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古代诗词三首》观刈麦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_第1页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古代诗词三首》观刈麦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_第2页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古代诗词三首》观刈麦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_第3页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古代诗词三首》观刈麦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_第4页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古代诗词三首》观刈麦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刈麦白居易 白居易 唐代诗人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是唐代诗作最多的一个 其中的 长恨歌 琵琶行 两首长诗是他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 秦中吟 和 新月府 是他诗歌中最富战斗力的作品 曾将自己的诗分成讽谕 闲适 感伤和杂律四大类 讽谕诗最有名 语言通俗易懂 老妪能解 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 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观刈麦 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谕诗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的又一现实主义诗人 提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和元缜齐名 并称 元白 然白实胜于元 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 人称 刘白 著有 白氏长庆集 作者简介 一 检查预习 1 注音或写汉字 d n 食xi ng 田灼 热荷 担三百石 岁晏 2 解释划线的字或词 1 陇黄 2 秉遗穗 3 饷田 4 丁壮 5 输税 6 背灼 二 朗读全诗 理解大意 要求 1 读准字音 2 对照注释 理解文意 3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三 诵读诗歌 整体感知 1 全诗围绕哪个字来叙述的 从题目中找 2 作者看到了哪些人 哪些事 观 1 农民割麦子 2 贫妇拾麦穗 四 解读诗歌 感悟诗情 1 那位贫妇为什么去拾麦 2 用一个字概括当时百姓的生活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结果的 3 诗人面对此情此景产生了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悲 苦 封建剥削制度 残酷的赋税 愧疚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五 再读诗歌 探究写作特色 1 对偶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2 对比 曾不事农桑 却 岁晏有余粮 3 叙事与心理揭示相结合 1 观刈麦 的作是 字 号 2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哪两个字突出了麦收时天气的酷热 蒸 灼 白居易 乐天 香山居士 六 当堂训练 用原文回答 3 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 悲 从何来 答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4 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 5 白居易 观刈麦 一诗中 描写农民辛勤割麦的句子是 6 描写贫妇拾麦的诗句是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 7 反映农民赋税繁重 生活贫苦的句子是 8 表现诗人深刻反思的句子是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9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农民真的不知道热吗 这表现了农民怎样的心情 不是 农民不顾天气炎热 忙于割麦 珍惜夏日时长的矛盾心情 10 念此私自愧 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