找到新联通两大核心潜力业务:移动互联网、固 网移动融合并针对新联通在全业务下如何把握客户消费行为发展这两大业务做出分析。 关键词:电信重组;固网与移动融合;3G;移动数据业务;移动互联网;消费者行为 中图分类号:F626.30 中国电信市场的整体分析目前我国电信运营市场的总销售额和总用户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话音业务与数据业务都 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数据业务增长速度更快,话音业务中移动语音正在逐渐取代固定语音, 互联网用户正在由传统的拨号上网向ADSL接入过度。总之移动、数据、宽带是大趋势。随着移动通信,宽带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信产品已经渗透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并极大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通信产业也在因此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销售额保持着8% 的复合增长率,用户数的复合增长率也维持爱8.4%,预计2010年我国电信运营市场总销售 额将达到8439亿元,总用户数将达到10亿8500万。中国电信运营市场规模与趋势-4-9000800070006000亿元500040003000200010000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12001000800百万6004002000总销售额 总用户数图 1 中国电信市场销售额及用户规模及趋势,数据来源:信产部官方网站固定电话语音的市场逐渐萎缩,移动语音与宽带接入的市场不断扩大。随着移动电话资 费的下降,以及通话质量的提高,移动语音市场正在不断蚕食固定语音的市场。预计到 2010 年,移动通信业务占总收入的 6 成,而固定电话和宽带接入各占两成。随着数据业务的提高, 互联网用户逐渐增多,大部分的互联网用户已经从以前的拨号上网转为 ADSL 宽带接入。这也成为运营商重要的增长点。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相对于数据业务,语音通信仍然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中国电信运营市场销售额客户类型细分100%80%11.1% 13.3% 15.4% 17.4% 19.5% 21.3%60%32.5% 29.1% 26.1% 23.5%21.3%19.4%40%20%56.4% 57.5% 58.5% 59.1% 59.2% 59.2%0%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移动语音 固定语音 宽带接入图 2 中国电信市场销售额客户类型细分,数据来源:信产部官方网站目前移动业务中,话音业务与数据业务都在增长,数据业务的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话音 业务。尽管目前的数据业务还面临着众多问题,如业务量虚报,部分 SP 仍然采取一些违规 手段骗取用户的话费,但随着移动、固定电话的普及,话音资费的下降,语音业务的增长空间已经越来越小,所以发展数据业务成为以后,特别是 3G 全业务时代,各家运营商的重点。移动话音业务VS移动数据业务4500400035003000亿元25002000150010005000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语音业务 数据业务 语音业务增长率 数据业务增长率图 3 移动话音业务 VS 移动数据业务,数据来源:In-Stat1 中国电信运营市场的竞争分析中国电信运营商先后经历过四次重组,一直徘徊在反垄断和反重复建设之间。一方面是 电信服务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又是国有资源的大量浪费。工信部(原信产部)一直希望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通过寻找有效的管制措施,合理的产业格局,寻找最完美的平衡。随着最新的电信重组完成,五合三的方案最终敲定,两家移动运营商,三家固网运营商 整合成三家全业务运营商,随后 3G 牌照的发放开启了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的新纪元,彻底宣 告了中国电信运营 3G 时代的到来。新的业务构成,新的市场环境,各家运营商间的竞争格 局又有了新的变化。电信重组后,三大运营商都获得了全业务经营。从用户构成来看,新联通的用户构成最 为平衡1 2,在固定用户数,手机用户数,和宽带用户数上各占 1/3 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新 联通低端用户较多,缺乏高端用户和企业用户。而中国移动的优势在于超过 60%的移动用 户份额,其中还包括了大多数的高端手机用户,但收购铁通所获得的固话和宽带用户却十分 有限,只有不到 10%的用户份额。而电信的优势在于 60%左右的固话和宽带用户,包括大 量优质的企业用户,但其手机用户只有原来 4223 万的联通 C 网用户,不到全部手机用户的10%3。中国电信运营市场竞争用户数细分100%90%80%70%60%50%40%30%20%10%0%219001100020624223163903760036272053472电信 新联通 移动固话用户数 手机用户数宽带用户数 单位:万图 4 中国电信运营市场竞争用户数细分,数据来源:各运营商年报数据整理中国电信运营商盈利分析400035003000亿元2500200015001000500024%6%13% 14%30.0%25.0%20.0%15.0%10.0%5.0%0.0%销售额 净利润 净利润率移动 联通 电信 网通图 5 中国电信运营商竞争分析,数据来源:各运营商年报数据整理中国移动凭借其在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不论是在销售额上,还是利润率上都领先于其他的运营商。而中国联通由于 C 网建设的沉重包袱,和 CG 两网的重复市场定 位问题,盈利能力一直收到影响。C 网一直到 2006 年底才实现盈利。而网通和电信大概维 持了当年南北拆分时市场份额 3、7 开的格局。电信重组后,全业务范围看,中国移动占有50%左右的市场份额(按销售额计算),新联通和电信各有大概 25%的市场份额。而中国移 动的净利润更是占到运营商全部净利润的 68%,新联通和电信分别占有 14%,18%。约。2 中国电信市场的 PEST 分析2.1 政策分析 (Politics)(1)电信属于天然垄断性行业,政府为了引入竞争机制,多次对电信产业进行拆分重 组,实行对运营商的不对称管制,以达到市场均衡。(2)十一五规划中,政府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宽带无线接入,3G、超 3G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无处不在的网络的技术研究及市场应用。2.2 经济分析 (Economics)(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30 年来中国的 GDP 增速一直维持在 10%以上(2)随着社会信息化时代的来到,人们对通信产品的需求量增大,通信运营产业也经历着高速增长,总销售额保持在 8%的符合增长率,总用户数的复合增长率为 8.4%(3)前一阶段爆发了罕见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了一些企业和消费者的购买或更新通 信产品的欲望,但一些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服务,如统一通信,会赢得越来越多的企业 客户的青睐。2.3 社会分析 (Economics)(1)人均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2)信息产业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规模与途径,改变了人们生活与工作学习中的沟 通方式。2.4 技术分析 (Technologies)(1)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宽带无线接入,3G、超 3G 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 无处不在的网络成为今后通信技术发展的热点。(2)固定电话正在被移动电话逐步取代,移动电话、宽带上网成为未来的新的增长点。(3)网络与业务分离,电信网、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