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1916年9月15日 孙中山观看钱塘潮 面对潮如壁立 奔腾而至的钱塘大潮 孙中山用睿智的双眼扫视着前方 感慨地留下了 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的著名论断 旨趣高远 振聋发聩 孙中山先生在其一生的革命实践中 是怎样体现这一思想的 他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可贵的精神财富 教法案例1 追寻救国之路 一目 教学中抓住以下要点 1 孙中山求学道路 2 上书李鸿章 3 创立兴中会 在讲述中结合教材中 青年孙中山 的图片来回顾其求学 成长的历程 理解当时社会大背景 使学生明白是民族危机的现实 促使孙中山走向革命救国的道路 结合教材中资料卡片了解孙中山 上书李鸿章 认识清王朝的腐朽和对孙中山的影响 教师补充兴中会的相关文字史料和视频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理解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体会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对其革命理论形成的促进作用 2 组建革命大同盟 一目 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教学中抓住以下三个重点内容 1 同盟会建立的背景 2 同盟会建立的概况 3 同盟会建立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 孙中山流亡日本时断发易装以示革命决心 的图片 理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结合必修三中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理解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及意义 教师可以适度补充相关史料 重点讲解三民主义的内涵及三大主义之间的相互关系 突破这一难点 同时结合孙中山革命的历程 理解三民主义的意义 3 缔造民国 一目 在教学中注意抓住以下几点 1 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 2 中华民国建立的概况 3 中华民国建立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 孙中山在上海车站与欢迎者合影 体会孙中山在革命中的地位和影响 结合教材中孙中山发表的讲话 理解中华民国的建国理念 教师提出问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有哪些先进的政治理念 有何重要意义 同时教师补充相关史料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找出问题的答案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理解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民主法治的促进作用 同时体会孙中山对政治文明进步的巨大影响 追寻救国之路 革新政治 革命 兴中会 广州 组建革命大同盟 同盟会 民国 政党 三民主义 缔造民国 总统制 孙中山 华民国 中 公历 选举 封建君主专制 民主政治 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 内阁制 民主共和 1 第一次思想转变 从 医人 到 救国 1 转变原因 19世纪末 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孙中山前两次伟大思想转变 受西方教育的影响 萌发了民主思想 主要思想 在行医过程中 孙中山认识到 医国 比 医人 更重要 希望通过改良的方法 拯救祖国 拯救同类 2 转变标志 1894年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 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 2 第二次思想转变 从改良到革命 1 转变原因 1894年6月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 想依靠清政府自上而下改良 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但孙中山的上书遭到了正忙于应付中日战争危机的李鸿章的冷遇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清政府腐朽无能 使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 转而走上革命的道路 2 转变标志 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提出 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的革命主张 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3 主要活动 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 领导辛亥革命 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实现了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的是 a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b 上书李鸿章遭拒绝c 兴中会的成立d 在广州行医失败 解析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答案 c 甲 乙两位同学分别搜集到一则史料 就辛亥革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的看法产生了分歧 材料一 甲 民国初年 全国报馆总数高达500余家 不少报纸以 民主 民权 民国 国民 命名 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 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 但报纸发表之意见 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 几乎下等之苦力 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乙 民国三年 某君遇见一个老农 该君身着外国服装 老农逐问其国籍 该君回答 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 忽作惊状 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 该君告诉老农 你也是中华民国人 时 老农茫然惶然 连声说 我非革命党 我非中华民国人 请回答 1 甲 乙两位同学依据各自所搜集到的材料 将可能分别得出怎样的结论 2 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你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 3 你认为在运用史实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思路分析 续表 尝试解答 1 结论 2 结论 3 注意 答案 1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意识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 没有改变中国现状 2 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 答出 材料一中的报纸主要是在城市发行 材料二中的老农生活在农村 也可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一个过程 辛亥革命只是一个开端 3 注意 证据要全面 不要武断下结论 孤证不立 一 选择题1 表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已同清王朝彻底决裂的事件是 a 上书李鸿章b 兴中会成立c 广州起义d 惠州起义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广州起义表明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已同清王朝彻底决裂 迈出了中国民主革命武装起义的第一步 答案 c 2 孙中山把同盟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 民权 民生的三民主义 这一纲领 a 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b 明确提出了民族 民主 反帝思想c 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d 提出了彻底的土地纲领 解析 本题用排除法 三民主义表达的只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a项错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思想 b项错 三民主义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 d项错 但相对比而言 这一纲领还是比较完备的 故选c项 答案 c 3 武汉义旗天下应 推翻专制共和兴 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 解析 从 武汉 推翻专制 即可判断选c项 答案 c 4 1912年 孙中山自豪地说 这是 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 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 变局 和 创举 指 a 辛亥革命的爆发b 清朝统治被推翻c 中华民国的成立d 临时约法 的颁布 解析 从时间上排除a项 从 创举 的角度排除b项 因为中国古代发生过多次王朝被推翻的事件 从 变局 的角度排除d项 变局 的含义是政局变动 答案 c 二 非选择题5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会者 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 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 合群之天性殆失 是以集会之原则 集会之条理 集会之习惯 集会之经验 皆阙然无有 以一盘散沙之民众 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 宜乎其手足无措 不知所从 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材料二会长为全体之公仆 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 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 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 彼以事体之秩序 而纠率会众 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 彼维持秩序及额数 如遇秩序紊乱之时 当立呼 秩序 材料三会员之义务 在能以竭助会长维持秩序 而维持之道 则当从自己始 如在会场 须戒出声 戒旁语 戒走动 并戒一切之能扰乱会场而阻人言听者 材料四大多数者 即过半数也 较多数者 即半数以下之最多数也 一切社会之职员选举 最少须有一票过半乃能当选 庶几合大多数之常例 材料五非待所有会员轮流讲毕之后 一人不能讲二回 一人所讲 不能过五分钟之久 如有言过其时者 主座当起立敲案或摇铃 且曰 言者之时间已过 以止之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理解 孙中山为何认为国民学会开会是实施民权的第一步 2 孙中山认为开会应该在哪些方面遵循规则 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不能摘抄原文 3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 孙中山是怎样理解民主的内涵的 解析 本题所用材料新颖 角度独特 设问精巧 是个不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械设计工程师中级面试题集
- 2025年高级养老护理员技能证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法律法规)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配送计算试题及答案
- 国安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英语游戏化教学培训课件
- 贵商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业协会法务面试模拟题集
- 2025年法律顾问职业技能鉴定面试模拟题解析
- 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承插盘扣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
- 物流无人机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
- DB14∕T 1822-2019 旅游景区安全评估规范
-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保政策制度
- 床边护理查体内容
- GB/T 44670-2024殡仪馆职工安全防护通用要求
- DB34T 3709-2020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安全作业规程
- THXCY 001-2024 草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技术规程
- DB61∕T 1856-2024 国土调查成本定额
- 地基沉降量计算-地基沉降自动计算表格
- 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精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