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床中纤维素热解及其焦油裂解机理研究.pdf_第1页
固定床中纤维素热解及其焦油裂解机理研究.pdf_第2页
固定床中纤维素热解及其焦油裂解机理研究.pdf_第3页
固定床中纤维素热解及其焦油裂解机理研究.pdf_第4页
固定床中纤维素热解及其焦油裂解机理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2卷 第 4期 2 0 1 4年 4月 燃料化学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F u e l C h e mis t r y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Vo 1 4 2 NO 4 Ap r 2 01 4 文章编号 0 2 5 3 2 4 0 9 2 0 1 4 0 4 1 4 0 6 固定床 中纤维素热解及 其焦油裂解机理研究 李帅丹 陈雪莉 刘爱彬 王 立 于广锁 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煤气化工程技 术研究 中心 上海2 0 0 2 3 7 摘要 研究了5 0 0 9 0 0 条件下微晶纤维素在固定床中的热解过程 分别采用气质联用 G C MS 和气相色谱分析了热解 过程中生成的焦油和不可凝气体 结果表明 随热解温度升高 焦油产率减少 气体产率升高 焦产率略微下降 同时 C O C H 4 和 H 的产率明显升高 而 C O 的产率变化不明显 焦油主要由二次反应产生 不可凝气体则由一次热解产物和二次热解产物 共同产生 使用 G a u s s ia n 0 9软件对热解过程进行了模拟 发现纤维素分子在热解过程中首先分解为纤维素单体 然后纤维素 单体上的羟基官能团优先脱除 生成的中间产物重组生成焦油 随热解温度升高 焦油中醚 醇 酸等化合物分解成 自由基 自由基间发生重组 结合 导致烯烃和炔烃增多以及不可凝气体含量的升高 关键词 纤维素 热解 焦油 机理 模拟 中图分类 号 T K 6 文献标识码 A M e c ha n is m o f c e l l u l o s e p y r o l y s is a n d t a r d e c o mp o s it io n in a f ix e d b e d r e a c t o r LI Sh u a i d a n CHEN Xu e 1 i LI U Ai b in W ANG Lj YU Gu a n g S U O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o a l G a s i fi c a t i o n a n d E n e r g y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o f Mi n i s t ry of E d u c a t i o n S h a n g h a i E n g in e e r in g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of C o a l G a s i fi c a t i o n E a s t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S h a n g h a i 2 0 0 2 3 7 C h i n a Abs t r a ct Ce l l u l o s e p yr o l y s is wa s s t u d ie d i n a f ix e d be d r e a c t o r a t 5 0 0 9 0 0 o C t h e t a r a n d g a s e o us p r o d u c t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by GC M S an d g a s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r e s p e c t iv e l y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we d t h a t t h e y ie l d o f ga s e ou s p r od u c t s in c r e a s e s a n d tha t o f t ar a nd c h ar de c r e a s e s with t h e in c r e a s e o f py r o l ys is t e mpe r a t u r e the yi e l d o f CO CH a nd H is i nc r e a s e d s ig n i fi c an t l y wh il e the y ie l d o f CO is a l mos t n o t alt e r e d Tar is g e n e r a t e d b y the s e c o n d a r y r e a c t io n s wh il e t h e n o n c o n d e ns a b l e ga s e s are g e n e r a t e d b y b o th the p r ima r y a n d s e c o n d a r y py r o l ys is p r o d u c t s The me c h an is m o f t ar d e c o mp os it io n wa s c o n s id e r e d t h r o u g h c a l c u l a t io n with Ga u s s ian 0 9 wh ic h s u g g e s t s t h a t c e l l u l os e is c l e a v e d in t o c e l l u l o s e mo n o m e r a t t h e b e g i n ni ng o f p y r o l y s is p r o c e s s Th e h y d r o x y f u nc t io n a l g r o u ps are r e mo v e d f r o m c e l l u l o s e mo no me r p r e f e r e n t iall y a n d the n the i nt e r me d ia t e s are r e f o r me d in t o t ar W i th t h e in c r e a s e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e t h e r s alc o h o l s a c id s a n d o t h e r c o mp ou n d s i n t ar are d e c o mp os e d in t o fre e r a di c a l s the a mo un t s o f a l k e n e s a l k yn e s a n d n o n c on d e ns a b l e g a s e s f or me d are the n in c r e a s e d b e c a us e o f the r e f o rm a t io n of f r e e r a d ic a l s a t hi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Ke y wo r d s c e l l u l o s e p y r o l y s is t ar me c h a n is m c a l c u l a t io n 生物质作为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 因其可再 生性 二氧化碳零排放等优点 可以有效缓解全球变 暖的问题 J 目前 生物质 气化技 术作 为一种 洁 净 高效 的转 化技术 已经得 到 了广 泛 的研究 l 2 然而 当以气体燃料为 目标产品时 焦油的存在不仅 导致产气率和热效率降低 还会堵塞和腐蚀设备 严 重时无法正常生产 因而 对生物质热解焦油 的 产生 裂解机理有必要进行研究 纤维素作 为生物 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其热解特性对生物质热解具有 较大影响 研究表 明 在较低温度下 的纤维素边缘 基团脱水反应 在较高温度下 由转糖苷作用引起 的 主链切断和伴随着醇醛缩合 的链断裂 生成以左旋 葡萄糖 脱水纤维素二糖为主 的中间产物 左旋 葡萄糖 再 经过 脱水 和异 构化 等 反应 生 成各 类 物 质 5 j 在高温下 左旋葡萄糖发生二次反应并对最 终热解产物具有显著影响 J 然而 由于热解过程 的复杂性和产物的多样性 反应 中问体难以检测 焦 油裂解的机理研究仍集中在实验研 究上 对其理论 研究 的报道较少 近年来 计算机技术和理论化学 的发展 量子化学作为理论研究的一种手段 已被越 来越 广 泛 地应 用 于热 解 机理 的研 究 如 黄金 保 等 设计了四种可能的热解反应途径 以研究左旋 葡萄糖 的热解机 理 Z h a n g等 研究 了左旋葡萄糖 和甲醛 等分子在纤 维素 热解过 程 中的形成机 理 Z h a n g等 研究 了 B D一 吡喃葡萄糖的裂解机理 贾 建波等 研究了甲基苯热解生成甲烷的反应机理 收稿 日期 2 0 1 3 1 0 2 2 修 回日期 2 0 1 3 1 2 2 7 基金项 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2 0 1 2 B A A0 9 B 0 2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 C E T 一 1 2 0 8 5 4 联系作者 于广锁 1 9 7 0 一 男 教授 主要从事气流床气化技术方面研究 E ma il g s y u e c u s t e d u c n 4 1 6 燃料化学学报 第 4 2卷 源于挥发分分子碎 片的重整 1 热解气 中的 C H 主要通过脱烷基 芳化缩聚等反应而产生 甲基和 亚 甲基 自由基 与氢 自由基反应 生成 C H 如反应 1 和 2 所示 在 5 0 0 o C条件下 C H 含量很低 然 后随热解温度升高 C H 含量逐渐增高 主要 由于 在低温下缩聚和裂解反应较弱 不足 以产生足够的 氢 自由基以结合生成 C H 随温度升高 焦的缩 聚 反应和焦油 的裂解更加剧烈 如反应 3 所示 导致 H 含量升高 并促进了 C H 的生成 C H3 H C H 4 1 C H 2 2 H C H4 2 C H O C H o H2 3 随热解温度 升高 C O含量有 明显的提高 由 于纤维素分子 中不含 C O键 因此 C O和 C O 主 要通过 C O键断裂生成的 自由基重排产生 在低 温下 C O主要 由 C O C键断裂生成 这些 自由基 反应生成醛 酮和酸等物质 并可能再次裂解生成 C O 高温下带 羟基 羰 基的分子通 过重整和异构 化 脱除不稳定的双键 羰基形成稳定分子结构 的同 时释放 出 C O 1 5 随热解 温度升高 焦油的二次裂 解加剧 酸类等物质通过脱羰基反应 生成 C O和 CO l 也导致气体产物中的 C O和 C O 产率升高 C O 产率随热解温度升高有所提高 在 5 0 0 oC 下 即有较多 的 C O 放 出 通常认 为 C O 通过在纤 维素低温一次反应和挥发分的二次裂解生成 在这 两个反应中 纤维素低温一次反应作为主要反应 生 成 了较多的 C O 1 由于有机酸等物质在 高温下 稳定性较低 随着热解温度 的升高 焦油 中的羧基 一 C O O H 等官能团发生断裂和重整 导致 C O 在 高温下产率升高 表 I为 5 0 0 7 0 0和 9 0 0 三个温度下 焦油中 主要成分对比和焦油 中主要成分及其浓度 由表 1 可知 在 5 0 0和 7 0 0 热解产生的焦油中 烃类含量 很低 而 9 0 0 o C焦油则主要由芳香族化合物 烯烃和 炔烃构成 高温下烯烃和炔烃主要是 由醇类等物质 分解产生 焦油中烃类物质饱和度 明显 降低 而芳 香族化合物含量则有所上升 也表明了在高温下裂 解反应更加剧烈 导致气体产物中 H 含量升高 氢 含量升高也导致了甲基 自由基和亚 甲基 自由基结合 生成 C H 在 5 0 0 o C条件下 焦油 中含有 大量 的左 旋葡萄糖 在7 0 0和9 0 0 oC 条件下 左旋葡萄糖及其 他脱水糖类的浓度也明显降低 表 1 焦油主要组分及含 量 Ta bl e 1 M a in co mp on e n t s in t a r 4 1 8 燃料化学学报 第4 2卷 表 2 纤维 素单体主要化学键 的 Mu l l i k e n重叠布居数 T a b l e 2 M u l l ik e n p o p u l a t io n o f ce l l u l o s e mo n o me r 3 2 2 低温焦油裂解 由于 5 0 0 条件下焦油 中含有较 多的醇 酯 酸 醛和饱和烷烃等物质 而 随热解 温度升高 这些 物质发生进一步裂解 最终为不可凝气体进入气相 由于焦油成分 的复杂性 研究分别选取焦油 中含有 的己烷 乙醇 乙酸 戊酸戊酯 5 一 羟甲基糠醛和 1 一 羟基丙酮等物质作为代表 考察其在高温下裂解成 自由基和其他小分子气体的过程 以研究焦油 中广 泛存在的烷烃 醇 酸 酯 糠醛 酮等化合物的分解 过程 反应生成 的自由基 问再发生结合 最终生成 各 热 解 产 物 通 过 分 析 反 应 物 中 各 化 学 键 的 Mu l l ik e n重叠布居数 推断其化学键断裂位置 从而 研究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过程 通过对反应物及 产物进行频率分 析 得 出该反 应 的吉布斯 自由能 A G 并将 中间产物与反应物 的能量差作为活化 能 E 从而推断低温焦油 的裂解过程 其主要反应方 程式分别见式 4 式 1 4 C 6 H1 4 C H3 c 5 H1 l 4 C 6 H1 4 也C 3 H7 5 C H 3 H C H 4 6 C 6 H1 4 C 5 H1 1 C H2 H 7 C5 HI 1 CH2 C4 H9 CHCH2 H CH CH 0H CH CH 0H CH CH OH CH CH OH CH COOH CH COOH Co0H C0 H C4 H9 COOC5 H1 1 C4 H9 COO C5 Hl 1 C4 H9 COO C4 H9 CO2 8 H 一 O O H 一Q H 1 6 表 3为以上反应 的活化能 E 和不同热解温度 下吉布斯 自由能 A G 表 3 不 同温度下各反应的 E 和 A G Ta b l e 3 Va l ue s o f Ea a nd AG a t va r iou s t e mp e r a t u r e s f or d if f e r e n t r e a cti o ns E G k J mo l k J mo l 2 5 5 0 0 7 0 0 o C 9 0 0 o C 由表 3可知 以上反应随热解温度升高 各分解 反应的吉布斯 自由能 A G均减小 表 明反应更趋 向 于向右进行 对于反应物热解生成 自由基 的反应 由于 自由基十分活泼 其 AG 0 难以稳定存在 该 反应过程存在一对竞争反应 与原产物结合发生逆 反应 或与其他 自由基发生反应生成新产物 如反应 6 所示 由于反应 6 的 A G小于反应 4 的逆反 应 的 A G 因而在热解反应中 烷烃裂解生成的 甲基 自由基更容易与氢 自由基发生结合生成 C H 消耗 掉甲基 自由基 从 而促进烷烃裂解 对于 自由基内 重排反应 如反应 1 1 和反应 1 3 在高温下 自由 基重排反应更为剧烈 从而生成更稳定 的小分子化 合物 并产生 C O 等不可凝气体 最终改变了热解产 物分布 对于醇脱水生成烯烃等反应 如反应 8 所示 虽然在其 A G 0 但由于其活化能较高 受反 应速率限制 因而只有在较高温度下会大量分解 生 成烯烃等化合物 与实验值进行对 比表明 烷烃脱氢 芳香族化合 物分解等反应活化能较高 因此 只有在较高温度下 该反应才较为明显 醇类物质脱羟基反应活化能最 低 因而最容易分解 气体产率结果表明 H C H 产率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提高 且 H 产率在高温 下明显升高 与 9 0 0 oC焦油有含较多的烯烃 炔烃等 物质相符 主要由于芳香族化合物分解反应的活化 能较高 在高温下仍难以发生分解反应 且一些烃类 自由基之间发生结合 生成芳香族化合物 导致高温 下焦油中芳香族化合物含量显著升高 与之相反 醇 醛和酸等物质的含量下降明显 与焦油 中含氧化 第 4期 李帅丹 等 固定床中纤维素热解及其焦油裂解机理研究 4 1 9 合物分解反应活化 能较低 的结果相符 同时 热解 气中 C O C O 产率也显著升高 表明焦油 中酸 醛等 物质分解成为 C O及 C O 4 结论 随热解温度升高 焦产率略微下降 焦油产率降 低 气体产率升高 且气体产物 中 C O H 和 C H 随 热解温度提 高产率 明显 提高 C O 产率 略有 升高 说明部分焦油分解成为气体 在较低温度下 焦油 主要 由糖 醇 酮和酸类构成 随热解温度升高 芳香 族化合物和炔烃类含量 明显升高 羟基 羧基等官 能团分解成为 C O C O 进入气相 烃类物质则分解 产生 H 和 C H 模拟计算 的结果表明 纤维素单体 热解过程 中 优先生成羟基 自由基 然后生成 甲基和 亚甲基 氢 自由基最后生成 随热解温度升高 焦油 中的醚 醇 酸等化合物分解 为 自由基 自由基间发 生重组 结合并生成不可凝气体 参考文献 1 K I R UB AK AR A N V S I VA R AMAKR I S HN AN V NA L I N I R S E K AR T P R E MAL A T H A M S U B R AMA NI A P A r e v i e w o n g a s i fica t i o n o f b i o ma s s J R e n e w S u s t E n e r g y R e v 2 0 0 9 1 3 1 1 7 9 1 8 6 2 3 4 5 6 7 8 9 1 0 K I R K E L SAF V E R B O NGGP J B i o m a s s g a s i fica t i o n S til l p r o m i s i n g A 3 0 y e a r g lo b a l o v e r v i e w J R e n e w S u s t E n e r g yR e v 2 0 1 1 1 5 1 4 7 1 4 8 1 侯斌 吕子安 李 晓辉 李定凯 生物质热解产物中焦油的催化裂解 J 燃料化学学报 2 0 0 1 2 9 1 7 0 7 5 HO U B in L V Z i a n L I X i a o h u i L I Di n g k a i Ca t a l y t i c cr a ck in g o f t a r d e riv e d f r o m b i o ma s s p y r o l y s i s J J o u r n a l o f F u e l C h e mis t r y and T e ch n o l o g y 2 0 0 1 2 9 1 7 0 7 5 余春江 骆仲泱 方梦祥 廖燕芬 王树荣 岑可法 一种改进的 纤维素热解动力学模型 J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2 0 0 2 3 6 5 5 0 9 5 1 5 Y u C h u n j i ang L U O Z h o n g y ang F A NG Me n g x i a n g L I A O Ya n f e n WAN G S h u r o n g C E N Ke f a An i mp r o v e d k i n e t i c mo d e l f o r ce l l u l o s e p y r o l y s is J J o u r n al o f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E n g i n e e r in g S ci e n ce 2 0 0 2 3 6 5 5 0 9 5 1 5 B AI XL J O HN S T O NP S A DU L A S B R OWNRC R o l e o f l e v o g l u co s an p h y s i o ch e mi s t r yi n ce l l u l o s e p y r o l y s i s J J An a lAp p lP y r o l y s i s 2 0 1 3 9 9 58 6 5 H OS O YA T K AWAMO T O H S A KA S Di ff e r e n t p y r o l y t i c p a t h wa y s o f l e v o g l u co s a n i n v a p o r and l i q u i d s o l i d p h a s e s J J A n al Ap p l Pyr o l y s i s 2 0 0 8 8 3 1 6 4 7 0 黄金保 刘朝 曾桂生 谢宇 童红 李伟民 左旋葡聚糖热解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J 燃料化学学报 2 0 1 2 4 0 7 8 0 7 8 1 5 HU A NG J i n b a o L I U C h a o Z E NG G u i s h e n g X I E Yu T O NG Ho n g L I We i mi n A d e n s i t y f u n ctio n al the o r y s t u d y o n the me ch ani s m o f l e v o g lu co s an p y r o l y s i s J J o u rnal o f F u e l ch e mi s 仃 y and T e ch n o l o g y 2 0 1 2 4 0 7 8 0 7 8 1 5 Z HA NG X L YAN G W H B L A S I A K W K i n e tics o f l e v o g l u co s an and f o r mald e h y d e f o r ma tio n d u rin g ce l lu l o s e p y r o l y s i s p r o ce s s J F u e l 2 0 1 2 9 6 3 8 3 3 9 1 Z HA NG Y Y L I U C X 1 E H Me ch ani s m s t u d i e s o n 1 3 D g l u co p y r a n o s e p y r o l y s i s b y d e n s it y f u n ctio n al t h e o ry me tho d s J J A n al Ap p l Pyr o l y s i s 2 0 1 4 1 0 5 2 3 3 4 贾建波 曾凡桂 李美芬 谢克昌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煤中甲基苯生成 甲烷的及反应机理 J 化工学报 2 0 1 0 6 1 1 2 3 2 3 5 3 2 4 2 J I A J i a n b o Z E NG F an g u i L I Me i fen XI E Ke ch ang Me ch ani s m o f me thane f o rm a ti o n d u ri n g t o l u e n e p y r o l y s i s u s i n g D F r cal cu la tio n J C I E S C J o u rnal 2 0 1 0 6 1 1 2 3 2 3 5 3 2 4 2 L I U C HUANG J B HUANG X L LI H J ZHANG Z T h e o r e ti cal s t u d ie s o n f o r ma ti o n me ch a n is ms o f CO an d CO2 in ce llu lo s e p y r o ly s is J C o mp u t The o r C h e m 2 0 1 1 9 6 4 1 3 2 0 7 2 1 2 L I N G LX Z H ANGRG WAN GB J XI EKC D e n s it yfun ctio n a lthe o r y s t u d y o nthe p y r o l y s i s me ch ani s m o f thi o p h e n ei n co a l J J Mo l S t r u ct T h eoch e m 2 0 0 9 9 0 5 1 3 8 1 2 H UA NG X L L I U C H UA NG J B L I H J Th e o ry s t u d ie s o n p y r o l y s i s me ch ani s m o f p h e n e t h y l p h e n y l e the r J C o m p u t T h e o r C h e m 2 0 1 1 9 7 6 1 3 5 1 5 9 廖艳 芬 纤维素热裂解机理试验研究 D 杭州 浙江大学 2 0 0 3 f L I A O Ya n f e n E x p e rime n t a l s t u d y o n the r mal d e co mp o s t io n me ch a n is m o f ce l lu lo s e D H a n g z h o u Z h e n g j i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2 0 0 3 谭洪 生物质热裂解机理试验研究 D 杭州 浙江大学 2 0 0 5 f T A N Ho n g E x p e r ime n t a l s t u d y o n b i o ma s s t h e rm al d e co mp o s i tio n me ch ani s m D Ha n g z h o u Z h e n g j i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2 0 0 3 L IN Y C C HO J T O MP S E T T G A wE s T MOR E LA ND P R H UBE R G W Ki n e tics and me ch ani s m o f ce l l u l o s e p y r o l y s is J P h y s C h e m C 2 0 0 9 1 1 3 4 6 2 0 0 9 7 2 0 1 0 7 Ll S L YONS HART J BANYAS Z J S HAF ER K Re a 1 t ime e v o lv e d g a s an a ly s is b y FrI R me tho d a ll e x p e r ime n t a l s t u d y o f ce llu lo s e p y r o l y s i s J F u e l 2 0 0 1 8 0 1 2 1 8 0 9 1 8 1 7 S H E NDK G U S T h em ec h a n i s mfor the r ma l d e co m p o s i tio n o f ce l lu l o s e andi t s ma i n p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