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S实施流程操作手册(word版).doc_第1页
APMS实施流程操作手册(word版).doc_第2页
APMS实施流程操作手册(word版).doc_第3页
APMS实施流程操作手册(word版).doc_第4页
APMS实施流程操作手册(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PMS网上阅卷系统项目实施手册APMS网上阅卷项目实施流程操作手册A模板设计1B扫描识别5C系统管理、考试管理8D阅卷设置、网上评卷11APMS网上阅卷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扫描部分,另一是网上阅卷部分。其中,扫描部分又分为A模板设计;B扫描识别。网上阅卷部分又分为C系统设置;D阅卷管理、网上评卷。在实际的考试项目中,一套完整的实施流程即是按照以上四个方面逐一进行。那么,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上述A、B、C、D这4个方面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下说明只针对单张试卷、黑白、不分AB卷)A模板设计确认连接好扫描仪,点击桌面上的“apms扫描模板设计器”快捷键,打开模板设计软件,在打开的软件窗口中点击“新建模板文件”。在里面,点“下一步”,弹出窗口,点选“从扫描仪扫描”并选上“扫描仪设置界面”,“纸张属性”设置双面,(视情况而定,若试卷是单面,则选单面)把一张空白卷子在纸仓里面放好后,点“导入图像”按钮。在弹出的设置窗口设置如图 ,再点“详细”按钮,设置如,超声波检测的作用是检测重张,文稿方向选择90度,“确定”之后点“扫描”。弹出对话框,选择“取消”。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面,直接“确定”之后,开始做模板。设置好了之后开始第二步:模板设计。如图选择“定义特征点”工具,用这个工具把扫描出来的卷子图像里面四个角上的三角形分别画上 。这样,特征点就做好了。下面开始定义考号。如图,选择“定义考生号”按钮,用这个工具画上考生号的的第一列。这时会自动弹出一个对话框,设置如图;点击“确定”。颜色如下方为正常。再点击如图里面的“连接多字段”工具之后点击里面的考号,再用“连接多字段”工具画出第二个考号,点击“确定”。依次画出第三个、第四个.颜色是红色时为异常,显示时为正常。(注:在画考号时,如需放大图像显示,按键盘上的快捷键F9,如需缩小,则按Ctrl+F9)。定义好考生号之后,接下来就该定义客观题了。在这个地方,选择“定义单选题”工具,定义一组客观题如图,这时弹出一个对话框,设置如图。若该组选择题同为单项选择时,这时“字段类型”可以设为单选题。反之,若改组选择题同为多选时,则在“字段类型”设置为多选题。若单选和多选混插,或者改组只有一个客观题,你可以一个题画一次,操作很灵活,具体看情况。“排列方向”是定义客观题的排列方向,这里不多说了。“排列数量”就是你这次定义了多少客观题。“排列长度”简单说来就是定义的客观题有几个选项可供选择。如若下面的客观题和刚划的那组属性是一样的,只是题号不一样,则在下面的截图里面直接点复制,之后,按快捷键Ctrl+v, ,如图,选择“选择定义块”把里面的红色定义块,拖到下一组要定义的客观题上,放好,则显示如图。依次做好下面的客观题。可以看下,你会发现体统会自己按照你操作的顺序来定义选择题的序号,所以在定义客观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按顺序画,画好了一定要检查序号是不是对。定义好了考号和客观题,再定义一下卷子的正反面就ok了。用鼠标点里面的“定义页图像”工具,在里面选上正面之后,再在卷子上面随便找个空白的地方划一下,弹出如对话框,字段名称里面写上科目+页码即:数学p1。同样的做法,点击做第二面。如图。“确定”最后,数学卷子的模板就做好了。保存模板文件如图:B扫描识别 双击桌面上的“扫描识别子系统”快捷键,在上面点击“打开扫描模板”,打开刚刚用“扫描模板设计器”做好的对应学科的模板,如图:以扫描数学为例,选上”数学.IRO”,并打开。接下来需要打开一个excel的考生名册,点选上面的“导入考生名册”,弹出一个对话框,点击上面的“数据源”,弹出对话框。在里面打开所对应的Excel名单。,如图,把里面的字段和Excel名单里面的一一对应,点击“导入”按钮,检查看看学生名单是不是都导进去了,之后点击“确定”,退出导名单模块。设置图像的保存位置,(注意必须是ntfs格式的盘符)。或者如图:在里面选择“选项”,打开如下图所示,选择路径,点击“确定”。最后在“系统环境参数”里面设置“最大显示扫描行数”,写个比较大的数进去当然也不要写太大,合适就好。个人习惯写8000。点击“确定”。 放上试卷,点击“扫描”。扫描结束后,部分考生的考号填涂存在错误,需要进行校对。点击“视图”,“批量校对模式”,再点“校对”-“关键字ID”如图 : : 依照学生卷子上面的填涂和名单里面的对应情况,把对的考号写到里面,点“确定”。“确定”扫描完并校对完成一科在文件菜单中,点击“导出”选项,导出一个txt.放到指定文件下并命名,例如,“数学.txt”!C系统管理、考试管理通过桌面上的快捷键“apms全通纸笔王网上阅卷系统”进入到如下页面之后分别输入用户和密码“admin”(此为默认管理员用户,密码也是admin),之后点“确定”。选择“系统管理、考试管理”选项,之后点“确定”。进入到主页面。首先左侧导航视图下的“考试管理”的“项目管理”里面定义这次考试,如图:“项目名称”就是指这次考试。“考试组织范围”看每次考试的规模而定。这俩设置好了之后点“保存”,别的先不去管它。下面定义科目。点“考试科目”,进入页面,注意把这次考试的项目选上(也就是刚刚新建的那个项目),在上图的“项目名称”里面。点击“编辑”之后可以对科目部分做修改,也可增加科目。科目编辑好了之后点“保存”。接下来就是增加用户了。 在里面点击“用户管理”,弹出用户管理对话框,再点对话框里面的“编辑”,为每科改卷的老师设置一个用户,这里科目以数学为例,增加用户以图中的“批量增加”为例,具体操作看图:点击“保存”。密码默认的是和用户名一样的。增加好了之后为每个用户设置权限。如下图:点击“权限”按钮,弹出对话框。选好对应的考试项目和考试科目后,依照对应的角色,把用户名选中之后用拉过去:点至OK。D阅卷设置、网上评卷如图点击“切换模式”,“确定”,进入相应项目,相应学科。在“考试管理”“考生管理”里面“导入” 对应学科的学生名单(excel)。方法和扫描系统里导的时候差不多,按照里面的格式,把名单导进去。譬如:点“下一步”,注意名单导入情况,是否完整。导入考生名单后开始导模板,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先看看答题卡的页数(面)、考号的长度是不是正确,若需要修改,先点“编辑”。确定无误之后点“导入”。附图:弹出对话框,点击图中在第一页后面的那个“浏览”图标。导入的模板就是用“扫描模板设计器”做模板的时候生成的,和模板是在一个文件夹下的,下图为我们当时做数学模板时保存的数学模板的路径,现在还在这里面找到我们要找的模板,导第一页模板的时候,把如图“数学.001”导进去,第二页就把“数学.002”导进去。接下来按提示操作就可以了。接下来点击导航里面的到“导入答卷”,【数据文件】就是我们在扫描结束后导出的那个“数学.txt”。 【图像路径】就是我们在扫描时图像保存的那个路径。不要勾选此两项选择图片位置点击“下一步”。导入成功后需要在“查询答卷”里面检验是否存在缺失图像,以验证图片路径指向是否正确。客观题设置里面主要是设置客观题的答案和每题的分数,具体操作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再赘述。 主观题设置。点击“主观题设置”,在里面点击“新增”按钮,用来定义每一道题。设置题目的属性,点“保存”。依次设置好每一个题,这样就可以了。根据情况自行新增小题有时候,一道大题(如:数学填空题),满分是5分,答对就是5分,错了就是0分,而不存在14分分值的情况,也就是说它这道题的给分间隔是5分。此时,切换到“评分设置”:先把以前的给分间隔清除掉,在“给分点分数间隔”里面填写5再点“生成”。接下来做“题组设置”。进入“题组设置”,点“默认题组”,(默认的设置的是一一对应的)再点“界面设计”,通过在里面的设置,达到比较合适的阅卷界面效果,如图:通过“选择题组”菜单,选择不同的题组进行界面设计。做完以上设置后,就可以进入到“评卷数据管理”创建数据了。创建数据是根据所划题组,把每个学生的整张试卷按题组划分开,一旦创建题组,所有题目属性就不可以修改了,所以此步骤非常关键和重要,请谨慎操作。点开它进入到创建评卷数据界面,选“追加方式”,直接开始创建。接下来就是需要给每个用户分配评卷任务了。方法类似于前面说到的在“用户管理”中,给用户分配权限。首先选择题组,给本题组分配哪几个老师改题,如下:设置好了之后,在评卷状态管理里面,选上全部题组,点击“开始正评”,这样老师就可以评卷啦。成绩统计。当一个项目下的所有科目都以完成评卷(进度100%)之后,再用管理员身份进入到“管理模式”,点“成绩统计”,首先“合并分数”,合并完成后,根据需要,设置各项统计参数和统计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