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历史 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同课异构课件1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1页
新高中历史 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同课异构课件1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2页
新高中历史 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同课异构课件1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3页
新高中历史 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同课异构课件1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4页
新高中历史 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同课异构课件1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 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感动中国 震撼世界 材料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 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1 原因a 国际 新中国成立后 美国敌视中国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 美苏争霸 世界局势紧张 b 国内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 打破美 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加强国防力量 1 两弹一星 2 目的 一 从 两弹一星 到神州五号 3 成果 a 原子弹 邓稼先 1924 1986 中国物理学家 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 当年返回祖国 被誉为中国的 两弹元勋 秦山核电站内部 大亚湾核电站 和平利用核能 秦山 大亚湾核电站 立场 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 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b 导弹 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揭开导弹 火箭发展史新一页 钱学森一家 钱学森 1911 2009 浙江杭州人 世界著名火箭专家 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 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 获硕士学位 1938年获博士学位 后从事火箭导弹研究 c 卫星技术 意义 东方红一号 它的发射成功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国际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空间技术垄断 维护了世界和平 中国 尤其是增强了中国国防力量 提高了的国际地位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4 两弹一星 的重大意义 2 载人航天工程 1 决策 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地位 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 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2 航天成就 1 2003年神舟5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航天英雄 杨利伟影响 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 2005年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3 2008年神舟7号升入太空 中国人迈开太空行走第一步 4 2011年神舟8号与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 二 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 1 过程 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 1983年成功研制出 银河 号 巨型计算机 运算速度上亿次 此后 越来越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先后问世 2 作用 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我国的巨型计算机之父 金怡濂 1983年研制成功的银河系巨型计算机 记者30日从曙光公司获悉 中国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曙5000a 魔方 将于6月12日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据曙光公司介绍 魔方 的计算能力超过目前正在上海超算中心服役的曙光4000a计算能力的20倍 投入应用后 魔方 将成为上海超算中心的主力机型 可大大提高该中心的计算能力 为气象 海底隧道 环保 大飞机制造 船舶 汽车 建筑 钢铁 石油天然气勘探数据分析 机电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计算服务 为城市减灾防震提供安全保障 曙光公司表示 作为公共服务平台 曙光5000a应用领域广泛 可完全满足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服务广泛的用户需求 在科学研究 工业工程 教育等诸多领域提供服务 曙光5000a的入驻 将使得上海超算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通用计算平台 劳动报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 长得跟高粱一样高 穗子像扫把那么长 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 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他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谁 三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1 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1930 9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 生于北京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 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 米神 等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1960年 罕见的人祸天灾降临中国 大饥荒夺去数千万人的生命 袁隆平亲眼目睹了这场灾难 严酷而沉痛的现实使他决意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 1 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 2 1973 和助手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南优二号 并大面积推广 增产20 3 2001 获中国国家最高奖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培育 杂交水稻增产明显 南优2号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 以上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 杂交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杂交稻在世界范围推广 被许多国家引种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袁隆平接受以色列 沃尔夫奖 3 杂交水稻的主要贡献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在2009年10日指出 全球有10 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 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 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为此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 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 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 西方国家更是把杂交稻称为 东方魔稻 称之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誉为 第二次绿色革命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引种和推广杂交稻 4 杂交水稻的意义 中国农民有这么一种说法 吃饭靠 两平 一靠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吗 中国农民为什么这么说 邓小平在全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 一个属于中国 也属于世界的名字 他发起的 第二次绿色革命 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课堂小结1 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为其创造了前提 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 为其提供了保证 吸收人类文明成就 并在创新中求发展 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 5 经济的发展 综合国力的增强 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对中国的核威胁 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环境 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增强了综合国力 课堂小结2 新中国科技成就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1 2001年第一届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的获得者是 袁隆平 邓稼先 杨利伟 钱学森 2 两弹一星 是指 a 原子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b 原子弹 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c 氢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d 核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a a 3 新中国建立以来 取得世界第一的科技成就是 a 研制出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