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1 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 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其儒家思想的形成 1 原因 1 社会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2 阶级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 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 提出自己的主张 3 文化基础 贵族垄断教育 学术的局面被打破 出现了 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预习导学梳理 知识 点拨 一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 士 私人讲学 2 表现 1 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 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 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 被称为 2 代表人物 老子 荀子 韩非子 诸子百家 3 影响 1 各家彼此吸收 融合 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3 是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思想解放运动 知识点拨 百家争鸣 中的 百家 并非实指而是泛指 意为数量多 派别多 争鸣 并不意味着各家各派别的主张绝对不同 而是不同之中有其相同之处 各家学说都是为了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1 春秋时期孔子思想 1 思想核心 即爱人 要做到待人宽容 2 政治主张 强调统治者要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主张 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3 教育贡献 首创私人讲学 主张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仁 以德治民 克己复礼 有教无类 2 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 1 思想主张 民贵君轻 王道 2 历史影响 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 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后期 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误区警示 1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 仁 的思想 但不是简单地继承 而是提出了 仁政 思想 将孔子 仁 的学说扩展到政治 经济 思想等领域的施政思想 2 儒家的 民本 思想与现代的 民本 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现代的 民本 思想含有民主 自由 平等 公平的原则 而儒家思想中的 民本 思想只是为统治者服务 绝无现代 民主 思想意识 三 道家和法家1 道家 1 老子 世界观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道 政治主张 提出 的政治主张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提倡清静无为 知足寡欲 辩证法 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 有无 难易 贵贱 祸福都是相互依存 不断转化的 无为而治 2 庄子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的 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 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相对 2 法家 1 代表 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2 主张 以法治国 提出了系统的 3 影响 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 迎合了建立 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韩非子 法治理论 大一统 误区警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而不能认为是道教的创始人 道教兴起于东汉 其中某些成分可能吸取了道家学派的思想 但不能说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 课堂讲义理解 深化 探究 主题一 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及影响 1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历史条件 1 经济上 井田制瓦解 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 2 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 士大夫阶层崛起 3 阶级关系上 士在社会 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 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4 教育学术领域 学术下移 出现私人讲学 2 百家争鸣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 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互相诘难 批驳 展开争论 2 诸子百家冲破了礼法束缚 四处游说 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探问题材料 全球通史 载 东周 的混乱和改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思想界 迫使他们重新估价自己的传统 或将其抛弃 或使之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 因而 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 富有创造力的时期 1 东周 的混乱和改革 的表现是什么 答案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各国改革 如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等 2 思想文化大变动 指的是什么 答案出现 百家争鸣 的局面 教方法用 一 二 三 四 巧记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 主题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及其影响1 孔子思想中的人文精神 1 仁 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 2 礼 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 有教无类 等教育主张 保证了个性发展 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 2 儒 道 法 墨四大学派的特点因各学派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所以其思想也会不同 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1 儒家 重仁政 礼治和教化 2 道家 追求自然 无为 3 法家 重法治权谋和变法革新 4 墨家 主旨是 兼相爱 交相利 3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1 儒家的 仁政 契合当今的 以德治国 2 法家的法治思想 契合当今的 依法治国 3 孔子的教育思想 契合当今的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等 4 墨家的 兼爱 非攻 契合当今的平等博爱 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探问题材料一子曰 如有王者 必世而后仁 子曰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 之 论语 材料二入国 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 则语之尚贤 尚同 国家贫 则语之节用 节葬 国家熹音湛湎 则语之非乐 非命 国家淫僻无礼 则语之尊天 事鬼 国家务夺侵凌 即语之兼爱 非攻 墨子 1 孔子和墨子主张的 爱 是否一致 说明理由 为什么战国时期 墨子的思想不被统治者重视 答案 不一致 孔子的 爱 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有等级差别 墨子的 爱 是没有等级差别的 墨子的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不符合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需要 故不被统治者重视 材料三太上 统治的最高境界 不知有之 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 其次 亲而誉之 其次侮之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自然 老子 2 材料中体现了怎样的治国主张 对此你如何评价 答案 无为而治 的治国主张 老子主张顺应天意 自然 顺应人性 自然而然地治理国家 以无为而达到有为的目的 在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的局面下是消极的思想 在封建王朝刚建立初期 以此为指导思想的休养生息政策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四夫严刑者 民之所畏也 重罚者 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 设其所恶以防其奸 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3 根据材料一 四归纳孔子与韩非子的主张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答案同 都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 异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4 假如你是一位战国时期的君主 你会采用哪一家的学说 说出你选择的理由 答案 法家 原因 a 法家主张社会不断发展变化 需要变革创新 为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b 法家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既能适应战国时期趋向统一的社会形势 也能顺应君主的个人要求 教方法1 表格法理解孔子 孟子 荀子思想的异同 2 巧记诸子百家思想兼爱非攻贤被尚 爱人不分民与王民贵君轻仁主张 政在得民桀纣亡人定胜天荀思想 唯心哲学我老庄窃钩窃国不一样 改革集权法主张韩非思想放光芒 诸子文章各有长 当堂检测巩固 应用 反馈 1 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就其性质而言 它是中国历史上一场 a 政治运动b 启蒙运动c 思想文化运动d 思想解放运动解析 百家争鸣 发生在思想文化领域 排除a项 诸子百家中思想各异 流派纷呈 排除b项 c项过于笼统 不能体现流派纷呈 争鸣 的特点 故可排除 1 2 3 4 5 6 d 2 春秋战国时期 认为 行仁政而王 莫之能御也 的思想家属于 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墨家解析 行仁政而王 莫之能御也 出自 孟子 公孙丑上 意思是统治者若真能行仁政 将无敌于天下 故b项正确 1 2 3 4 5 6 b 3 某班同学在编写 诸子百家论治国 的历史短剧时 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a 兼爱非攻 互助互爱 b 民贵君轻 社稷次之 c 为政以德 爱惜民力 d 以法治国 中央集权 解析a项是墨家的主张 c项是孔子的主张 d项是法家的主张 1 2 3 4 5 6 b 4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 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 舌尖上的浪费 的 光盘行动 中 早在战国时期 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 兼爱 非攻 的同时 就倡导 节俭 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 老子b 墨子c 荀子d 韩非子解析战国时期的墨子宣扬 兼爱 非攻 提倡节俭 反对奢侈浪费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1 2 3 4 5 6 b 5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 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 世异则事异 这段话反映了 a 孟子的 仁政 学说b 墨子的 兼爱 思想c 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d 庄子的 齐物 观点解析 世异则事异 是论点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 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是论据 论点体现了法家的改革观 1 2 3 4 5 6 c 6 阅读下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言论 材料一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 列德而尚贤 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 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 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1 2 3 4 5 6 材料三不尚贤 使民不争 大道废 存仁义 法令滋章 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夫严刑者 民之所畏也 重罚者 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 设其所恶以防其奸 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 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1 2 3 4 5 6 请回答 1 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 各材料所提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解析本题通过 如何治理国家 这一论题 考查了不同学派对此的观点 解题的关键在于熟记各个学派的基本思想主张 同时还要注意 一要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和分析各派所持思想观点的原因 二要理解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的基本观点 答案围绕的中心问题 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 材料一主张用 德 和 礼 材料二主张尚贤 材料三主张无为 材料四主张严刑重罚 2 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 当时社会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主张 答案社会大变革时期 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主张 3 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的影响最大 原因是什么 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 答案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 因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材料一的主张 教材问题解答迁移 训练 纠偏 学思之窗提示 孔子 孟子 荀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基本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但在对人性的认识方面却大相径庭 这反映出思想认识的复杂性 人性 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 思想认识的 相同 与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安全教育培训理解课件
- 2024年山西警察学院军训动员大会校长发言稿9000字
- 龙胜县裕朗滑石制品有限公司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2025年福建省“超级全能生”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 防疫管理办法解说稿
- 企业现场安全知识培训
- 企业春季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环境监察培训管理办法
- 智能语音导览系统-洞察及研究
- 至阴穴脑功能重塑-洞察及研究
- 高级高炉炼铁操作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 前置公司协议书范本
- 房产中介居间服务合同
- 养老院预防老人食品药品误食
- 地下室转让合同协议书
- 大学生创业基础2000116-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正式版)YBT 6328-2024 冶金工业建构筑物安全运维技术规范
- (正式版)HGT 6270-2024 防雾涂料
- 2024年的老龄化社会与养老产业
- 钣金生产工艺
- 护理信息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