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2气压带和风带 大气环流气压中心气候类型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课程标准 绘制全球气压带 风带分布示意图 说出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利用地球仪或示意图 模拟赤道与两极之间的闭合环流 演示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 通过小组合作绘制气压带 风带的示意图 熟记各个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贸易风和马纬度 古时候的航海家和商人们发现 地球上某些地带的风似乎一直不变 比如低纬度有的地方以东北风为主 有的地方以东南风为主 年年如此 很守信用 就称其为 信风 于是他们利用这种风作为帆船的动力 往来于海洋进行贸易 所以这种风又叫 贸易风 但事情不总是那么顺利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 新的商机出现 美洲大陆上没有马 耕作运输很是不便 商人们就组织大批船队装运马匹到美洲 但有时船队会进入一个无风区 那里天气炎热 空气干燥 接连几个星期海面上都平静无风 船队前行不得 由于船上所带饲料 食物和淡水有限 马匹相继饿死 病死 渴死 海面上漂浮着众多的马尸 人们把这个海区伤心地称之为 马纬度 一 单圈环流 问题探究一 1 热力环流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 2 全球范围内冷热分布大势是什么 3 这样的冷热不均会使全球大气如何运动 4 你能用示意图表示吗 1 考虑 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 单圈环流 低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二 三圈环流 地球仪演示 赤道上空的空气运动方向 三圈环流 问题探究二 小组合作绘制示意图 1 结合地球仪 复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参考书本p34 2 画一个大圆 再画出赤道 30 纬线和60 纬线 线旁标清纬度 3 画出三圈环流示意图 4 在各自的位置标出气压带 气压带用一定宽度的长条性表示 用不同颜色或符号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压带 5 在相应的位置画出风带 用一组箭头表示 写上名称 6 小组成员分别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其中某个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 7 现在你会解释贸易风和马纬度现象 8 尝试从北极上空观察 气压带和风带将如何分布 绘制相关示意图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2 考虑 高低纬间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中纬环流 低纬环流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东北信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东 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地东风 a 气压带 四高三低 相间分布 b 风带 高中低纬 南北对称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北半球俯视图 a b c d e f g 三圈环流变式图 说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 它的位置固定不变吗 3 考虑 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地球公转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23 26 n 23 26 s 66 34 s 66 34 n 0 规律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北半球夏季偏北 冬季偏南 春 秋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气压带和风带移动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高低纬间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知识结构 例1 读图并思考回答 1 该图表示北半球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 试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 说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 下列四幅图中 表示气压带 风带分布的位置 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活动 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课程标准 绘制全球气压带 风带分布示意图 说出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利用等压线分布图 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熟记气压中心名称 2 结合生活理解不同风向的风的影响 理解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复习回顾 1 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简图 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在图中写上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 并画出风向 一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不均匀的地球表面 认识七大洲 四大洋 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自主探究一 在冬夏季节 北半球大陆上分别会形成怎样的气压中心 完成p36活动题 副极地低气压带 高压中心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压中心 二 北半球冬 夏季气压中心 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南半球气压呈带状分布 1月 亚洲高压 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 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南半球气压呈带状分布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7月 一月 七月 考虑 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亚季风 三 气压中心对气候的影响 自主探究二 p38活动 1 什么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 2 据图判别东亚冬季盛行什么风 夏季呢 为什么冬夏季节风向不同 3 讨论冬夏季风的性质差异 4 同理概括南亚地区风向规律 原因 特点 季风环流 蒙古 西伯利亚 西北风 干冷 太平洋 东南风 暖湿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蒙古 西伯利亚 印度洋 东北风 干暖 西南风 湿热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0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高气压 1月 7月 低气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 高低纬间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读 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填写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 亚洲高压 2 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气温低 空气冷却下沉而致 副极地低气压带 读 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3 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 图中c点盛行风 d点盛行风 我国的天气以为主要特征 西北 东北 干冷 4 此季节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短夜长 第三课时 对气候的影响 课程标准 绘制全球气压带 风带分布示意图 说出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理解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特点 通过图表阅读 学会判断一地气候的特点 2 通过气候分布图 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初步学会总结气候的分布规律 一 气候要素与影响因素 1 气候要素 气温 降水 光照2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地形洋流 二 气压带分布对降水的影响 少 多 少 多 下沉 上升 下沉 上升 全球年降水量的纬度分布规律与气压带分布规律的相关性 年降水量 极地少雨带 三 风带分布及其性质对降水的影响 大陆 中西部 较少 湿 大陆 大陆西岸 降水较多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a d e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高温多雨 四 气压带 风带与气候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 a d e 夏季 冬季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试一试 a d e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受西风带交替控制 终年西风带控制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终年炎热干燥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b c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 b c b地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c地 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终年炎热干燥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a d e 终年炎热干燥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草原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c 回归沙漠带上的 绿洲 g h i j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大洋东岸 大洋西岸 大陆西部 大陆内陆 大陆东部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0 10 20 30 40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70 60 90 0 10 25 35 50 70 90 大气环流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北半球 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暖流 暖流 寒流 寒流 极地东风带 西风带 信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分布范围小 在太平洋沿岸呈南北狭长分布 在欧洲西部分布范围广 而且向纵深发展 北美太平洋沿岸 西风受到南北走向的科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