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4修养的境界君子不忧不惧精炼(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4修养的境界君子不忧不惧精炼(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4修养的境界君子不忧不惧精炼(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孟子》选读4修养的境界君子不忧不惧精炼(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君子不忧不惧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吾日三省吾身省:反省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相信C中庸之为德也 中:折中,无过而又无不及D. 闻义不能徙 徙:徙移而从解析B项,信:诚。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D.解析A项,介词,替;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B项,均为助词,句中表停顿;句末表判断。C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威武不能屈 B必先苦其心志C所以动心忍性 D内省不疚解析疚:意动用法,内疚,感到有愧。答案D4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状语后置的一项是()A夫何忧何惧B舜发于畎亩之中C孙叔敖举于海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解析A项是宾语前置句。答案A5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此之谓大丈夫B出则无敌国外患者C所以动心忍性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析A项,丈夫:古义,成年男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B项,敌国:古义,抗衡的国家;今义,敌对的国家。C项,所以:古义,所用来;今义,表原因。D项,忧患:古今均为困苦患难。答案D6名句填空。(1)岁寒,_。(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_,_,所以动心忍性,_。(3)子曰:“_,小人长戚戚。”答案(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必先苦其心志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3)君子坦荡荡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710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B人恒过 国恒亡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D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解析B项,两个“恒”都是常常的意思。A项,第一个“于”是介词,从;第二个“于”是介词,在。C项,第一个“举”是动词,被举荐;第二个“举”是动词,举行。D项,第一个“拂”是动词,违背;第二个“拂”同“弼”,辅弼。答案B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_(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文:_答案(1)这样,便可以使他的心意震动,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的能力。(2)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奋发而创造。9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多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_,行为上要_。(用原文回答)答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10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_答案(示例)“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言之成理即可)语言表达层11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 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_解析本题是压缩语段题。这段话一共三个句子,第一句交代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一项活动及其要求,第二句是介绍活动开展的情况,第三句是总结这次活动的意义。概括起来就是团中央发起了网络活动;广大青年积极响应;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除此之外,本题还需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答案(示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1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并加以评论。要求: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方法,观点明确,语言简明、准确。不少于80字。_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首先确定“孟老头”指的孟子,亦即儒家的代表。然后可以就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现实生活的关系作出相应的评论。文辞要简洁平和,不能过分偏激。可以适当引用一些在教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