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一章行星地球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图可知 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 故其形状是稍扁 的椭球体 第1课时地球与地图 两极 赤道略鼓 二 地球仪1 经线与纬线 点拨在地球仪上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 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 北极点为最北点 南极点为最南点 2 经度与纬度 点拨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东经度越来越大 西经度越来越小 三 地图1 比例尺 1 类型 2 主要作用 反映图示范围大小 比例尺越大 图示范围 反之则越大 反映图示内容详略 比例尺越大 内容越 反之则越简略 越小 详细 2 方向 3 图例和注记 1 图例 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 2 注记 地图上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或数字 符号 文字 四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1 等高线地形图 1 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相等 2 地形剖面图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转绘而成 可以直接反映出沿剖面线 变化状况和状况 地势高低 坡度大小 1 常见经纬网图的解读 经纬网及其应用 方格状经纬网图上两点的定位方法此类图中 经线和纬线一般表现为直线形式 两两相交构成方格状经纬网图 对a b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可依据以下流程 极地投影图上两点的定位方法此类图中 纬线表现为圆弧线 经线表现为放射状直线 此类图中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 如图中所示 对a c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流程如下 不在同一经纬网上两点的定位方法首先读出两点的经纬度数值 然后将两点绘制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进行判读 如下图 甲地 55 n 25 w 乙地 25 s 65 e 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 2 定 距离 同一条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纬度相差1 其经线上的距离约为111km 在同一经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为 111 km 为两点间的纬度差 同一条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赤道上 经度1 的间隔长度约为111km 其他纬线圈上 经度1 的纬线长约为 111 cos km 为纬线的纬度数值 同一纬线上任意两点间的纬度长度为 111 cos km 为两点间的经度差 温馨提示地球上有三种大圆是确定的 如下图所示 4 定 范围 纬度相同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 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 纬度越高 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 图幅相同的两幅图 中心点纬度数相同 则跨经纬度越广 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 典例导析 2014年高考广东文综卷 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 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 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 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 西南地区b 东北地区c 华南地区d 西北地区 思维流程1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某地区水稻产量的增加 会使得水稻产量重心向该地区移动 2 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答案b 1 判读地形部位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2 等高线图中的相关计算 1 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 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相对高度 h海拔高 h海拔低 2 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0 6 100m 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t差 0 6 h相对高度 100m 3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陡崖的相对高度 h的取值范围是 n 1 d h n 1 d 陡崖的绝对高度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大 h顶 h大 d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小 d h底 h小 注 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d为等高距 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 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4 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判断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 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 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 具体如右图所示 已知 等高线a b c ab 即 大于大的 3 坡度的判断 1 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线图上 等高线越密集 则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 则坡度越缓 可根据 坡度 相对高度 水平距离 来判定 2 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 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等高线越密集 坡度越大 等高线越稀疏 坡度越小 如下图 数值单位 m 的坡度由大到小为c a d b 比例尺相同 等高距不同 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 坡度越大 等高距越小 坡度越小 如下图 数值单位 m 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 d a c 比例尺不同 等高距相同 则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大 比例尺越小 坡度越小 如下图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 c d b 4 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 选点 2 选线 3 选面 农业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提出农 林 牧 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江 河 湖 塘适宜发展渔业 山区宜发展林业 畜牧业 工业区 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 交通便利 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典例导析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m 瀑布的落差为72m 据此回答 1 2 题 1 q地的海拔可能为 a 90mb 230mc 340md 420m 2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260mb 310mc 360md 410m 易错警示 1 不能正确判定图中各等高线的海拔 2 不能合理利用瀑布落差 1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地形剖面图是地理剖面图中最常见的类型 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 描绘了沿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某条线 经线 纬线或者任意线段 下切面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地形剖面图表示一定地区内的地面状况 如地面高低变化 坡度陡缓和地形类型等 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 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 在平整土地 修筑渠道 大堤 建设铁路 公路时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地形剖面图绘制的基本方法是 地形剖面图 1 找控制点 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 剖面线与河流的所有交点和剖面线经过山顶或山谷底部的点均为控制点 2 定比例尺 根据要求 确定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3 画矩形 根据已确定的比例尺画出合适的矩形 4 标注水平点 根据水平比例尺将所有控制点标注在横坐标上 5 作虚线 按高程作横坐标的平行虚线 按水平点作纵坐标的平行虚线 6 点点相连 将各控制点按其海拔在相应的垂直虚线上标出相应的点 并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成曲线 即为符合要求的地形剖面图 2 判读剖面图的基本方法 1 判断地形剖面图 单位 m 是否准确的关键点 如下图 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点在200 250m之间 b点在250 300m之间 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点在250 300m之间 b点在150 200m之间 c点在350 400m之间 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点到b点经过了升高 降低 迅速升高 缓慢降低的过程 2 确定是否通视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 如山地或山脊 阻挡 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特别注意 凹形坡 与 凸形坡 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 等高线先密后疏 为 凹形坡 可通视 等高线先疏后密 为 凸形坡 凸形坡 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下图 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 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 一般情况下 凸坡也不能通视 如下图中 a点不能看到b点 3 判定河流流向受河流侵蚀作用影响 上游横剖面图上河谷呈 v 型 下游沉积作用明显 河谷呈 u 型 由此可判定河流上下游关系及河流流向 典例导析 2013年高考天津文综卷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 依据图中甲 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2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 b c 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 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 该地应选在 a a处b b处c c处d d处 思维流程1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1 地形剖面图显示地表高低起伏状况 2 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 2 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 c 2 a易错警示 1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一方面要确定特殊点的海拔 另一方面要确定某段剖面线的变化趋势 2 水源条件与区域地形条件密切相关 等高线地形图是地理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一种 也是高考命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等值线图 在高考中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以下几种 考查内容主要有高度计算 地形类型和地形部位的判读 地形对工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 看图名 图例根据图名和图例掌握图示区域范围和区域内地理事物 2 看等高线数值大小变化 1 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确定地形类型平原 海拔500m 2 根据数值大小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具体内容见考点二 3 看等高线形状根据等高线形状确定地形部位 如山顶 盆地 山脊 山谷 陡崖 鞍部等 4 看等高线疏密程度在同一比例尺的等高线图中 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地形坡度的陡缓 5 看等高线凸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中 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 凸向低处为山脊 6 看等高线闭合在等高线图中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 根据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方法判读 2013年高考四川文综卷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 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m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 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 鞍部b 山谷c 山脊d 山顶 2 图示区域内东 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 156mb 178mc 220md 255m 思维流程1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从文字材料中可知 该图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 黄土高原山谷地带水分条件较好 林木生长旺盛 从文字材料中可知图中等高距为30m 2 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答案 1 b 2 c 2015年太原测评 下图为某小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等高距为50m 瀑布的落差为28m 读图 完成 1 2 题 1 图中湖泊水位的海拔最接近 a 300mb 320mc 340md 360m 2 图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同市中医院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防护技能考核
- 2025年中国纳米功能电池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数码3C涂料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中国丙氨酸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571个考点汇编(超强)
- 中国乙丙橡胶EPDM密封条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中国塑料加工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人工麝香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年年加工3.2万吨大米膨化食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无机混凝剂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郜刚分子生物学-13-原核基因表达调控-3-其他操纵子
- 校本学习辅导资料编写及奖励方案
- GJB《质量分析报告》模板
- Flexsim(仿真软件)中文版教程
- GB 31187-2014体育用品电气部分的通用要求
- 商标法课件新
-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讲课完整)课件
- 在役隧道结构安全、健康监测与评估
- 医学专题心肺脑复苏新1
- 现代电池技术:第6章 氢-镍电池
- 汽车吊接地比压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