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沪教版.ppt_第1页
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沪教版.ppt_第2页
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沪教版.ppt_第3页
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沪教版.ppt_第4页
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沪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 第六章溶解现象 复习 右图是病人输液时用的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标签 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多少g 溶液的密度约为多少g ml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种物质 溶质 溶解在另一种物质 溶剂 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 思考 溶解性是一种溶剂溶解一种溶质的能力 这种认识是否正确 提示 溶解性是指溶质被溶剂溶解的能力 是溶质的一种性质 而不是溶剂的一种性质 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 面粉在水中不易溶解 而食盐易溶于水中 为什么油渍在水中很难溶解 在汽油中却很容易溶解 1 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水2 分别加入食盐 蔗糖 消石灰各1g3 振荡 静置 观察溶解情况 实验探究一 现象 在相同的水中 食盐和蔗糖溶解的多 熟石灰溶解的少 结论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1 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植物油2 一支加少量的水3 另一支加少量的汽油 实验探究二 现象 植物油在水中不溶解 在汽油中溶解 结论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1 在1支试管中加入5ml水2 加入3g硝酸钾 振荡 观察3 如不能完全溶解 加热 观察 实验探究三 现象 硝酸钾加热之前不能全部溶解 加热后全部溶解 结论 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总结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 温度 1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 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 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一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一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酒精 汽油 拓展 衣物干洗 干洗就是用有机化学溶剂对衣物进行洗涤 去除油污或污渍的一种干进干出的洗涤方式 由于在衣物洗涤过程中水不直接接触衣物 所以称之为干洗 适于那些不宜水洗和易褪色的织物 洗后衣物还有消毒 灭菌的特殊功效不易虫蛀便于保存 干洗用的的药水 四氯乙烯 是有很强的毒性的 干洗是不漂洗的 洗完后直接烘干 这样做衣服上的药水是没有弄干净的 但是由于这种药水 即四氯乙烯 是有很强的挥发能力的 所以烘干后只要挂几天就没关系了 如果洗完了立即取回穿上或放进柜子了就有可能导致人出现不适状况 即中毒 甚至死亡 或让柜子里的其他衣物都有毒 最终还是让人体中毒 在一定条件下 溶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 溶液能 吃饱 吗 课外探秘 思考 1 在一小烧杯中加少量水 边加硝酸钾边搅拌 看是否可以无限溶解 一定温度下 一定量的水中 硝酸钾的溶解有极限 2 加少量水 搅拌 观察加水后硝酸钾继续溶解 3 加热 搅拌 观察加热后硝酸钾继续溶解 p17实验1 3 在一定的温度下 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二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 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 关键看什么 3 为什么必须说明是 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 一定量的溶剂 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但对于其他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了 强调 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该种溶质时 由于溶质不会继续溶解 因此溶液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溶质 充分震荡后观察溶质是否减少 若不减少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2 若溶液中无溶质 可试着加少量同种溶质观察 若溶质不能溶解 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强调 不能以溶液中有没有剩余固体为依据 而应以 一定条件下 能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为依据 指出下列各题的错误之处 并加以改正 1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 装有饱和溶液的瓶的瓶底 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 3 在同一温度下 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会比另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在一定温度 一定量的溶剂中 不能 不一定 有可能刚好达到饱和 不一定 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可能不同 练习 除去泥沙的粗盐中还含有氯化钙 氯化镁等杂质 可采用氯化钠饱和溶液反复冲洗粗盐颗粒达到精制食盐的目的 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 氯化钠饱和溶液虽然不能溶解粗盐中的氯化钠 但对于粗盐中的氯化钙 氯化镁等杂质则是不饱和溶液 因此氯化钙 氯化镁等杂质进入溶液 经过滤可得精制食盐 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 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能转化 怎样转化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 升高温度 注 以上为通常情况 不适合所有的物质 强调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1 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且最简单的方法 2 改变溶剂的质量或温度可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 1 物质的溶解性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溶质性质b溶剂性质c温度高低d溶剂的质量 练习 2 一杯的nano3溶液 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 a蒸发10g水有nano3晶体析出b温度降低10oc时 有nano3晶体析出c加入10gnano3晶体 仍有nano3晶体d在该温度下 加入少许nano3晶体 晶体质量不在减少 3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一定温度下 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 不会继续溶解d 一定温度下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总结一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总之 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联系 总结二 同一物质 相同温度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三 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的关系 小结 浓稀溶液与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例 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 又是统一的 如图所示反映了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 从图中可以看出 饱和溶液与浓溶液 稀溶液的关系是 2 0 9 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 填 或 区域 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 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 答案 1 饱和溶液既可能是浓溶液 又可能是稀溶液 2 加入nacl固体至不再继续溶解蒸发溶剂至刚好有晶体析出 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 通常溶剂为水 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可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一般指水 饱和状态 质量 克 1 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二 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溶解度 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四个要点 1 条件 一定温度 因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不指明温度时 溶解度没有意义 2 标准 100g溶剂 物质的溶解量与溶剂量成正比 为了便于比较 要取等量溶剂 且100g为溶剂质量 而不是溶液质量 3 状态 饱和状态 只有在一定温度下 100g溶剂中溶质达到饱和时 溶解的溶质的量才是一个定值 且是最大溶解量 4 单位 克 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 在此质量的单位为克 例 蔗糖在20 时的溶解度是203 9g 在20 时 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 9g蔗糖 在20 时 100g水中溶解203 9g蔗糖时 溶液达到饱和 我理解 内部因素 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部因素 温度 2 影响因素 练习1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 时 20g某固态物质能溶解在100g水中 所以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20 时 20g某固态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所以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c20g某固态物质溶解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d20 时 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某固态物质 所以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练习2 1 在20 时 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则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 g 36 2 在0 时 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 3g硝酸钾 则0 时硝酸钾溶解度是 g 13 3 3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 6g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20 31 6g 100g 131 6g 3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 不 溶 练习 1 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 此话是否正确 2 20 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 0013g 所以碳酸钙是 溶物质 3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则氯化钠属于 a 易溶物质b 可溶物质c 微溶物质d 难溶物质 难 a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3 3 31 6 20 9 45 8 63 9 85 5 110 138 202 246 4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 列表法 168 溶解度 g 200 100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温度 硝酸钾 2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 g 温度 t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硝酸铵 硝酸钾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点 曲线上的点均表示某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交点 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曲线 曲线越陡 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a b 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 面 溶解度曲线上面 下面 所表示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g 温度 t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硝酸铵 硝酸钾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 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2 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 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 a b 4 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如nacl 3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如ca oh 2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 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典例 2011 株洲中考 如图是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 时 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温度对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c 把t1 时甲 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 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d 把t2 时甲 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时 两溶液都析出溶质 练习 右图是甲 乙 丙三种物质 均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 现有t2 时甲 乙 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无固体存在 请根据右图回答 1 t2 时 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2 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 降温到t1 时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甲 乙 甲 丙 1 打开可乐罐 啤酒瓶时我们为何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从生活中的现象一起去感受 压强 2 给水加热时我们为何可以看到水中出现气泡 3 天气闷热时 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 温度 当温度一定时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当压强一定时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2 定义 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想一想 0 时 氧气的溶解度为0 049的含义是什么 在0 氧气压强为101kpa时 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 049体积氧气 美丽的晶体 如何形成的 三 结晶 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叫母液 母液对于析出的溶质来说是饱和溶液 1 晶体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 晶体的性质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溶解度与结晶方法的关系 1 陡升型 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 可采取降温结晶 并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2 缓升型 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 可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 并可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 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3 下降型 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 可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 并可通过升温的方法 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4 陡升型的物质中混有少量缓升型的物质时 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缓升型的物质中含有少量陡升型物质时 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3 结晶方法分类 降温结晶法 先加热溶液 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 此时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 叫降温结晶 例如 当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kno3多而nacl少时 即可采用此法 先分离出kno3 再分离出nacl 蒸发结晶法 蒸发结晶 蒸发溶剂 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 继续蒸发 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 叫蒸发结晶 例如 当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nacl多而kno3少时 即可采用此法 先分离出kno3 再分离出nacl 小结 当陡升型溶液中混有缓升型时 若要分离出陡升型 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 若要分离出缓升型的溶质 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三 结晶 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叫母液 母液对于析出的溶质来说是饱和溶液 蒸发结晶 蒸发溶剂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可溶物 如 nacl 3 结晶方法分类 1 晶体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 晶体的性质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典例1 如图是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 30 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 当温度为 时 甲 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甲中含有少量的乙 若提纯甲 可采用 法 填 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 或 过滤 30 20 降温结晶 讨论 我国有许多盐碱地 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 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 夏天晒盐 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氯化钠和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原来是这样的 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道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要获得氯化钠晶体不宜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 而要采取蒸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