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同步测试含答案.doc_第1页
2016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同步测试含答案.doc_第2页
2016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同步测试含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 人琴俱亡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下列字注音。猷 笃 了不悲 舆 恸 2解释加点的字。 子敬俱病笃 而子敬先亡 何以都不闻消息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 子敬素好琴 便径入坐灵床上 弦既不调 因恸绝良久 3用“”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便索舆来奔丧 此已丧矣 何以都不闻消息 都不哭你能结合下面句子补出省略的词语吗? 何以都不闻消息?便径入坐灵床上。月余亦卒。二阅读理解、分析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本文选自 ,是记载 的笔记小说。作者 , 的文学家。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绝”解释相同的是()赶尽杀绝B悲痛欲绝C绝无此意美妙绝伦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良”相同的是()除暴安良B用心良苦C消化不良良莠不齐8翻译下列句子何以都不同消息?此已丧矣。答: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答: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答:9子猷凭什么断定子敬已死?这反映了什么?答:10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答:11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答:12子猷来到子敬家奔丧,坐在灵床上,弹子敬琴时的心理活动,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答:13你认为王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有哪些?答:三课文探究、写作14读了人琴俱亡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出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吗?答:15你能默写出最能表现子猷哀悼弟弟与自己生死相隔的悲叹句吗?你能写出其他表现手足之情的诗句吗?答:16结合人琴俱亡背影甜甜的泥土,谈谈你对人间亲情的感受?答:答案yu d lio y tng俱 :都。而:顺承,不译何以:以何,为什么。了:完全。索:要。舆:轿子。素:一向。 径:直往。既:已经。绝:气息中止。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子敬/素好琴 便/径入坐灵床上便/索舆来奔丧 此/已丧矣何以/都不闻消息 都/不哭子敬 子猷 子猷本文选自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的笔记小说。作者刘义庆,南朝宋的文学家。BB略由“都不闻消息”推断子敬一定已经死了。王子猷和王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10子猷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他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又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但后来发现琴因主人亡而音调不调了,琴随人亡了,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内心的悲痛无法排解,所以才“掷琴”并“恸绝良久” 11“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反映王子猷极度悲伤的心绪。12略13围绕“生病和悲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