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12月 传染病报告规范 1 我国传染病报告制度沿革 1955年7月5日 卫生部公布 传染病管理办法 法定传染病2类18种 1955年9月6日 新增7种 法定传染病2类25种 其中甲类3种 鼠疫 霍乱 天花 1989年9月1日 我国实施 传染病防治法 法定传染病3类35种 传染病管理走上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的法制道路 1991年12月6日 卫生部发布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2004年8月28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 传染病防治法 2004年12月1日施行 2 执行以传染病为主的四卡四册登记报告制度 即出生报告卡册 死亡报告卡册 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册 计划免疫报告卡册 2003年 非典 暴露出问题时效性差上级对疫情的了解掌握严重滞后严重阻碍疫情防控的主动性 错失良机 解决办法 网络直报 2004年1月1日测试网启用 4月1日正式运行 3 4 法律依据 任务来源 传染病防治法 2004年12月1日施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卫生部37号令 2006年8月24日修改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006年 5 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 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 鼠疫 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包虫病 丝虫病 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 根据其暴发 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 需要列入乙类 丙类传染病的 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6 新增法定传染病 2008年5月2日 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国家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 2009年4月30日 卫生部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 将甲型H1N1流感 原称人感染猪流感 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7 第三十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 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 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 程序 方式和时限报告 卫生部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006年 传染病防治法 8 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 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 对病人 病原携带者 予以隔离治疗 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 对疑似病人 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 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 病原携带者 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 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 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 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 物品以及医疗废物 必须依照法律 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传染病防治法 9 第五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 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 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并妥善保管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 分诊制度 对传染病病人 疑似传染病病人 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 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传染病防治法 10 第六十九条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通报批评 给予警告 造成传染病传播 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降级 撤职 开除的处分 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 控制工作 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 二 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或者隐瞒 谎报 缓报传染病疫情的 三 发现传染病疫情时 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 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 现场救援 接诊 转诊的 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 四 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 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 五 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 再次使用的 六 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资料的 七 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 病原携带者 疑似传染病病人 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 资料的 传染病防治法 11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采供血机构 责任报告人上述机构中执行职务的人员 乡村医生 个体开业医生 12 报告时限 2小时内 甲类 鼠疫 霍乱 乙类中的肺炭疽 SARS 脊灰 人禽流感 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 24小时内 其他乙 丙类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13 报告程序 14 传染病疫情报告范围 法定传染病 39种 其中甲类2种 乙类26种和丙类11种 其它传染病 水痘 恙虫病 肝吸虫病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非淋菌性尿道炎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森林脑炎 结核性胸膜炎 人感染猪链球菌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15 报告卡的填写 工作单位 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 含民工 学生 托幼儿童 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 托幼机构 及班级名称 无 工作单位 者填写 无 现住地址 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 可以是家庭地址 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 旅店 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 门牌号 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 应填写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住址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按以下方式选择 出生场所为医院时选择 其它 出生在其它场所时选择 散居儿童 16 报告病例的分类 疑似 临床诊断 实验室确诊病例 病原携带者 霍乱 脊灰 艾滋病 阳性检测结果 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 其中乙肝病例分疑似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报告卡的填写 17 报告病例的分型 炭疽 肺炭疽 皮肤炭疽 未分型 病毒性肝炎 甲 乙 丙 戊型 未分型 梅毒 一 二 三期 胎传 隐性 疟疾 间日疟 恶性疟 未分型 肺结核 涂阳 仅培阳 菌阴 未痰检 乙肝和血吸虫病 急性 慢性 乙肝和血吸虫病的慢性病例一般不要求报告 报告卡的填写 18 报告卡的填写 发病日期 指本次疾病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 不明确时填就诊日期 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诊断日期 初次报告时填初诊的日期 订正报告时 如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 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 如肺结核由 未痰检 订正为 菌阳 时 填写确诊的日期 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 仍填初诊日期 诊断日期不得早于发病日期订正病名 填写订正前所报告的疾病名称 19 录卡时注意事项 1 法定传染病选项 其他疾病 一般是病例排除传染病订正时选择 常见肺结核的订正 2 其它传染病选项 其它 为传染病无选择项时选择 同时备注项注明病名 例 结核性脑膜炎 疥疮等 20 信息订正 病例诊断变更 死亡或填卡错误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 应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订正为地址不详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 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 并对所发现的传染病报告卡错误信息或排除病例及时订正疑似病例 21 传染病疫情管理 报告数据的管理 审核 医院防保科 县级疾控机构疫情管理人员 收到的报告卡 网络报告信息 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2小时 其他24小时 22 传染病报告工作要求 浙江省卫生厅办公室文件浙卫办疾控 2010 19号关于印发浙江省传染病报告工作细则的通知2010年5月25日 23 浙江省传染病报告工作细则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传染病报告工作 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以及卫生部传染病网络直报督导检查的有关要求 并结合我省实际 制订全省传染病报告工作细则 24 一 卫生行政部门 一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为辖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提高疫情报告质量提供必要经费保障条件 下拨专项工作经费用于传染病网络直报 设备更新维护 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技术培训 督导检查等 26 二 定期组织开展对辖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的督导检查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至少开展两次 上 下半年各一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季度开展一次 发现问题要开展二次督导 督导检查结果要及时进行通报 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三 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评价 每月定期通报评价结果和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指数 27 二 医疗机构 一 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 登记 报告制度 门诊日志 出入院 检验和影像科室登记管理制度 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 传染病信息保存和安全管理制度 自查和奖惩制度等管理制度 配备必要的传染病网络直报设备和软件 包括专用计算机 上网设备 疫情报告专用电话或传真机 操作系统 防病毒软件等 指定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 保障本单位传染病报告工作规范 有效的进行 尤其要建立双休日 节假日传染病报告值班制度 以确保工作日以外时间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 28 二 规范门诊日志等诊疗记录登记各级医疗机构要按照 关于规范全省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等诊疗记录的通知 浙卫办疾控 2009 48号 的要求 规范门诊日志 出入院登记 检验科及影像科室登记等诊疗记录本格式 登记项目认真填写 字迹清晰 不得漏项 门诊日志至少包括就诊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 小于1周岁的填写到月或天 职业 现住址 工作单位 学生填写学校 联系电话 病名 初步诊断 发病日期 初诊或复诊等11项基本内容 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现住址 工作单位 学生填写学校 联系电话 入院日期 入院诊断 出院日期 出院诊断 转归情况 如果死亡还应填写死亡原因 死亡日期 等12项基本内容 检验科室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和医生 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 检验结果 检验日期等 影像科室 含放射科 B超室等 检查登记应包括开单科室和医生 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 检查结果 检查日期等内容 29 三 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疫情各级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及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应在诊断后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 电话 传真 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对乙 丙类传染病 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门诊日志 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和网络报告卡的信息必须填写完整 准确 内容一致 传染病报告卡中 除规定的必填项外 还须填写患者工作单位 学生填写学校 如患者为流动人口 在备注栏中注明 医生诊断日期须填写到时 格式 年 月 日 时 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 漏项 逻辑错误等检查 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30 四 建立异常化验或影像检查结果反馈机制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检验部门 影像部门异常化验结果必须返回送检医生或科室的反馈机制 以保证传染病得到及时诊断和报告 防止出现漏报情况 五 建立医院传染病疫情分析 通报及处理机制医院须由专门部门及专人负责本院传染病报告数据的常规分析 定期 至少每月 分析不同时期医院接诊的主要传染病 并将分析结果在院内及时通报 应制定针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暴发事件 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和流程 31 六 加强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和考核加强和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 尤其要落实新进职工的岗前培训和重点科室业务人员的每年定期轮训 培训结束要进行考核 培训内容必须包括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传染病诊断标准 卫生部下发的新发和重点防控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 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统计规则等 培训资料的收集归档须有培训通知 课件 学员签到单 考卷及培训总结 32 七 加强院内传染病报告自查工作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院内传染病报告自查机制 医院分管领导和相关临床科室主任必须参与自查 由分管院长带队的自查至少每月开展一次 自查内容应包括传染病报告及时率 漏报率 重卡率 门诊日志等诊疗记录和传染病报告卡内容填写的完整率及准确率 门诊日志和传染病报告卡填报信息的一致率等内容 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 并落实相应责任科室和责任人的奖惩措施 自查记录 整改措施 自查总结 奖惩等均要做到有据可查 33 三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数据分析利用 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实时监测和24小时值班制度 动态监测本辖区的传染病报告信息 及时完成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 查重等工作 报告卡实时监测审核的频次每天不得少于4次 并做好书面监测记录 甲类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报告卡应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审核确认 乙 丙类及其他传染病报告应在24小时内进行审核确认 建立健全异常信息快速反应机制与流程 监测发现的异常疫情信息 主要包括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暴发与流行 不明原因肺炎以及本地罕见传染病或其他不明原因发病 死亡等 要及时报告和处置 并做好快速处理工作记录 34 对疾控机构要求 开展本辖区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的常规分析和疫情专题分析工作 疫情常规分析省级须按周 月 年开展分析 市 县级至少按月 年开展分析 有条件的可开展周分析 每月对辖区内传染病的及时报告率 及时审核率 重卡率 零缺报情况等进行报告质量的综合评价 查找问题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 当有甲类或按甲类管理及其他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时 须随时进行专题分析和报告 35 对疾控机构要求 加强传染病报告工作指导和检查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 抽查或轮查 单项或综合等多种形式 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报告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须每月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指导和检查 对零缺报医疗机构要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 漏报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市场营销人员招聘面试实战指南及预测题
- 2025年财务分析师求职面试指南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音乐科目模拟题
- 2025年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电力人员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环境工程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及复习策略
- 2025年小学全科特岗教师面试模拟题集
- 2025年网络安全工程师招聘考试题库与解析
- 1到10的教学课件
- 2025年物资储备仓库运输作业流程与调度员招聘考试要点
- 消防员心理健康教育课件教学
- 医院学术委员会组织职责
- 重庆临时摊点管理办法
- 藏族课件模板
-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 【生物 四川卷】2025年四川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真题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 2025年观看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心得体会
- GB/T 45745-2025道路货物运输车辆装载规范
- 梯子安全培训
- 2025年剑桥商务英语(BEC)初级考试试卷全真模拟试题
- 小学劳动烹饪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