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凤凰中学高中化学《第四章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江西省吉安县凤凰中学高中化学《第四章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江西省吉安县凤凰中学高中化学《第四章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江西省吉安县凤凰中学高中化学《第四章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江西省吉安县凤凰中学高中化学《第四章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1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必修化学1 n2 3h22nh3 一 氨 合成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解决了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 对合成氨研究有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一 氨 1900年 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在研究平衡移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计算 认为n2 h2在高压条件下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氨 接着 他用实验来验证 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爆炸 他也没有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 而是觉得这个实验有危险 于是放弃了研究 勒沙特列的合成氨实验就这样夭折了 一 氨 后来查明是由于他所用混合气体中含有o2 实验中h2和o2化合发生了爆炸 稍后 德国化学家耐斯特通过理论计算 认为合成氨是不可能的 因此人工合成氨的研究又一次止步 后来才发现 是能斯特计算时误用了一个热力学数据 以至得到错误结论 一 氨 在合成氨研究屡屡受挫的情况下 德国另一位化学家哈伯知难而进 对合成氨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实验 终于在1908年7月在实验室里用n2和h2在600 200个大气压下合成氨 产率虽只有2 但却是科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一 氨 当哈伯的合成氨工艺流程公众于世后 立即引起了德国当时的统治者们的注意 德国统治者为了达到吞并欧洲称霸世界的野心 同时也利用哈伯想成为百万富翁的贪婪心理 请哈伯出任德国威廉研究所所长 继续他的研究 从1911年到1913年短短两年时间内 哈伯不仅提高了合成氨的产率 而且合成了1000吨液氨 并且用它制造出3500吨烈性炸药tnt 一 氨 到了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哈伯已为德国建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合成氨工厂 为侵略者制造了数百万吨炸药 从而导致并蔓延了这场秧祸全球的世界大战 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的谜底 一 氨 当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时 哈伯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猛烈抨击 尤其是当他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时 更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 人工合成氨实验的成功令人欢心鼓舞 它对工农业生产 国防科技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但三位科学家留给后人的思考也是深刻的 科学必须造福于民 一 氨 哈伯 1868 1934 德国化学家 合成氨工业的奠基人 1918年哈伯由于对合成氨研究作出过重大贡献 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一 氨 氨气的喷泉实验 实验4 8 演示实验 一 氨 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的原理相似 科学视野 一 氨 2 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 3 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1 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想想看 a 烧瓶干燥 b 装置的气密性好 c 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 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氨极易溶于水 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差 一 氨 展示装满氨气的烧瓶 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你得出什么结论 易液化 冰块 氨气 液氨 1 氨气的物理性质 极易溶于水 1 700 一 氨 2 氨的化学性质 1 氨与水的反应 显弱碱性 nh3 h2o nh3 h2o 一水合氨很不稳定 一 氨 nh3 h2o不稳定 受热时容易分解为nh3和h2o 不加热不分解 现象 溶液红色褪色 冷却后恢复红色 探究实验 将氨的酚酞溶液倒入栓有小气球的试管中 加热 一 氨 nh3极易溶于水 1 700 所以氨水显 既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 又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 nh3与水反应后有碱性物质生成 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nh3 h2o nh3 h2o可以小部分电离成nh4 和oh 红色 变蓝 弱碱性 一 氨 nh3 h2onh3 h2onh4 oh 氨水中的分子有 h2o nh3和nh3 h2o 氨水中的离子有 nh4 h 和oh 液氨是氨气加压或降温后形成的液态物质 液氨所含的微粒是nh3 所以 氨水是混合物 所以 液氨是纯净物 讨论 氨水的主要成份有哪些 氨水与液态氨有何区别 一 氨 2 氨与酸的反应 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一 氨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沾有浓盐酸的玻棒 沾有浓氨水的玻棒 hcl nh3 现象 产生大量白烟 nh3 hcl nh4cl 一 氨 一 氨 不能 1 在反应中为什么会产生白烟 挥发出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在空中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 2 硫酸或磷酸与氨气反应能否产生白烟 一 氨 nh3 hcl nh4cl 白烟 此反应可检验nh3或hcl 知识延伸 挥发性酸 hcl hno3等 遇氨气均有白烟生成 难挥发性酸h2so4无此现象 一 氨 思考与交流 一 氨 2no o2 2no2 3no2 h2o 2hno3 no 一 氨 这个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 它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 3 2 一 氨 3 氨的用途 氨 一 氨 氨的用途 制硝酸 制纯碱 制尿素 做致冷剂 一 氨 2nh3 h2so4 nh4 2so4 nh3 hno3 nh4no3 nh3 co2 h2o nh4hco3 制铵盐 4nh3 5o2 4no 6h2o 催化剂 2no o2 2no2 3no2 h2o 2hno3 no 制硝酸 2nh3 co2 co nh2 2 h2o 催化剂 制尿素 nh3 g nh3 l 制冷剂 一 氨 4 铵盐 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晶体 铵盐都易溶于水 铵盐的形成 nh3 h nh4 铵盐都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一 氨 铵盐的化学性质 1 铵盐受热易分解 一 氨 2 铵盐与碱反应 运用 实验室用来制nh3 用于nh4 的检验 一 氨 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铵盐 试剂及操作 滴加naoh溶液 再加热 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实验现象 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铵盐 nh4 的检验 一 氨 铵盐的用途 大量的铵盐用于生产氮肥 硝酸铵用于制炸药 氯化铵常用作印染和制干电池的原料 也可以用于金属的焊接 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薄膜 一 氨 氮肥 一 氨 氯化铵的妙用 防火布 将一块普通的棉布浸在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 片刻之后 取出晾干就成防火布了 将这块经过化学处理的布用火柴点 不但点不着 而且还冒出白色的烟雾 科学视野 原来 经过这种化学处理的棉布 防火布 的表面附满了氯化铵的晶体颗粒 氯化铵这种物质 它有个怪脾气 就是特别怕热 一遇热就会发生化学变化 分解出两种不能燃烧的气体 一种是氨气 另一种是氯化氢气体 一 氨 这两种气体把棉布与空气隔绝起来 棉布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当然就不能燃烧了 当这两种气体保护棉布不被火烧的同时 它们又在空气中相遇 重新化合而成氯化铵小晶体 这些小晶体分布在空气中 就象白烟一样 实际上 氯化铵这种化学物质是很好的防火能手 戏院里的舞台布景 舰艇上的木料等 都经常用氯化铵处理 以求达到防火的目的 一 氨 1 原料 nh4cl ca oh 2 2 原理 2nh4cl ca oh 2 2nh3 2h2o cacl2 3 制取装置 固固加热装置 棉花的作用 防止空气对流 5 nh3的实验室制法 一 氨 4 收集装置 向下排空气法 5 检验 a 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b 遇浓盐酸产生大量的白烟 6 尾气处理 用水吸收nh3 要得到干燥的氨气 常用试剂有哪些 cao 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 形成cacl2 8nh3 一 氨 除了利用上述方法之外 实验室有无其他简单可行的方法来制得氨气 浓氨水 方法二 加热浓氨水制氨气 一 氨 浓氨水 固体cao 思考 有什么现象 为什么有此现象 方法三 1 吸收水分 减少溶剂 2 增加oh 的浓度 3 放出热量 升高温度 一 氨 6 氨气的工业制法 一 氨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一 氨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过程 动物中有机氮 植物中有机氮 大气中的氮 氮的固定 生物固氮 高能固氮 人工固氮 土壤中的氮 铵盐 硝酸盐 细菌分解 动物排泄物及遗体 植物遗体 动物摄取 植物吸收 硝酸盐 一 氨 1 能将nh4cl nh4 2so4 nacl na2so4四种溶液一一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a naohb agno3c bacl2d ba oh 2 d 一 氨 习题巩固 2 a b c三种气体 a无色 在一定条件下a能与o2反应生成b b不溶于水 它能与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