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第14课 新知预习 巧设计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课堂小结 建通史 基础等级 发展等级 重点诠释 考点全解 创新演练 大冲关 一 开眼看世界 1 背景鸦片战争前夕 清朝君臣闭关自守 愚昧无知 2 代表 1 林则徐 成就 设立译馆 编译出 各国律例 等资料 地位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四洲志 2 魏源 成就 编撰出 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影响 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对当时的有重要启迪作用 海国图志 思想解放 二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1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面对的形势 清政府内部形成了以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 2 目的挽救封建统治 内忧外患 3 实践创办了一批 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 4 影响迈出了中国历程的第一步 近代企业 近代化 三 维新变法思想1 早期维新思想 1 背景 随着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 2 代表 王韬 郑观应等 3 主张 经济上 发展民族工商业 与外国进行 文化上 主张兴办学校 学习西方知识 政治上 主张革新 实行 4 评价 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洋务运动 商战 自然科学 君主立宪制度 2 康梁等人的维新思想 1 时间 19世纪90年代初 2 代表人物 康有为 严复等 3 活动及主张 康有为 在广州办万木草堂 撰写 新学伪经考 和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梁启超 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 发表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 宣传伸民权 设议院 变法图存的思想 严复 指出封建君主皆为 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4 实践 1898年 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 实行变法 但很快就失败 5 作用 起到的作用 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变法通议 大盗窃国 光绪帝 思想启蒙 从 师夷长技 到 君主立宪 1 魏源 师夷长技 的唯一目的是 制夷 即抵抗外国侵略者 洋务派 师夷长技 的目的 首先是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其次是在与列强保持 和好 条件下 徐图自强 有人说 洋务派是林则徐 魏源的继承者 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 请说明理由 提示 有一定道理 但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 林则徐 魏源提出 师夷长技 的思想 洋务派继承了这一思想 并付诸实践 开展洋务运动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林则徐 魏源 师夷 的唯一目的是 制夷 而洋务派 师夷 的目的首先是镇压农民起义 其次才是徐图自强 因此两者之间尽管有继承关系 但在首要目的上还是有区别的 2 cctv10 百家讲坛 中 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 上 一讲中 把康有为的思想概括为 以西学为营养哺育出来的思想 又披上了中国古老学术的外衣 试探讨这样概括康有为思想的依据 提示 依据是康有为将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典相结合 来宣传维新变法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一 洋务派 与林则徐 魏源等人思想的异同点1 相同点 1 目的相同 洋务派思想是对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两派都主张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抵御外国侵略 根本目的都是维护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 2 二者在手段上是一致的 师夷长技 向西方学习 对西方 长技 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3 结果相同 都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 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但最终都失败了 2 不同点 1 林则徐等侧重于抵抗列强侵略 洋务派侧重于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 林则徐等人的主张没有完全实行 只停留在 知夷 的层次上 而 洋务派 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 1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与 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主要区别在于 根本目的完全不同 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 提出者的阶级立场完全不同 影响不同a b c d 解析 本题结合魏源和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和政治主张来回答 他们都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 都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己任 因此 在阶级立场和根本目的上是相同的 答案 b 二 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原因1 特点 1 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 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2 他们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 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 这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 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2 原因 1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不敢也不能够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表现在文化上 即康有为借助古代文化形式来表达他的新思想 2 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肤浅 他们的思想是从西方引进来的 然后把外国的东西加以民族化 并非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3 西学在我国的传播水平低 特别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 4 康有为本人是一位儒家经学的大师 对儒学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 他更知儒学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采取 儒表 方式更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5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妥协性所致 2 2010 江苏高考 近代史上 顽固派 其貌则孔也 其心则夷也 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 魏源b 李鸿章c 康有为d 孙中山 解析 本题考查维新派的思想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 其貌则孔也 其心则夷也 可知 该人物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 故选c 由 顽固派 可知a d不符合题意 李鸿章等洋务派与 其心则夷也 不符 b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典题例析 例1 2011 北京高考 九州缩地凭挥翰 四海披图当泛槎 木筏 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这篇著述是 a 海国图志 b 资政新篇 c 变法通议 d 孔子改制考 解析 本题考查西学东渐的相关内容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 九州缩地凭挥翰 四海披图当泛槎 可知该著述主要内容是介绍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 1842年 魏源在 四洲志 的基础上编撰的 海国图志 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a项正确 资政新篇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b项错误 变法通议 是梁启超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宣传伸民权 设议院 变法图存的思想著作 c项错误 孔子改制考 是康有为借用经学的外衣 否定君主专制统治 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著作 d项错误 答案 a 题组冲关 1 2012 东营期末 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 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 天朝上国 的美梦中惊醒 一股 新思想 萌发了 新思想 的核心是 a 学习西方 兴办近代工业b 与西方进行 商战 保护本国利益c 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d 冲破传统的本末观 发展工商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所谓 新思想 就是打破传统的闭关锁国观念 开眼看世界 冲破狭隘的妄自尊大心理 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答案 c 2 洋务运动期间 安庆内军械所等企业的创办在当时所承担的 社会责任 是 a 学习西方政治体制 镇压国内农民起义b 首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c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d 破除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开实业救国之先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 安庆内军械所等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在当时的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洋务派本身属于地主阶级 故其不会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 也不会在中国提倡发展资本主义 故选c 答案 c 典题例析 例2 2011 安徽高考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事 b 吾国固有之文明 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 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 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并立 合之则两亡 d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 科学之兴 其功不在人权说下 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观点的能力 c项主张将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相融合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 属于维新派思想 正确 a项属于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派思想 b项体现了以中国文明弥补西洋文明不足的思想 d项体现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和科学思想 故选c项 答案 c 题组冲关 1 在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 栏目中 杨天石先生曾说 这一部分人 他们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 教育及政治制度 杨先生所说的 这一部分人 是指 a 林则徐 魏源b 洋务派c 资产阶级维新派d 资产阶级革命派 解析 材料中的 这一部分人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但又不主张改变现行的君主政体 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 a b都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没有上升到政治制度的层面 d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但还主张推翻现行的君主政体 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2 2012 郑州高二检测 之所以说维新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主要原因是 a 变法得到光绪帝的支持b 变法涉及我国政治制度的变革c 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d 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解析 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 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主张兴民权 提倡新学 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所以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答案 c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 今祖宗之地既不可守 何有于祖宗之法乎 夫使能守祖宗之法 而不能守祖宗之地 与稍变祖宗之法 而能守祖宗之地 孰得孰失 孰重孰轻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2 生民之初 本无所谓君臣 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 亦不暇治 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共举之 则且必可共废之 君末也 民本也 谭嗣同全集 请回答 1 材料1驳斥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 他的论证依据是什么 2 材料1中何处体现了康有为的阶级局限性 表明了什么实质 3 材料1 2都是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 论证的实质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派的主张和评价 第 1 问要注意材料的出处 由此得出答案 第 2 问需仔细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找出关键词句 第 3 问较为容易 从材料出处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 顽固派 把变法和救亡联系起来 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事实驳斥封建顽固派的迂腐守旧 2 稍变祖宗之法 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 向封建势力妥协 3 资产阶级维新派 从理论上阐明了要求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上 1 林则徐 魏源是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 的先驱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提出 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开始向西方学习 2 洋务派提出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并把 师夷长技 的思想付诸实践 3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不仅具有救亡图存的爱国性质 而且宏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政治上 1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同英国签订了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2 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3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签订了 马关条约 列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