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6.2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6.2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6.2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6.2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6.2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课程标准简述康有为 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 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内容解读1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2 为什么说孙中山民主思想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 一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 康有为的民主思想 1 托古改制 用 来论证进行维新变革的必要 强调中国应实行 把尊为变法改制的祖师 以此证明的神圣性与合理性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君主立宪制 孔子 维新改制 2 康有为的民主实践 1895年领导 后 又多次上书 百日维新期间 编译 俄彼得变政记 等书 主张设 公车上书 日本变政考 制度局 2 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1 把和批判紧密结合起来 2 主张 和 广民智 并主张将二者联系起来 名师点拨 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对民权思想的阐述和探索各有不同 学习时应注意联系不同人物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行把握和理解 张扬民权 封建专制 伸民权 二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 出现 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 形成了的思想体系 2 核心 1 创立合众政府 和 都是这一理想的体现 2 主要内容是推翻制度 3 在西方 的基础上 增加 和 形成 方案 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三权分立 考试权 监察权 五权分立 3 内在联系 1 民权 三者紧密结合 不可分割 2 和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3 政治革命和也要 毕其功于一役 4 三种 革命 都是从不同方面 为人民 4 评价 1 以建立为核心 大大超越了 2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仍带有较大 名师点拨 学习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时 应注意联系必修1中有关辛亥革命的内容 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分析 民族 民生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反专制 争取权利 民主共和制度 君主立宪制 局限性 社会革命 拓展1梁启超指出 所谓立宪政体 就是 有限权之政体 在这样的政体中 君有君之权 同时 这一权力是受限制的 官有官之权 权力也是有限的 民权也不例外 那么 谁来 限权 呢 在宪政国家中 宪法的权威超越一切 也就是说国家的最高裁量权在宪法 而不是君主 1 梁启超主张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 2 他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 3 他认为实行宪政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答案 1 君主立宪政体 2 伸民权 广民智 君主立宪 3 制定一部 宪法 和培养有资格的国民 拓展2集会者 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 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 合群之天性殆失 是以集会之原则 集会之条理 集会之习惯 集会之经验 皆阙然无有 以一盘散沙之民众 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 宜乎其手足无措 不知所从 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孙中山为何认为国民学会集会是实施民权的第一步 答案 1 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的压抑 丧失了合群的天性 2 中国人不会通过集会行使权力 角度1 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角度2 怎样认识其原因 提示 1 客观原因 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很薄弱 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 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为了减少变法阻力 康有为借助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孔子权威来宣传他们的变法 2 主观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 康 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 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幻想 中西结合 1 阅读下面材料 泰西近欧论 皆言三权 有议政之官 有行政之官 有司法之官 三权立 然后事体备 以我朝论之 皇上则为元首 百体所从 军机号为政府 出纳王命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回答 材料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 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主张 君主立宪制 理论依据 三权分立学说 角度1 革命思想与维新思想的相同点有哪些 提示都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反对封建主义 主张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都侧重介绍 宣传政治主张 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角度2 为什么说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 提示 1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为核心 即实现民权主义 2 在这种制度下 人民能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和参政可能 3 从实现政治目标的途径看 是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 与保皇和改良的方式不同 2 阅读下面材料 孙中山曾说 我们革命的目的 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请回答 1 这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民主思想 2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中国民主政治取得什么重大成果 答案 1 三民主义 2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特别提醒康有为和孙中山虽都是资产阶级政治代表 但由于所受教育 经历的不同和社会局势的发展变化 其民主思想是有区别的 但却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学思之窗1 想一想 康有为当时为什么要这样来制造维新舆论 你怎样看待它的利弊 答案提示 1 当时古文经学是儒家的正统 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是变法的最大障碍 他敢于予以否定 宣布是 伪经 这是对恪守祖训不可变的封建传统理论的尖锐批判 他又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 打着孔子这个保护神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理论依据 反映了其思想中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的特点 2 康有为的这一做法 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 向西方学习 主张变法改革 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 康有为是在 跪着造反 而且他的思想还包含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2 在教师指导下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想想孙中山是怎样认识和借鉴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的 答案提示 1 孙中山认为在数十年之后 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尤其是没有很好地解决好革命后广大人民的生存问题 而且一时也很难解决 2 他认为中国要想避免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弊端不会出现 就应当考虑到革命后的老百姓生存问题 最好是让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同时进行 一起完成 3 请思考 两人的思想各源于何处 有何异同 答案提示 1 康有为的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而孙中山的思想则主要来自于西方的启蒙思想 2 他们都主张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 但康有为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 保留君主 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而孙中山则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 推翻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探究学习总结一 本课测评1 简要评述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答案提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基本政治主张都是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它相对于封建君主专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因此他们的思想对于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 当然 我们也应该看到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制思想与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相比 它主张改良和保留皇帝的思想 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提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内涵本身包括三个方面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民主共和国 而且还要注意防止帝制的复辟 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兴中会建立时提出的 创立合众政府 和同盟会纲领中的 创立民国 二 学习延伸把康有为 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与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进行比较 分析和评价它们的异同 答案提示 1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基本政治主张都是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它相对于封建君主专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因此他们的思想对于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 同时 梁启超的思想比康有为的思想显得更加的激进 特别是民权思想更加的突出 他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紧密地结合起来 后来 他还进一步接受了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学说 2 康有为和孙中山都主张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学习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