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23《记承天寺夜游》(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3《记承天寺夜游》(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3《记承天寺夜游》(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序号日期执笔八年语文组审核(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课题记承天寺夜游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文章的韵味。2、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教师教法课上交流助学学生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 一、释题: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了地点。夜,点明了时间。“记承天寺夜游”即描绘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景象。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四、古汉语知识积累:古今异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古义:只是;今义:转折连词;“闲人”古义: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今义:无事可做的人)相与步于中庭(古义:徒步徐行;今义:脚步,地步)月色入户(古义:门;今义:一般指窗户)四、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明确: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地点:承天寺中庭;人物:“我”和张怀民;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细细品读课文,紧紧围绕这一部分的“主要问题”,积极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议、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赏析课文内容。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其他项目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教师教法课前预习导学学生学法引导学生自学,及时完成所布置的预习任务。 一、引语:他频遭贬滴,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苏轼)二、走近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谥号“文忠”。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三、学习生字:遂至承天寺( ) 水中藻,荇交横( ) 寝( )四、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提示:熟读。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对课文进行预习。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自主合作探究 互助相长共享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 班 组 号学生姓名: 3、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明确: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4、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绘景修辞作用特点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皎洁、空灵)4、把下面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5、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比喻)(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反问)6、 本文短小精悍,融记叙、描写、议论为一炉,细读这篇短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并完成填空。第一层: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本层以记叙为主;第二层:庭院漫步,观赏月景,本层以描写为主;第三层:月夜问天,自喻闲人,本层以议论为主。其中重点对月光进行了描写,给我们创设出清冷皎洁的意境。 7、你能说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吗?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3、我寄愁心寸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一课一得:当堂达标促学学生学法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积水空明(清澈透明) (2)水中藻荇交横(交叉错杂)(3)月色入户(堂屋的门窗) (4)盖竹柏影也(表示推测)(5)念无与为乐者(想) (6)相与步于中庭(一共、共同)2、划分下列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1)、念 /无 与 为 乐 者(2)、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3)、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3、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1)、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事件起因的句子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文中作者虽不写月光,但作者通过高度传神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空明澄澈、幽静迷人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嘲、自矜而又自解、自慰的悲凉心境的句子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利用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所掌握的知识,认真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