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10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10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10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10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10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操作方法 第一节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自学指导 1 阅读4 5 6页教材内容 自行完成黑板表格 10分钟 2 依据表格 小组讨论 完成探究 10分钟 从材质 制造工艺 牵引动力三个角度分析古代农业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有何局限性 战国铁农具 特点 可随意改变牵引点的高低 控制耕土的深浅 p5 构造变化 直辕犁 曲辕犁 耱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 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 所以称作代田法 唐朝的筒车 宋朝的高转筒车 曹魏时期的翻车 翻车复原图 筒车复原图 现代筒车 思考 史料记载 所种之地 惟以刀伐木 纵火焚烧 其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 青铜耕作b 个体农耕c 刀耕火种d 石器锄耕 思考 国语 晋语 有 宗庙之牺 为田亩之勤 的记载 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 司马耕字子牛 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确切的是a 孔子有教无类 学生多是贫家子弟b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学生参加农业劳动c 春秋人物多取贱名d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可能已有牛耕 二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 原因 铁器牛耕的使用 生产力的发展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秦用商鞅之法 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 民得买卖 汉书 食货志 根本 直接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记 武帝纪 2 主要形式 地主土地私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支配 补充 附庸 3 消极影响 土地兼并严重 影响国家赋税收入 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问题1 封建社会能够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吗 为什么 对历史发展影响 问题2 为抑制土地兼并 封建政府采取对策 不能解决 因为封建社会是土地私有制 准许自由买卖 对策 均田制 概念 均田制 概念 政府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 农民交纳赋税和服徭役 兵役 井田制从北魏孝文帝开始 唐朝实行过 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封建王朝后期 土地兼并严重 激发农民起义 思考 有人说 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 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 老刘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 这主要是指a 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b 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c 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d 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 2 含义 1 时间 3 产生条件 4 特点 材料一 春耕夏耘 秋获冬藏 四时之间 亡日休息 勤苦如此 尚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赋 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有者半贾而卖 亡者取倍称之息 加之土地兼并 于是有卖田宅 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材料二 明中叶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在江南地区的部分生产部门中存在 耕织结合 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它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岳麓版 必修二 第28页根据上面材料分析小农经济的特点 到封建社会后期 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易受天灾 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脆弱性 落后性 4 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 易受天灾 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脆弱性 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落后性 封闭性 分散性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5 影响 6 思考 小农经济为什么发展又极为艰难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吗 联系 都是自给自足不为市场而生产 区别 原始和奴隶社会的经济是自然经济不是小农经济 因为是集体劳动 不是以家庭为单位 知识拓展 综合分析小农经济的影响 1 政治 分散的小农经济 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统一 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 保护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 2 政策 实行 重农抑商 和 闭关锁国 政策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 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是统治阶级能够实行 闭关锁国 政策的根源 3 科技 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领域 如农学 天文历法 数学 医学等 小农经济也使中国科技具有实用性 实践性的特点 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 从而发展为近代科技 4 文学 很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如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就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摆脱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 5 民族心理 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 吃苦耐劳 艰苦奋斗的精神 也有眼界狭隘 思想保守的不足 6 家庭伦理上 小农经济条件下 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 这是 重男轻女 思想的重要原因 同时也使人们注重孝道 重视邻里和睦等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给我们的启发 1 农业经济发展 一靠政策 二靠科技 三靠人民的辛勤劳动 2 稳定的政治局面 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3 只有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发展 农业经济才有长足发展 所以要把发展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大结构下思考 4 发展农业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甚至可以说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 只有如此才能走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