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选种选配及杂交利用PPT课件.ppt_第1页
猪的选种选配及杂交利用PPT课件.ppt_第2页
猪的选种选配及杂交利用PPT课件.ppt_第3页
猪的选种选配及杂交利用PPT课件.ppt_第4页
猪的选种选配及杂交利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的生产与经营 第三节猪的选种选配与杂交利用 本节主要内容一 猪的选种二 猪的选配三 猪的经济杂交四 杂交利用的措施 一 猪的选种 一 猪的性状 二 猪的理想外形 三 猪的选种方法 四 种猪的选择 一 猪的性状 1 繁殖性状2 生长育肥性状3 胴体性状 1 繁殖性状 繁殖性状是指与繁殖有关的性状 这些性状几乎都是低遗传力的性状 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通过表型选择得到的遗传不会很大 需要进行家系选择或家系内选择才能有明显的选择效果 1 繁殖性状 1 产仔数指母猪一窝的产仔总数 包括活的和死的 而对生产有指导意义的是产活仔数 影响因素 品种 类型 年龄 胎次 营养状况 配种时机 配种方法 精液品质 1 繁殖性状 2 仔猪的初生重初生个体重 出生后12小时之内 未吃初乳前的重量包括初生窝重 各个仔猪体重的总和影响因素 品种 类型 杂交 营养状况 妊娠后期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 产仔数 从选种意义上看 窝重更有价值 1 繁殖性状 3 泌乳力反映母猪泌乳能力的一个指标 是母猪母性的体现 常用20日龄窝重表示 影响因素 品种 类型 杂交 营养状况 饲养管理水平 产仔数 1 繁殖性状 4 育成率指仔猪断乳时的存活个数占初生时活仔个数的百分数 育成率 仔猪断乳时存活个数 初生时活仔猪个数 100 育成率是母猪有效繁殖力的表现形式 是饲养管理水平的现实表现 2 生长育肥性状 指猪的生长速度和对饲料的利用情况 这类性状一般属于中等遗传力 表型选择和家系选择或家系内选择都有明显的遗传 2 生长或育肥性状 1 生长速度指单位时间内猪的平均日增重 日增重 kg 日或g 日 W1 W0 T式中 W1 育肥结束时的质量 kg或g W0 育肥开始时的质量 kg或个 T 育肥开始到结束所用的天数 属于中等遗传力 表型选择和家系选择或家系内选择都有明显的遗传进展 影响因素 品种 类型 杂交 性别 营养状况 日粮配合水平 饲养管理水平 环境控制等 2 生长或育肥性状 2 饲料利用率指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量 饲料利用率 饲料消耗量 增加的质量属于中等遗传力 表型选择和家系选择或家系内选择都有明显的遗传 影响因素 品种 类型 杂交方式 性别 饲养管理水平 日粮营养水平 环境控制等 3 胴体性状 胴体是指活体猪经过宰杀放血 脱毛 去掉内脏 保留肾脏和板油 去掉头 蹄 尾所余下的部分 胴体性状是指体现胴体价值的相关性状 属于中 高遗传力 通过表型选择就可以获得遗传 宰杀放血 脱毛 去掉内脏 去头 去蹄 去尾 猪的胴体 3 胴体性状 1 屠宰率指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数 屠宰率 胴体重 宰前活重 100 宰前活重 宰前停食24h的空腹体重称为宰前活重 停食但不停水 属于中等遗传力 不同品种类型对屠宰率的影响很大 同一品种不同体重下屠宰 其屠宰率不同 要求在90kg体重时屠宰 用以比较不同猪的屠宰率 3 胴体性状 2 瘦肉率指将半片胴体进行组织剥离 分为骨骼 皮肤 肌肉和脂肪四种组织 分别称重 然后计算肌肉占四种组织总量的百分数胴体瘦肉率 肌肉重 骨骼重 皮肤重 肌肉重 脂肪重 100 遗传力较高 属中等偏上水平 不同的品种 类型对瘦肉率影响很大 同一品种不同体重下屠宰 其瘦肉率有很大不同 饲料中的能量 蛋白质含量 饲喂方式也影响猪的瘦肉率 骨骼 肌肉 脂肪 皮肤 3 胴体性状 3 背膘厚度背膘厚是宰后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 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结合处三点膘厚的平均值 属于高遗传力 表型选择就可获得较大的遗传 每代可获得1mm的遗传进展 3 胴体性状 4 眼肌面积指胸腰椎结合处的背最长肌的横断面积 可用多种方法求出 但最准确的还是用求积仪求得 估算公式 眼肌面积 cm2 眼肌宽度 cm 眼肌厚度 cm 0 7 3 胴体性状 5 肉的颜色呈红色或粉红色 一般要求鲜红 年龄大深 年龄小浅 放血不全呈暗红色 患应激综合征时易出现PSE肉 3 胴体性状 6 肉的风味是评价肉的好坏的综合指标 用肉嫩度 大理石状花纹等指标表示 3 胴体性状 7 腿臀比例在最后腰椎与荐椎结合处垂直切割下的后部分胴体的质量为腿臀重 腿臀重占胴体重的百分率为腿臀比例 遗传力高 表型选择有效 腿臀比例 腿臀重 胴体重 100 二 猪的理想外形 1 头颈2 躯干3 四肢4 皮毛 三 猪的选种方法 1 个体选择2 系谱选择3 同胞测验4 后裔测验 四 种猪的选择 1 断奶仔猪阶段的选种2 4月龄阶段的选种3 6月龄阶段的选种4 配种时期的选种5 初产母猪 14 16月龄 的选种 二 猪的选配 一 选配的功能和意义 二 选配方法 一 选配的功能和意义 选配是在选种的基础上 进一步有计划的为母猪选择适宜的交配公猪 目的 使个体间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 促使有益基因结合起来 产生大量品质优良的后代 以巩固和加强选种的效果 不断提高猪群的品质 选配是选种的继续 选种是选配的基础 二 选配的方法 1 品质选配根据双方个体品质的选配 又叫表型选配 同质选配品质选配异质选配 1 品质选配 1 同质选配选择性状相同 性能表现一致的优秀公 母猪交配 目的 使亲本共同的优良性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使优良性状得到巩固和发展 注意 一是交配双方品质同质 但应该是优秀的而不是中等以下的交配 二是交配双方除要求其主要性状同质外 还应无其他共同的品质缺陷 以免加深这种缺陷 1 品质选配 2 异质选配选择性状不同或同一性状而性能表现不一致的公 母猪交配 目的 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公母猪交配 是将两个个体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取得兼有双亲不同优点的后代 从而使猪群在这两个性状上都得到提高 选择同一性状而性能表现优劣程度不同的公母猪交配 是使后代品质得到改进和提高 注意 不允许有相同的缺点或相反缺点的公母猪交配 2 亲缘选配 根据配对双方亲缘关系的远近和程度的高低进行的选配 凡有较近亲缘关系的公母猪交配就叫近亲交配 简称近交 反之叫非亲缘交配 近交有害 一般都应避免 但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往往需要这种选配方式 2 亲缘选配 近交的使用 1 可以纯化猪群的遗传结构 提高其同质性 使猪群的遗传性状趋于稳定 2 近交使有害基因纯化而提高暴露的机会 淘汰带有有害基因的个体 可降低猪群内有害基因频率 2 亲缘选配 近交衰退 指近交后代出现繁殖性能 生活力 适应性下降 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生产性能降低 猪群内遗传缺陷的个体数增加等一系列不良表现 为了充分发挥近交的有利作用 防止近交衰退的发生 近交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淘汰 三 猪的经济杂交 一 概念及意义 二 杂交亲本的选择 三 经济杂交的方式 四 杂交猪生产体系的一般结构 一 概念及意义 杂交 指不同品系 品种个体间的交配 杂种优势 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后代群生活力提高 生产水平高于双亲平均值 杂交的意义 一是迅速和显著地提高杂种的生活力 从而获得杂种优势 而且杂种的性状较一致 二是杂交能够丰富遗传结构 使人们可以从中选择优良个体 经过培育成为新品种 二 杂交亲本的选择 1 杂交母本的选择数量多 分布广 适应性强 繁殖力强 母性好 泌乳力高 体格不宜过大 2 杂交父本的选择生长速度快 饲料利用率高 胴体品质好 性成熟早 精液品质好 性欲强 适应当地环境条件 三 经济杂交的方式 1 两品种固定杂交2 三品种固定杂交3 双杂交4 轮回杂交5 固定 轮回杂交6 顶交7 终端杂交 1 两品种固定杂交 二元杂交 简单杂交 单杂交模式 洋二元土二元A B 长白 大约克 长白 民猪 AB 育肥F1长大 育肥长民 育肥100 后代个体杂种优势100 后代个体杂种优势100 后代个体杂种优势 1 两品种固定杂交 评价 杂交方式简单易于推广 杂种优势没有充分利用 仅用后代个体的杂种优势 洋二元杂交 杂交后代生长速度 饲料报酬 胴体品质较土二元好 但适用性 繁殖力和肉质不如土二元好 洋二元杂交适合城市 土二元适合农村 2 三品种固定杂交 三元杂交模式A B 长白 大白 AB C 长大 杜洛克 C AB 商品肉猪 杜 长大 商品肉猪 三元杂交模式 2 三品种固定杂交 评价 能综合三个品种优良特性 充分利用了杂种后代个体和母体杂种优势 杂交效果好于二元杂交 洋三元杂交生产瘦肉型猪是我国目前主要流行的杂交方式 能适应外贸和内销的市场要求 优点是生长速度快 日增重800克以上 饲料报酬高 2 8 3 0 1 瘦肉率高 65 以上 缺点是繁殖性能稍低 肉质差 两外一内的土三元杂交方式 由于利用了我国优良地方猪种资源 在保持一定的增重速度的基础上提高了猪肉质量 生产的优质瘦肉型猪能满足社会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是今后我国今后养猪生产的方向 3 双杂交 模式 A B C D AB CD AB CD 商品肉猪 3 双杂交 3 双杂交 评价 能够综合四个品种优良特性 获得杂种父本和杂种母本双重优势 充分利用了个体杂种优势 母本杂种优势和父本杂种优势 缺点 繁育体系复杂 需要饲养四个品种 进行多次配合力测定 4 轮回杂交 两品种轮回杂交模式A B AB B B AB A 杂种后代的全部公猪和大部分母猪供商品用 4 轮回杂交 评价 虽然能综合两品种优良特性 保持子代个体和母体杂种优势不消失 但只能保持2 3的个体和母体杂种优势 减少从外引种带来的疾病风险 在我国利用比较少 4 轮回杂交 三品种轮回杂交模式A B AB C C AB B 杂种后代的全部公猪和大部分母猪供商品用 4 轮回杂交 评价 能综合三个优良品种的优良特性 能保持杂种后代个体和母本杂种优势不消失 杂种母猪全是本场繁殖的后代避免了因引种带来的疾病风险 互补性差不能获得高的杂种优势 只能利用6 7的个体和母体杂种优势 86 5 固定 轮回杂交 为了克服轮回杂交的缺点 西方一些国家 如美国 德国采取固定 轮回杂交的方式进行商品猪生产 即采用轮回杂交方式生产后备母猪 然后将这些杂种母猪与终端父本公猪交配生产商品肉猪 这种方式的操作与轮回杂交相似 只不过是轮回杂交中交配是用来生产终端杂交用的杂种母猪 6 顶交 是指用近交系的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 这种杂交方式主要用于近交系的杂交 因为近交系的母畜一般生活力和繁殖性能都差 不适宜做母本 但用非近交系作母本 容易因种群内的纯合程度较差而使后代发生分化 从而难以得到规格一致的产品 补救的办法是父本要高度提纯 使得公畜在主要性状上基本都是优良的显性纯合子 这样即使母本群的纯度稍差一些 影响也可能不大 7 终端杂交 固定轮回杂交的最后一次杂交就是终端杂交 后代全部商品用 四 杂交猪生产体系的一般结构 建立健全杂交繁育体系所谓繁育体系 是指为了提高整个地区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效果 经过规划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合理的组织机构 包括设置各种性质的猪场 确定它们的规模 经营方向和任务 使之密切配合 从而达到工作效率高 遗传进展快和经济效益大之目的 是现代化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杂交猪生产体系的一般结构 1 原种场指用于商品猪生产 经过高度选育的种猪群 包括基础母猪的原种群和杂交父本选育群 原种猪场的任务主要是强化原种猪品种 不断提高原种猪生产性能 为下一级种猪群提供高质量的更新猪 四 杂交猪生产体系的一般结构 2 繁殖场在繁育体系中处于中间层级 其基本任务是将原种场所选育的纯种猪进行扩繁 或按照统一的育种规划进行品种或系间杂交生产杂种母猪 并提供给商品场生产杂交商品猪 四 杂交猪生产体系的一般结构 3 商品场处于繁育体系金字塔的最底层 构成繁育体系的基础 基本任务是组织好父母代的杂交 以生产有计划杂交的商品世代肉猪 商品代猪是整个繁育体系的终点 不能再作种用 四 杂交利用的措施 一 杂交亲本的选优与提纯这是杂交优势利用的一个最基本环节 杂种必须能从亲本获得优良的 高产的 显性和上位效应大的基因 才能产生显著的杂种优势 选优 就是通过选择使亲本种群原有的优良 高产基因的频率尽可能增大 提纯 就是通过选择和近交 使得亲本种群在主要性状上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尽可能增加 个体间差异尽可能减小 提纯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选优 因为亲本种群愈纯 杂交双方基因频率之差才能愈大 不以纯繁为基础的单纯杂交的做法是错误的 纯繁和杂交是整个杂交优势利用过程中两个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 互为基础 互相不可替代的过程 四 杂交利用措施 二 配合力测定和最优杂交组合的筛选配合力就是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 也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