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 孟子见梁惠王 文本精研 一 多维探究 激活你的思维 1 孟子对 利 有怎样的认识 他是怎样引导梁惠王弃 利 言 义 的 提示 在孟子看来 只顾追求 利 就会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培养 国君失国 大夫失家 臣子犯上作乱的问题都是因为 交征利 而引起的 于是 在这段与梁惠王的对话中 孟子高举 仁义 大旗 先否定了梁惠王的言 利 之辞 然后具体陈说 利 字当头的危害 再轻轻点出 仁义 的效用 最后重申梁惠王应该讲求 仁义 而舍弃 利 2 对孟子 何必曰 利 的 利 字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提示 今天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 大致有三 其一 以 利 为功利之利 利害之利 即某一特定行为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个意义上 何必曰 利 亦有 仁义 而已矣 的含义是 人在实施某一行为时 在动机上应唯仁义是求 不计利害 传统 重义轻利 说大致如此 其二 认为 利 是某种特殊性质的利益 如福利 公利 民利 大利以及与之相反的财利 私利 君利 小利等等 而孟子的 何必曰 利 所反对的只是后者 其三 同样以 利 为某种特殊性质的利益 但只划分为两大类 即义之利和不义之利 认为孟子只反对 不义之利 凡属 义之利 无论公利 私利 君利 民利 大利 小利 财利 福利 均可言可求 3 结合孟子的义利观 谈谈你对 义利 的看法 提示 义利 之辨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也是孟子思想中极重要的内容 但长期以来 孟子的义利之辨受到诸多曲解 传统的观点认为孟子 重义轻利 后来在认同 重义 的前提下 有人对其是否 轻利 提出质疑 并针对传统的 重义轻利 说 提出 重义但不轻利 的新解释 其实 孟子之所以不言 利 是因为当时的君主唯利是图 不知世上有 仁义 二字 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 只不过不唯利是图而已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 君子也要言利 言国家之利 民族之利 百姓之利 而不言私利 二 审美鉴赏 培养你的情趣 人之初 性本善 1 水信无分于东西 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孟子 告子 2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 羞恶之心 义也 恭敬之心 礼也 是非之心 智也 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孟子 告子 3 孟子曰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 察于人伦 由仁义行 非行仁义也 孟子 离娄下 科学证明人之初性本善当孩子淘气时 人们总会笑称他们是 小恶魔 人们总认为孩子容易学坏的根源在于一种传统的观念 孩子如果缺乏成人的管教就会出现野蛮的行径 不过最近的一些心理学分析却提出 儿童在很早期的时候就拥有很强的辨明善恶的能力 他们不仅知道其中的区别 还会更趋向于选择善 美国和加拿大很多高校的研究人员不断通过试验证明4至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明显偏向那些行为端正者 试验结果基本上接近100 这使得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认为道德感是与生俱来的 也许是以某种方式扎根在我们的基因库里 也就是说 我们变成好人并不仅仅因为父母的教育 更因为人性本善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基莉 哈姆林及其团队创建了一个木偶场景实验 研究人员将表现出不同性格的木偶放置在仅3个月大的婴儿面前各30秒 结果这些还不会抓取物体的婴儿不约而同地在最善良的木偶身上目光停留时间最长 而对 坏 木偶则表现出忽视的态度 科学家们目前正在找出这种喜好的根源所在 存在的可能性有两种 比较唬人的一种说法是我们与生俱来就拥有道德辨别能力 另一种更为研究人员所接受的观点是我们基因中携带的并非是一架正义的天平 而是一种很快学会趋向于正确行为的能力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文 平克在其所著 唤醒人性中的天使 一书中指出 人类的基因中拥有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劳动合同转让协议范本
- 2025劳动合同书电子版
- 葡萄农业植保知识培训课件
- 物体测试题及答案
- 营销电气知识培训课件
- 物流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设备租赁合同书
- 物联网题库及答案
- 2025关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协议
- 2025年液环真空泵项目建议书
- 邻里公用面积协议书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专业能力测试卷:职业指导师职业测评与职业发展
- 中级审计师考前必看试题及答案
- 《颅骨缺损修补术》课件
- 美术馆智能化建设技术方案
- 酒店访客登记管理制度
- 数据中心管理试题及答案要点
- 医保违规处理制度3
-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1讲解
- “匠心杯”班组长管理创新技能竞赛(决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临床思维方法与医患沟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