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协同创新实践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pdf_第1页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协同创新实践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pdf_第2页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协同创新实践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pdf_第3页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协同创新实践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pdf_第4页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协同创新实践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o 4年第 2 0期 s i d T 盏 霉 毫 R m h d o i 1 0 3 9 6 9 j is s n 1 0 0 0 7 6 9 5 2 0 1 4 2 0 0 1 7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协同创新实践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范 旭 李佳晋 1 华南X z 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2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 1 0 6 4 0 摘要 论文分析 了卡文迪许实验室与各方的协 同创新的情况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成功 既有政府政策等外部条 件 的影 响 更是其与各方协 同创新 的结 果 其通 过建立科 技 园和企业校 园实验 室推 动 了知识 扩散和技 术 的有 效 转移及商品化 通过学科交叉合作促进了新学科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而其杰出的人才机制 活跃的学术氛围和 组织文化等则为其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形成 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独特的创新机制 其合作与协同的成功 经验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有启示意义 关键 词 合作 协 同创新 卡 文迪许 实验 室 中图分类号 G 3 1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7 6 9 5 2 0 1 4 2 0 0 0 7 9 0 6 Th e Pr a cti ce o f S y n e ig i c I n n o v a ti o n in Ca v e n d is h L a b o r a t o r y a n d I t s En l ig h t e n me n t F A N X u L I J i a j i n 1 P u b l i c M a n a g e me n t a n d P u b l i c P o l i cy I n s t i t u t e 2 S ch o o l o f P u b l i c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S o u t h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t y o f T e ch n o l o g y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6 4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t T h i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s y n e ig ic in n o v a t io n o f C a v e n d is h L a b o r a t o r y w it h o t h e r p a r t ie s C a v e n d is h L a b o r a t o r y s S u c ce s s r e s u h s f r o m b o t h t h e in fl u e n ce o f g o v e r n me n t p o l icy a n d it s co l l a b o r a t iv e in n o v a t io n wit h t h e o t h e r p a r t ie s C a v e n d is h La bo r a t o ry p r o mo t e d t he kn o wl e d g e d if f us io n a n d t h e e f f e ct iv e t r a ns f er a n d comme r cia l iz a t io n o f t e chn o l o g ie s a nd b y e s t a b l is h in g s cie n ce a n d t e ch n o l o g y p a r k a n d e n t e r p r is e s ca mp u s l a b s f a cil it a t e d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a p p l ica t io n o f t h e n e w d is cip l in e a r e a s t h r o u g h cr o s s c o l l a b o r a t io n b e t we e n d is c ip l in e s T h e o u t s t a n d in g t a l e n t me ch a n is m a ct iv e a ca d e mic a t mo s p h e r e a n d o r g a n iz a t io n a l cu l t u r e in C a v e n d is h L a b o r a t o ry p r o v id e d a g o o d e n v ir o n me n t f o r co l l a b o r a t iv e in n o v a t io n a n d a n u n iq u e in n o v a ti o n me ch a n is m w a s f o r me d T h e s u cce s s f u l e x p e r ie n ce s in co o p e r a t io n a n d s y n e r g ie s of C a v e n d is h L a b o r a t o r y h a v e r e v e l a t io n s ig n if ica n ce for imp r o v in g t h e s cie n t ifi c r e s e a r ch a b il it y o f u n iv e r s it ie s a n d s y n e ig ic in n o v a t io n a b il i t y in China K e y wor d s co o p e r a t io n s y ne ig ic in no v a t io n Ca v e nd is h La bo r a t o ry 英 国剑 桥 大学 的卡 文迪 许 实验 室 C a v e n d is h L a b o r a t o r y 成立于 1 8 7 1年 在其一百四十多年的历 史中 它开创 了电磁理论和实验 气体 放 电和原子 结构 核物理 分子生物学 射 电天文学 非晶半 导体 凝聚态物理和有机 聚合物半导体等很多重要 的科学领域 培养了很多著名大师和一流的科研与 教学方面的专家 而且产生 了 2 5个诺贝尔科学奖 的 获得者 j 在世界近现代 的科研机构 中 可谓是历 史最长 最著名和影 响最 大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 的机构 卡文迪什实验室能取得如此辉煌 的成就 既有政府政策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更是其与各方协 同创新的结果 是在内外部条件共同作用下取得的 协同创新包括知识创新 和技术创新 两个层面上 的合作与协同 卡文迪许 实验 室值得研 究的地方在 于 一个以从事基础研究见 长的学术机构 是如何 收稿 日期 2 0 1 4 0 1 0 3 修回 日期 2 0 1 4 0 3 2 5 在保持基 础研究 的优势 的 同时 适应社会 的需要 拓展其应用性 开发性的研究 工作 通过协同创新 实现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 的良好衔接的 1 英 国的科技政策为协 同创新提供 了良好 的政 策 环境 1 1 英 国科 技政 策 的转 向 英 国曾经是世界 上科技 工业最 发达 的国家 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开始 衰退 二战以后世界 科学技术中心转移到美 国 英 国科学技术 的发展速 度开始落后于其他几个 主要竞争对手 而且 长期 以 来英国都没有处理好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存在着重 理论轻应用 的倾 向 科技 与经济相脱节 科研成果 商业化的程度不高 不能转变成富有竞争力 的新产 品 导致英 国的经济竞争力不 断削弱 英 国鉴 于过 8 0 范旭等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协同创新实践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去科学技术发展 中的教训 改变重科学而不善于将 科技成果和发明变成有益于发展本 国工业与经济的 状况 自2 0世纪 7 0年代 中期开始英 国科学技术政 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1 9 9 3年英国发布 了科技 政策白皮书 发掘我们的潜力 科学 工程和技术 的战略 提 出了新的科技发展战略 全面提高 国 家竞争力 增加财富 提高生活质量 并强调发展 科学事业是英 国经济振兴 的关键 3 J 而推动大学与 企业 研究机构的协同创新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的重要途径 1 2 推进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机制与措施 英国是一个科学实力较强的发达国家 但 其技 术创新 能力相对较 弱 常被学界认 为 精于科学 但不擅于创新 2 0世纪 9 0年代 中期 以来 为 了改 变这一局面 英 国政府一方 面大 幅度提高研究开发 经费的投入 另一方面制定并实施 了一系列重要 的 推动技术创新 的计划 政策与措施 促进学术界与 工业界 的合作 鼓 励科研机 构与产业部 门的结合 推动科技 成果转 化与产业化 逐 步形成 产 学 研 结合协同创新的 良性机制 1 2 1 技术预测计划 该计划将政府 大学 科研 院所 企业联 系到 一 起 让精通市场 的经理和科技专家 学者坐到一 块 对未来科技 的发展 市场和科学技术 的新机会 以及英国未来具有竞争力的领域进 行综合 预测 首 轮预测始于 1 9 9 3年 第二轮预测于 1 9 9 9年 4月启 动 这一计划不仅在企业 科学家及政府之间 而 且在同一行业 以及跨行业的企业 以及不 同学科之 问 的大学 科研 院所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在促进知识 转移和企业与大学 科研 院所 的结合 中发挥积极 的 作用 1 2 2 联系计划 该计划由政府 1 2个部门及各研究理事会参与和 支持 重点支持大学 科研 院所与企业在商业化方 面的合作研究开发 联 系计划项 目由科研机构与企 业共同申请 合作承担项目 政府只提供 5 0 的研 究开发经费 其余 由企业提供 至 1 9 9 9年 已完成 或在进行 的联系子计划有 5 8个 1 0 0 0多个项 目得 到政府赞助 项 目经费共达 4 3亿英镑 其 中一半 以上来 自企业 1 9 9 5年 以后 根据预测计划 所确 定 的优先重点领域 政府又推出了 l 9个新的联系子 计划 以联合资助的方式支持大学 科研院所与企 业在所确定的重点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J 英国政府制 定了一系列科 技政策推动英 国科技 活动的发展 也为卡文迪许实验室 的科研活动的发 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协同创新实践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成功 既有政府政策等外部 条件的影响 最重要 的是协 同创新 的结果 多学科 问的交叉合 作是卡文迪许实验室协 同创新 的传统 其成熟的人才机制 活跃的学术 氛围和组织文化等 为大学内部以及实验室与大学外部的合作与协同提 供了良好的环境 形成 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独特 的协 同创新机制 尤其是 2 0世纪 7 0年代 以来 在政府 科技政策的影响下 卡文迪许 实验室通过建立科技 园和企业校园实验室推动 了知识与技术 的有效转移 及商品化 这些因素共 同推动 了卡文迪许实验 室的 合作与协同创新 是实验室取得成功 的重要因素 2 1 关注应用研 究 注重与企业和剑桥大学其他学 科部门的合作 大学是英 国最重要的科学基础 但也是技术创 新的薄弱环节 长期 以来 大学采用只注重学术研 究的评价标准 不利于调动大学参与技术创新的积 极性 致使大学里的一些优秀研究成果商业化不理 想 为此 英 国政府长期 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大学 研究机构与工业和商业部门的紧密结合 以实现知 识与技术 的有效转移和商品化 培育新的经济增 长 点 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为了保持实验室始终居于世界物理中心的地位 卡文迪许实验室在近几十年来走过 了从理论 物理向 实验物理 然后再 由实验物理走 向与企业联手 最 后到 理论 实验 高技术研 发 的路径 使 理论 与 实 践 科 学 与 应 用 密 切 结 合 早 在 莫 特 N F Mo t t 任实验室主任时就通过 内展外联和与企 业界加强联 系 扶持超导体研究和加强半导体研究 力量 而 实 验 室第 九 任 主 任 弗 伦德 R ich a r d H F r i e n d 更是一位冲破卡文迪许实验室一 向只注重基 础研究而不考虑其成果应用这种传 统的突破者 在 他的带领下 实验室在剑桥科学园成立了显像技术 公 司 由弗伦德兼任顾 问 并且将运用最新半导体 技术生产的第一批产 品推 向了市场 这表明在 英国 威望最高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的教授由 象牙塔 开 始步入企业 的科技研发 标志着英 国科学在产业界 激发了新的活力 2 J 卡文迪许实验室还与东芝公 司 和 日立公 司保持着紧密的合作 在与剑桥大学其他学科部门的合作方面 卡文 迪许实验室一 向鼓励应用和合作研究 现有 的合作 伙伴包括化学部 材料科学 与冶金部 天文 学院 生物科学学 院 临床 医学部和能源部 目前已有许 多学者受益于这种产业 社会与大学的协同合作 并在开创新 的研究领域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2 大学科技 园是 实验 室与企 业协 同创新 的重要 载体 实践证 明 科技园是实现知识和技术有效 转移 和商品化的有效途径 它在促进 国家经济增长中发 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英 国大学科研职能 的出现 是从 1 9世纪下半叶 的剑桥 大学首先开始 的 1 8 8 1 范旭等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协同创新实践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8 1 年 剑桥大学的达尔文率先创办剑桥科学仪器公司 到 2 0世纪 7 0年代 围绕剑桥大学逐步形成 了科技 工业园区 进入 8 0年代以后 在剑桥大学周边地 区 涌现出大 量高 科 技公 司 这就 是 所谓 的 剑 桥 现 象 T h e C a m b r id g e P h e n o m e n o n 剑桥大学的科 技园取得举世瞩 目的成就 现在大学周围拥有 1 0 0 0 家科技公 司 员工达 2 7万人 是欧洲最大 的高科 技工业聚集区 成为信息技术 电子与计算机技术 生命科学技术 生物 医学技术等领 域科技 产业革命 的助推器 J 剑桥大学当局早就有创建大学科学 园的积极 态 度 1 9 6 7年剑桥大学专 门成立一个 由时任卡文迪许 实验室主任莫特教授 为主席 的小组来研究 大学和科 技工业的关系 1 9 6 8年该小组提交了报告 经过校 内外反复辩论 1 9 6 9年校高级职员会议批准了此报 告 即 莫 特 报告 根 据 莫 特报 告 的提议 剑桥大学决定创立大学科学园 1 9 7 3年剑桥大学科 学园正式建成 同年第一批企业入驻 第 一个人驻 的是由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研究员于 1 9 6 9年建立 的激 光扫描公 司 1 9 7 8年 巴克莱银行进入剑 桥科学 园 为园内及剑桥地区其 他高科技企业创业 提供信 贷资 金 成为新兴企业创设基金 的主要来源 1 9 8 9年 卡文迪许 实验室在弗伦德 的带领下成 立 了显像技术公 司 卡文迪许 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 组协助公司做研发 的任 务 由弗伦德兼任顾 问 并 且将运用最新半导体技术生产的第一批产品推向了 市场 1 9 9 1 年 该公司得 到了剑桥大学 的资助并得 到了风险资本 的投资 2 0 0 6年 公 司因为参与到一 家跨国公司的合作计划中而被授予欧洲半导体合作 创新奖 此后 该公 司的跨 国合作还在进行 2 0 0 8 年 公 司在 日本松山建立了设备发展 中心 2 3 企 业校 园 实验 室是 实验 室与 企业 协 同创 新 的重 要 平 台 企业校园实验室对产学研合作研究有 巨大 的推 动作用 1 9 8 9年 日立剑桥实验室在 卡文迪许 的微 电子研究中心 的帮助下建立起来 揭开 了剑桥大学 与 日立公司之 间合作研究 的序幕 该实验室一开始 研究的重点在微电子领域 并造就了 1 9 9 3年第一个 单电子存储的论证以及 1 9 9 5 年第一个单电子逻辑的 论证 为 了创造 高级 电子和光 电子设备 的新概 念 与 日立公司的合作随后扩展到卡文迪许实验室 的其 他研究组 中 包括微电子研究组 以及光 电子研究组 其中光电子研究组 的科研成果通过三家学术成果转 化公司实现商业化 日立剑桥实验室是一个真正 的 国际研究团队 而它开放 的研究环境也促成 了一系 列研究项 目的合作 J 1 9 9 1 年 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半导体物理研究组 前组长派 帕教 授 S ir M ich a e l P e p p e r 的指导 下 东芝研究实验 室建立于剑 桥大学 的三一科技 园 中 该实验室的一个 主要 目的是与半 导体 物理研究组 的 研究员们一起开发能够直接利用量子力学 的定律来 运行 的新型设备 该研究取得 了很大的成功 实验 室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 中发表 了超过 2 0 0篇合作论 文 其中很大一部分论文发表于 科学 自然 和 物理评论快报 中 半导体物理研究组还利用 东芝研究实验室里国家最先进 的光学和电气测量 系 统制造 出一系列新型的电子和光 电子设备 这项合 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有博士生长时间参 与到大 学 以及企业 的环境 中去 而近期东芝研究实验室在 量 子信 息领 域和大 学能源 部 门的合作也 有 了新 的 发展 2 4 与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是卡文迪许 实 验 室协 同创新 的 重要 方式 卡文迪许实验室早就有与学者合作研究 的先例 莫特 N F M o tt 是卡文迪什实验室历史上第一个请 外国人来做客座研究教授 的负责人 上世纪 6 0年代 莫特担任卡文迪许讲座教授的时候对非 晶型的半导 体研究非常感 兴趣 而在 这方 面已著先鞭 的是美 国 贝尔实验室的著名凝聚态理论物理学家安德生 P W A n d e r s o n 为了加深研究 莫特请安德孙来该 室做一年的合作研究 一 方面促进 了非 晶半导体 的 发现 另一方 面安德生的讲学启发 了研究生约瑟夫 森 B D J o s h s o n 提出了半导体隧道效应理论 莫 特 自称 如果我见 到一个 问题和一个合作者 并且 我感到我们能共 同做我们不足 的某种事情的话 这 合作者可以是任何 国家的 川莫特在 1 9 6 7年约请 了 安德生到剑桥大学去 在 以后 的 8年之 内 安德生 每年有6 个月留在剑桥大学 莫特 自己在这方面也 花了很大的心力 由于他们 两人 的努力与合作 非 晶型半导体 的神秘在他们 的手中迅速被揭 晓 而且 迅速超越理论研究的范围而接近实际应用 除此之外 一些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也与卡文迪 许实验室展开 了合作 韩 国科学技术院与卡文迪许 实验室之间展开 了长期的合作 双方建立了一个在 韩 国的卡文迪许 一韩 国科学技术院研 究合作 中心和 一 个在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 一韩国科 学研究 院研究 合作办公室 一 开始这些合作 中心合作研究 的领域 在生物物理学 毫微 电子学 光 电子学 以及 自旋 电 子学 中 鼓励两所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访 问 并通过开展讲座 研讨会 合作工作 室以及合作研 究机构等多种形式实现合作 2 5 基金会是卡文迪许 实验室协 同创新的重要伙伴 剑桥大学虽然是 国立 的 但是它的经费来源 比 较复杂 是多渠道的 其中基金会捐赠的资金是很 重要的一个部分 该实验室 目前有 两个 由基金会投 资或捐款成立的研究项 目 分别是实验 室与科维理 基金会合作建设的科维理宇宙学研究院与天体物理 学大楼 和 由温顿资产管理研究院捐款建立 的温顿 8 2 范旭等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协同创新实践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持续物理项 目 2 0 0 6年 8月 剑桥大学与科 维理基金会达成了 共建科维理宇宙学研究院的协议 由基金会 为未来 几年的合作研究 提供 资金 作为回报 剑桥大学承 诺为研究院提供一座 1 0 0 0平方米 的大楼 科 维理 研究院中一半的研究人员来 自卡文迪许天体物理学 研究组 另一半则来 自天文学研 究院 研究人员中 包括博士后和研究生 科维理基金会 的捐款促进了 卡文迪许天体物理学研究组与天文学研究院之问的 合作 这种关于实验的观察 的和理论天体物理学的 研究培养 加强和扩展了天体物理学研究组和天文 学研究院之间的合作 为 了促进这种合作 剑桥大 学新建一座大楼 与新 的科维理研究院一起 为两 个学院之 问的合作提供设施和设备 此外 温顿资产管理研究 院的主席哈丁 向卡文 迪许实验室捐献了 2 0 0 0万英镑用于建立温顿资产 管理研究 院 该研 究院 目的是创立可 以产生新技术 和新 产业 以满足 自然资 源不断增 长 的需 求 的基 础 科学 2 6 多学科 间的交叉合作是卡文迪许 实验室协同创 新 的传 统 卡文迪许实验室有注重学科交叉 的传统 1 8 8 4 年 J J 汤姆逊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 主任后 将气体 放电 电磁学 放射性 阴极射线 等学科交叉 进 行多学科协同研究 导致发现 了电子和原子结构模 型 卢瑟福入主卡文迪许实验室时 除 了坚持主要 研究核物理之外 还支持研究无 线电物理 蛋 白质 晶体结构和固体物理 以及量子力学和天体演化理 论与核物理的结合 导致取得电离层和 D N A双螺丝 结构等一系列重要发现 布拉格 主持卡文迪许实验 室时 积极鼓励将量子力学 分子遗传学 晶体物 理学 有机化学和x射线衍射技术等研究进行交叉 与相互渗透 从 中催生 出了分子物理学 卡文迪 许实验室在 2 0世纪 8 0年代后期成立的超导研 究中 心 到 2 0世纪末改 变成交叉学科研究 中心 可见 鼓励学科交叉研究 已经成为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优 良 传统 这使得卡文迪许实验室成果迭出 并能长期 保持 其 兴 旺 的创 新 活 力 1 9 5 3年 脱 氧 核 糖 核 酸 D N 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卡文迪许实验室 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 的结果 英 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和美 国生物学家沃森发挥各 自学科 背景 的特长 默 契配合 合作研究 获得了2 0 世纪生物学中最伟大 的发现 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 作为实验室母体 的剑桥大学有学科交叉研究的 传统和氛围 剑桥大学核能研究 中心就是一个多学 科协同创新的典范 该 中心是为培养新一代的核能 领袖而创立的 研究 中心的研究人员来 自许多个不 同的学科 研究 中心 由能源部主要负责运营 并 由 地球科学部 乔治商学 院 材料科学 与冶金部和物 理部 即卡文迪许实验室 共 同开办 此外 剑桥大学 为了鼓励和促进学科之 间的交 流合作 设立 了 3个专 门促进各学科和研究 机构之 间合作的协调组织 分别是药物物理 中心 科学计 算合作中心和产业知识转移项 目 药物物理中心是 剑桥大学新扩展 的一个主要的研 究机构 它致力于 创造一个让研究人员可以 自由交流讨论关于物理科 学 技术 生命科学和临床研 究观点的环境 其主 要 目的是加强各个学科之 间的合作与交流并推动物 理 生命与医药科学领域的技术 发展 科学计算合 作中心是一个有着高水平计算资源的计算合作中心 它的主要 目的是加强不同学科之 间的合作与资源共 享 加强知识性活动 以及技能转移 产业知识转移 项 目的主要功能是为公司与组织 和实验室之间的合 作提供帮助 为研究项 目的发展 资金筹集和项 目 协调提供帮助 3 卡文迪许实验室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 3 1 成 熟 的人 才机制 卡文迪许实验室之所 以能够取得成功 与其成 熟的人才机制有着重要的关 系 总的来说 卡文迪 许实验室取得成功 的关键是善 于选择和培养领导人 和研究人员 如 J J 汤姆逊是因为 自己的原创性研 究能力和能够适应该实验室重大发展前景 的需要而 在一群成就很大的教授 中脱颖而 出 被任命为卡文 迪许第三任室主任和教授 的 他在打开新局面和开 拓新领域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他不但发现了电子 而且使卡文迪许实验 室从英 国走 向了世界 使卡文 迪许实验室有 了新 的活力 呈 现出朝气蓬勃 的新局 面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历任负责人在用人上有共 同的特点 就是先知人后善任 在经过一 系列人才 选拔后 他们对 每个 骨干研究 人员的专长 兴趣 创造性素质和能力及品格都非常了解 因而能够做 到充分发挥其才能并将其安排在合适的研究岗位上 如卢瑟福将专长于电气工程的卡皮查放在 高强度 电 磁场研究 将考克饶夫 特 J D co ck e r o f t 放 在研 制加速器上 支持阿普尔顿 E V A p p l e t o n 研究 无线电通讯而导致发现 电离层 因此后来 布莱克特 P M S B l a ck e t t 在 回顾 自己 3 0年研究 生涯时说 要感激卢瑟福 使我开始了这样多产的研究 以及 他持续给予的鼓励 8 J 卡文迪许实验室在选择和培 养人才方面也有着鲜 明的特色 它坚持按原创性 的 素质和能力选择学生和研究人员 只有那些 在论 文 和研究成果上显示 出独创能力 具有独特的创 造性 意识 见解和能力 的学生才能够被录取 如卢瑟福 本来报考卡文迪许实验室 的研究 生落榜 但 是当时 实验室主任 J J 汤姆逊因为看到卢瑟福在其电磁实 验论文 中表现出突破性 的原创能力而录取他 后来 卢瑟福在放射性 原子物理和核 物理研究上果然显 范旭等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协同创新实践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8 3 示出杰出的原创性才华 这证 明了按照原创能力选 择人才的正确性 此 外 卡文迪许实验室历来都是 尊重学生 自己的意愿和课题选择 根据学生和助手 的具体情况及课题给予帮助和指导 对学生 的培养 实行 因材施 教 如 J J 汤姆逊对卢瑟福 的培养 就是这方面具有代表意义 的事例 卢瑟福来剑桥大 学之前 在研究无线 电通讯上 自制发射器和 电磁接 收器 实现 障碍物收发距离 1 8 3米 的成绩 并且发 表过很有独创性 的论文 J J 汤姆逊尊重他 的爱好 和特长 在剑桥创造条件使他能进一步发展 结果 卢瑟福在 1 8 9 6年取得 了从剑桥中心 的实验室至剑桥 天文台之间 3 2千米收发讯号 的成功 后来还 到皇 家学会和大英科学促进年会上作报告 对 于一个年 轻 的研究生来说 这种待遇是空前的 3 2 活跃的学术氛围和组织文化 卡 文迪许实验 室从创建起 就十分重视 学习型 研究型的组织文化建设 着力建设思想 活跃 和鼓励 提出新思想 的学术氛 围 学生在学习 中研究 在研 究 中学习 研究精神渗透在教学过程 当中 从 1 8 9 5 年开始 卡文迪什实验室实行 吸收外校及 国外 的大 学毕业生当研究生的制度 建立 了一 整套培养研究 生的管理体制 树立 了良好 的学风 一批批优 秀的 年轻学者陆续来 到这里 在 J J 汤姆逊 的指导下进 行学习和研究 实验室采取多种方法开展 自由讨论 和交流 师生之间进行平等讨论 甚 至学生可以批 评教授 卢瑟福认为 在 民主和 自由的学风 和气 氛 中对 自己感兴趣 的而又重要 的课题进行研究 取得 丰硕成果的几率更大 他强调说 科学家并不是依 赖于单独一人 的思想 而是取决 于综合数 以千计 的 人们的智慧 所有 的人想一个 问题 并且每一个人 做它的部 分工 作 添加 到正 在建 设 的知 识 大厦 之 中 卢瑟福经常邀请研究人员和学生到家里做客 这几乎成为 当时卡文迪 许实验室 的传统 在这种 良 好氛 围 下 新 的思 想 和 原 创 性 的 成 果频 频 涌现 J J 汤姆逊培养 的研究生 中 有许 多后来成 了著名 科 学 家 例 如 卢 瑟 福 朗 之 万 w L 布 拉 格 C T R 威尔逊 里查森 巴克拉等人 其中多人获 得了诺贝尔 奖 对科学 的发展作 出了重 大贡献 有 的成 了各重要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 而在卢瑟福 的带领下 查德威克发现 了中子 考克拉夫特和沃 尔顿发 明了静 电加 速器 布拉凯 特观测 到核反应 奥里法特发现氚 卡皮查在高 电压技术 强磁场和 低温等方面取得硕果 另外还有 电离层 的研究 空 气动力学和磁学的研究 等等 4 卡文迪许实验室协同创新的几点启示 4 1 协 同创新 的形 式 渠道 和 主体是 多种 多样 的 从 卡文迪许 实验室 的协同创新 实践可 以看 到 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 协同创新都是实现 创新 的重要途径 而协 同创新又有多种形式 就大 学内部而言 有研究人员之 间的合作研究 不 同学 科 院系之 间的交叉合 作研究 就 大学外部 而言 有与企业 的合作 与研究机构和基金会 与外来学 者的合作研究 就协 同创新平 台而言 有大学科技 园 企业校 园实验室等 多形式 多渠道 的协 同创 新促进了科技资源 的聚集和利用 更重要的是 在 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集 聚科技资源 的过程 中 通过 促进各种创新主体 创新要素 的优势互补 互利共 赢形成协同效应 完成创新成果 的产出 中国的大学在协同创新 上做 了不少工作 主要 体现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上 从上世纪 8 0年代 中期开 始的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我国长期存 在的科技与经济 两张皮 的问题 促使科学技术 更好地为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服务 成 为我 国科技 政策的主要 目标 推动 了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 的 合作 在这一背景下 我 国高校的合作 创新经历 了 从分散的合作创新到有组织的合作创新的变化 上 世纪 8 0年代 技术 市场 的发展 8 6 3计划 和 火炬计划 的实施 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 区的建立 开辟了大学 与企业合作 的渠道 上世纪 9 0年代 以 后 产学研联合 开发 工程的启动 国家技术转移 中 心的设立 大学科学 园区的建设 2 1 1工程 和 9 8 5工程 的实施使得 大学与企业 地方政府 的联 系更加密切 出现 了联合攻关 联合建 立工程研究 中心 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联合实验室等新 型研究 开发机构 大学与企业共建 经济实体 以及省校合 作 市校合作 省部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 合作创 新呈现多样化 组织化的趋势 然而 过去 2 O多年 我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更多 的是单个高校与单 个企业 的合作 校研合作 校校合作 校研企合作 多学科合作 比较 少 以专利 申请 为例 专利合作 申 请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创新主体合作创新 的状况 研究 表 明 1 9 8 5至 2 0 0 3年 间 全 国范 围 内的发明专利合作 申请数量为 4 4 1 9 0件 占同期我 国受理全部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7 5 其中个人与 个人 企业与企业问 的联合 申请 最多 分别 占这期 间全部发 明专利合作申请数的 4 2 3 和 3 2 而高 校发明专利合作 申请 的比重不高 高校与企业 的联 合申请占全部发明专利合作申请数的比重为7 4 高校与科研机构 的联合 申请 占全部发 明专利合作 申 请数的比重为 1 2 5 高校与高校的联合申请占全 部发明专利合作 申请数的比重为只有 0 5 8 企业 与科研机构的联合申请占全部发明专利合作申请数 的比重也只有 5 而且 发明专利合作 申请的单 位集中度和技术集中度高 集中在部分单位和技术 领域 合作 申请 的发明专利 的质量低于全部发 明专 利的平均水平 可见 各类创新主体 各种创新 下转第 9 3页 李强等 我国高校许可专利与专利权转让专利的对比分析 9 3 2 0 1 0 1 1 0 2 1 0 4 l 6 R OG E R S E Y I N J H O F F MA N J A s s e s s i n g t h e e f f e ct i v e n e s s o f t e ch n o l o g y t r a n s f e r o ff i ce s a t U S u n iv e rs it ie s J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As s o e ia t io n o f Un iv e r s it y T e ch n o l o gy T r a n s f e r Ma n a g e r s 2 0 0 0 1 2 4 7 8 0 7 J L OC KE T T A WR I GH T M R e s o u r ce s ca p a b i l i t i e s r i s k ca p i t a l a n d t h e cr e a t i o n o f u n i v e r s i t y s p i n o u t co mp a n i e s J Re s e a r ch P o l i cy 2 0 0 5 3 4 7 1 0 4 3 1 0 5 7 8 C O U P E T S ci e n ce i s g o l d e n A ca d e m i c R D a n d u n i v e rs i t y p a t e n t s J J o u r n a l o f T e ch n o l o g y T r a n s f e r 2 0 0 3 2 8 1 3 1 4 6 9 S I E G E L D WA I D MA N D A T WA T E R L e t a 1 C o mm e r ci a l k n o wl e d g e t r a n s f e r fro m u n iv e r s it ie s t o fi r ms I mp r o v in g t h e e f f e c t iv e h e s s o f u n i v e r s i t y i n d u s t r y co l l a b o r a t i o n J 1 J o u r n a l o f H i g h T e ch n o l o gy Ma n a g e me n t R e s e a r ch 2 0 0 3 1 4 1 1 l 一1 3 3 1 O 周风华 朱雪 忠 资源 因素与 大学 技术转移绩 效研究 J 研 究与发 展管理 2 0 0 7 5 8 7 9 4 1 1 原长弘 孙会娟 王涛 存在双元 政府 支持与高校 知识创造 上接 第 8 3页 要素的协同效 应并没有出现 因此 既需要 加强我 国大学内外更 多创新主体和要素 的合作 也需要 提 高合作的效果 实现从一 般的合作创新 到协同创新 的演变 4 2 协同创新 需要 良好 的学术环境 我国大学要实现从一 般的合作创新 到协同创新 的演变 建立 良好 的学术环境非常重要 包 括大学 外部的学术环境 和大学 内部 的学术环境 卡文迪许 实验室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能够形成协 同效应 取得巨大成就 与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注重 合作的传统文化 和促进合作 的内在机制有关 也与 外部有利 于协 同创新 的政策环境 和社会 文化有 关 卡文迪许实验室从一开始就注意在内部建立多学校 多学科背景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制度 包括 接收外 校及 国外 的大学毕业 生做研究生并 开展 自由讨论 邀请国外学者到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 与校内不同 学科 院系之 间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等 在实验室 内 部形成了协同创新的学术氛围和传统 上世纪 7 0年 代 以后 在政府科技政策 的影 响下 卡文迪许实验 室拓展了协同创新 的范 围 注意与企业 开展创新合 作 实现知识扩散和技术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 卡 文迪许实验室与企业 的合作是 以实验室的基础研究 和知识创新 为基础的 拥有 自身 的优势和底蕴 是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是知识创新向技术创新 的转移 这是大学与企业协 同创新 的优势所在 也是大学与 企业能够形成协 同效应 产生高水平创新成果 的内 在要求 我国大学与企业合作创新存在的一个问题 是 大学往往热衷于短平快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 与企业开展合作 校企合作 因此缺乏 原始创新 的成 果支撑 合作提供不 了企业亟需 的高 质量 的技术来源 4 3 协 同创新需要善于合作的领军人才 从 J J 汤姆逊 E 卢 瑟福 w L 布拉格 转移效率 J 科学学研 究 2 0 1 2 9 1 3 9 7 1 4 0 4 1 2 杨红霞 架构高校与市场 的桥 梁 美国高校技术转化 机构 麻省理工学院 的个 案 研究 J 科 技 管理 研 究 2 0 0 8 7 2 5 3 2 5 5 1 3 张慧 王雷 论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及产业化 J 研究与发展 管理 2 0 0 7 1 1 2 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