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考察报告.doc_第1页
黄水考察报告.doc_第2页
黄水考察报告.doc_第3页
黄水考察报告.doc_第4页
黄水考察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塘乡党政考察团赴重庆黄水考察报告陈桂清行程介绍9月2日,新塘乡组成由党委副书记、乡长廖平玥为团长的党政考察团,赴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就黄水镇集镇规划建设、特色旅游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考察学习。考察团于早上7:30从乡政府出发,几经波折于下午13:30到达黄水镇,匆匆吃完午餐,就开始了考察活动。到下午18:30考察活动结束,考察团一行返回恩施。考察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行程:考察黄水集镇建设,考察黄水药用植物园、国家森林公园建设,考察黄水土家民居观光区,考察黄水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建设。黄水概况 资料来源黄水人家黄水镇位于石柱县东北部,302国道穿境而过,距沪渝高速公路26公里,临长江黄金水道58公里,离重庆江北机场280公里,到石柱县城6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58.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51米,辖5个村3个社区3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2699人,是“中国黄连之乡”和“全国最大的莼菜生产基地”的主产区,拥有全国最大的黄连交易市场。黄水镇先后被列为“市级试点小城镇”、“重庆市经济百强镇”、“市级中心镇”、“重庆市小城镇风貌建设样板镇”、“重庆市十大宜居小城镇”和“中国特色镇旅游新干线试点镇”。2010年,黄水镇实现GDP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3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0元,农民人均收入6135元。黄水经验1.集镇规划建设考察团一行到达黄水,就被其集镇规划建设所震撼,不得不由衷地发出感叹,“简直和城市一样了!”确实,黄水的集镇规划建设做得相当好,一般的乡镇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太难了。根据考察发现,黄水镇集镇规划建设有以下几方面经验可借鉴:规划在先,建设在后。考察发现,黄水集镇是重庆市投资2亿打造的旅游重点镇,集镇建设做到了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刚进入集镇时,道路两边就可以看到整个集镇的规划蓝图;进入集镇以后,房屋建筑整齐划一、风格一致,道路宽阔、交通有序,这样的景象不得不让考察团人员感叹“确实很不错!”一次投入,长期获益。据黄水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水集镇建设在前期投入成本大,但是避免了后面重复投入和重复建设。比如说,三线(电线、电视电话、光缆)下地就是在前期建设一次完成,避免了以后集镇到处乱拉乱接,形成“蜘蛛网”,还避免了重复拉线浪费资源。土地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黄水将集镇的土地按统一标准从百姓手中买过来,然后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然后再按一定标准返还给百姓,这样,黄水镇才形成了统一的街道风格。按黄水自己的理念来说,就是坚持走特色城镇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以川东居民、土家居民为主体的特色小城镇建设风貌。黄水集镇规划面积5.22平方公里,目前以建成3.5平方公里。集中安置移民。黄水集镇大部分居民是移民安置过来的,为移民集中统一建房。据了解,目前黄水镇很多移民都是“生活在集镇,工作在乡下”。2.旅游开发黄水镇旅游开发应该算乡镇里面做得很好的。据资料显示,黄水镇2010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这应该只算官方的保守数据。据另一则报道显示,黄水2010年1至8月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亿元,仅“中国石柱第二届土家民俗文化节暨黄水林海消夏节”一个月期间,黄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揽金5.5亿元。为什么黄水一个镇的旅游做得这么好呢?笔者总结了一下几个独特。独特的自然风光。自然风光是天然形成的,乃天工之作,而非人为,在此不赘述。独特的旅游定位。休闲度假、避暑纳凉是黄水旅游的招牌。黄水充分利用境内自然风光,打造了大风堡原始森林、毕兹卡 毕兹卡,土家语,意为“说土家语的人”,是土家人自称。绿宫、天然画廊油草河、以及药用植物园、太阳湖、月亮湖等景区景点。独特的房产开发。黄水充分利用避暑旅游的优势,大力开发避暑度假房地产,这不仅推动了集镇快速发展,而且可以统一开发房产形成统一风格。据了解,黄水避暑房产重庆主城和万州客源各占50%,而且房价上升很快。独特的经营方式。“黄水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形象标识、统一宣传营销、统一接待用品、统一服务承诺、统一管理培训”,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合作化,有效完善了利益联结机制。独特的节会宣传。2010年“中国石柱第二届土家民俗文化节暨黄水林海消夏节”的圆满落幕,极大地宣传和推动了黄水旅游。该节会成功实现“以节扬名、以节交友、以节厚文、以节兴旅”的目的,并且通过节会将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紧紧融合,摆手舞大赛、民俗才艺表演、篝火晚会、露天电影和舞会、美食活动月、登山赛等活动,不仅极大地调动了游客参与积极性,还充分展示了独特的土家民俗文化,有效地整合了各种旅游资源。3.农业产业化黄水有“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莼菜之乡”的称号,黄水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是种植黄连和莼菜。黄水常年在地黄连1.5万亩,年种植黄连3200亩,黄连的产量、质量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8%,占世界总产量的40%,是全国最大的黄连GAP基地。莼菜产品远销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英、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黄水土家咂酒、土家老腊肉、野菜、野生山珍、野生天麻、刺绣、土家服装等都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就地取材,注重营销。黄水适合种植黄连和莼菜,但是要将其产业化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能够将产品形成品牌,销售出去。黄水就地取材,将黄连、莼菜等加工成产品,以产品的形式往外销售,同时注重宣传。打特色牌,形成旅游文化产品。黄水将本地许多野生作物如天麻、野菜、山珍、腊肉、咂酒加工成旅游产品,利用旅游助推特色产品的销售,既显示了本地特色,也推动了旅游发展。4.新农村建设黄水新农村建设除了集镇建设外,在公路沿线的农居没有要求统一改造,只是简单地将屋檐、屋脊进行了整改,形成了统一风格。新塘与黄水异同(一)相同1.自然环境方面。新塘与黄水在自然条件方面很多地方有相似点的。首先,两地同处北纬30左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新塘平均海拔1200米,黄水为1551米;两地同处武陵山区,地形地貌相似;新塘森林面积50万亩,覆盖率达75%,黄水境内亦群山环绕,森林覆盖率为82%;新塘有清江环绕而过,黄水有太阳湖、月亮湖等水域。2.自然资源方面新塘境内自然自然丰富,有世界唯一独立硒矿床,是“华中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可供梯级开发的水力资源,有丰富的硅、铁、煤、菊花石等矿产;黄水境内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拥有天然气储量近20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十分丰富,珍惜药物众多,特色药物、野生植物富集。3.人文风俗等方面新塘和黄水同处于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都是土家族集聚地,境内民风民俗大多相似,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纯正的土家文化。新塘被誉为东乡文化的源头,土家舞蹈、民歌、传说、根雕、厚朴文化等底蕴深厚;黄水有经典“啰儿调”民歌、坝坝舞、篝火晚会、刺绣及土家服装等。4.旅游开发及其他新塘有“清江画廊生态走廊”一江两镇三线十五点,黄水亦有原始森林、天然画廊、药用植物园、太阳湖等众多旅游景点并已名扬在外。新塘有新塘白酒、独特药酒,黄水有土家咂酒。(二)不同方面1.黄水是以移民为主新建镇区,前期规划、上级支持力度、景点整合等方面都有优势。2.黄土镇区建设地势较好,为高原平地,且为黄土质,地势开阔,容易拓展形成规模;而新塘为台地地形,且为石山,不易扩大镇区。对我们的启示1.关于集镇建设集镇建设必须做到规划在先,建设在后,考虑长远;不能只图一时之功,要留有发展余地,避免重复建设。2.关于旅游开发借助打造“仙居恩施”清江画廊生态走廊之机,多争取支持,将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建设搞上去;集中整合旅游资源,将各个景点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串联起来,形成最佳路线,减少路途时间花销;注重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原始状态;注意宣传力度和方式,如有可能与某些旅游公司合作,吸引更多游客;尝试开发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民俗节日与活动,将新塘特色产品融入旅游中。3.关于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就地取材,进行资源深度加工;更加开放,加大对硒矿等矿产资源的开发等。新农村建设除了移民集中安置、以旧改新统一样式外,可否考虑在三线和旅游点就某一方面统一风格,以节约成本,形成规模。一点感受确实,从一眼之缘我们可以感受到新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