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总论感冒ppt课件.ppt_第1页
呼吸系统总论感冒ppt课件.ppt_第2页
呼吸系统总论感冒ppt课件.ppt_第3页
呼吸系统总论感冒ppt课件.ppt_第4页
呼吸系统总论感冒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系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肺系病证 一 肺系病证肺系病证是指病位主要在肺 因各种原因导致因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失常所致的一系列病症 如感冒 乳蛾 咳嗽 肺炎喘嗽 哮喘等 二 肺的功能肺位于胸中 上连气管 喉咙 开窍于鼻 肺在脏腑中位置最高 故称华盖 肺主气 司呼吸 主治节 朝百脉 通调水道 三 治疗大法肺要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必须保持宣发与肃降的生理状态 故肺系病证的发生则故宣肺降逆就成为小儿肺系病证的基本治疗大法 肺 主气 司呼吸 外合皮毛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经脉未盛 卫外机能不固 故外邪易由表入里 侵袭肺卫 影响肺的正常功能 出现伤风 肺炎 哮喘等病的机会较成人多 肺常不足 四 肺与他脏 在肺系病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要注意肺与其他脏腑的联系 心 肝 肺 肠 肾 肝 脾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常见病 多发病 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为高 病情也较严重 据WHO统计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占儿科门诊总量的60 以上 小儿呼吸系统与成人的不同 解剖特点生理特点呼吸道免疫特点常用检查方法 一解剖特点 呼吸道分界 以环状软骨下端为界划分为上 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 鼻 鼻窦 咽 咽鼓管 会厌及喉 下呼吸道 气管 支气管 毛细支气管 呼吸性毛细支气管 肺泡管及肺泡 上呼吸道 婴幼儿后鼻道狭窄 缺少鼻毛 鼻粘膜柔嫩 血管组织丰富 感染后易发生充血肿胀 使鼻道更加狭窄而出现鼻塞 小儿鼻泪管短 开口接近于内眦部 瓣膜发育不全 咽鼓管较宽 直 短 呈水平位 故鼻咽部炎症易侵入眼结膜和中耳 小儿咽扁桃体在6个月前发育 以后逐渐萎缩 腭咽扁桃体至1岁末逐渐增大 4 6岁发育达最高峰 14 15岁时又逐渐退化 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学龄儿童 婴儿则少见 小儿的喉腔呈漏斗状 软骨柔软 粘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 轻微的炎症即可引起喉头狭窄 出现呼吸困难 下呼吸道 气管呈树枝状分布 右侧支气管短粗 左侧支气管从气管的侧方分出 故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右侧 婴幼儿的气管和支气管腔较成人狭窄 软骨柔软 粘膜血管丰富 粘液腺分泌不足 粘膜纤毛运动差 不能很好地将微生物和粘液清除 故易引起感染 感染后又可因粘膜肿胀和分泌物阻塞而发生呼吸道狭窄及阻塞 小儿肺弹力组织发育较差 血管丰富 毛细血管和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宽 间质发育旺盛 肺泡数量较少 故整个肺脏含血量相对较多而含气量较少 故感染时易致粘液阻塞 引起间质性炎症 并易引起肺不张 肺气肿及肺的下方坠积性瘀血等 纵膈与胸廓 小儿纵隔相对较大 周围组织松软 故在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易致纵隔移位 婴幼儿胸廓较短 肋骨呈水平位 膈肌位置较高 胸腔小而肺脏相对较大 故在吸气时肺的扩张受到限制 不能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易因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青紫 二生理特点 呼吸频率与节律 呼吸类型 呼吸功能的特点 呼吸频率与节律 小儿肺脏容量小 而新陈代谢旺盛 为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只能以增加呼吸频率来进行代偿 加之受小儿胸廓解剖特点的限制 故年龄越小 呼吸频率越快 同时情绪波动 哭闹 活动 发热 贫血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等均可导致呼吸增快 婴幼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尚未完善 呼吸调节功能差 容易出现呼吸节律不整 可有间歇 暂停等现象 以早产儿或新生儿更为明显 婴幼儿呈腹式呼吸 7岁以后以胸腹式呼吸为主总之 小儿的肺活量 潮气量等各项呼吸功能还不完善 呼吸的储备能力均较低 较易发生气喘和呼吸衰竭 呼吸功能的特点 肺活量 指一次深吸气后的最大呼气量 在安静时 年长儿仅用肺活量的12 5 来呼吸 而婴儿则需用30 左右 潮气量 指安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小儿安静呼吸时其潮气量仅为成人的1 2 每分钟通气量 指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三呼吸道免疫特点 婴幼儿时期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 辅助性T细胞功能暂时低下 使分泌型IgA IgG含量低微 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 四常用检查方法 望诊肺部听诊 呼吸频率改变发绀吸气时胸廓凹陷哮鸣音喘鸣音湿啰音 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概述 一 定义感 感受 冒 犯也 感冒常由生活起居不慎或气候突变 或其人素虚 卫外不足以抵御外邪 外邪冒犯人体而发生的肺系疾病 临床以发热 恶寒 鼻塞 喷嚏 流涕 咳嗽为主要表现 二 命名 感冒 最早记载于宋 杨仁斋 仁斋直指方 诸风 感冒风邪 发热头痛 咳嗽声重 涕唾稠粘 伤风 小儿伤寒 伤风感冒 冒风 三 分类 四时感冒 是由于感受四时六淫之气而发 一般无传染性 临床症状较轻 时行感冒 四时感冒时行感冒是由感受时行疫疠之气而发 具有传染性 症状较四时感冒重 四 发病情况 一 季节 冬春多见 二 年龄 以婴幼儿时期最为多见 三 特点 1 发病多2 起病急3 热证多4 变化快5 三挟证 挟痰挟滞挟惊 一 西医病因以病毒为主 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 以上 常见有鼻病毒 柯萨奇病毒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冠状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EB病毒 埃可病毒及腺病毒等 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多为继发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 肺炎球菌 嗜血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等多见 特殊类型上感 疱疹性咽峡炎 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 好发于夏秋季 表现为急性发热 体温大多在39 以上 流涎 咽痛等 体检时可见咽部红肿 咽腭弓 悬雍垂 软腭等处可见2 4mm大小的疱疹 周围红晕 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病程约1周左右 咽 结合膜热 由腺病毒3 7型所致 好发于春夏季 多呈高热 咽痛 眼部刺痛 体检时可见咽部充血 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 颈部 耳后淋巴结肿大 病程约1 2周 疱疹性咽峡炎 病因病机示意图 寒皮毛 口鼻表卫失和表证风热肺肺气失宣咳嗽暑肺常不足痰阻肺络 挟痰 脾常不足乳食停滞 挟滞 心肝有余引动肝风 挟惊 总之 本病是因感受外邪 邪客肺卫 表卫失和所致 其病位主要在肺卫 可影响心 肝 脾而发生挟痰 挟惊 挟滞之证 诊断 一 诊断要点1 以发热恶寒 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 咽红或咽痛等为主要症状 2 全身症状重 呈流行性者 为时行感冒 3 常因气候骤变 寒暖失调发病 4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 二 鉴别诊断1 麻疹 水痘 奶麻麻疹初期除感冒外 尚可见麻疹粘膜斑 继而出现皮疹等症状 水痘初期除感冒外 可见皮肤斑疹 丘疹 疱疹 奶麻初期除感冒外 发热2 3天 热退疹出而愈 2 咳嗽 肺炎喘嗽 哮喘 三 诊法提示1 注意对发热恶寒程度的观察 2 注意咽喉部的望诊 3 注意了解病史和全身情况 4 全身症状重 发热甚者 检查血象 咳嗽频繁 同时壮热不退者 做胸部X 线检查 辨证论治 一 辨证要点1 辨寒热根据发热 恶寒的轻重 鼻涕的清稠 唇舌咽颜色红赤的程度辨别 2 辨四时感冒或时行感冒根据发热恶寒的轻重 全身症状的轻重 是否呈流行性辨别 3 辨兼证挟痰 咳嗽及痰量 挟滞 纳差 脘腹胀满或呕泻等 挟惊 烦燥哭闹 夜间齘齿 惊惕 甚至发生惊厥等 二 治疗原则以疏风解表为主 挟痰者 佐以宣肺化痰 挟滞者 佐以消食导滞 挟惊者 佐以安神镇惊或平肝熄风 三 分证论治1 风寒感冒证候 1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头身疼痛 鼻流清涕 喷嚏咳嗽 2 口不渴 咽不红 3 舌苔薄白 脉浮紧 治法辛温散寒 疏风解表 方药葱豉汤或荆防败毒散 2 风热感冒证候 1 发热重 微恶风 头身疼痛 鼻流浊涕 喷嚏咳嗽 2 口渴 咽红或喉核赤肿 3 舌苔薄黄 脉浮数 指纹浮紫 治法辛凉清热 疏风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味 3 暑热感冒证候 1 壮热无汗 鼻塞流涕 2 头身困重 胸脘满闷食欲不振 呕吐腹泻 3 舌红苔薄黄腻 脉数 治法清暑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味 3 暑热感冒证候 1 壮热无汗 鼻塞流涕 2 头身困重 胸脘满闷食欲不振 呕吐腹泻 3 舌红苔薄黄腻 脉数 治法清暑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味 4 兼挟证挟痰 兼见咳嗽加重 咳声重浊 喉间痰鸣者 舌苔厚腻 脉滑 风寒感冒挟痰者 治宜辛温解表 佐以宣肺化痰 加用杏苏散 风热感冒挟痰者 治宜辛凉解表 佐以清肺化痰 加用桑白皮 前胡 天竺黄 挟滞 兼见食少纳差 腹胀口臭 呕吐酸腐 大便酸臭 或腹痛泄泻 或大便秘结 小便白浊 舌苔厚腻 治宜解表为主 佐以消食导滞 酌加山楂 建曲 麦芽 鸡内金 莱服子等 若证见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腹满口渴 舌粗苔黄垢 则为食滞化热 壅塞肠俯 可酌加大黄 枳实 槟榔 通腑下积 挟惊 兼见惊惕哭叫 睡卧不宁或齘齿 甚至惊厥 舌红苔黄 脉弦 治宜清热解表 佐以镇惊安神 酌加蝉蜕 钩藤 僵蚕等 或加服小儿回春丹 古代称为 伤风发搐 现代称为 热性惊厥 1 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小儿 随着年龄增加 发作次数逐渐减少 年长儿一般不再发生 2 多见于感冒后1 2天内发生 持续时间很短 只发作一次 很少重复发作 热退后惊厥即止 3 神经系统无异常改变 其它疗法 一 中成药健儿清解液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藿香正气水二 西医治疗利巴韦林 三 高热惊厥的处理降热镇静吸氧 预防与调护 一 加强户外活动 多见阳光 提高抗病能力 二 注意气候变化 及时增减衣服 避免衣被过厚 三 在感冒流行季节 避免到公共场所 以防感冒 四 感冒时 避免食用过燥 过冷 肥甘厚味之品 附反复呼吸道感染一 定义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一年中反复患上呼吸道感染5 7次以上或支气管肺炎 肺炎2 3次以上 婴幼儿发病较高 二 病因 1 原发性和继发免疫缺陷症 2 微量元素缺乏 3 先天性呼吸系统发育不良 4 慢性病灶 如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支气管扩张 三 诊断 1987年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制定的诊断标准如下表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年龄 岁 上感发生次数 年下感发生次数 年0 2733 5625 1252注 第一次上感与第二次上冒的时间至少间隔7天以上 四 治疗 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多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素体虚弱 腠理不密 反复感受外邪有关 以益气固表为主 可用玉屏风散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小儿感冒的高发季节是 A 春季B 冬季C 夏秋季D 秋冬季E 冬春季 小儿感冒总的治则是 A 疏风清热B 疏风解表C 宣肺散寒D 清热解毒E 调和营卫3 治疗暑邪感冒的方剂是 A 银翘散B 白虎汤C 新加香薷饮D 藿香正气散E 柴葛解肌汤 4 治疗风热感冒的首选方剂是 A 杏苏散B 银翘散C 柴葛解肌汤D 竹叶石膏汤E 葱豉桔梗汤5 下列关于小儿感冒兼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挟火 挟痰 挟滞B 挟风 挟痰 挟滞C 挟惊 挟痰 挟湿D 挟惊 挟痰 挟滞E 挟火 挟痰 挟湿6 小儿感冒易引起惊厥的年龄是 A 6个月以内B 6个月 1岁C 6个月 2岁D 6个月 3岁E 6个月 5岁 简答题1 小儿感冒易出现哪些兼证 为什么 病例分析1 冯某 男 2岁 因 发热2天 来诊 T39 鼻塞流浊涕 稍咳无汗 口干欲饮 大便干 查体见咽喉红肿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 写出诊断 辨证分型 治法 代表方药 五 简答题1 答 小儿肺脏尤娇 外邪犯肺 易致肺失宣肃 水津失于敷布 留滞于肺 聚而成痰 故小儿感冒之后 易兼挟痰证而出现咳嗽加剧 喉间痰鸣等 小儿脾常不足 胃小且弱 容物不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