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03讲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考点精讲+13中考真题).ppt_第1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03讲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考点精讲+13中考真题).ppt_第2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03讲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考点精讲+13中考真题).ppt_第3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03讲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考点精讲+13中考真题).ppt_第4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03讲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考点精讲+13中考真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焦中考 科学 第三讲种群 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聚焦考点全面夯实 知识网络 分类一生物与环境 考点梳理 1 种群 1 概念 种群是指生活在的的总和 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 包括植被 考点1 一定区域内 同种生物个体 2 种群不是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 而是具有一定的特征 如种群有 和等 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出生率 死亡率 2 群落 1 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 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的总和 2 群落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有和关系 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等关系 所有生物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共生 竞争 寄生 捕食 3 植被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它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 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 活学活用 1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 a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b 一条小河里所有的生物c 一块稻田里全部的水稻d 一片山林里所有的植物 分类一生物与环境 植物 植物群落 植被 c 2 江心屿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岛上有榕树 樟树 蕨类植物 水生植物及其他多种生物 江心屿上的所有生物构成 a 种群b 生态系统c 群落d 植被3 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b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群组成的c 生物群落中植物有分层现象 动物没有分层现象d 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都属同一物种 分类一生物与环境 b c 4 2013杭州 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是一个生态湿地公园 它收集流域内的污水 利用自然廊道输送至下游的水质调节池 之后 池水被泵送到亭子下面的 迷你污水处理系统 进一步净化处理 2009年公园建成后 经长桥溪流入西湖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从原来的劣v类水跃升为 类水 该公园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2012年度 全球百佳范例奖 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类一生物与环境 1 公园内水质调节池中的水生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其中可以大量吸收池水中的n p等元素 从而使水质得到初步净化 2 亭子下面的地埋式 迷你污水处理系统 具有较好的保温作用 能提供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 促进污水中的微生物通过作用将池水中的有机物分解 3 污水流经该生态修复公园后得到了有效的净化 但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没有被破坏 这一事实说明 分类一生物与环境 生物群落 或群落 水生植物 呼吸 或分解 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分类一生物与环境 考点2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考点梳理 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结构 生理 分布等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 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等 2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 适应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 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2 适应实例 某些动物为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某些具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具有警示作用 某些生物的外表形态 色泽或斑纹 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非常相似的状态 阳光 温度 水 其他生物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分类一生物与环境 活学活用 5 2013广安 以下哪种情形是生物改变环境的实例 a 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b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茎肥厚多汁c 野鸭的趾间长有皮肤构成的蹼d 刺槐的光合作用使大气的氧含量提高6 鸭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鸟 宋代诗人苏轼在 春江晚景 中写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该诗句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 光b 温度c 水d 空气 d b 7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潮虫 鼠妇 如图所示 他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 便一起去寻找探索 记录各处发现潮虫的数据如下表 通过分析可知 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 高温干燥b 阴暗潮湿c 空气污浊d 阳光充足 分类一生物与环境 b 分类一生物与环境 8 2012怀化 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b 望梅止渴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 沙漠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9 2012滨州 下列现象中 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 大树底下好乘凉b 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c 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d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c c 分类二生态系统 考点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结构及功能 考点梳理 1 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 组成了一个 2 生态系统的结构 1 太阳能 热能 空气 水 土壤等 2 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3 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 食肉动物等 4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5 各种生物通过关系形成的联系 叫食物链 很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的复杂关系叫 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捕食 食物网 分类二生态系统 3 生态系统的功能 1 能量流动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且是逐级的 2 物质循环 物质是指 其不同于能量特点的是 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单向的 递减 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 反复出现和循环 活学活用 10 2013济宁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 a 螳螂 蝉 黄雀b 树 螳螂 蝉 黄雀c 蝉 螳螂 黄雀d 树 蝉 螳螂 黄雀 d 11 2012天门 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a 小猫吃鱼b 长颈鹿吃树叶c 松鼠吃蘑菇d 黄鼠狼吃鸡12 2013温州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 其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分类二生态系统 b a 分类二生态系统 13 2013义乌 在生态系统中 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 逐级减少的 某简单生态系统中 甲 乙 丙三种生物间具有食物关系并构成食物链 下图表示它们体内各自所含能量的多少 1 请写出这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 2 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 除甲 乙 丙三种生物外 至少还有非生物物质与能量和 乙 甲 丙 分解者 分类二生态系统 考点4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一些简单问题 考点梳理 人们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 一是使能量多级利用 提高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利用效率 二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活学活用 分类二生态系统 14 2013衢州 据 衢州晚报 报道 我市常山县引进并试种了名为 竹稻 的粮食新品种 竹稻是青皮竹与水稻杂交所得 它们的生殖细胞能进行染色体配对 形成受精卵 从而发育成竹稻种子 请回答 1 青皮竹与水稻杂交得到竹稻 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填 有性 或 无性 生殖 2 若某竹稻田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如图所示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 竹稻属于 写出其中最短的食物链 有性 生产者 竹稻 鼠 鹰 分类二生态系统 15 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下列关于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中 不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a 投入沼气池用于发酵b 用作食用菌的培养基c 就地焚烧d 用于生产可被微生物降解的塑料 c 分类三生物圈 考点5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梳理 1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2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 它的范围包括 大气圈的下层 岩石圈的上层 活学活用 16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圈是指生物活动所能达到的范围b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c 生物圈仅由植物 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组成d 生物圈包括全部地球 生物圈 全部生物 非生物因素 水圈 b 分类三生物圈 考点6生态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 考点梳理 生态系统的层次性 生物个体 生态系统 活学活用 17 2013泉州 小郭自制了一个密闭的生态瓶 要使模拟的生态系统维持更长时间 该生态瓶最好放在 a 床柜上b 阳台上c 冰箱里d 衣柜里 种群 群落 b 聚焦重点专项突破 专项一种群 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重点提示 这三个关于群体的概念易混淆 种群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群落强调的是全部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则是生物和无机环境的统称 也就是说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无机环境组成 群落由很多种群组成 种群由一定区域内所有同种个体组成 例1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 中山公园里全部的植物b 大雁山中全部的蛇及其生存的环境c 一个山林里所有的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d 一个山林里的全部金丝雀 点拨 此题考查的是概念性问题 群落是所有生物的总和 而a和d只是生物中的一部分 d只是同一种生物 应该为种群 b只是部分生物和无机环境 既不能算群落也不能算是生态系统 c 聚焦重点专项突破 对点强化 1 2013福州 下列各项中 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 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b 校园里的各种花卉c 麦田里所有的生物d 池塘及池塘里所有的生物2 以下各项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 兰溪中洲公园中所有的植物b 浦江仙华山上所有的鸟类c 金华大佛寺周围所有的银杏树d 武义寿仙谷中所有的生物 d d 3 2013温州 凤鲚俗称 子鲚 是温州的特产之一 每年三月 生活在浅海的凤鲚洄游到瓯江产卵 生活在瓯江里的所有凤鲚 可以构成一个 聚焦重点专项突破 专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重点提示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首先要正确的写出食物链 第一个环节应是生产者 不能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也不能是消费者 前后环节生物之间要有食物关系 由于能量是逐级递减的 食物链越长 最后环节的生物能量最少 不是个体而是整个营养级 种群 聚焦重点专项突破 例2 2012盐城 某同学根据下图书写了四条食物链 其中正确的是 a 鹰 蛇 鼠 草b 草 鼠 蛇 鹰c 草 蛇 鼠 鹰d 土壤 草 鼠 鹰 点拨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 反映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 由多条食物链组成 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应为生产者即绿色植物 所以a d错误 各生物之间要有捕食关系 c中蛇和草之间无捕食关系 鼠也不以蛇为食 所以c错误 b 聚焦重点专项突破 对点强化 4 2012泰安 右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 鼠 蛇 鹰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的相对数量关系 其中丙最可能代表 a 草b 鹰c 蛇d 鼠 b 聚焦重点专项突破 5 2012聊城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 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 昆虫 蜘蛛 青蛙 蛇c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d 若昆虫数量锐减 蛇的数量不会受到影响 d 聚焦重点专项突破 专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重点提示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 生物与生物之间也相互联系 环境中存在的阳光 温度 水等因素能影响生物 生物的各项活动也能影响或改变环境 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 竞争 寄生和共生关系 例3 毒箭蛙有鲜艳的体色 枯叶蝶的翅膀极像枯叶 黄鼠狼可通过排放臭气避敌 这说明 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生物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c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d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 点拨 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上述每一种生物 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如保护色 拟态等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a 对点强化 聚焦重点专项突破 6 2013福州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 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 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b 水质污染造成赤潮c 蚯蚓能疏松土壤d 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7 2013长沙 芦山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 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 这一事例说明 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影响环境c 环境影响生物d 环境适应生物8 2012湘潭 草盛豆苗稀 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a 合作b 竞争c 共生d 捕食 c c b 聚焦热点探究提升 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例1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 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 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 小明决定进行探究 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1 提出问题 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 作出假设 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 实验步骤 准备材料用具 20只鼠妇 铁盘 纸板 干土 湿土 潮湿程度相当 设计实验装置 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 一侧放干土 另一侧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相同的鼠妇 这样设计是为了 观察与记录 仔细观察 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中鼠妇的数量 共统计10次 湿土 对照实验 数量 形成对照 聚焦热点探究提升 4 实验结果 5 实验结论 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 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点拨 对照实验是探究性实验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对照实验中要特别强调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本实验中自变量为土壤的潮湿程度 所以一侧为干土 另一侧应为湿土 这样形成对照实验 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有些实验是通过得到的结果分析相应结论 本题是通过结论反推结果 湿土一侧的鼠妇较多 聚焦热点探究提升 对点强化 2012湘潭 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2 图一的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 分解者 4 聚焦热点探究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