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元市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 目 建 议 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二一六年一月目 录第1章 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委托单位与编制单位11.3项目地址11.4项目性质11.5项目服务范围与任务11.6园区建设现状11.7 园区新建工程21.8园区运行模式41.8.1园区管委会41.8.2园区企业41.9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1.9.1园区企业41.9.2园区公用工程4第2章 广元市概况52.1地理位置52.2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52.2.1历史沿革52.2.2行政区划62.3自然地理条件62.3.1地形地貌72.3.2水文地质72.3.3河流水系92.3.4区域气候特点92.3.5动植物资源102.4社会经济概况102.5城乡建设规划112.5.1城市职能112.5.2城市性质112.5.3城市空间结构与道路交通112.5.4城区环卫规划13第3章 广元市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现状与问题153.1广元市环境卫生管理概况153.2垃圾收运现状153.2.1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情况153.2.2餐厨垃圾收运情况183.2.3城市粪便收运情况183.2.4市政和工业污泥收运情况183.2.5医疗垃圾收运情况193.2.6建筑垃圾收运情况193.3现阶段存在的问题19第4章 必要性及可能性214.1垃圾产生量增长趋势分析214.2垃圾综合处理基地模式已成趋势214.2.1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是垃圾处理发展趋势214.2.2循环利用是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途径214.2.3固废经济循环产业园是垃圾增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载体224.2.4国内固废经济循环产业园现状234.3良好的产业园建设基础464.3.1政策基础464.3.2园区基础464.3.3拟建垃圾处理厂基础474.3.4工作基础484.4产业园建设的意义484.4.1环境效益484.4.2经济效益484.4.3社会效益49第5章 编制总则505.1编制原则505.1.1先进管理和现代化原则505.1.2环保化原则505.1.3经济节约和实用的原则505.2编制依据及标准505.2.1编制依据505.2.2有关标准和规范515.2.3公用设施适用的规程规范与标准515.3园区建设目标525.3.1园区建设思路525.3.2建设目标535.3.3社会经济效应以及环境效应53第6章 场地选择556.1园区选址原则556.2园区位置比选556.3园址概况及建厂条件576.3.1地理位置576.3.2项目用地576.3.3地形地貌576.3.4气象条件576.3.5地层岩性576.3.6地质构造586.3.7地震586.3.8道路条件596.3.9建设用电596.3.10供排水条件596.3.11供电条件596.3.12灰渣处理59第7章 垃圾焚烧发电厂607.1工程规模及现状60第8章 污泥处理厂618.1 项目规模618.2 污泥接收与输送方案618.2.1 污泥的接收618.2.2 污泥的输送和储运618.3 污泥干燥方案628.3.1 污泥干燥工艺过程描述628.3.2 干燥废气处理648.4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648.5人员定额658.6投资分析65第9章 炉渣制砖厂679.1项目规模679.1.1炉渣产出679.1.2炉渣产量679.1.3项目规模679.2项目工艺689.2.1炉渣特性689.2.2处理工艺选择689.2.3工艺流程689.2.4主要设备749.2.5炉渣产出749.2.6 炉渣特性759.2.7 炉渣处理规模759.2.8 制砖工艺759.2.9 生产能力769.3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769.4人员配置779.5投资分析78第10章 餐厨垃圾处理厂8010.1餐厨垃圾处理工艺8010.2设计参数8710.3卸料及接收系统8710.4分拣除杂系统8810.5物料压榨系统8810.6油水分离系统8810.7其他8910.8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8910.9人员配置9110.10投资分析91第11章 公用工程9211.1管理和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工程9211.1.1管理中心9311.1.2教育示范中心9311.2给水排水工程9311.2.1供水工程9311.2.2排水工程10211.3电气工程10311.3.1设计原则10311.3.2接入系统及升压站10311.3.3电气主接线10311.4照明10411.5防雷接地10411.6消防系统10410.6.1水消防系统10411.6.2灭火器10411.6.3火灾报警系统10511.7压缩空气系统105第12章 总图与运输10612.1设计原则10612.2总平面布置及场地竖向10612.3道路工程10712.4绿化景观设计108第13章 环境保护10913.1园区附近环境现状10913.2主要污染源分析10913.2.1废气污染源10913.2.2废水污染源11113.2.3固体污染物及其组成11113.2.4噪声11113.2.5臭味11113.3执行标准11113.3.1大气标准11113.3.2废水排放标准11213.3.3固体废弃物标准和法规11313.3.4噪声标准11313.3.5臭气标准11413.3.6其他相关标准11413.4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控制方案11413.4.1治理原则11413.4.2治理措施11513.5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18第14章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12014.1概况12014.2劳动保护措施12014.3安全卫生措施121第15章 清洁生产与节能措施12215.1清洁生产分析12215.1.1环保性12215.1.2自动化控制系统12215.1.3能源与资源利用12315.1.4污染物排放水平12315.1.5环境管理水平12315.2节能措施12315.2.1节水措施12315.2.2节地措施12315.3循环经济分析123第16章 运营管理系统12516.1管理体制12516.2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12516.2.1产业园管委的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12516.2.2 各垃圾处理厂劳动定员126第17章 建设进度及保障12717.1园区建设进度安排12717.2施工进度保证127第18章 投资估算及筹资方案12818.1 投资估算12818.1.1投资估算范围及投资内容12818.1.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2818.1.3总投资估算12818.2投资计划13018.2.1园区公用工程投资计划13018.2.2园区企业投资计划130第19章 财务分析及评价13119.1财务评价依据13119.2财务评价指标13119.3投资风险评价131第20章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13320.1项目工程选址的合理性13320.2项目影响及社会风险评价13320.2.1群众抵制征地和房屋拆迁的风险13320.2.2园区施工及运行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13420.2.3群众对生活保障担忧的风险13420.2.4社会风险评价结论13520.3风险防范措施13520.4风险防范方案136第21章 结论与建议13721.1结论13721.2建议138附 图附图01 园区地理位置图(jy-01)附图02 园区与其服务范围位置关系图(jy-02)附图03 园区位置与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jy-03)附图04 园区位置与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jy-04)附图05 园区遥感影像图(jy-05)附图06 园区建设现状图(jy-06)附图07 园区垃圾填埋场地形图(jy-07)附图08 园区资环循环利用网络图(jy-08)附图09 园区总体布局图(jy-09)附图10 生活垃圾发电厂焚烧工艺流程图(jy-10)附图11 生活垃圾发电厂总图方案(jy-11)附图12 生活垃圾发电厂飞灰固化工艺流程图(jy-12)附图13 污泥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系统图(jy-13)附图14 炉渣制砖厂制砖工艺图(jy-14)附图15 园区道路断面图(jy-15)附 件 生活垃圾发电厂批复文件130第1章 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广元市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1.2项目委托单位与编制单位委托单位:广东博海昕能环保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3项目地址广元市利州区盘龙镇南山村3组,现广元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其附近区域(附图1:园区地理位置图)。1.4项目性质 改扩建环保公益项目1.5项目服务范围与任务(1)服务区域: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剑阁新县城片区(附图2:园区与其服务范围位置关系图)。(2)垃圾类型: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城市粪便,市政及工业污泥、炉渣。(3)服务内容:园区的垃圾由相关管理部门负责收集运输至产业园区后,由园区各相关企业或职能部门通过对垃圾的循环利用,进行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1.6园区建设现状目前,园区已建成医疗垃圾处理厂1个,日处理能力5吨/天;垃圾填埋场1个(附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1个),设计库容255万立方米(表1-1)。表1-1 广元市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现状序号工程名称经营模式阶段现状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用地规模(亩)投资估算(万元)运行收费(元/吨)设计服务年限(年)投资回收年限(年)备注垃圾处理厂医疗垃圾处理厂利州区环境卫生管理局运行阶段5吨/天高温蒸煮2.5 元/吨建议书不进行投资分析已建成投产垃圾最终处置场垃圾填埋场利州区环境卫生管理局运行阶段300吨/天卫生填埋103 元/吨建议书不进行投资分析已投产,一期约60万立方米已完成填埋并封场,二期195万立方米刚启用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利州区环境卫生管理局运行阶段100吨/天生化处理1.9同填埋场建议书不进行投资分析已建成投产, 1.7 园区新建工程园区拟开展垃圾处理工程及设施建设(表1-2)。工程建成后的园区物料循环、能源循环见图1-1。表1-2 广元市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拟建工程序号工程名称经营模式阶段现状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用地规模(亩)投资估算(万元)劳动定员(人)政府补贴(元/吨)设计服务年限(年)投资回收年限(年)垃圾处理工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bot论证阶段1050吨/天焚烧发电74639470.896670元/吨3015.78炉渣制砖厂bot规划阶段2万块/h破碎制砖101485.0212306餐厨垃圾处理厂bot规划阶段100吨/天脱水干化焚烧63037.5312100元/吨3018.31市政和工业污泥处理厂bot规划阶段200吨/天干燥焚烧123982.8010400元/吨3014.50园区公用工程园区管理中心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阶段3940.90326教育示范中心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阶段2910.5246园内道路及绿化工程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阶段101515.954园区自备水厂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阶段3000吨/天絮凝-沉淀-过滤-消毒1.5255.8882.80元/吨供电工程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阶段0.42259.3610.60元/kwh消防安全工程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阶段804.885雨水排水工程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阶段83.654压缩空气系统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阶段3814.872园区边坡护坡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阶段1169.677园区围墙及大门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阶段235.448土方平整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阶段588.846合 计60556.270图1-1广元市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循环图1.8园区运行模式1.8.1园区管委会广元市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下设投资管理公司及物业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协调园区内各处理厂以及其它配套设施的运作。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园区内的环保教育基地、生活设施、绿化、保安和卫生清洁等管理工作。1.8.2园区企业对园区内的各处理厂,按照国家和四川省广元市相关固废及污水处理设施社会化、产业化的政策,考虑在投资与管理方面的便利和可行性,区分不同性质的设施,实现不同的运营模式。大力推进bot模式等现代经营模式,筹集资金,加快园区建设与运行。企业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9.1园区企业园区各新建固废处理企业估算投资4.80亿元,投资由各企业通过自由资金、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经投资收益分析,各企业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预期,可实现园区企业的持续、长期、稳定发展。1.9.2园区公用工程园区管理中心、宣传教育中心、以及道路、供水、供电、照明、绿化、安全等公共工程,估算投资1.26亿元。可采用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或者投资管理公司进行商业化运营等方式。第2章 广元市概况2.1地理位置(1)市域位置广元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雄踞嘉陵江上游。地处川陕甘结合部,北与陕西省汉中市和甘肃省陇南地区交界,南与南充市为邻,东与巴中接壤,西与绵阳毗连。地理坐标东经10436-10648,北纬3031-3256,南北宽117.24 km,东西长189.43 km,幅员面积1.63万km2。图2-1是其在全国到地区的地理位置。图2-1 广元市地理位置图2.2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2.2.1历史沿革广元市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末,就有先民栖居生息。西周时期,巴、蜀先民在今广元昭化镇建立邦国“昔”。春秋战国时,为蜀王领地,以葭萌(今昭化镇)为都邑。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伐蜀并苴建南苴县,属秦,是广元建县之始。秦昭襄王时,在四川地区推行郡县制,县属蜀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后,县属益州广汉郡。西汉末,王莽改广汉郡为就都,县属就都。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县归晋,属梓潼郡。汉兴元年(313),复改葭萌县为晋寿县,县属汉。安帝义熙十年(414)朱龄石入蜀,县归刘宋。南朝宋时县归齐。南朝齐时县归北魏。恭帝义宁元年(617),唐高祖命詹俊、李仲兖取蜀,郡、县归唐。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置山南道,县归山南道,僖宗光启二年(886),为三回建所据,州、县归前蜀。武成元年复置葭萌县。宋太祖乾德二年王全斌蜀,县归宋。北宋时属利州路(治今汉中)。元世祖至元十四年罢都元帅府,置广元府路。“广元”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与元朝德威广播,疆士广大之意。自此以后,广元以历代县、郡、府、军、路治地。1933年至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当时的广元境内(含今旺苍)建有六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根据地后期的政治、军事和后勤供应中心。1950年3月属剑阁专员分署,1953年1月改名广元专署同年3月合并于绵阳专区。1959年3月,昭化镇并入广元县。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广元地级市。现为对外开放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2.2.2行政区划目前,广元市下辖四区三县(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区、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2012年底统计,共有9个街道办事处,91个镇、139个乡、263个居委会和2428个村委会。其行政区划图如图2-2所示。图2-2 广元市行政区划图2.3自然地理条件2.3.1地形地貌广元市位于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过渡地带,龙门山与大巴山南麓,为秦巴构造褶皱带。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北部最高处为3837米,逐渐倾斜至南部最低352米,相对高差3485米。嘉陵江、白龙江、东河、清江河等分别从北部、西北部、东北部入境,后汇入嘉陵江至重庆注入长江。市内支流密布,呈树枝状水系,阶地广布。广元市地形地貌明显分为: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平坝区和南部低山区三大地貌单元。(1)北部中山区该区以浅变质砂岩、硅质岩和页岩为主,构成多种形态的山林,中深度切割,连片分布于北部和西北部龙门山褶皱带,形成陡峭山脉,陡直峡谷,典型的有明月峡、清风峡两岸绝壁和嘉陵江构成了山势巍峨、气势磅礴一江通的峡谷景观。(2)中部河谷平坝区河谷平坝东起“米仓山走廊区”的元坝区,经南河、嘉陵江、白龙江和清江河交汇地带,西至下寺镇,呈弧形狭长带状,边缘为中、低山相连的浸蚀单斜构造丘陵,地表支离破碎。其中分:冲积平坝,主要由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南河两岸河漫滩和一级阶地组成,局部有小块二级阶地。河谷阶地,主要在经中子、宣河两乡的潜溪河两岸,属阶地沉积层构造。阶地一般高出河面2060米,其中二级阶地较多。(3)南部低山区该区以白垩纪海相沉积,以白垩系的块状砾岩泥岩互层和侏罗系的厚层砾岩、砂砾岩组成。山岭密布,沟整交错。西北连山绝岭,岭岭横空,东南山势减缓逐渐降低,具有典型的剑山七十二峰景观数十里。其山体北陡南缓,南坡缓可跑马,北坡断崖绝壁、垂直耸立高达百米以上,山势极其宏伟壮丽。在广元境内岩溶台地集中在朝天、旺苍境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横斜,灰岩和页岩由于受浸蚀力的强弱不同形成了岗地和洼地。台地四周峰峦围绕,内部主要是溶岩丘陵,底部是灰岩与砂页岩接触界,溶洞景观丰富,居全川前列。2.3.2水文地质广元市市域因多构造运动,形成复杂的地质构造,构造活动强烈。市境内东北部以大巴山东西向构造带为主,西北部以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为主,总的构造形态,呈倾向东南的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广元地区断裂构造,以西北部龙门山构造带最早发育,东北部大巴山过渡带其次。其主要有两大断裂带。林庵寺茶坝大断裂,北起东溪河乡林庵寺,经三堆至青川茶坝属活性大断裂。走向南西倾北西、北西或正北,倾角一般在60以上。在林庵寺一带,震旦系元吉组白云岩断覆于变质志留系砂质页岩之上。地貌呈现明显断层陡岩景观。使南崖山复背斜遭到破坏,并在羊模、蒲家、西北、水磨一带,切割了早期断裂。为变质岩与未变质岩的分界线。马角坝罗家坝大断裂,呈南西北东向条带状,夹于仰天窝复向斜和天井山复背斜之间,断裂极复杂,不同方向、不同序次的断裂,互相切割,形成“帚状”断裂带,断裂带内的褶皱构造多遭破坏而残缺不全。广元市地下水条件如下:(1)地下水类型齐全。境内出得有基岩裂隙潜水、岩溶水、红层裂隙水及松散孔降潜水等。基岩裂隙水赋存在西北摩天岭村边区,吐露于以千枚岩为主的变质岩和以泥岩、页岩为主的碎屑岩中;岩溶分布在龙门山、米仓山构造区碳酸盐岩地区,表现为裂隙溶洞水、暗河、溶洞水及泉等;红层裂隙水主要分布在我市广大南部地区(即米仓山走廊以南地区),层间裂隙承压水也在这个地区局部出露,以上分述的这几类地下水因分布不均,储量一般,仅宜作为分散取水用于农村日常生活用水和人畜饮水,一般无法大量开采,因而无法作为满足工业、厂矿及农业大量用水水源,但松散孔隙潜水只要补给源充足,是可以作为大量取水水源。境内嘉陵江干流中南段流槽和几条较大支流的中下游开阔河谷地段,特别是米仓山走廊带,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它埋藏浅,补给水源充足,水量丰富,单共水量达10005000吨/日以上,一定程度地满足了这个地区对地下水量的需求。(2)地下水储量不甚丰富。广元市北部广泛分布着基岩裂隙潜水和岩溶水,除个别地区,出水量可作为集中供水水源外,因储量分布不均匀,部分地区为贫水区或严重缺水区,大部分地区通过调节可以达到日常用水自供自给。而市南部地区为广大的红层地区,占全市幅员面积的50%以上,地下水十分贫乏,泉流量仅0.010.5升/秒。地下水径流模数仅为0.10.1升/秒平方公里,不能满足当地人畜饮用水需要。储水量十分丰富的第四系地层地区,是广元工农业较发达的地区,其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较大,它面积不到总幅员面积的10%,且分布集中在米仓山走廊地带和宽缓的河谷地带。该地区的水负荷严重,没有向周围较远地区调剂地下水的条件。因此广元市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地下水贫水区。(3)水质良好。境内地下水一般无色、无味、透明,各种水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均符合饮用水标准。矿化度0.10.5克/升,硬度均小于25德国度,ph值为6.88.1之间,为良好的生活用水,可作为工、农业用水的直接水源(煤系地层和少部分地区的微碱水及硫酸钙钠水除外)。但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及农药、化肥对水源的污染有扩大和加剧的趋势。2.3.3河流水系广元市域内河流均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支流有80多条,主要通航河流有嘉陵江、白龙江、东河、清江河等。这些河流均汇集到嘉陵江至重庆注入长江。目前仅有一处人工湖泊白龙湖,为宝珠寺电站大坝拦蓄白龙江水而形成。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为现今川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利州区主要有嘉陵江、南河、白龙江及清水河水系。嘉陵江蜿蜒纵贯城市,从陕西、甘肃两省发源流到广元市区约长586公里,在广元境内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流出,平均宽度为270米,深8.5米,平均坡降0.76%,水流方向自北向南。1981年8月22日嘉陵江发生百年一遇洪水位477.866米,洪峰持续时间3小时左右,流量10211立方米/秒。南河属嘉陵江支流。发源于李家乡,在中心城汇入嘉陵江,属老年期河流,全长68公里,宽1180米,深1.8米,平均坡降1.5,水流方向自东向西,汇水面积680平方公里。嘉陵江南河枯水通常发生在24月。白龙江属嘉陵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在规划区内由北向南从三堆流向宝轮区与属嘉陵江二级支流的清水河汇合。然后在昭化小河口汇入嘉陵江。由于白龙江发源于甘肃高山地区,落差大、水量大,年平均流量329立方米秒,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目前已实施梯级开发,分级修建水电站。2.3.4区域气候特点广元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部低山冬冷夏热,北部中山区冬寒夏凉,秋季降温迅速,年平均气温16.1,七月份气温26.1,一月份气温4.9,年平均降雨量1081毫米。日照1398.0小时,无霜期264.5天,四季分明,适宜生物繁殖生息,但自然灾害较严重,特别是旱、涝灾害频繁。风向为春夏多东北风,秋冬多西北风。2.3.5动植物资源广元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森林茂盛,生态条件十分优越,海拔高差大,北靠秦岭、米仓山、大巴山山系,西临青藏高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据统计分布有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442种,隶属于28目、83科,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牛羚、豹、金雕、绿尾虹雉、大鲸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就达76种(一级12种、二级46种、省级18种),分布有大熊猫60多只,是全国野生动物植物资源的重点产区之一。黄鹿、雉鸡、画眉、红嘴相思鸟、蛇类等经济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市境有珍贵野生木本植物832种,其中:银杏、珙桐、水青树、连香树、吊杉、杜鹃、领春木、剑阁柏、罗汉松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34种,列入联合国濒危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红皮书的野生动植物就有40余种。2.4社会经济概况广元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根据2012年统计年鉴可知: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8.66亿元,比上年增加16.14%。其中,第一生产增加值80.18亿元,增长9.57%;第二生产增加值为40.12亿元,增长22.27%;第三产业增加值16.98亿元,增长12.17%。三次产业都处于一种持续增长的阶段.图2-3是对2011年和2012年广元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图2-3 广元市产业结构对比图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8:44.6:34.6,调整为19.6:47.0:33.4,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2.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2和1.2个百分点。在2006年实现二产超一产,2009年实现工业超农业,2010年实现二产超三产的基础上,实现了工业超三产的历史跨越。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258.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2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5.1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5.90亿元。其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广元市的发展进程。2.5城乡建设规划2.5.1城市职能(1)连接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2)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3)四川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基地、天然气综合利用基地、职业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城。(4)广元市综合服务中心,受灾人口、城镇化人口和产业主要承接地。2.5.2城市性质连接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川、陕、甘结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发展工业、物流和旅游为主的生态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2.5.3城市空间结构与道路交通2.5.3.1 城市空间结构广元市中心城区将形成“一心两翼”的“人”字形带状组团结构。“一心”指中心组团,包括嘉陵、东坝、上西、下西、南河、袁家坝、盘龙、来雁、万源、大石、工农十一个功能区;“两翼”指由元坝、荣山两镇区组成的东翼元坝组团和由宝轮、昭化两镇区组成的西翼宝昭组团,形成东进、西联的城市主要发展轴(图2-4)。城市东进发展轴:以中心组团为中心,沿212国道向东连接大石、荣山、元坝三镇区。该发展轴拥有广巴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交通优势。有较优越生态优势,良好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开发有一定基础。预建立城市东进生态发展轴。城市西联发展轴:以中心组团为中心,沿108国道、京昆高速公路和宝成铁路、西成客专向西连接宝轮、昭化、盘龙镇。该发展轴拥有京昆高速公路陵江和宝轮出入口、铁路货运站、嘉陵江渠化的交通优势,白龙江的水能优势,以及袁家坝、下西现有的较为雄厚的工业、物流基础。规划沿该轴线建设城市西联产业发展轴。其城市空间结构如图2-4所示。图2-4 广元市城市空间结构图2.5.3.2道路交通布局规划据片区特点、现状交通情况和地形地貌条件,规划在中心片区规划以利州路、蜀门路为主骨架和“两环三沿三横六纵”干道交通系统来组织城市道路交通。其交通布局如图2-5所示。图2-5 交通规划图(1)”x”型快速路网城市快速路网是由“嘉陵江快速路”、 “宝元快速路”构成城区快速网。规划将京昆高速在广元市城区段改线,规划从宝成铁路北侧经过,原经走马岭、上西至朝天区的线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此条道路是沿嘉陵江左右岸,把宝轮、盘龙、袁家坝、下西、上西、朝天区紧密联系起来,初步命名为“嘉陵江快速路”。规划将广旺铁路迁出。原铁路线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同时此条线路向西延伸,与袁家坝至盘龙机场和宝昭片区的联系交通干道(即108线)共同构成城市东西向快速路。此条快速路连接宝轮、盘龙机场、下西、东坝、雪峰片区、大石、元坝,初步命名为“宝元快速路”。以上两条快速路在城区形成“x”型快速路网,贯穿城市各片区。(2)中心片区交通干道网络是以利州路、蜀门路为主骨架的“两环三沿三横六纵”干道交通系统。“两环”:内环由则天路、瞻凤路、电子路、环城南路、海口路、西滨道、皇泽寺路构成。外环由规划的g108、g212北线、g212南线、袁家坝大道构成。“三沿”:包括嘉陵江和南河两岸的三条滨江路。“三横”:为利州路、城北干道、苴国路及既有212线、广昭公路。“六纵”:由泰山路、水柜路-万源路、电子路、蜀门路、乌龙大道、回龙河路等构成。(3)城市其它道路:保留建成的城市其它道路,根据城市发展和自然特点新建其它城市道路。(4)干道线路和路口控制:城市道路与铁路、高速公路相交采用立体交叉;主干道与主干道、主干道与快速通道、次干道与快速通道采用立交。2.5.4城区环卫规划现广元市垃圾处理场(含医废处理)位于中心城南面,嘉陵江以南,面积50亩,处理方式采用卫生填埋。城市垃圾中转站83座,每座占地80平方米。(1)规划原则:环境卫生规划应于广元市“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发展目标相协调,满足城市发展需要,逐步建设成现代化的环境卫生社会体系,达到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近远期规划相结合,强化环卫专业化管理,加强科技力量,通过科技进步促进环卫事业的发展。(2)公共厕所规划商业闹市区每300-500米设置一座,一般街道每750-1000米设置一座。为改造的老居民区每100-150米设置一座,新建居民区每300-500米设置一座,每座用地面积60平方米。(3)果皮箱商业大街每隔25-50米设置1个,交通干道每60-80米设置1个,一般道路每80-100米设置一个。(4)垃圾处理生活垃圾产量按1公斤/人,则远期生活垃圾600吨/日。在中心城区实行以机械化为主的多元化清扫保洁。采用袋装化分类收集垃圾,实现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为主。有害特殊垃圾要求单独收集,集中焚烧处理。城市垃圾全面实现袋装化。1)居民区内供居民直接倾倒的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按70 m,每处占地不小于10 m2设置。2)近期新建3座垃圾压缩转运站,分别位于河西、东城、南河。远期生活垃圾转运站按照规划配建,共计6座,每座用地面积3000 m2,规模200吨/座。3)新建环卫车辆停车场,用地面积2公顷,选址河西工业园。第3章 广元市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现状与问题3.1广元市环境卫生管理概况广元市是全省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城市,广元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市政府管理环境卫生的主管部门。其居下设有办公室、财务装备科、政策法规科、执法监督科、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科、人事科等6个部门。利州区环卫局负责城区各主干道,垃圾的中转清理处理、公厕管理等。各个区都设有相应的卫生管理所,负责辖区次干道的清扫保洁,及巷道的卫生保洁。截至2012年底,广元市中心城市环卫人员数量为:利州区现有环卫人员2811人;宝轮片区现有环卫工人230人;元坝片区现有环卫工人159人。目前,广元的道路清理主要是人工清扫,清运率为100%,无害化率100%。环卫设施较齐全,市区内垃圾中转站内配备了自动洒水降尘装置和除臭装置,无扬尘,基本无臭味,周围卫生整洁,二次污染控制良好。市区现有利州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座,原一期填埋场已经堆满覆土,二期填埋场还在建设中,现有的渗滤液处理站1座,位于一期填埋场侧(调节池容积3000 m,设计进水量100 mt/d,厌氧+mbr+滤液);填埋场入场口有医疗废弃物集中焚烧处理中心一座。3.2垃圾收运现状3.2.1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情况(1)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及来源从环卫部门利川区历年的生活垃圾清运量(表3-1)来看,可见广元市随着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历年的垃圾量逐渐增大。环卫部门收集、清运生活垃圾量中,可回收垃圾约占10%,不可回收垃圾70%,其他垃圾20%。 表3-1 园区服务地域范围的近年生活垃圾清运量 单位:万吨/年 区(县)名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利州区12.713.514.617.518.2广元市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来自市区的居民生活、商业垃圾、集市贸易市场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公共场所垃圾和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生活垃圾。其组成是很复杂的,受到城市居民生活的多方面的影响。 (2)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市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基本在市区环卫处监督下清理,其生活垃圾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环卫清洁工收集城市主干道两侧和各类广场的生活垃圾,第二个部分是街道清洁工收集及辖区内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由清洁工收集运往就近的垃圾中转站,再由环卫专用车辆送往垃圾堆放场。居民生活产生的垃圾袋装后自行放入垃圾收集房或垃圾车,由环卫、街道和物业部门根据各自分工负责用微型垃圾车、人力三轮车等机具零散收集,压缩垃圾车,垃圾集中箱等环卫专用车辆集中封闭运输至垃圾处理场。园区服务地域范围的垃圾收运设施设备的具体情况如下:1)垃圾桶(箱)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在现阶段,广元市区共安装各类垃圾桶、果壳箱约3300个。各类垃圾收集容器主要分布在城区主、次干道两侧以及各商业大街、公园、车站、广场等地。2)垃圾池(房)在生活垃圾的存放、收运过程中,拾荒人员、环卫工作人员将可变卖的利用的废品回收,该部分数量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总量的3%左右。其余的垃圾在存放的过程中开始基本是存放在相应地区的垃圾池(房),然后通过统一的运输至中转站,垃圾房的设置、更新维修由街道、社居委及物业管理部门负责,单位内部的自行负责。3)转运站目前广元市市区转运站除少量为近几年来新建改造的集装箱外,大多为机械提升吊斗式,尚未一座先进的压缩式转运站。各转运站由环卫部门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每天将垃圾用垃圾车转运至垃圾堆放场。居民区里的垃圾房由街道或物业公司负责管理,环卫部门负责清运。道路清扫保洁的垃圾、废弃物箱的垃圾由环卫工人直接用三轮车运至转运站。在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的中转上,广元市现有垃圾转运站29座,除了宝轮转运站外其余均为小型转运站,现有转运站日转运量343吨,平均每座用地面积20平方米,日转运量9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规定日转运量小于50吨小型转运站每座用地面积200-1000 m2,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标准(cjj17-2005)规定小型转运站每座面积不宜小于800 m2,从现状数据来看,广元市转运站平均用地面积甚至还达不到规范最低的标准,此外还有零散分布在各乡镇的多功能垃圾车,充当临时垃圾转运站。广元市目前垃圾转运站大多超负荷运转,且没有一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转运站的设备、建筑质量、分布数量、中转效率均与城市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表3-2 广元市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统计表序号片区编号地址型号管理单位备注1雪峰1兴安路(钓鱼宫旁) 机动利州区环卫局2东坝1翠屏路梯式利州区环卫局32利州东路(市委)机动利州区环卫局43零八一厂机动利州区环卫局54经一路机动利州区环卫局65利州东路(农业局)梯式市农业局76嘉陵路北段(民政局)梯式市民政局87人民路(市政府)走道式市政府98莲花路(东晟华庭)机动利州区环卫局109兴安路(072铁路边)机动利州区环卫局11嘉陵1古渡路(急救中心)机动利州区环卫局122利州西路(铁桥头)机动利州区环卫局133东街机动利州区环卫局144望江路(黄泽桥下)机动利州区环卫局155东山街(鲁家湾)机动利州区环卫局166建设路(云盘梁)梯式利州区环卫局序号片区编号地址型号管理单位备注17嘉陵7工农村梯式利州区环卫局18南河1广州路(天兆网络旁)机动利州区环卫局停止使用192北京路(体育场居委会)机动利州区环卫局停止使用203广州路(油画院后)梯式利州区环卫局停止使用214滨河南路(4号桥江边)机动利州区环卫局225滨河南路(临江御园对面)机动利州区环卫局23上西1武丁路南段梯式利州区环卫局未启用242武丁路北段(环卫所楼下)机动利州区环卫局253女皇路机动利州区环卫局26西城1利州西路(广益三叉口)机动利州区环卫局27回龙河1利州西路(海天实业公司)机动利州区环卫局28元坝1元坝区机动元坝环卫局29宝轮1宝轮镇机动宝轮环卫局(3)城市垃圾的处理目前园区服务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大部分运输至园区内的广元市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处理。位于广元市利州区盘龙镇南山村三社,距市中心约12公里,占地120亩(其中填埋场30亩),设计的处理工艺为高温堆肥和填埋处理,设计堆肥日处理规模为200吨/天,设计服务年限为15年。填埋场库容约为60万方,填埋场2006年6月20日投入使用后,目前已经库容已满,已经封场。2011年10月开始建设二期项目,二期占地面积为178.2亩(其中填埋场占地31.85亩),设计库容195万方,服务年限为10年,设计规模为日处理垃圾400吨,现已经投入使用,其是归于利州区环卫局垃圾处理中心负责运行管理。3.2.2餐厨垃圾收运情况餐厨垃圾指饭店及宾馆等餐饮业、企事业单位及大专院校等公共食堂产生的食物残余。其主要成分为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等有机物,具有含水率高、油脂及盐分含量高、易腐发臭等特点。餐厨垃圾产量现状:广元市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剑阁新县城的城区现共有大小餐馆近110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餐馆40余家。共计每天产生垃圾约20吨左右,其中:固体垃圾约11-12吨,液态垃圾约8-9吨。目前,固体垃圾主要由环卫系统收集处理;液态垃圾除少量由周边的养殖户收集,用于牲畜养殖外,大部分由酒店自行处理,有的直接排入下水道,有的由环卫系统收集处理。其分析结果见表3-3。表3-3 2012年餐厨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的餐厨垃圾产量调查分类数量(间)厨余易腐垃圾(吨/天)潲水(吨/天)餐厨垃圾总量(吨/天)餐饮业110011-127-9约20食堂14510.34.815.2市场209.0-9.0合计126530.42.13.744.63.2.3城市粪便收运情况广元市的城市粪便的处理闲置仍然是一个盲点,目前中心城区没有达标的粪便处理场,只有一座简易的粪便堆放点位于南河上海路,目前没有对其进行使用。 3.2.4市政和工业污泥收运情况广元市目前无专门的污泥处理设施,没有对市政和工业污泥进行集中化的处理,因此可以建设污水处理厂来处理大量的污泥。(1)市政污泥市政污泥主要来源是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目前其处理的工艺主要采用干燥脱水、制饼,最终通过直接填埋处理掉。(2)工业污泥工业的污泥现阶段主要是纺织工业园区印染污水处理后的污泥,目前其处理的工艺也是主要采用干燥脱水、制饼,最终的处理方案是通过直接填埋。3.2.5医疗垃圾收运情况广元市现在有一座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位于本次设计园区内垃圾填埋场的内部,现阶段处理的医疗垃圾主要是全市医疗垃圾,通过医疗废弃物转运车封闭运输至医疗垃圾废弃物处置中心进行处理。其主要采用的工艺是高温蒸煮的处理方式,现在规模为5吨/天。3.2.6建筑垃圾收运情况随着广元市不断的发展,各个区的建筑密度逐渐增大,按行业标准,每1万平方米的建筑施工面积产生500吨建筑垃圾计算,广元市一年产生的建筑垃圾量是相当大的,根据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可以看到,在处理建筑垃圾的时候往往要经过很多程序而且处置的费用很高,因此在广元还没有专门的建筑垃圾处理场,目前产生的建筑垃圾有的如钢筋、门窗都被进行回收,其余的基本都是在周边进行简易道路的填埋,从而给建筑垃圾的集中处理带来困难。3.3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广元市对垃圾的处理现状来看,当地政府十分看重对垃圾的处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增添环卫设施、垃圾收运处理设施、街道机械化清扫率等都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关的问题急需解决。(1)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广元市的环卫设施缺失和布局的不合理。 公厕:广元市区现有公厕76座,而城市现状人口45万左右,用地40平方公里,每座公厕服务人口为2500-3000人计,则需公厕75-105座,缺口为1/2.由于公厕建设选址难以落实,每年的公厕建设计划很难完成;部分老城区公厕因旧城改造而拆除,公厕还原不能尽快落实。公厕布局也不尽合理,中心区密外围少,而一些重要的区域上无一座公厕,市民入厕问题日益突出。 废物箱:设置的密度不合理、容积较小、易造成污染源。 转运站:根据相关标准,每座小型转运站服务范围为2-3公里,广元市主城区用地61平方公里,目前有29个正式的生活垃圾转运站投入运行,每座服务2.4平方公里,集中于老城,相距过近,规模较小,转运设备简单,转运工艺落后,机械大都属于过期淘汰产品,急需扩建和改造。现在的转运站设施十分的陈旧,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垃圾的中转运输。因此,应按照生活垃圾总处理规模1050吨/天和7天储存能力设计贮存垃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