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PPT课件.ppt_第1页
眩晕PPT课件.ppt_第2页
眩晕PPT课件.ppt_第3页
眩晕PPT课件.ppt_第4页
眩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内科学 眩晕 教学内容 眩晕的特征眩晕的病因病机眩晕的类型辨治原则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了解眩晕的概念 症候特征 掌握眩晕的病因有风 火 痰 虚 瘀的不同 且可兼杂 熟悉眩晕的辨治原则及常见各个证型的特点和治法方药 眩晕 定义 眩是眼花 晕是头晕 二者常同时互见 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 旋转不定 不能站立 或伴有恶心 呕吐 汗出 甚则昏倒等症状 古典医籍 眩 眩运 头眩 头风眩 等别名 古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 认为眩晕发生于肝脏关系密切无痰则不作眩汉 张仲景开创 因痰致眩 先河泽泻汤 小半夏加茯苓奠定了基础元 朱丹溪力倡 痰火致眩 提出 无痰则不作眩 治痰为先 无虚不能作眩明 张景岳提出 无虚不能作眩 和 当以治虚为主 血瘀致眩明 虞搏提出 血瘀致眩 对跌扑外伤而致眩晕也有所认识清 陈修园引入 火 从而将眩晕的病因病机以 风 火 痰 虚 四字概括 现代医学范畴 西医学中的高血压 低血压 贫血 梅尼埃综合征 脑动脉硬化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神经衰弱等 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 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颈内动脉系统 internalcarotidartery 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脑的血液供应 椎 基底动脉系统 basilar vertebralartery 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 脑动脉的侧支循环脑底动脉环 Willis环 其他侧支循环大脑前 中 后动脉皮质支在大脑表面的交通颈内 外动脉深浅分支的相互吻合大脑动脉皮质支与颈外动脉的脑膜分支吻合 病因病机 1 素体阳盛 肝阳上亢2 久病耗伤 气血亏虚3 年高久劳 肾精不足4 饮食不节 痰浊中阻5 跌仆损伤 瘀血阻窍 1 素体阳盛 肝阳上亢 素体阳盛 肝阳偏亢化火生风 风升火动忧郁恼怒 气郁化火 肝阴暗耗 风阳升动 上扰清空肾阴素亏 肝失所养 肝阴不足 肝阳上亢 眩晕 2 久病耗伤 气血亏虚 久病不愈 耗伤气血失血以后脾胃虚弱 不能生化气血 气血不足 脑失所养 眩晕 3 年高久劳 肾精不足 先天不足老年肾亏肾精亏耗久病伤肾脑髓不足房劳过度 眩晕 4 饮食不节 痰浊中阻 嗜酒肥甘 饥饱失常 伤于脾胃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聚湿生痰 痰湿中阻清阳不升眩晕 5 跌仆损伤 瘀血阻窍 跌仆损伤 头颅外伤 气滞血瘀 气虚血瘀 痰瘀交阻 脑络痹阻 气血不能上荣头目 脑失所养 眩晕 类证鉴别 眩晕与中风眩晕与厥证眩晕与痫证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治疗要点辨证思路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辨证要点 辨脏腑肝 脾 肾辨虚实虚证居多新病多实 久病多虚 病久虚实夹杂辨标本肝肾阴虚 气血不足本风 火 痰 瘀标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脑诱发电位 血常规 眼震电图 CT MRI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治疗要点 缓者补虚为要 兼顾标实精气虚精虚 填精生髓 滋补肾阴气血虚 益气养血 调补脾肾急当泻实 安其正气痰火 痰湿中阻 燥湿祛痰肝火偏盛 清肝泻火治重调气 平衡阴阳 首先辨明属虚证为主的眩晕还是实证为主的眩晕实证为主的眩晕应分清肝火上炎 肝阳上亢 痰浊上蒙和瘀血阻窍虚证眩晕需分清肝肾阴虚和气血亏虚 辨证思路 基本辨证分型及治疗 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瘀血阻窍 1 肝阳上亢 症状 眩晕耳鸣 头痛且胀 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 头痛加剧 面时红潮 急躁易怒 少寐多梦 口苦 舌质红 苔黄 脉弦 证候分析 眩晕耳鸣 头痛且胀 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 头痛加剧 肝阳上亢 上扰清窍 治法 平肝潜阳 滋养肝肾 方药 天麻钩藤饮天麻 钩藤 石决明 平肝潜阳黄芩 山栀子 清肝火牛膝 杜仲 桑寄生 补肝肾夜交藤 茯神 养心安神 2 气血亏虚 症状 眩晕动则加剧 劳累即发 面色晄白 唇甲不华 发色不泽 心悸少寐 神疲懒言 证候分析 气虚则清阳不展 血虚则脑失所养 故眩晕遇劳加重 血虚不能上荣 故面色苍白 唇甲不华 发为血之余 血虚则发色不泽 治法 补养气血 健运脾胃 方药 归脾汤党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木香 健脾益气当归 补血茯神 龙眼 远志 养心安神 3 肾精不足 症状 眩晕而见精神萎靡 少寐多梦 健忘 腰膝酸软 遗精 耳鸣 偏于阴虚者 五心烦热 舌质红 脉弦细数 偏于阳虚者 四肢不温 形寒怯冷 舌质淡 脉沉细无力 治法 偏阴虚者 治以补肾滋阴 偏阳虚者 治以补肾助阳 方药 补肾滋阴 左归丸为主 补肾助阳 右归丸为主熟地 山萸肉 菟丝子 牛膝 龟板胶 鹿角胶 补肾阴熟地 山萸肉 杜仲 鹿角胶 附子 肉桂 补肾助阳 4 痰浊中阻 症状 眩晕而见头重如蒙 胸闷恶心 食少多寐 苔白腻 脉濡滑 病因病机 痰浊蒙蔽清阳 则眩晕头重如蒙 痰浊中阻 浊阴不降 气机不利 故胸闷恶心 脾阳不振 则少食多寐 治法 燥湿祛痰 健脾和胃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 白术 茯苓 陈皮 生姜 健脾化痰天麻 平肝熄风 5 瘀血阻窍 症状 眩晕头痛 兼见健忘 失眠 心悸 精神不振 耳鸣耳聋 面唇紫暗 舌有瘀点或瘀斑 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 祛瘀生新 通窍活络 方药 通窍活血汤赤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活血化瘀 祛瘀通络麝香 老葱 开窍通阳黄酒 辛窜 以助血行大枣 甘温益气 缓和药性 以防耗伤气血 演变与预后 病情轻者 预后良好经久不愈 发作频繁 病情重笃 难以根治中年风阳上扰 若暴怒伤肝肝阳暴张阳化风动 血随气逆 或挟痰火 横窜经隧上蒙清窍中风 预防与调护 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太极拳 八段锦 气功 保持心情舒畅 乐观 防止七情损伤 饮食宜清淡 定时定量 尽可能戒除烟酒 注意休息 结语 眩晕常见病机不外风 火 痰 虚各类眩晕 可单独出现 也可并见临床以虚或本虚标实多见急者多偏实 可用熄风 潜阳 清火 化痰等法缓者多偏虚 可用补气血 益肾 养肝 健脾等法 复习思考题 无痰不作眩 如何指导临床加以应用 试述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主证 治法 主方和偏肝肾阴虚型的证治 眩晕与中风 厥证 痫证的类证鉴别 基础实验研究肖纯等认为肝阳上亢最常见于高血压 可导致脑卒中 潜阳方 石决明30g 钩藤15g黄芩10g 桑寄生15g 葛根30g 川牛膝15g等 与卡托普利均能降低肝阳上亢型大鼠血压 改善临床症状 使大鼠血浆NE E及脑干NE降至正常 同时升高脑干5 HT 提示 潜阳方降低实验动物血压 减轻肝阳上亢症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NE E及脑干NE 同时升高脑干5 HT含量有关 眩晕的现代进展 临床研究名家心得临床报道1高血压病 辨证分型 上海高血压研究所以阴阳为纲分为四型 阴虚为本 阳亢为标 近期学者提出治疗学说 治则 利水法 祛风法 补中益气法 理血法 郭氏 高血压与血瘀证 有本质联系 提出 治瘀 为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法则 2梅尼埃病 陈氏认为与少阳证主要症状吻合 主张和解活血法 王某 男 50岁 2003年9月6日初诊 有肺结核 轻度肺气肿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下垂及慢性结肠炎等病史 仅一月来 因用脑过度 头目昏眩 耳鸣 恶心欲吐 只能闭目安睡 不能转侧起坐 形体消瘦 进食甚少 肠鸣腹痛 舌苔干黄 脉濡细 西医诊断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病案分析 1 辨证思维程序 第一步 分清是虚证眩晕还是虚实夹杂的眩晕根据患者久病体弱 形体消瘦 食少便溏 脉细 虽病程仅为1个月 仍可辨为虚证眩晕 第二步 明确眩晕后辨别属气血亏虚 还是肝肾阴虚 根据患者原有多种肺 脾系慢性病 时有大便溏泻 肠鸣辘辘 近又增食少恶心 可考虑由脾运失健 气血生化乏源 以致清阳不升 清浊混淆 而致眩晕发作 即当辨为气血亏虚型眩晕 第三步 可做哪些相关检查 根据患者眩晕发作时伴耳鸣 恶心欲吐之症 可做下述检查 1 建议其赴五官科会诊检查已排除内耳眩晕症 2 可做颈椎摄片排除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3 必要时做脑血管造影或颅脑CT MRI以排除颅内血管病变及颅内占位性病变 第四步 治疗根据辨证属脾运不健 清阳不升所致眩晕 治当益气升清健脾 处方 党参15g炒白术9g大白芍9g煨木香5g炒扁豆9g炒苡仁15g云茯苓9g广陈皮6g炙甘草3g灵磁石先煎15g用法 20剂 水煎服 日1剂 分2次服 病案分析 2 陈XX 女 40岁头晕反复发作3月余 伴口苦 牙龈肿痛 烦躁易怒 失眠心烦多梦 面色红 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数 检查 血压 150 90mmHg 神清颈软 HR 70次 分 律齐 A2 P2 两肺呼吸音清 四肢肌力正常 中医诊断 分型 治法 方名及药物组成 若出现肢体麻木 震颤者 此时中医病机发生发生什么变化 可加什么中药 至少写出2味 中医诊断 眩晕证型 肝火上炎治法 清肝泻火方名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 龙胆草6g山栀10g黄芩10g柴胡9g丹皮9g泽泻10g车前子10g磁石先煎 30g珍珠母先煎 30g青龙齿先煎 30g按 此为肝火化风 肝风内动所致 可加用全蝎 蜈蚣 地龙 僵蚕等虫类药以平肝熄风 清热止痉 病案分析 1 李xx 男 38岁眩晕耳鸣 腰酸 两膝软无力 阳萎 四肢不温 记忆力差 食欲不振 舌淡 脉沉细 中医诊断 分型 治法 方名及药物组成 病案分析 3 中医诊断 眩晕证型 肾精不足 偏阳虚 治法 温肾益阳方名 右归丸加减方药 熟地12g肉苁蓉12g黄芪15g石斛12g枸杞12g白术12g党参15g当归9g茯苓15g另 鹿茸末1g 牛奶冲服 每日一次 按 灵枢 海论 曰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肾为先天之本 藏精生髓 通于脑 未精气汇聚之所 肾虚脑海失养 则眩晕耳鸣 肾阳虚 肾府失养 腰膝酸软 真火衰微 失于温煦 阳萎 四肢不温 脉象沉细 方中 肉苁蓉 鹿茸末温肾助阳 黄芪 白术 党参 茯苓健脾益气以实后天 熟地 枸杞 当归 石斛 牛奶等甘平滋补 以 阴中求阳 又可制前药之燥 全方补阳配阴 使阳得阴助生化无穷 在温肾补火的原则下 佐以填精益髓等血肉有情之品 资其生化之源 即所谓 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封XX 女 34岁早有肾炎病史 经常面浮肢肿 眩晕心悸 昨日半夜醒后 突然眩晕特甚 视物旋转 如立舟车之上 不敢启目 恶心欲吐 头额胀痛 胸脘痞闷 心悸不宁 脉象弦滑 舌苔薄白而腻 中医诊断 分型 治法 方名及药物组成 病案分析 4 中医诊断 眩晕证型 痰浊中阻治法 健脾和胃 理饮化痰方名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药 姜半夏15g白术12g天麻12g云茯苓18g广陈皮12g泽泻15g生甘草6g 按 脉来弦滑 主乎痰饮 痰浊中阻 脾胃升降运化无权 清阳之气不得上升 而浊阴之气反而上冒 故头目为之眩晕 痰浊阻滞 胃失和降 则胸脘痞闷 恶心欲吐 痰阻胸阳则心悸不宁 王xx 女 30岁 素有眩晕 近因劳累过度复发 头晕目眩 不能起床 心慌失眠 胸闷 动则呕吐 苔薄 脉沉涩 中医诊断 分型 治法 方名 病案分析 5 中医诊断 眩晕证型 气血亏虚治法 补气养血方名 归脾汤加减 按 景岳全书 眩晕 指出 眩晕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 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强调了 无虚不作眩 治疗上 当以补虚 为主 该患者系久病不复 因劳累复发 乃气血亏虚无以上奉于脑而为之 气血不足 心失所养 心慌不寐 胃虚失降 则呕吐 脉沉涩为气虚血少 鼓动无力之象 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颗粒 脑立清片肝火上炎龙胆泻肝丸 当归龙荟丸痰浊上蒙眩晕宁颗粒 常用中成药 气血亏虚归脾丸 十全大补膏 安神补心丸肝肾阴虚左归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