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说明 在一节预习课基础上学习本课内容 1 新中国外交活动的历史背景 1 国内 新中国成立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 国际 二战后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二战后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 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 包围威胁的政策 自主学习 2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的核心 独立自主和平 自主学习 旧中国的外交政策 1 开国大典的次日就同 建立外交关系 在建国第一年 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 1949年12月 毛泽东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乘专列前往 访问 3 1950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出访苏联 中苏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4 1953年周恩来在接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与印度总理尼赫鲁 缅甸总理吴努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 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5 1954年 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6 1955年 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哪些外交成就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6页并联系新中国成立的背景 思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采取 一边倒 即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站在一起的原因及意义是什么 以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不与中国建交 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社会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 承认新中国 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给予新中国帮助 巩固政权 为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封锁中国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阐释 1 背景 1 国际 1953年朝鲜停战后 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 国内 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 3 目的 同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 提出 1953年12月 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首次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与印度总理尼赫鲁 缅甸总理吴努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 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重点阐释 3 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4 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重点阐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相互间的关系怎样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 它构成了核心部分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原则的保证 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件 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 重点阐释 了解 1 目的 讨论保卫和平 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2 成就 中国代表团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 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 意义 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特点 会议形成了 万隆精神 团结一致 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增强了中国在国际间的影响 提高了国际地位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重点阐释 1 怎样准确理解 求同存异 1 同 共同经历 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共同任务 面临着民族独立 发展经济的任务 共同愿望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 异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社会发展道路等 3 意义 求同存异 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使亚非各国撇开分歧 加强理解 有利于亚非国家团结与合作 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友好合作 有利于反对殖民主义 保卫世界和平 重点阐释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联系旧中国的外交历史 你有哪些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 必须增强综合国力 主权独立是外交的基础 认识升华 认识升华 通过学习 你认为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中 对外交政策起决定作用的是哪一因素 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国家综合实力 国内外形式 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1 周恩来总理强调 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 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 但 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 在 万隆会议 上 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 鲜明的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 说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 这表明 a 在中苏结盟时期 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b 与苏联结盟 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d 求同存异 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反馈评价 2 新中国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主要是为了 a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b 回应西方国家的孤立遏制政策c 积极同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d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3 中国与亚非发展中国家关系一直很友好 新中国成立后 为中非之间交往奠定基础的是 a 日内瓦会议b 万隆会议c 第26届联大d 第一次不结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