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总复习历史 考情导学 线索特征本单元包括改革开放前 20世纪50 70年代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实践和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改革开放前的线索为 经济建设经历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到社会主义建设 工业化 的起步与奠基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 左 倾失误到国民经济调整的 八字 方针再到 文革 国民经济的劫难 此阶段的历史特征是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探索 既有成功 又有失误 改革开放以来的线索为 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启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对外开放形成点线面格局 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 此阶段的历史特征是 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开展 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对外开放逐步推进 多层次 宽领域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 国民经济持续 稳定 快速发展 第1课时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考点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一五 计划的实施 知识整合 1 背景 1 经济前提 到1952年底 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2 经济困境 仍占主体 工业化水平低 3 外部环境 西方大国敌视 封锁新中国 4 法律保障 1954年 的颁布 5 路线指导 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2 时间 1953 年 私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7 3 实施 1 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主要特点 优先发展 主要成就 钢铁公司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意义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 知识整合 重工业 鞍山 长春 2 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953 年 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 含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 方式 农业 手工业建立 实行走 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 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体制和 基本确立 知识整合 1956 公有制 生产合作社 集体化 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制度 图示解说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指的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这一时期具体又分为两个阶段 知识整合 考点二1956 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 开始探索 中共八大 1956年 1 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2 正确决议 当前主要矛盾 人民的经济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当前主要任务 集中精力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3 意义 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知识整合 工业国 2 20世纪50年代末的曲折与失误 1 表现 1958年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发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 发动 一大二公 为特点的 运动 2 标志性特征 浮夸风 瞎指挥 3 后果 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失调和三年经济困难 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知识整合 多快好省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高指标 3 调整国民经济 1 背景 1959 1961年 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2 内容 1960年冬 提出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方针 3 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 十年 文革 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1 原因 文革 动乱波及经济领域 2 部分纠正 1973年 1975年 的纠 左 经济短暂恢复发展 知识整合 调整 周恩来 邓小平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辨析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虽然都是 左 倾错误的体现 但两者本质属性不一样 大跃进 运动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两者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都破坏了经济发展 知识整合 拓展提升 图示解说20世纪50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 知识整合 探究一核心主题 核心探究 主题1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 危害及失误的原因材料一报载 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 核心探究 材料二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 要比去年翻一番 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 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 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 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为了炼钢 人们毁掉山林 砍伐木材 把家里的锅砸了 把铁锹扭弯 连秤砣也不放过 立即行动起来 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 核心探究 材料三 材料四1958年5月 毛泽东发表讲话说 我们 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 应当高明些 后来者居上嘛 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 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沈志华等 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核心探究 问题1 根据材料一 材料二 分析 大跃进 的特点和危害 提示1 特点 大跃进 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追求高速度 高指标 危害 大跃进 运动技术水平低 资源浪费严重 环境破坏大 问题2 根据材料三 归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与危害 提示2 特点 规模大 公有化程度高 危害 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核心探究 问题3 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 这一思想带来了什么问题 提示3 材料四反映了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心理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建设的 左 倾错误 核心探究 主题2 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实质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材料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 对于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 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 逐步的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第二 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 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安排 第三 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 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 核心探究 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很艰苦很繁重 也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 完成这个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除了恢复时期的3年以外 大概还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 即大概需要3个五年计划 李富春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1955年7月5日 问题1 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所采取的策略 方式和步骤 提示1 策略 利用 限制 改造 方式 国家资本主义 步骤 国家资本主义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 核心探究 问题2 材料二对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是如何看待的 表明了什么 提示2 材料二主要说明了我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很繁重 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 同时也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探究二核心归纳 核心探究 1 一五 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及评价 1 原因 冷战形势急需增强国防实力 现实原因 重工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历史原因 一边倒 与中苏关系提供了外部有利条件 苏联成功经验的参照性 2 评价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以来工业布局的地域分布不均衡性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全面确立奠定了基础 从长远来看 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 持续发展 核心探究 2 一五 计划的特点 1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一化 与 三改造 互相促进 工业化是主体 2 基本是照搬苏联建设模式 优先发展重工业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公有制经济 3 社会主义改造具有中国特色 采取和平 逐步过渡方式 私有制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相结合 核心探究 3 1956 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原因及启示 1 失误 核心探究 2 失误的原因 简单地说是没有处理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和建设速度 规模问题 具体而言是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没有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中共缺乏建设经验 忽视基本国情 急于求成 国际环境的影响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 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没有正确处理 左 右倾错误的关系 历史传统的影响 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 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核心探究 3 启示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发扬党内民主 坚持群众路线 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 命题研判 20世纪50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得与失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取得的重大成就 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探索的失误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教训 避免了再次走弯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化时期 如何总结改革开放前的建设历程是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 命题研判 题点 大跃进 1 下面的材料反映出1958年的中国 尝试命题 d 命题研判 a 毛泽东决定在全国开展大跃进运动b 发展重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关键c 钢产量超过英国成为全党共识d 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明显的 左 倾错误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当时毛泽东认为应该在两年内赶超英国 这显然是在经济建设上犯了急躁冒进的 左 倾错误 严重脱离了中国国情 故d项正确 视角二新材料新情境 命题研判 题点 纠正经济建设失误2 1960年11月3日 中共中央发出指示 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 队 相当于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为基础 至少7年不变 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 从各方面节约劳动力 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 这些规定 a 拉开了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 尝试命题 c 命题研判 b 消除了 左 倾错误路线的影响c 有利于扭转当时的农村经济形势d 逐渐打破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 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故有利于扭转当时的农村经济 故c项正确 1960土地改革已经结束 a项错误 材料明确指出保留了人民公社 故未消除 左 倾路线的影响 亦未开始打破公社体制 b d两项错误 视角三紧扣主干知识 命题研判 本课的重点知识有 一五 计划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调整国民经济的 八字 方针等 命题研判 题点 一五 计划3 2014 北京东城区二模 下表为某一时期北京市建设成就统计资料 单位 亿元 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尝试命题 a 命题研判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体现了 一五 计划的成就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国民经济均衡发展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 1957年较1949年社会总产值有了显著增加 反映出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体现了 一五 计划的成就 正确 国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正确 上述统计资料没有涉及重工业 轻工业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 无法判断国民经济是否均衡发展 错误 故选a项 视角四关注多元史观 命题研判 用现代史观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探索性 复杂性 长期性 曲折性和艰辛性的特点 以现代化为主题 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 1949 1956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 1956 1976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 1976年后 命题研判 题点 土地改革与现代化4 2014 珠海市质监 黄仁宇在 中国大历史 中如此评价毛泽东 他已经扫除了农村内放债收租的陋习 过去这习惯如癌症般影响到乡村里每一个细胞 阻碍中国的现代化 对该文解读不正确的是 a 人民公社推动了农村现代化b 毛泽东改变了农村旧制度c 传统旧模式不利于农村现代化d 封建土地所有制被逐渐废除 尝试命题 a 命题研判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 左 倾错误 没有推动现代化 故a项错误 从 他已经扫除了农村内放债收租的陋习 可知b项正确 过去这习惯如癌症般影响到乡村里每一个细胞 阻碍中国的现代化 可见c项正确 从 他已经扫除了农村内放债收租的陋习 可知d项正确 命题研判 方法突破20世纪50 7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时期 复习备考时要抓住一条 主线 明确两个 领域 划分三个 时段 解读四次 探索 1 一条主线 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 2 两个领域 工业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领域 3 三个时段 1949 195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起步时期 1956 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 1976年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严重失误时期 命题研判 4 四次探索 一五 计划 三大改造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2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实践 真题精选 1 2014 新课标全国 文综 一五 计划期间 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 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 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 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 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 真题精选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 一五计划期间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 这种体制对于增加积累和扩大投资 推动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b项正确 真题精选 2 2014 北京文综 单干邀伴变互助 小组联起变大组 大组变做合作社 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 a 人民公社化运动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 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c 真题精选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 互助 合作社 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53 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道路 故c项正确 真题精选 3 2014 海南历史 改革开放后 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a 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b 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c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 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a 真题精选 4 2014 全国大纲文综 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 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早稻亩 0 067公顷 产36956斤 18478千克 的惊人纪录 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 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这 a 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 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 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d 真题精选 解析 本题考查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