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2.了解鲁迅其人。3.了解人们对鲁迅的怀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介绍作者。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参加追悼念的人多;送来的花圈挽联多;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2.什么事使“我”惊异?(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3.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四、学习第二段,讨论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马马虎虎(反义词)认认真真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小结:这个小故事讲鲁迅跟“我”谈水浒传从中启发教育“我”要读书,反应了(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关心下一代)。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3.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1.什么叫“恍然大悟”?“我”当时有没有真的“恍然大悟”?从哪里看出来?(作者年轻小,不鲁迅先生话的含义)2.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作者天真无知,把伯父的话错了,在座的人为她天真,幼稚的解说而感支好笑)3.引导学生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四周黑洞洞的”是说旧社会的黑暗;“容易碰壁”说明革命者随时都会遭到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鲁迅先生在旧社会经常碰壁,说明受迫害很深。这个句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既真实生活在反映了旧社会人民没有丝毫的自由,革命者处处遭受迫害的社会现实,又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性格和勇于跟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不怕挫折的乐面主义精神。)4.作者回忆了这个小故事是想说明什么?二、学习第四段,讨论1.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并议一议,这么冷的天,那位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两只手”、“地上淌着一滩血”、“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车夫家里穷,连一双鞋都买不起。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说明他要拼命挣钱养家糊口。车夫的处境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缩影)2.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不示动作的词。这些词表示鲁迅什么感情?(“扶上”、“蹲着”、“半跪着”、“夹出”、“洗”、“敷上”、“扎好”、“掏出”、“给”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3.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严寒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憎恶的思想感情。“吧一口气”是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造成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4.小结:这个故事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受伤车夫,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憎恨。三、学习第五段1.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阿三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2.齐读最后一小节,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既是对开头照应,又是全文中心句,点明中心作用。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教案 北京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找出中心句。2.明白首尾两段之间关系,细读课文第一段。3.学习字词,重点点拨“张冠李戴”及“囫囵吞枣”的意思。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1.引导学生列举浙江名人,引出鲁迅,出示鲁迅画像,向画像敬礼,揭题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3.自由读课文,思考(投影出示):周晔回忆了关于伯父鲁迅的哪几件事?4.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用“”划出中心句。5.讨论反馈:(1)周晔回忆了五件事:a.追悼鲁迅b.谈论水浒传c.谈“碰壁”d.救护车夫e.关心女佣随机解释“追悼”以及水浒传鲁迅是位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中心句(投影出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细读第一段:导入:这一句话(中心句)与第一段中哪句话有联系?指名读第一段。(2)第一段与之关联的句子(投影出示):“那时侯,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谁能根据句子的意思,用上关联词,说一句话?进行不同因果句式的语言训练。句中“爱戴”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呢?(参加追悼会的人多、情真、挽联多、花圈多)随机解释“挽联”,读鲁迅像上挽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伯父深受许多人的爱戴,“我”为什么有点惊异了呢?(“我”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没想到伯父是个不寻常的人。)(4)伯父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他,再次强化首尾联系。(5)用低沉的语调读第一段。二、字词点拨:1.读一读,辨一辨,再组词。掉() 言() 用() 许()悼() 唁() 佣() 浒()2.点拨“张冠李戴”及“囫囵吞枣”的词义。(1)找到成语在课文中的位置,并读读含有该成语的句子。(2)“囫囵吞枣”原指吃枣子不嚼,整个儿吞入肚中,课文中指什么?找出表明“我”看书“囫囵吞枣”的句子,读一读。(3)“张冠李戴”原指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课文指什么?哪里看出“我”看书张冠李戴?(4)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根据文中的意思,用上关联词来说一句话。三、学生作业:抄写生字课后反思:一、整体入手:文章是个系统,阅读教学教师应有一个整体观念,整体感知,局部体会,再回到整体感悟上。这样学生所学不是一些零碎的东西,而是对课文完整的认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脉络清晰,叙事清楚,中心显豁,因此我选择了整体感知内容,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提纲挈领,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二、以点带面:阅读教学,切忌逐词逐句地分析讲解。在课文第一段教学中,突出一句话,抓住一个词,围绕这句话,这个词,分析课文,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加深理解,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三、加强语言训练:加强语言训练已成共识,如何加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觉得:1.训练点要准,要考虑到教材实际,更要考虑到学生实际,难易宜适度。“张冠李戴”、“囫囵吞枣”二词在课文中都有上下语境可作理解参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再弄清两者关系,并据此说因果句,训练点选择较为适当。2.训练应扎实,不应架空。这两词的教学立足于课文,不仅加深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效果。四、注重德育渗透:德育渗透应有机,也应注意一种情境的营造。浙江名人辈出,让学生列举一下家乡的乡贤,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增强对家乡的自豪之情,从而也较自然地入题。黑白剪纸鲁迅像以及一副挽联,增添一种肃穆之气,又通过敬礼形式强化德育氛围,为下面新授定下基调。朗读时,哀乐低回,效果更佳。第二课时设计理念: 以“走近走进感受评价颂扬”为线索,图文结合,开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教学目标:1.初步读懂课文大意,能给“四件事情”写合适的题目;理解“饱经风霜”的意思;2.图文结合,开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领会鲁迅的言行和心理;3.初步感受鲁迅热爱和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知道鲁迅的为人。教学难点:了解篇章的各部分结构。教学过程:一、走近鲁迅 1.教师朗诵有的人: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但他还活着。这个“活者”的人是谁?他就是(媒体出示鲁迅先生像)。2.你认识他吗?出示:鲁迅(18811936)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怎样称呼他?为什么这样称呼?3.课件出示:我这里有一张别人为鲁迅先生制作的“名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 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你从这张“名片”中获得了什么信息?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眼中的伯父鲁迅,是怎样一个人?(板书:侄女周晔 鲁迅)二、走进鲁迅 1打开课文,自由快速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12分钟后提出要求):给鲁迅先生做的四件事情分别取一个你认为恰当的题目。3检查四个题目。教师归纳板书(或让学生参与板书):谈读书;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三、感受鲁迅 1导入:刚才我们大致地了解了鲁迅先生的四件事情,下面通过“救护车夫”这件事,再来深入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人格风范。 2指名朗读本部分。 3(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围绕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救护车夫”):这幅图,画的就是“救护车夫”的情景。(1)第一次看图,说说主要内容。(2)第二次看图,媒体出示4个研究专题:1环境;2对话;3动作;4神态和心情。(3)选择专题,分组研究(在课本上采用“批注式研究法”)。通过专题研究,感悟语言的内涵和鲁迅的人格魅力。(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基本策略:1找出专题相应的句子、语段读一读; 2读出了什么?读出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环境: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鲁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讨论:这样的环境与车夫的脸“饱经风霜”有什么关系? (在生活中你见过“饱经风霜”的脸吗?)对话:(与车夫)充满同情、关心;(与我)憎恨旧社会;动作:充满同情、关心;神态和心情:神态严肃,心情沉重。讨论:“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清楚楚”?互动:创设情景问鲁迅,你为什么要叹气? 如果你是鲁迅,你会怎么做,怎么说? 4创设情景:如果你是车夫,碰到了鲁迅这样的好心人,你会对鲁迅说什么? 四、评价鲁迅1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鲁迅先生的自我评价:(媒体出示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朗读,体会含义。2媒体出示有的人: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但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作牛马。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朗读。3(媒体出示)毛泽东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是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4“我”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写在事先印发与名人评价一起的纸张上);交流。五、颂扬鲁迅观察课文插图,以我看见为题,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颂扬鲁迅先生。板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课后反思:在课堂上,不能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的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总想根据自己课前背好的教案,顺利进行,一遇到学生有脱离预设轨迹的情况发生,就有点不知所措,或者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