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本 量 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一 本 量 利分析定义 本 量 利分析 又称为CVP分析 是对成本 产量 或销量 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简称 cost volume profitanalysis主要是研究销量 价格 成本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本 量 利分析的基本假设1 成本性态分析假设假设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 或者说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1 二 本 量 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2 相关范围假设 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 1 期间假设 成本的固定性与变动性体现在特定期间 成本金额的大小也是在特定的期间内加以计量的 2 业务量假设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分析和计量的结果 期间假设与业务量假设之间相互依存 第一节本 量 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2 3 模型线性假设 1 固定成本不变假设y a 2 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y bx 3 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y px4 产销平衡假设5 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二 本 量 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第一节本 量 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3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盈亏临界点盈亏临界图相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4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一 盈亏临界点及其相关指标1 盈亏临界点 1 定义 盈亏临界点 又称为盈亏两平点 损益平衡点 保本点等 是指使企业处于不盈不亏 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 销售量 保本状态 企业不盈不亏 利润为零的状态 5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一 盈亏临界点及其相关指标 2 盈亏临界点 保本点 计算 6 本 量 利分析 2 盈亏临界点 保本点 计算 0 求得 保本量 保本额 利润 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 固定成本利润 1 变动成本率 销售收入 固定成本 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量 固定成本利润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 固定成本 求得 0 7 例 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 单位售价50元 单位变动成本30元 固定成本50000元 解 保本量 保本额 单位边际贡献 50 30 20 元 件 边际贡献率 20 50 100 40 变动成本率 1 40 60 2 盈亏临界点 保本点 计算 8 3 概念的意义 是衡量企业盈亏的一个重要数量界限 When业务量 销售量 达到保本点 企业不盈不亏 业务量 销售量 超过保本点 企业盈利 业务量 销售量 低于保本点 企业亏损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一 盈亏临界点及其相关指标1 盈亏临界点 9 2 安全边际 1 定义 安全边际是指现有的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超过盈亏临界点业务量的差额 安全边际用于说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 2 表示方法 安全边际量 预计销售量 保本量安全边际额 预计销售额 保本额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一 盈亏临界点及其相关指标 10 2 安全边际例 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 单位售价50元 单位变动成本30元 固定成本50000元 预计销售量为4000件 计算的保本点为2500件 解 安全边际量 4000 2500 1500 件 安全边际额 4000 50 2500 50 75000 元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一 盈亏临界点及其相关指标 11 2 安全边际应用安全边际可以判断和评价企业经营的安全性 安全边际越大 企业获利的把握越性大 即风险性越小 安全边际越小 企业经营的风险越性大 即安全性越差 安全边际为负值 企业将发生亏损 负值越小 亏损越多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一 盈亏临界点及其相关指标 12 3 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 1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量 金额 与预计销售量 金额 之比 计算公式 安全边际率这个指标越大 企业发生亏损的安全性越小 经营安全状况越好 反之亦然 因此 可采取增加销售量或降低保本点的措施 来提高安全性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一 盈亏临界点及其相关指标 13 3 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 1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量 金额 与预计销售量 金额 之比 国外企业一般根据如下表数值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状况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一 盈亏临界点及其相关指标 14 3 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 1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量 金额 与预计销售量 金额 之比 计算公式 安全边际率 例 安全边际率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一 盈亏临界点及其相关指标 例 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 单位售价50元 单位变动成本30元 固定成本50000元 预计销售量为4000件 计算的保本点为2500件 解 安全边际量 4000 2500 1500 件 安全边际额 4000 50 500 50 75000 元 15 2 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是指保本量 金额 与预计销售量 金额 之比 计算公式 保本作业率 保本比率越高 企业经营的安全性越差 获利能力越差 3 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的关系 安全边际率 保本作业率 1 37 5 62 5 1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一 盈亏临界点及其相关指标3 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 16 4 利润计算的基本模式 二 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量 固定成本 利润 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 固定成本利润 1 变动成本率 销售收入 固定成本 保本量 安全边际量 得 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 安全边际量 得 利润 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额利润 1 变动成本率 安全边际额 保本额 安全边际额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一 盈亏临界点及其相关指标 17 二 盈亏临界图 定义 简称保本图 是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绘成本 业务量 利润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 确定企业保本点的图示 保本图的形式 1 传统式保本图 2 贡献毛益式保本图 3 简式保本图 4 利量式保本图 5 单位式保本图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18 1 传统式保本图 特点 在图中绘出固定成本线 总成本线和收入线 确定保本点 绘制步骤 选择坐标系 确定业务量轴和成本 收入轴 绘制固定成本线 绘制总成本线 绘制收入线 确定保本点 标明盈利区和亏损区 二 盈亏临界图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19 例 某产品生产 单价100元 单位变动成本60元 固定成本总额2800元 预计产销量为120件 计算保本点为 预计利润 100 60 120 2800 2000 元 预计收入 100 120 12000 元 预计总成本 60 120 2800 10000 元 二 盈亏临界图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1 传统式保本图 20 产量 十件 收入 成本 千元 02468101214 1412108642 Y a 2800 Y a bx 2800 60 x Y Px 100 x 1 传统式保本图 保本点 盈利区 亏损区 70件 2 8 21 产量 十件 收入 成本 千元 024681012 1412108642 保本图分析 保本点 盈利区 亏损区 70件 2 8 利润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收入 保本作业 安全边际 22 产量 十件 收入 成本 千元 02468101214 1412108642 Y a 2800 Y a bx 2800 60 x Y Px 100 x 保本图分析 保本点 70件 2 8 保本点 Y P x 结论1 单价上升 保本点下降 盈利增加 或亏损减少 反之 亦然 利润 23 产量 十件 收入 成本 千元 02468101214 1412108642 Y a 2800 Y a bx 2800 60 x Y Px 100 x 保本图分析 保本点 70件 2 8 保本点 Y a b x 结论2 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保本点下降 盈利增加 或亏损减少 利润 24 产量 十件 收入 成本 千元 02468101214 1412108642 Y a 2800 Y a bx 2800 60 x Y Px 100 x 保本图分析 保本点 70件 2 8 保本点 Y a 结论3 固定成本下降 保本点下降 盈利增加 或亏损减少 利润 25 结论4 企业保本点下降 利润增多 或亏损减少 企业保本点上升 利润减少 或亏损增加 保本点的高低 取决于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的变化 单价上升 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固定成本下降 引起保本点下降 相反 引起保本点上升 其他因素不变时 销售量的变动不影响保本点 但会引起利润的增加或减少 二 盈亏临界图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1 传统式保本图 26 2 贡献毛益式保本图 特点 在图中绘出变动成本线 总成本线和收入线 确定保本点 绘制步骤 1 选择坐标系 确定业务量轴和成本 收入轴 2 绘制变动成本线 3 绘制总成本线 4 绘制收入线 5 确定保本点 标明盈利区和亏损区 二 盈亏临界图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27 产量 十件 收入 成本 千元 02468101214 1412108642 Y bx 60 x Y a bx 2800 60 x Y Px 100 x 2 贡献毛益式保本图 保本点 盈利区 亏损区 70件 2 8 边际贡献区 28 产量 十件 收入 成本 千元 02468101214 1412108642 2 贡献毛益式保本图 保本点 盈利区 亏损区 70件 2 8 边际贡献 利润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29 特点 在图中绘出总成本线和收入线 确定保本点 绘制步骤 1 选择坐标系 确定业务量轴和成本 收入轴 2 绘制总成本线 3 绘制收入线 4 确定保本点 标明盈利区和亏损区 二 盈亏临界图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3 简式保本图 30 产量 十件 收入 成本 千元 02468101214 1412108642 Y a bx 2800 60 x Y Px 100 x 3 简式保本图 保本点 盈利区 亏损区 70件 2 8 利润 总成本 收入 31 特点 选择 象限 在图中绘出利润线 确定保本点 绘制步骤 1 选择坐标系 确定业务量轴和利润轴 2 绘制利润线 3 确定保本点 标明盈利区和亏损区 二 盈亏临界图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4 利量式保本图 32 产量 十件 利润 千元 2468101214 6 4 20 2 4 6 Y px a bx 100 x 2800 60 x 4 利量式保本图 保本点 盈利区 亏损区 70件 2 8 利润 33 特点 在图中绘出单位变动成本线 单位成本线和单位产品收入线 确定保本点 绘制步骤 1 选择坐标系 确定业务量轴和单位成本 单位收入轴 2 绘制单位变动成本线 3 绘制单位成本线 4 绘制单位产品收入线 5 确定保本点 标明盈利区和亏损区 二 盈亏临界图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5 单位式保本图 34 产量 十件 单价 单位成本 十元 02468101214 1412108642 Y b 60 Y a x b 2800 x 60 Y P 100 5 单位式保本图 保本点 盈利区 亏损区 70件 单位利润 单位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收入 单位成本 35 1 固定成本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例如 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 单价60元 单位变动成本40元 固定成本总额600000元 计算保本点为 若其他条件不变 固定成本由原来的600000元降低到500000元 则计算保本点为 三 相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36 2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例如 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 单价60元 单位变动成本40元 固定成本总额600000元 计算保本点为 若其他条件不变 单位变动成本由原来的40元降低到35元 则计算保本点为 三 相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37 2019 12 27 38 3 销售价格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例如 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 单价60元 单位变动成本40元 固定成本总额600000元 计算保本点为 若其他条件不变 销售价格由原来的60元提高到70元 则计算保本点为 三 相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39 4 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影响加权平均计算的综合边际贡献率 因而引起保本点的变化 三 相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第二节本 量 利分析 40 1 综合边际贡献率 50 20 30 30 20 60 31 2 综合边际贡献率 40 20 30 30 30 60 35 3 综合边际贡献率 60 20 30 30 10 60 27 例 某企业产销三种产品 固定成本总额预计为62000元 资料如下 41 计算保本点如下 42 多种产品生产条件下 本量利分析的方法 综合边际贡献率法联合单位法顺序法分算法主要品种法 第三节多品种产销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43 一 综合边际贡献率法1 计算公式 本 量 利分析 2 综合边际贡献率的确定 第三节多品种产销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44 一 综合边际贡献率法3 例 某企业生产甲 乙 丙三种产品 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 确定企业的保本点 保本额 本 量 利分析 45 一 综合边际贡献率计算 46 保本点计算 企业安全边际 170000 112895 13 57104 87 元 47 保本点计算 每种产品的保本额 甲产品的保本额 112895 13 82 35 92969 14元乙产品的保本额 112895 13 7 06 7970 40元丙产品的保本额 112895 13 10 59 11955 59元每种产品的保本量 甲产品的保本量 92969 14 280 332件乙产品的保本量 7970 40 120 67套丙产品的保本量 11955 59 150 80台 48 二 联合单位法1 定义 联合单位法是指按照相对稳定的产销实物量比例构成一组产品 作为联合单位 计算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 确定联合单位保本点的一种方法 2 计算公式 本 量 利分析 第三节多品种产销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企业保本额 联合单位保本量 联合单位单价 49 二 联合单位法例 本 量 利分析 第三节多品种产销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步骤 1 确定各产品的销售量比为甲 乙 丙 5 1 1 2 2 计算联合单位的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为 联合单位单价 1 120 1 2 150 5 280 1700元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1 66 1 2 72 5 174 1022 4元 3 按照单一品种的计算方法确定联合单位保本点为 50 二 联合单位法例 甲 乙 丙 5 1 1 2 本 量 利分析 第三节多品种产销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企业保本额 66 41 1700 112897 元 按照销售量比例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量为 甲产品保本量 66 41 5 332件乙产品保本量 66 41 1 67套丙产品保本量 66 41 1 2 80台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额为 甲产品保本额 332 280 92960 元 乙产品保本额 67 150 10050 元 丙产品保本额 80 120 9600 元 51 三 顺序法顺序法 又称分段法 是指按照产品提供边际利润率的高低将全部产品排序 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利润来补偿固定成本 当累计边际利润与固定成本相当时 即确定为企业保本点的一种方法 确定品种顺序时 管理者对风险的不同态度 1 乐观排列 按照各种产品边际利润率由高到低排列 2 悲观排列 按照各种产品边际利润率由低到高排列 本 量 利分析 第三节多品种产销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52 三 顺序法1 列表法采用顺序法确定保本点 应按照累计边际利润等于固定成本 即累计利润为零时所对应的累计销售收入点计算保本额 若不存在累计利润为零时 本 量 利分析 第三节多品种产销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53 三 顺序法1 列表法 本 量 利分析 第三节多品种产销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54 三 顺序法2 图示法是利用累计销售额和累计损益数据 绘制利量式保本图 图中的利润线是按不同产品分段编制的 各段斜率分别反映每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水平 从而确定多品种条件下的保本额 亏损区和利润区 本 量 利分析 第三节多品种产销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55 利润 万元 乙 盈利区 利润线 x BEP 510151720销售额 万元 亏损区 丙 y 50 5 45000 甲 22760 56 四 分算法分别计算法 简称分算法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将企业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点 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种方法 关键 固定成本如何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的问题 固定成本的分配标准 主要有销售额 边际贡献 产品重量 长度 体积 工时等 其中 边际贡献标准更为合理一些 本 量 利分析 第三节多品种产销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57 四 分算法 本 量 利分析 第三节多品种产销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甲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 53000 0 6641 35197 3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 5400 0 6641 3586 14元丙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 9360 0 6641 6215 98元 35197 3 3586 14 6215 98 58 四 分算法 本 量 利分析 第三节多品种产销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甲产品的保本额 280 332 92960元 35197 3 3586 14 6215 98 保本量 332件 67套 80台 保本额 元 92960 8040 12000 113000 企业保本额 92960 8040 12000 113000 元 59 五 主要品种法主要品种法 是指当企业的某种主要产品提供较大的边际利润率 而其他产品的边际利润率较小时 可以按该主要品种的收入 成本水平等资料确定企业保本点 进行本量利分析 主要品种法应用简便 但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可用于粗略推算企业保本点 确定主要品种应以边际贡献额为标志 固定成本应主要由该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来补偿 本 量 利分析 第三节多品种产销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60 本 量 利分析 目标利润 求得 保利量 保利额 利润 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 固定成本 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量 固定成本 求得 目标利润 一 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的模型 第四节实现目标利润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61 一 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的模型 例 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 固定成本为50000元 产品单价50元 单位变动成本25元 预计目标利润为40000元 边际贡献率为50 计算保利点为 第四节实现目标利润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62 第四节实现目标利润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二 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模型 税后净利润 税前利润 1 所得税率 税前利润 税后净利润 1 所得税率 63 第四节实现目标利润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二 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模型 例 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 固定成本为50000元 产品单价50元 单位变动成本25元 预计税后目标利润为26800元 边际贡献率为50 企业所得税率为33 计算保利点为 64 第四节实现目标利润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三 多品种产销条件下实现目标利润的模型 实现税前目标利润 实现税后目标利润 65 例 某企业生产甲 乙 丙三种产品 经预测确定企业的目标利润为50000元 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 确定企业的保利点 保利额 66 综合边际贡献率计算 67 保利点计算 每种产品的保利额 甲产品的保利额 238334 17 82 35 196268 19元乙产品的保利额 238334 17 7 06 16826 39元丙产品的保利额 238334 17 10 59 25239 59元每种产品的保利量 甲产品的保利量 196268 19 280 701件乙产品的保利量 16826 39 120 146套丙产品的保利量 25239 59 150 168台 68 第四节实现目标利润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四 相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1 固定成本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例 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 固定成本为50000元 产品单价50元 单位变动成本25元 预计目标利润为40000元 计算保利点为 若其他因素不变 固定成本由50000元降低到40000元 则计算保利点为 69 四 相关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2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例 某企业产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G园区网络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建设方案
- 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 法医解剖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儿科科基础试题及答案
- 半导体基础试题及答案
- 教育与产业共建共享的融合发展模式
- 2025车辆抵押借款合同模板
- 120万千瓦光伏项目技术方案
- 合同到期后延迟服务期的补充协议10篇
- 终止婚姻关系共同财产分割协议范本
- 精神运动康复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小学生国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机械制图选择题试题库及答案
- 湖南省科技创新惠企助企政策汇编 2025
- DB45∕T 2746-2023 国家储备林培育技术规程
- 医保基金监管培训课件
- 药厂变更管理培训
- 技术部工作汇报与未来规划
- 体育安全与急救知识培训
- 小区装修工具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