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专题的教学策略 一 复习中的一些困惑 1 一轮复习中基础知识疏理与地理能力提高的矛盾 2 二轮复习时间紧 与一轮重复问题 3 传统大专题复习模式的机械重复 4 不能与高考命题设计的口径有效对接 效率 命题人的意图 专题 微专题 命题人的意图 内容 形式 备考变化 二 微专题的界定 所谓 微专题 是指立足于学情 考情 选择一些切口小 角度新 针对性强的微型复习专题 力求解决复习课中的真问题 小问题和实问题 微专题 则强调围绕主干知识的一个中心词 从细微处入手对知识进行拓展 在整理过程中不注重知识的覆盖面 但求知识的分析和拓展深入而透彻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微时代 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研活动策划 周红星 三 微专题 的主题选择策略 一 高考 高频点 考情 浙江卷近两年考点统计 例1 微专题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1 同纬度地区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原因就是该地地势高 2 高大的山脉能够阻挡冷冷气的入侵 如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高就是由于北部的秦岭和大巴山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 3 平原地区 气流畅通无阻 加剧冷热变化程度 如北美洲由于东西两侧高 中间低的地势特征 使南方和北方的气流畅行无阻 加剧了气候的大陆性特征 4 阳坡气温高于阴坡 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 5 盆地地区地形闭塞 热量不容易扩散 往往成为夏季的炎热中心 6 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 年较差小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 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气温高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 气温低 日较差大 二 学习 困难点 学生在地理复习中遇到的重难点 高中地理学习中 学生感到最难的就是各种地理运动规律 地球运动 大气运动 水体运运等规律 还有地理思维 表达等 困难点 学情 2009年浙江真题 11 图5中 当a c值相差20 时 该地的纬度值是a 23 nb 63 nc 43 5 nd 27 n 例2 正午太阳高度角 2010浙江真题 11 读图7 某经线上有一点m 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 l1 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当角 之差小于6 时 m点的纬度范围是 a 3 n 3 sb 6 n 17 5 nc 3 n 17 5 n或3 s 17 5 sd 17 5 s 23 5 s或17 5 n 23 5 n 基本上采用公式法 不少同学计算错了 a b o 靠近某地几度 某地正午太阳高角增大几度 远离某地几度 某地正午太阳高角减小几度 以下图进行微探究 1 当太阳直射点o向北或向南移动时 直射点o与a b两地的距离如何变化 2 直射点o向北或向南每移动1 a 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如何变化 2009年浙江真题 11 图5中 当a c值相差20 时 该地的纬度值是a 23 nb 63 nc 43 5 nd 27 n 2010浙江真题 11 读图7 某经线上有一点m 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 l1 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当角 之差小于6 时 m点的纬度范围是 a 3 n 3 sb 6 n 17 5 nc 3 n 17 5 n或3 s 17 5 sd 17 5 s 23 5 s或17 5 n 23 5 n 0 23 5 n 23 5 s 0 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值与纬度的关系 2 1 0 23 5 n 23 5 s 0 47 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值与纬度的关系 4 回归线间 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值为纬度的2倍 回归以北 以南 47 2010浙江真题 11 读图7 某经线上有一点m 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 l1 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当角 之差小于6 时 m点的纬度范围是 a 3 n 3 sb 6 n 17 5 nc 3 n 17 5 n或3 s 17 5 sd 17 5 s 23 5 s或17 5 n 23 5 n 解决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问题的根本在于直射点的移动 三 能力 增长点 能力增长点的选择围绕高考要求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2 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培养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情 考情 例3 水循环 一 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环节 问题1 下图为美国西部地形图 试比较图中r1 r2流域水循环的差异 与r2流域相比 r1流域水循环领域更广 环节更复杂 水资源更新更快 从水循环的发生领域 环节 水资源更新角度 审题获取信息 调动流域知识 分析阐释能力 二 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1 蒸发 问题2 试比较r河流域a河段地区与b河段地区蒸发能力的大小 气候 下垫面性质 但a河段地区年平均实际蒸发量远大于b河段地区 说明原因 获取纬度 海陆位置等信息 调动影响蒸发因素的知识 分析阐释能力 2 地表径流 问题3 请将甲乙丙流量变化示意图与图中 地河流相对应 并说明理由 拓展 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 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 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请说出 曲线代表的名称 并分析差异的原因 r 问题4 请描述r河下游径流量的变化特点 并说明变化的可能原因 不断 波动 减少 甚至断流 气候变干 上游地区降水量减少 蒸发增强 筑坝调水 农业灌溉用水增加 植被破坏 培养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 地表径流变化 气候 下垫面性质 人类活动 问题5 结合材料 试从水循环相关知识说明冲积扇边缘泉水出露的原理 3 下渗 美国西部山间盆地边缘常分布着大量冲积扇 在冲积扇中下部 蕴含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泉水从冲积扇的边缘区渗出 造就了沙漠的绿洲 冲积扇边缘部分常常会有泉水出露 这与冲积扇的结构有很大关系 降水 下渗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 雨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 也大量渗入地下 上层为粒径较大 利于地表径流下渗 下层粒径越较小 不利于水的继续下渗 而是顺地势流向冲积扇边缘 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 水面已经非常接近地表容易出露而形成泉 问题6 在示意图中 哪些地理要素改变可导致出露的泉水减少 植被 坡度 降水 问题7 试推断r河水能资源集中在哪个河段 三 水循环地理意义 r 以水循环为切入点 重点探究影响水循环的蒸发 径流 下渗等影响因素 旨在培养学生的高考四能力 四 训练 病灶点 学情 基本概念不清答案方向错误 必修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09年 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特征区域经济发展 10年 三次产业结构工业结构 11年 产业的差异工业结构 12年 经济区位优势 13年 第二 三产业就业结构 浙江卷中所出现必修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概念 区域经济 区域发展特征 比较 联系 结构特点 发展阶段 农业结构指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等各生产部门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工业结构指各工业部门组成及其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 常指轻重工业结构 主要从三次产业的比重 水平 速度等方面 资源 能源调配 产业转移 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化高效综合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经济指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流通 交换等活动 4 简述图14中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8分 以 节点 知识为话题 选择高考高频考点知识作为节点 围绕节点横向联系 梳理核心知识 从节点切入 纵向加深 与高考相贴近 培养应战能力 1 知识整理 四 微专题 的形式 风 某类图示如何判读 注重关键点的点拨 某类选择题的判断方法 尤其在两个选项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 某类综合题设问的答题的一般规律 重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答题指导 2 方法指导 3 能力培养 4 题目训练 五 微专题 的实施策略 1 嵌入在正常的专题复习过程中 根据教学需要嵌入一个微小专题 突出该教学内容 加深学生印象 正午太阳高度 风 2 复合 根据教学需要 每节课进行2 3个微专题 分别解决不同的教学问题 各微专题之间 以具有相关性 亦可相对独立 在正常的复习过程中 发现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