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原理.doc_第1页
汽车空调原理.doc_第2页
汽车空调原理.doc_第3页
汽车空调原理.doc_第4页
汽车空调原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空调原理一、汽车空调系统的概念 空调是空气调节器的简称,它的作用是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使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和洁净度达到人体所需要的舒适范围。 (一) 汽车空调的性能评价指标: 1、温度指标:温度指标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人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20-28C,超过28C,人就会觉得燥热。超过40C,即为有害温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低于14C,人就会感到“冷”。当温度下降到0C时,会造成冻伤。因此,空调应控制车内温度夏天在25C,冬天在18C,以保证驾驶员正常操作,防止发生事故,保证乘员在舒适的状况下旅行。2、湿度指标:湿度的指标用相对湿度来表示。因为人觉得最舒适的相对湿度在50%-70%,所以汽车空调的湿度参数要求控制在此范围内。 3、空气的清新度:由于车内空间小,乘员密度大,在密闭的空间内极易产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汽车发动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道路上的粉尘,野外有毒的花粉都容易进入车厢内,造成车内空气混浊,影响加成人员身体健康。这样汽车空调必须具有对车内空气进行过滤的功能,以保证车内空气的清新度。 4、除霜功能:由于有时汽车内外温度相差太大,会在玻璃上出现雾式霜,影响司机的视线,所以汽车空调必须由除霜功能。 5、操作简单、容易、稳定:汽车空调必须做到不增加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不影响驾驶员的正常驾驶。二、汽车空调系统的发展发展的五个阶段:1、单一暖风系统,即利用房间取暖的方法。1925年首先在美国出现利用汽车冷却液通过加热器的方法取暖。到1927年发展到具有加热器、鼓风机和空气滤清器等比较完整的供热系统。在寒冷的北欧、亚洲北部地区,目前仍然使用单一暖风系统。2、单一制冷系统。1939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帕克公司(PACKARD)首先在轿车上安装机械制冷降温的空调系统,成为汽车空调系统的先驱。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目前仍然使用单一制冷系统。3、冷暖一体化空调系统。195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在纳什(NASH)牌轿车上安装了冷暖一体化的空调系统,汽车空调系统才基本上具有调节控制车内温度、湿度的功能。随着汽车空调技术的改进,目前的冷暖一体空调基本上具有降温、除湿、通风、过滤、除霜等功能。这种方式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形式。 4、自动控制的汽车空调系统。冷暖一体化空调系统需要人工操纵,增加了驾驶员的工作量,同时控制质量也不太理想。196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自动控制的汽车空调系统安装在卡迪拉克轿车上。这种自动空调系统只要预先设定所需的温度,空调系统就能自动地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达到调节车室内空气的目的。 5、微机控制的汽车空调系统。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一起联合研究微机控制的汽车空调系统,1977年同时安装在各自生产的汽车上。微机控制的汽车空调系统功能增加,显示数字化。微机根据车内外的环境条件,控制空调系统的工作,实现了空调运行与汽车运行的相关统一,极大地提高了调节效果,节约了燃料,从而提高了汽车的整体性能和最佳的舒适性。三、制冷方式:(一)、液体气化(丛液态转化成气态,吸收热量)(二)、气体膨胀(气体经膨胀做功或截流减压,使气体温度降低)(三)、涡流制冷(通过人工方法产生漩涡使气体产生冷、热两部分,分离出冷气进行制冷)(四)、热电制冷(热电效应(即帕尔贴效应)的一种制冷方法。这种方法的制冷效果主要取决于两种材料的热电势。纯金属材料得导电性好导热性也好,其帕尔贴效应很弱,制冷效率很低(不到1%)。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点势,可以成功地用来做成小型热电制冷器。每对热电偶只需零点几伏电源电压,产生的冷量也很小,所以需要将许多热电偶连成热电堆后才能使用。)四、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一)一般汽车空调系统的分类有以下几种方式: 1、按功能可分为单一功能和组合式两种 (1)单一功能是指制冷、暖风各自独立,自成系统,一般用于大、中型客车上。 (2)组合式是指制冷、暖风合用一个鼓风机、一套操纵机构。这种结构又分为制冷、暖风可同时工作两种方式,多用于轿车上。 2、按驱动方式可分为非独立式汽车空调系统和独立式汽车空调系统两种 (1)非独立式汽车空调系统: 空调制冷压缩机由汽车本身的发动机驱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受汽车发动机工况的影响较大,工作稳定性较差。尤其是低速时制冷量不足,而在高速时制冷量过剩, 并且消耗功率较大,影响发动机动力性。这种类型的汽车空调系统一般用于制冷量相对较小的中、小型汽车上。 (2)独立式汽车空调系统 空调制冷压缩机由专用的空调发动机(也称副发动机)驱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不受汽车主发动机工况的影响,工作稳定,制冷量大,但由于加装了一台发动机,不仅成本增加,而且体积和质量增加。这种类型的汽车空调系统多用于大、中型客车上。(二)基本原理各种车辆的空调结构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就是用人为的方式在车厢内造成一个对人体适宜的气候环境。对夏天而言,就是用制冷方式,使车厢内降温。一般热量总是从高温流向低温,而空调的目的要将具有较低温度的车内空气中的热量移到具有较高温度的大气中去,使车内空气一直保持较低温度。这是一种热流的逆循环,需要供助于制冷机构来完成。制冷的方式很多,汽车上的制冷主要采用压缩式制冷剂。它是利用液态制冷剂汽车吸热而产生的效应,工作系统如图1-1 所示。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大总成构成,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高压软管进入冷凝器。由于车外温度低于进入冷凝器的制冷剂温度,借助于冷凝风扇的作用。在冷凝器中的制冷剂的大量热量被车外空气带走,从而高温、高压气体被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体。这种高温、高压液体流过节流膨胀阀时,由于节流作用,体积突然变大而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雾状物(液体)进入蒸发器,在定压下汽化。由于制冷剂在管内汽化时的温度低于蒸发器管外的车内循环风,故它能自动吸收管外空气中热量,从而使流经蒸发器的空气温度降低,产生了制冷降温的效果,汽化了的制冷剂被压缩机抽吸压缩,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又通过高压软管送向冷凝器,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制冷系统的热力循环。 1-风机 2-蒸发器 3-液管 4-储液干燥器 5-风扇 6-冷凝器7-排气管 8-吸气管 9-压缩机 10-膨胀阀五、结构组成一)、压缩机制冷压缩机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心脏,其作用是维持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的循环,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压缩制冷剂蒸气使其压力和温度升高,并将制冷剂蒸气送往冷凝器。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低压和高压、低温和高温的分界线。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工作时吸气阀吸入制冷剂,压缩后从排气阀排出。其原理与普通空气压缩机相似,只是密封程度的要求比空压机的要高。压缩机的形式有:曲轴活塞压缩机(并列双缸、V 形双缸)、斜盘活塞压缩机、翘板活塞压缩机、旋转叶片压缩机等。1、曲轴活塞压缩机该种压缩机通过容积变化来压缩气体,有立式和卧式二种。原理和活塞发动机一样,但压缩机是一种泵,这一点和发动机正好相反。当曲轴外力带动旋转时,活塞上下移动。活塞下移时产生真空,从蒸发器吸进制冷剂蒸汽;活塞向上移动时,压缩制冷剂蒸汽至冷凝器,2、翘板活塞压缩机图1-10 为翘板压缩机工作简图。汽缸和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相同,即其轴线相互平行。各汽缸以压缩机轴线为中心布置,活塞和翘板用连杆相连。翘板齿轮中心有一钢球定位,并把翘板支承其上沿圆周方向摆动。工作时,翘板的任何一边被向后推动,相对的另一边就向前移动,每个活塞依次进行压缩和吸气行程。翘板的圆周可以沿输入轴轴线方向前后移动,但不能绕轴线转动即翘板上的锥齿轮轮齿只能进出固定锥齿轮相应的齿槽,彼此都不能转动。输入轴的一端,固定一支端面凸轮,凸轮驱动翘板,迫使活塞进行往复循环。3、斜盘活塞压缩机斜盘活塞压缩机,采用往复式双头活塞,依靠斜盘的旋转运动,使双头活塞获得轴向的往复运动。缸数是偶数,红旗牌轿车和上海牌轿车采用轴向6 缸、奥迪100 轿车采用轴向10 缸压缩机。图1-12 是其工作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压缩机主轴和斜盘旋转一周时,活塞从行程的一端达到另一端。 18、推力轴承Thrust bearing 19、斜盘Wobble plate 20、注油塞Oil fill plug 21、连杆Connecting rod 22、进出接口Inlet &outlet connectors 23、头盖Head housing 24、阀片限位板Valve retainer 25、排气阀片Displacing valve 26、阀板Valve plate 27、吸气阀片Suction valve 28、活塞Piston 29、固定锥齿轮Fixed bevel gear 30、缸体Cylinder block 31、带锥齿轮的行星盘Planet plate with a bevel gear 32、前盖Front housing 33、密封圈Seal ring 34、轴承Beating 35、线圈Coil 36、多楔带带轮Multi-wedge belt pulley 37、电磁离合器Electromagneticc lutch 38、吸盘Armatureplate 斜盘压缩机的双头活塞,各在相对的汽缸(一前一后)中滑动。活塞的一头在前缸压缩蒸汽时,活塞的另一头在后缸中吸入蒸汽;反向时,作用互相对调。各汽缸均装有进、排气门,另有一根排气管,用于连通前后高压腔。双头活塞中间开槽与斜盘装合,因此可由斜盘驱动其沿汽缸前后滑动4、旋转叶片压缩机旋转叶片压缩机汽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圆形的,一种是椭圆形的。在圆形汽缸中,转子是偏心安装的,转子外圆非常贴近泵腔的一侧。叶片或滑片随转子转动,并可在槽内径向滑动,以便和汽缸内壁共同形成密封,如图1-15 所示。二)、膨胀阀感压和感温自动阀(小型空调只起感温作用),用以调整和控制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量。1、内平衡热力膨胀阀遥控温包9内装惰性液体或制冷剂液体,固定在回气管路上,当蒸发器出口温度较高时,温包内液体温度随之上升,从而压力也增高。高压作用在膜片1 上侧,当数值上大于蒸发器进入压力和过热弹簧压力总和时,针阀3 离开阀座5,阀门开启,制冷剂流入蒸发器。 H型热力膨胀阀是因其内部通路象字母H而得名,它有四个接口通往汽车空调系统,其中两个接口和标准膨胀阀的一样,一个接贮液干燥器出口,另一个接蒸发器进口。它还有两个接口,一个接蒸发器出口,另一个接压缩机进口,如图 19所示。感温包和毛细管均由薄膜下面的感温元件所取代,而感温元件的位置,处于流至压缩机的制冷剂气流中。H型热力膨胀阀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因而适合汽车空调的需要。常用于循环离合器系统。三)、贮液器 贮液干燥器简称贮液器。安装在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如图 1所示,其作用是临时贮存从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制冷剂,以便制冷负荷变动和系统中有微漏时,能及时补充和调整供给热力膨胀阀的液态制冷剂量,以保证制冷剂流动的连续和稳定性。同时,可防止过多的液态制冷剂贮存在冷凝器里,使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减少而使散热效率降低。而且,还可滤除制冷剂中的杂质,吸收制冷剂中的水分,以防止制冷系统管路脏堵和冰塞,保护设备部件不受侵蚀,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工作。 1 输液管Transfer tube 2弹簧Spring 3多孔盖板Cap plate with holes 4罐体Body 5杯壳(底多孔)Cupped shell with hole sat bottom 6干燥剂Drier 7连接管Connecting tube 8过滤布Filter cloth 9胶垫Rubber mat 10滤网Strainer screen 11制冷剂充注阀Charging valve for refrigerant 12高低压力开关Low &high pressure switch 13出口Outlet 14观察窗Sight glass 15、易熔塞Fusible plug 16、进口Inlet 17、支架Holder1)干燥剂。干燥剂是硅胶、分子筛、汽车胶(Mob8il-Gel)等吸附系统内湿气的固体。它可以放置在两层滤网之间,也可以放在金属丝袋中。其吸湿能力和它的品种、用量和环境温度有关。2)滤清材料。滤清材料可防止干燥剂尘污和其他杂物随制冷剂在空调系统内循环。有些干燥剂前后各有一层滤清材料,制冷剂必须通过两层滤清器材料和一层干燥剂,然后才能离开储液罐。有些干燥器内没有滤清材料,只有滤网,金属丝网的同滤清材料。3)出液管。出液管的功能是保证进入热力膨胀阀的制冷剂全部是液体。进入储液罐的制冷剂是气、液混合物,气体在上、液体在下,出液管的下管口深入罐底,因此从中通过的只有液体,发往膨胀阀的制冷剂也必然是液态。四)、积累器积累器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液态制冷剂液击压缩机,也用于储存过多的液态制冷剂,内含干燥剂也起储液干燥器的作用。制冷剂从积累器上部进入,液态制冷剂落入容器底部,气态制冷剂积存在上部,并经上部出气管进入压缩机。在容器底部,出气管弯处装有带小孔的过滤器,允许少量的积存在管弯处的机油返回压缩机。但液体制冷剂不能通过,因而要用特殊过滤材料。低压侧的压力控制器,如循环离合器系统控制蒸发器温度的压力开关,常装在积累器上。积累器中干燥器剂组成和特性,和储液干燥器内完全一样。积累器不能维修,如发现故障,应得更换新品。五)、冷凝器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是一种由管子与散热片组合起来的热交换器。其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却,使其凝结为高压制冷剂液体。 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均采用风冷式结构,其冷凝原理是:让外界空气强制通过冷凝器的散热片,将高温的制冷剂蒸气的热量带走,使之成为液态制冷剂。制冷剂蒸气所放出的热量,被周围空气带走,排到大气中。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管片式、管带式和鳝片式三种。冷凝器的保养:冷凝器出现效率降低、水箱温度升高的故障必须及时排除。此外由于制冷剂泄漏,发动机机油冷却器泄漏,液力传动工作液冷却器泄漏等,会使尘埃、砂子、小昆虫等附着在翅片间,日积月累,愈积愈多形成积垢,使气流不能顺利通过冷凝器,导致冷凝效率下降。因此,要对冷凝器及时维护,用刷子沾上溶液,清理掉翅片间的污垢。由于车祸等原因损坏的冷凝器是不能修理的,需换新品。六)、蒸发器蒸发器也是一种换热装置,外形近似冷凝器,但比冷凝器窄、小、厚,其目的是为了在鼓风机的风力通过它时,能输送更多的冷气,结构如图1-19 所示。蒸发器通常装在仪表板后的风箱内,依靠风机使车外空气或车内空气流经蒸发器,以便冷却,大型轿车配置2个蒸发器,1 个装在车前部,1 个装在车后部,各有膨胀装置和积累干燥器。蒸发器有管翅和板翅两类。管翅蒸发器:进口管路行分成4 小路,然后再和翅片中的4根粗管子依次一一接通,便于控制膨胀中的制冷剂。粗管段在翅片中来回穿梭,所以又叫盘管。板翅蒸发器:制冷剂通路中的各区段由2 块板拼装而成。各区段之间加上翅片,再推叠固定在一起,和汽车水箱类似,上下均形成空腔,即顶腔和底腔。进口管和底腔相通。液态制冷剂经进口管进入底腔,膨胀而上,经各板式通路进入顶腔。和顶腔相连的叫尾管,用以承接蒸发器来的制冷剂蒸汽。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都含有少量冷冻机油。制冷剂蒸发而去,留下的是一层冷冻机油,这不利于蒸发器的传热。低温会使冷冻机油粘稠,而又集中在蒸发器的中心地带。若是管翅蒸发器,这个问题不大了,因为制冷剂要流动,这有利于推动沉积的冷冻机油离开蒸发器。若是板翅蒸发器,就有助长冷冻机油沉积在蒸发器底部的趋势。因为该型蒸发器可以起油池和蓄油的作用。积油增多,然后流入积累器,因此,有些厂家已经转而生产管翅蒸发器。在蒸发器工作时,大气中相对湿度降低,而空气中多余的水分会逐渐凝结成水珠,汇集在一起通过出水管道向车外排泄。为了节能,使鼓风机的空气来源于车厢内已经蒸发器冷却过的低温空气,冷却后再送入车厢(图1-20),如此反复进行循环。制冷剂一、制冷剂汽车空调是利用压缩制冷装置,利用制冷剂循环流动来实现制冷的。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低温下吸取冷却对象的热量而汽化,使被冷却对象得到降温。然后,又在高温下把热量传给周围介质冷凝成液体。如此不断循环,借助于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达到制冷目的。在制冷设备中,如果没有制冷剂,制冷装置就无法实现制冷,其作用就像人的血液一样。制冷剂的特性能直接影响制冷循环的技术经济指标。应根据不同制冷装置的特点,合理选择制冷剂,使制冷装置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二、制冷剂的种类压缩制冷机使用的制冷剂,国际上用英文字母R 来表示(取英文制冷剂Refrigerant 的第一字母)。字母F 是美国杜邦公司的专用代号。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卤族元素的衍生物,即用卤族元素的氟、氯,有时加入溴原子取代饱和碳氢化合物,如甲烷、丙烷、丁烷的氢原子所得的化合物,因而氟里昂品种繁多。氟里昂的性质与所含氟、氯、溴、氢、碳元素的原子多少有密切关系。(R12;R134a;)1、R12 制冷剂的特性汽车空调是通过制冷剂循环实现制冷的,所以制冷剂的性能直接影响制冷循环的技术经济指标。下面就R12 的主要特性及使用作一简要介绍。(1) R12 制冷剂无色、无刺激性臭味;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毒性,对人体没有直接危害;不燃烧、无爆炸危险;热稳定性好,535以下温度不分解,当与明火接触、温度高于400时可产生对人体有剧烈作用的毒气光气(一种窒息性毒剂,其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带有腐烂干草或烂水果味,比空气密度大2.5 倍,光气经呼吸器官侵入人体后,引起肺水肿和窒息)。(2) R12 是一种中压制冷剂(中压制冷剂 :正常蒸发温度小于0,冷凝器压力小(1.52.0)MPa)。在大气压下R12 的沸点为-29.8,凝固温度为-158,能在低温下正常工作。节流后损失小,有较大的制冷系数,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蒸发器中的压力较大,这样即使在制冷系统不密闭情况下,外部的空气也不易进入。制冷系统有泄漏时,润滑油将随着R12一同漏出。由于有明显的油迹,便于检查出泄漏的部位。R12 的泄漏能力很强,它的泄漏速度与压力的平方成正比,与分子量及粘度的平方根成反比。(3) R12的密度较大,因此,在制冷循环中较其他制冷剂阻力大。为了减少阻力,R12在系统中的流速也较其他制冷剂低且系统的管径较粗。(4) R12一般呈中性(无水时),对金属没有腐蚀作用。但对镁含量超过2%以上的铝合金除外。R12 在(6070)温度时遇氧化铁、氧化铜,可促使R12 分解。(5) 制冷系统的密封件是有特殊要求的:制冷系统的密封件不能使用天然橡胶制品,因为R12 会导致橡胶变软、膨胀、起泡;对氯丁乙烯和氯丁胶制品破坏作用较小;对尼龙和氟塑料制品破坏作用不明显。(6) R12 有良好的电缘性能,它对制冷系统电器绕组的绝缘性能无影响。(7) R12 液态时对润滑油的熔解度无限制,可以以任何比例溶解。R12 与润滑油互溶后,使润滑油粘度降低,油质老化加快,凝固点升高,因而会影响到压缩机的可靠润滑。所以必须加注专用的润滑油冷冻油。冷冻油的用量必须按规定加注,超量的冷冻油会妨碍热交换器的交换效率,使制冷量下降。(8) R12 基本不溶于水,R12 气态与液态时,水的溶解度也不同,气态高于液态。在制冷系统中,R12 的含水量不超过2510-6。当有过量的水分随制冷剂运行时,在通过膨胀阀后,在低温、低压下水分中热量被吸收而形成冰塞,堵塞了制冷系统的循环通道,从而使空调的制冷系统失效。水与R12 能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盐酸氢氟酸,对系统有腐蚀作用。水与制冷系统中的酸、氧反应,在压缩机的机件表面(压缩机的轴套、系统管路)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铜,这些物质的形成,反过来又分解R12,使制冷系统的效率下降。可以说水的侵入是系统开始被腐蚀的信号。水还能与系统中的酸、氧化物和其他杂质反应,形成金属盐,随着制冷剂和润滑油一起循环,加大运动机件的磨损及破坏电器的绝缘性能。水能使冷冻油老化。它在氧的作用下,会生成一种油酸性质的絮状配性物质,腐蚀金属表面。降低润滑效能。2、R134a 制冷剂的特性早期的汽车空调系统大多采用R12 作为制冷剂。但是因为R12 因泄漏而进入大气会破坏地球的臭氧保护层,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引起地球的温室效应。(据统计资料表明,现在大气层中CFC(即CI、F、C 三种元素)物质的75%来自汽车空调系统泄漏的R12)。1987 年国际上制定了控制破坏大气层的蒙特利尔协议。我国于1991 年加入该协议,并决定从1996 年起,汽车空调的制冷剂开始使用R134a,到2000年全部使用R134a。因此,作为汽车维修人员,必须掌握使用新型制冷剂的空调系统的使用和维修特点。(1)R134a 制冷剂的特性R134a 制冷剂的分子式为CH2FCF3,是卤代烃类制冷剂中的一种,具有无毒、无臭、不燃烧、与空气混合不爆炸等优点,并有以下特性:1)热物理性:R134a 的热力学性能,包括分子量、沸点、临界参数、饱和蒸气压和汽化潜热等,均与R12 相近,并具有良好的不可燃性。2)传热性能R134a 制冷剂的传热性能优于R12 , 当冷凝温度为40 60 、质量流量为45kg/s200kg/s 时,R134a 蒸发和冷凝传热系数比R12 高出25%以上。因此,在换热器表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传热温差,降低传热损失;当制冷量或放热量相等时,可减少换热器表面积。3)相容性用R134a 替代R12 后,原有的压缩机润滑油(简称压缩机油)必须更换,这是因为R134a本身与矿物油是非相容的,必须使用合成润滑油来取代,如PAG 类润滑油等。1、 冷冻油(矿物油PAG油)矿物油不溶于R134a2、 干燥剂(硅胶沸石) 硅胶也吸收R134a3、 密封材料(O 型密封材料由NBRRBR 改变管道接头形状)R134a会溶解NBR材料4、 压力:(安全阀 由3.14MPa3.43MPa;压力开关 由2.65MPa3.14MPa空调故障判断为0.15MPa0.25MPa,高压端的压力值为1.37MPa1.57MPa冷媒加注量的检查要领加入量检查项目制冷剂适量制冷剂不足制冷剂很少制冷剂过量或混入空气高、低压管的温度高压侧热低压侧冷压缩机出口:70C压缩机入口:5C高压侧温热低压侧微冷高、低压管的温度差几乎感觉不出高压侧异常热观玻璃窗内制冷剂的流动状态大体上透明增加或降低发动机转速时出现气泡经常能看见大泡流动,呈乳白混浊状什么也看不见制冷剂过量时看不见气泡。制冷剂混入空气时,能看见有大的气泡压力状态通常的正常高压为175262psi(1.2-1.57Mpa)低压为2244psi(0.15-0.3Mpa),高、低压都稍低高压特别低高、低压都特别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