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讲稿.ppt_第1页
《宏观经济学》讲稿.ppt_第2页
《宏观经济学》讲稿.ppt_第3页
《宏观经济学》讲稿.ppt_第4页
《宏观经济学》讲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Copyright Tian XiangLiu2009 Allrightsreserved 2 讲课教师 刘天祥工作单位 湖南商学院学历职称 博士 教授答疑预约谈地点 一办公楼423电子邮件 LTX hnbc 3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宏观 Macro 希腊文表示 大 的含义 2 微观经济学 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 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经济理论 3 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通过对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 找到总体经济的变动趋势 探寻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道路 总体经济行为的结果就是国民收入 于是 宏观经济学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 4 二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宏观经济学部分 我们将讨论如下一些问题 一是国民经济总量 又叫国民收入 如何核算 二是国民经济总量如何决定 三是国民经济总量如何长期 持续 有效地增长 围绕这三个大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展现为下几个方面 1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 2 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3 国民收入决定中的几个专题4 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三 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收入理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围绕着国民收入来展开的 所以又称为收入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围绕围绕价格展开的 所以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5 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特点及研究方法 一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2 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3 制度是既定的 已知的 6 二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 联系 是整体与个别之间的关系1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相互补充 互为前提3 两者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法 属于实证经济学4 两者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 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 供求曲线的形状也大体相同 二 区别 1 研究对象不同2 解决的问题不同3 研究方法不同4 基本假设不同5 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 7 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 以实证分析方法为主就宏观经济学的内容而言 它假设社会制度不变 撇开价值判断问题 深入研究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 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不是截然对立的 规范分析往往以实证分析为基础 而实证分析也无法完全回避价值判断问题 2 以总量分析法为主运用总量分析法时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有些总量变化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而得到 二是有些总量变化的加总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 三是有一些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根本就不能直接加总 8 3 以均衡分析方法为主经济学中的均衡 Equilibrium 是指任何一个经济决策者都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决策以增加利益时的状态 均衡分析 EquilibriumAnalysis 是在假定各经济变量及其关系已知的情况下 考察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状况的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均衡分析法 偏重于数量分析 9 4 存量分析方法与流量分析方法相结合流量是时期数 婉如从喷头正流向浴池中的水 存量是时点数 婉如浴池中存留下来的水 流量来自存量又归入存量 存量分析是指对一定时点上已存在的有关经济总量的数值及其对其他有关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流量分析是指对一定时期内有关的经济总量的产出 投入 或收入 支出 的变动及其对其他有关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5 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相结合事后变量亦称实际量 统计量 是指经济变量的实际取值 事前变量亦称计划量 意愿量 指经济变量在决策时的取值 宏观经济学主要通过对事前经济变量的分析 揭示宏观经济现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联系 10 6 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三种方法相结合7 即期分析和跨时期分析的方法相结合 四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宏观经济学更多地运用模型工具 符号 公式等来仿真经济世界中各变量的相互关系 变量有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两种 经济模型的目的是解释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11 第三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宏观经济理论的早期阶段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两个特征 第一 古典经济学派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是掺杂在一起的 他们所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或发展问题 既涉及价值 价格 分配等微观问题 也涉及国民财富 经济增长的原因 货币 财政等宏观问题 第二 古典学派的宏观经济学说以劳动价值论作为其微观理论基础 二 宏观经济学的准备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 凯恩斯革命 之前 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准备时期 这一时期在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新古典经济学 12 三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是以1936年凯恩斯的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的 第一 突破了传统的充分就业均衡理论 建立了一种存在失业的经济均衡理论 第二 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中心 第三 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 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体系 第五 创立了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总体分析的货币理论 第六 明确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 13 四 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一方面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 希克斯 美国经济学家汉森 萨缪尔森 莫迪利安尼 托宾 索洛 奥肯等人不仅大力宣传 而且积极补充和完善凯恩斯的经济思想 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另一方面 在凯恩斯主义内部也出现了分化 与此同时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一些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也纷纷产生 他们的理论虽没有完全替代凯恩斯主义在宏观经济学中的统治地位 却使凯恩斯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了变化 在凯恩斯之后 宏观经济理论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不仅各种流派纷呈 而且也都有一定的影响 14 第四节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的章节安排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短期决定 总需求曲线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IS LM模型 IS LM BP模型 总供给曲线 劳动市场 和总量生产函数 国民收入长期决定 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 指标与核算体系 一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AD AS模型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15 二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章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