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版历史第43讲专题小结 一 中国维新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不同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程度型选择题的解题技法此类题型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题干与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 其他选项因不够全面或不完全切题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在题干中往往用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件 如 根本的 最突出的 主要 直接 等 解题的基本方法有 1 排除法 即排除表述存在错误的选项 表述不够严密的选项和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的选项 2 比较分析法 即分析比较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选取对于题干来说更直接 更具体 更全面或更具根本性的选项 注意不能入选的选项常有以下毛病 以偏概全 范围过大 相关性小 等 3 基本理论分析法 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 如主观与客观 量变与质变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发展的观点 共性与个性的原理进行比较分析 确定最佳选项 4 联系历史背景分析法 即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 找出最佳选项 典题例证 2014四川资阳一模 李厚泽在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中说 启蒙的目标 文化的改造 传统的扔弃 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的面貌 下列主张与他的观点最一致的是 a 今日之中国 当造今日之文学 b 制胜之道 在人而不在器 c 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乌可得开哉 d 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解析 文化的改造 传统的扔弃 说明李厚泽评价的是新文化运动 今日之中国 当造今日之文学 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提倡新文学内容 观点较一致 故a项正确 b项是曾国藩强调人才重要性的言论 c项是梁启超的观点 d项是洋务派的观点 故b c d三项错误 答案a 1 有学者认为 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 是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甲午中日战争后 a 中国割地赔款 丧权辱国b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c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潮流答案c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也割地赔款 丧权辱国 与甲午中日战争后没有本质区别 故a项错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不符合时间限制 故b项错误 甲午中日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得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深入到制度层面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故c项正确 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等 开眼看世界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不符合时间限制 故d项错误 跟踪训练 2 冯桂芬在 校邠庐抗议 中提出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各项与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 以忠信为甲胄 以礼义为干橹 b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c 军机无远略 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d 发扬吾固有之文化 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答案b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为 中体西用 思想 故b项正确 a c两项为顽固派的主张 材料体现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不是学习西方文化 排除d项 高考命题体现的主流价值观1 高考命题体现的主流价值观之一 科学创新精神 思想解读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 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 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 另一方面 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开拓进取是科学精神的活力 科学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这体现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 就是要注意关注中外重大科技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 还要了解和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人格魅力与精神 2 高考命题体现的主流价值观之二 追求公平正义 民主自由平等 公民意识 思想解读 社会公平正义 是人类不断的追求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准 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解决 实现社会和谐 步入近代 自由 平等 民主 成为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 反对专制统治 要求民主政治和平等权利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在现代 民主 平等 自由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政治价值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和平等权 科学地把握公平和效率的均衡关系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 才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 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 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 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 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3 高考命题体现的主流价值观之三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思想解读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及行为 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 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 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文化 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 爱国主义 与 民族主义 有着紧密的联系 并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 从历史角度看 中国和世界蕴含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历史主干知识 是高考命 题的重点 其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 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操 反对分裂 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利益和统一的精神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民族独立与富强的精神 继承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等 典题例证 2013四川文综 4 4分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19世纪40年代 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 19世纪40年代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60年代 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兴起 19世纪90年代 维新变法思想走向成熟并推动戊戌变法的开展 综合三者 可知答案为d 答案d 1 五四运动前后 北京大学教员中既有以陈独秀为首 以李大钊 胡适 鲁迅 钱玄同 刘半农等为骨干的革新营垒 又有辜鸿铭 刘师培 陈汉章 黄侃等知名的旧派学者 他们政见不同 在学术上也各抒己见 这一现象 a 有利于提高北京大学的教育和科研水平b 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c 体现了北京大学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的办学方针d 推动了 民主与科学 思想的传播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 兼容并包 方针的把握 当时北大的教员中 既有革新营垒又有旧派学者 这体现了蔡元培提倡并实行的 兼容并包 的原则 故c项正确 a b d三项与题意不符 故排除 跟踪训练 2 1919年 陈独秀在 立宪政治与政党 中指出 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 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 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 无论在君主国 民主国 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 集会 言论出版三大自由权完全保住 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 这表明他 a 否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推进乡村生态产品高质量生产经营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2025湖北随州市广水市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事业岗位管理专项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4自考专业(护理)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火电电力职业鉴定试卷【达标题】附答案详解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2024年安全员考试检测卷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2024山东省荣成市中考数学重难点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4九江职业大学单招《物理》自我提分评估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建筑垃圾绿色低碳资源化利用项目初步设计
- 请示 通报 合同8篇
- 2025年建筑工地安全培训考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2025版)解读
- 2025年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通信专业实务·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市政工程新技术
- 2025年陕建集团资料员考试题库
- 2025年国企财务招聘笔试题和答案(基础知识测试题)
- 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合作协议
- 人工智能 - 趋势Trend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y Mary Meeker 中文版
- 2025发展对象考试测试题库(附含答案)
- 《雅马哈MG166 调音台使用说明书》
- 2024-2025学年深圳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复习题《平行四边形》解答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